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学没有学费,有的家长教育负担却很重呢?

海蓝天长


学费没有收了,我们这儿镇中心校从一年级开始全部要求住校,那怕你家在学校隔壁也不例外,开学时的收费目录: 1. 生活费900元/每学期/每生(一年1800元); 2. 校讯通每月15元(一年180元) ; 3. 校服费360元(一套冬装,一套秋装,一套夏装); 4. 教辅资料费200元(一年); 5. 水费80元(一年); 以上费用除1. 生活费外;其它2.3.4.5.四项开学时一次性交清! 七、八、九年级每生还需交军训及服装费280元!


秋实173503751


现在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上小学不在收学费,但是现在上学,我觉得我还是宁愿交学费。

同事小孩今年上小学,想上那家学校得找关系,中介费掏了两万多,学费掏了八千多,我想知道,啥时候教育也可以作为交易来做了,上学讲究就近原则,难道自己住的地方,附近的学校去上学还不能上,这个是啥道理,那把学校建在附近是干嘛用的,

所以现在生二胎很多人在谨慎考虑,真的不是开玩笑的啊,就单单上个小学都这么费事费钱,那初中,高中,大学呢,想想都让人感到恐怖。





向着目标启航


虽然现在小学的课本费免了,但是真正让家长负担重的是各种杂费,先按最低标准算一个学期的杂费:

校车费850(很多农村收的比较贵,都是1000以上)

校服两套300(那种贵族学校1000一套的校服这里就不讨论了)

学校课外实践活动和亲子活动300

每期文艺汇演活动费200

课后延时服务1000

课后辅导2000

还有一些七七八八的杂费加起来一个小学生最低的杂费标准也要5000,这里还不包括补习班,兴趣班,这些兴趣班是无上限,按家底,这里就算最低的,每期必须的杂费,一年就是一万,两个孩子就是双份,一年两个孩子最少最少的是两万。

还有孩子的生活费,所以说现在孩子读小学即使免课本费了,还是负担重。 我们那个时候读小学虽然没有免课本费,但是也没要求每期买新书包,每一期买两套校服,都是自备书包,校服买一套可以穿到毕业。

而现在是开学就买,而且书包每年款式颜色都一样,还是要买,家里孩子读书两年,一柜子相同的书包,其实这也是一种资源浪费。

免了课本费,其他的各项费用都上来了,其实还没有以前我们读小学那个时候明了,就开学1000多的学费,加上中间200的试卷费,很少有其他杂费了。

教育的各种改革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真正要落实,要给家长的经济减负还是有点难度,表面上都减了,实际上又来了很多其他必须的交费项目。

然后加上现在新增的小学科目,很多家长又不得不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 这里我们说的是公立学校的最低杂费,私立学校的收费一直很高,也是大家都知道的。

高考制度的改革也会给小学生带来联动效应,很多家长都是很小学就开始按高考的制度培养孩子。 只要孩子参加高考,家长的经济负担就不会减轻。


遇见晓C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对小学生及其家长还是比较了解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让你满意。现在的小学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学费全免,按说家长该没有什么负担了。可是家长们的教育负担仍然很重。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教育不均衡造成的择校贵。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孩子要上小学,而附近的村小已经没人了,大家要么把孩子转到镇上去读书,要么干脆去县城读书。要想把孩子转到条件好些的学校,就需要买学区房,学区房的价格一般比较贵,这是一笔很大的费用。很多家庭买不起房,只好通过其他途径把孩子转到县城或镇上,转学本身就需要一定的费用。如果转学成功,还要面临租房等费用。

城市里的学生同校面临择校的难题。因为但凡同样的学校,总会有高低之分的,那怕是细微的差别也能被家长无限放大,总是想尽办法把孩子送到重点小学去。有的家庭明明有住房了,但是因为学区内的学校不够好,非要在名校旁边再买一套,不为别的,只为孩子上小学时能进到一所理想的学校。

其次,现在家长更注重素质教育,而兴趣培养是需要烧钱的。越是发达地区,人们对孩子的教育越重视,我深圳的一位朋友,在她的孩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报各种兴趣班,而这些兴趣班的收费都不低。平均一年在兴趣班上的投入都要在两万以上。现在孩子上小学了,因为学习负担重了,兴趣班减少了,只保留了三个:钢琴、英语、口才。即便如此,每年花费也在万元以上。只要随便去一所人数上千的小学,就可以看到学校附近开设有各种兴趣班。

第三,校车和午托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过去农村孩子在村子里上学,家离学校比较近,不需要家长接送,而且很多地区还供应免费的午餐,根本不耽误家长干农活。可是学生转到县城或镇上,因为道路上车多人多,需要有专门的家长接送,家里的农活被耽误了。那些进城的农民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能靠家里其他人外出务工来贴补家用。所以这一部分的费用也都属于家长的教育负担。

