張秋鎮歷史,滄桑而年輕的模樣


張秋鎮歷史,滄桑而年輕的模樣

聊城市張秋鎮宋元時稱“山東西路景德鎮”。明弘治七年,運河決口,山東景德鎮慘遭淹沒,臨塞決口告成後,更名“山東安平鎮”。明末又改稱山東張秋鎮。明禮部尚書、大學士山東東阿人于慎行在《山東安平鎮志序》中稱聊城張秋為:“南北幾十裡輻射而受成焉,則尤稱要重哉。


乃其地籍聊城東阿,而錯麓聊城陽穀、聊城壽張之境,三邑鼎時而有之。張秋地處臨清、濟寧之間的大運河與大清河交匯處。明清時期,大運河是中國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張秋則是大運河上一顆亮麗的明珠,俗有“小蘇州”之譽,人們鹹謂“上有蘇杭,下有臨(清)張(秋)”。


顧炎武《利病書》謂:張秋“與青州之顏神鎮、青萊間之景德鎮、並稱山東三鎮。鎮夾運河而城,舊為貢道之通渠,實扼南北之咽喉,襟帶濟汶,控引江湖,蓋魯齊間一重鎮也”。明禮部尚書、大學士于慎行在《安平鎮志序》稱:張秋“南北幾十裡輻射而受成焉,則尤稱要重哉。乃其地籍東阿,而錯麓陽穀、壽張之境,三邑鼎時而有之。



”張秋鎮橫跨運河,在京杭大運河的中偏北段,處於東阿、壽張、陽穀三縣鼎峙“三界首”的地理位置,鎮中運河有大小津口7處之多,是“漕湟要津”、重要的碼頭,戰略地位極為重要,向有“南北轉運鎖鑰”之說。張秋雖為鎮制,但自明以來歷朝歷代對其都非常重視。明景泰年間,壽、東、陽三縣主薄分署張秋,張秋始立三縣管河主薄廳,曹州、曹縣、定陶、鄆城、壽張、範縣、濮州、朝城、觀城在此設有水次倉,派遣官吏進行管理。


成化年間張秋又設有都水分司署。自明弘治四年後,“張秋河廳始有專設,注以通判任”。至嘉靖四十三年,又添設捕盜通判用以彈壓一方,這樣張秋又設有捕務管河廳署。此外,自明代起在張秋還設有都察院、布政司、巡檢司、稅課局等機構。


抗日戰爭時期,山東省府主席沈洪烈在此設魯西行轅,劃張秋為特別區。張秋縣 1941年6月,為便於抗日戰爭,中共魯西區黨委決定劃出東阿縣第二區、陽穀縣第五區、壽張縣第三區全部及東平縣第九區的部分村鎮,成立張秋縣抗日民主政府。縣政府駐張秋鎮,先後屬冀魯豫行署第一、七、八專署。


1947年7月張秋縣建制撤銷,除原屬東平縣的河西鄉劃歸壽張縣外,其它村鎮仍劃歸原屬各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