有的孩子的父母都出去打工了,只有爷爷奶奶在家里领孙子上学,这时候孩子又不得不坐校车。坐校车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就拿大敏所在的县城来说吧,普通小学里的校车也需要近两千元一学期。家里如果 有两个孩子在上小学,那么一年下来,校车费也要六七千元。如果家长中午要上班没时间给孩子做饭,还需要给孩子报个午托,一个学期的费用也在两千元左右。在一些大城市,午托的费用甚至达到了五千元。

第四,书费虽然免了,但是学校里还会有其他各种名目的费用。比如,小学生入学时需要订做校服,而校服是自费的。现在书费虽然免了,但是教辅费用还是需要自费的。现在的教辅费用都不低,每门也在二十元以上。有时候老师还会让学生去书店里买一些学习资料,这也需要钱。有时候学平险也是学校统一征收的。虽然这些都是小钱,但是因为项目多,所以一个学期下来,也有好几百元的支出。对于富裕的家庭,自然不构成负担,可是对于贫困家庭,如果孩子又多,这些支出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总之,由于以上几方面的原因,虽然小学教育免费了,可是家长的负担并没有减轻,相反在很多方面还加重了。你说呢?


大敏说教育


为什么小学没有学费,家长教育负担却很重呢?我是一名小学生家长,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教育费用问题

现在的教育费用,不再是简单的学费问题。而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书本试卷费。书本费每学期大约在230圆左右,其他资料费大约在80元左右,累计每年支出大约在500元左右;

2、校本课程以及其他材料费。校本课程材料(毛笔、马克笔、彩笔、宣纸、面具等)以及文具费,每学期大约500元左右,每年累计1000元左右;

3、校服及演出服装费。平均每年三套校服(班服),包括春秋、夏季和冬季,春季和夏季校服费每套60元左右,冬季每套180元左右。演出服“六一”、“元旦”等问体活动,每年平均要三到四套,平均每套150元,全年约600元。以上累计每年支出也要千元;

4、助学辅助园费用。每天22元,每月480元,一年以九个月算,外加降温费和取暖费,累计需要4500元左右;

5、小记者班以及春游、秋游等费用。小记者班500元,春游和秋游短线旅游费用1000元左右,每年安排1-2次长线旅游,费用在3000元左右,全年需要支出近5000元;

6、校外培训班费用。每年保持两项以上的特长班。低年级时,舞蹈、美术、象棋类,每项3000元,累计6000元。高年级英语、记忆类培训班,每年支出8000元以上。小学期间平均每年培训班支出费用在7000元左右;

7、保险费用。商业险每年5000元,校内保险每年300元左右(包括医保、意外保等);

8、其他费用,衣服、鞋子、饮食、零食、课外书等,每月支出1500~2000元左右,每年需要20000元左右。

以上合计,一名小学生年支出费用大约在5万左右,只是小城市的普通教育方式。

二、教育时间和精力问题

1、每天接送。每名孩子早晨七点三十到校,中午十一点三十放学。下午十三点三十上课,十六时放学。这其中需要一个成年人专职接送和做饭;

2、各类作业。很多作业需要家长协助完成,比如:微课等家长监督类、手工以及主题作业家长打印复印制作类、家庭小黑板讲解类、好句子、好公式家长搜集摘抄类、作业对错家长检查类等,以及政策、交通、消防、卫生、文明、司法等各部门网上答题类;

3、家校联动。护学岗、家长会、联欢会、运动会等活动的参与。

家长教育负担重是综合方面的感觉,除了教育费用,更多是教育时间和精力的付出,一名学生基本要一个家长全天付出,普通家庭大多需要两个人的工作来维持家庭的经济。按照工资标准,每名成年人每年收入5万元,一正一付就等于家庭每年在孩子身上需要付出十万元左右。综合合方面因素,小学生家长会感到教育的负担比较重。





明理笔记


现在,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就读于公立学校基本上不用交费用。但是仍然有一些家长认为教育负担很重,可能是因为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孩子并没有在公立学校就读,而是在私立学校上小学。我们这里是三线小城市,读私立学校一年要花费大约3万多。

二.部分家长“望子成龙”的愿望强烈,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小学阶段可以报的补习班有语文,数学,英语。没办法理解的是个别孩子三科都在参加补习班。这样做不仅孩子学得很累,家长也会花很多的钱。

三.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比如美术,舞蹈,书法,钢琴,等等。我家孩子报了一个美术班,16节课960元。

四.给孩子报午托班,晚托班,或者参加学校的课后延时服务,需要一定的费用。部分地方,父母下班时间晚,孩子放学时间早。父母没办法及时接孩子以及辅导作业,于是便给孩子报晚托班,或者自愿参加学校的课后延时服务。

五.为了提高孩子的实践能力,让孩子参加夏令营和各种素质拓展活动。通过参加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一种不同于家庭和学校的生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义务教育阶段,孩子读书,学校基本上不收任何费用。部分家长却认为教育负担很重,是因为家长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孩子的要求为孩子增加了一些学习产生了费用。个人认为,孩子参加兴趣班或补习班是好事,但是也不能给孩子报过多的补习班或兴趣班,因为这样做不仅会让孩子学得很累,而且也变相的给家长增加了经济负担。


无忧草lucky


对于这个问题,虽说义务教育不收费,这一出发点是好的,确实减轻了负担,但实际上呢,学生放学后,要马不停蹄的补课,这个补课费用,可比学校高得多。我上学时曾做过小学生的家教,除了请家教之外,我见过这个小孩的课表,作文班,英语班,画画班,等等,时间安排的满满的,就连周末时间,几乎也被占用了,而且每个班的价格都不便宜。所以就出现了越减负,负担越重的情况。

第二,单从学校来说,公立小学不交费,但是辅导书呢,老师会列出书名让家长购买,各种各样的课外书,书费挺高,甚至老师上课会讲上面的习题,虽说自愿的,但你买还是不买。有时有一些老师,也自己弄了个课外班,别的同学报,你报还是不报呢。

第三、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各种各样的费用,比如保险费、校服、餐费等等。

以上部分是公立小学的费用高,而对于无法就读公立小学 ,只能读私立学校的小学生来说,负担更重了。




创业杂谈交流


网上爆出的“三万块钱撑不了一个暑假”,值得大家反思。家长的教育负担很重,是因为家长没有明白要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孩子?

1、不结合实际,全科辅导班。有些家长抱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信念教育孩子,每一学科都要给孩子报辅导班。每学科通常120元/次,每学期大概15周,四门功课一学期就是7200元,带上寒暑假班也得5000左右,一学年就是19400元。当为了追求高分数,还有的家长不惜血本单门两报。要明白孩子的学习成绩靠辅导班是教不出来的,孩子的优秀用金钱也是堆不出来的。

2、不结合实际,盲目游学。现在不少学校都流行游学,以孩子学校为例。美国大概4万,新加坡2万。且不说能学到什么,交的费用可是真金白银。

3、不结合实际,发展孩子特长。家长都想让孩子从小培养一个兴趣爱好,但是结合孩子实际慎重选择的不多。于是经常出现,买了四万块的钢琴孩子弹了俩月不摸了,钢琴成了家里最贵的置物架。

4、不结合实际,选择私立学校。有的家长认为私立学校硬件好,服务好,孩子可以得到更好的照顾,却忽略了孩子到学校的目的是什么。为孩子负担高昂的学费,孩子收获却不大。

教育负担重也源于部分家长的“贪心”,想让自己的孩子样样优秀,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落后于人。这样的思想造成孩子压力大,家长焦虑,教育负担重。有时“减负”还是要靠家长!


春风绿梦田


九年义务教育,没有学费,但压力更大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小学不仅仅不是在学校的那几个小时。

1.小学放学时间基本是下午三点半,而对于父母要上班而又没有老人接送的小学生要怎么办。只能去托班,一是可以辅导家庭作业,二可以解决晚饭。家长只需六点下班后去托管班接就可以了。

2.得全方面发展,需要上一些兴趣班,书法绘画、声乐舞蹈、口才、乐器。

3.有时还得上一些文化课的单科辅导。英语,数学,作文。

4.小学生有寒暑假,可家长没有。又得上托管班。

这还不包含平时的生活费,衣服鞋子的添置。

所以养一个小孩的成本还是挺大的。


夏末的时光笔记


哪些家长觉得负担重,是因为有期望,敢投入。这是大的竞争环境下,小的个体做出的真实反映!

抛开现在孩子们现在所要面临的各种挑战和机遇不谈。敢在教育投入,是很多家长对自己走在人生岔路口面对选择的无奈,希望孩子能有更多选择而做出的决定。

在教育上的投入真是四两拨千斤,我们只谈公立的学校,绝大多数人的教育投入都能得到超出预期的回报,孩子的综合素质得到很大的提升!有些寒门子弟家里条件差,但敢投入,孩子成为家族里难得的文化人,不必再走前人的老路。

也有很多家庭不愿意在教育上投入的,完全靠孩子自己,其实这九年义务教育对于孩子一生很短,没有投了的放羊式成长,大概率的成为失败者,不能继续上高中,过早进入社会。而这些年本该投入教育的钱攒下来了,却发现干什么都不够用。

其实,现在家长在教育上感觉负担重,有个更直接的原因,就是现在孩子教育上投入成为一种普遍情况,孩子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普通家长们让孩子拔尖的途径和机会越来越少,压力是来自多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