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的生母在金國為奴15年,為何剛回國便殺死逃難而回的公主?

夏梓琪


宋高宗趙構在北宋滅亡之後,登上了皇位,建立了南宋。因為之前的靖康之恥,北宋的所有皇族除了趙構一人之外,幾乎全部被一網打盡。包括趙構的母親,趙構的妻子都被金國人抓到北方去做奴作婢。



後來南宋和金國之間進行了十多年的戰爭,取得了一定的優勢,最終金國迫不得已和南宋講和,將宋徽宗的遺骨送回,同時也將宋高宗趙構母親韋太后一併送回。韋太后回到南宋京城臨安之後,看到了柔福帝姬,就對趙構說這個柔福帝姬是假的,真的柔福帝姬在金國的時候,早就被折磨已經死去了,趙構聽說後就將柔福帝姬處死。



之前柔福帝姬被抓到金國之後和其他皇族也受盡了折磨,後來據說自己偷偷跑了出來,然後經過輾轉反側回到了南宋。趙構當時因為周邊沒有什麼親人,所以見到柔福帝姬之後也一直善待她。不過趙構之前和柔福接觸也不多,這個柔福各方面都和之前的公主確實相似,所以趙構也就把她當做是真的。在聽到太后說她是假的時候,自然感覺自己上了當,就將假的柔福給殺掉了。



不過在野史中很多有很多說法,說是韋太后和柔福一同在金國受辱,而且韋太后和金國人生兒子,可謂是奇恥大辱,這些柔福都親眼所見。韋太后好不容易回到南宋,自然就想把這一切都給掩蓋掉,但是柔福當時都親眼所見,自然是韋太后心中一個大患,所以韋太后一口咬定柔福是假的,逼著趙構殺掉了她。



我是平安讀歷史,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評!


平安讀歷史


柔福帝姬的死亡,其實是要掩蓋一樁醜聞,即:

宋高宗的生母韋氏,當朝太后,在被俘虜至金朝期間,曾經失節,並給金人生下孩子的事。


宋高宗的生母被霸佔

靖康之變後,宋朝徽、欽帝的后妃全部被金朝擄走。

這些女性有不少都淪為金人的姬妾,遭到淫樂姦汙。很不幸的是,宋高宗的生母賢妃韋氏也在這批人中。

根據《南燼紀聞》的記載:被俘虜那年,韋氏才38歲,正是徐娘半老的時候,被金朝貴族蓋天大王完顏宗賢看中。1140年,宋欽宗還在街上看到這樣的場景:

韋夫人同一番酋偕行。車從中,有人抱一小孩,約三四歲,呼韋妃阿母。

換言之,韋氏還給完顏宗賢生了兩個孩子。


在《紹興和議》簽訂後,金朝向宋朝歸還了已經成為太后的韋氏。這就意味著,宋高宗必須要全力為母親掩蓋這件醜聞。

柔福帝姬正是此事的犧牲品。


韋太后回朝後,宋高宗想盡一切辦法,掩蓋母親曾給金朝人生子的醜聞。

他甚至為此不惜修改太后的實際年齡。韋太后於紹興二十九年(1159)去世,官方稱其享年80歲。

但根據種種材料表明,韋太后去世時的真實年齡是70歲。宋高宗給母親加了10歲,就是為了讓產子這個謠言不攻自破。


因此,當柔福帝姬——這位公主也和韋太后一樣,被完顏宗賢所霸佔——冒著危險逃回南宋時,韋太后為避免醜聞洩漏,當然要堅稱這是假的柔福帝姬,並置其於死地。

總而言之,這是一件醜聞所導致的慘案。


HuiNanHistory


柔福帝姬案可以說是眾說紛紜,不過就個人來看,這個柔福帝姬基本可以確認是假的。

柔福帝姬是宋徽宗的女兒,趙構的妹妹,1127年靖康之變時年僅17歲的柔福帝姬和其他皇族女性一樣,都被掠到金國。然而在1130年南宋軍隊卻在剿匪時抓獲的一個匪眷自稱是柔福帝姬,從金國逃歸而來。此事上報以後,趙構派宮人前去辨認,回覆都是確實很像,而且能說出一些宮中秘聞,所以趙構把她接回宮中,以公主待之。

然而趙構母親韋氏被金國釋放回來以後,卻說柔福帝姬已經死在北國,於是趙構派人對宮中的柔福帝姬進行審問,最終當事人供認自己並非公主,只是個冒牌貨,最後落了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很多野史像《隨國隨筆》、《四朝聞見錄》、《南渡竊憤續錄》等都認為柔福帝姬並非假冒,只是韋氏在金國經歷實在不堪,還生育兩個孩子,所以才將柔福帝姬滅口。

不過這個說法恐怕不確,首先柔福帝姬1127年被掠,因為她是宋徽宗女兒裡尚未婚配者最年長的,所以被單獨送給了金太宗吳乞買,吳乞買對她不感興趣才送到了浣衣院當官妓,之後被完顏宗賢佔有,如果她真的逃離金國,然後輾轉南下倖免於難,又被土匪掠走稱為匪眷一段時間,那麼算下來她和韋氏的交集幾乎是沒有了,更無從瞭解韋氏的醜聞細節。而被掠皇族女性下場雖然大家不敢公開討論,但是還是有一定了解,如果柔福帝姬不瞭解細節,根本沒有滅口的必要。

其次,如果真的要滅口,有的是隱蔽的手段,直接下毒多好,又何必公開審問,鬧得沸沸揚揚,弄得天下皆知。

所以綜合來看,柔福帝姬死於金國的可能性更大,所以必須處死假冒者。


不沉的經遠


我是千夜,我來回答。關於真假福柔帝姬一案,是南宋開國一大疑案。趙構的母親韋妃,靖康之難被虜北上,在金國洗衣院為奴。洗衣院,可不是單純洗衣服的地方,是為金國貴族提供性服務的場所。為非在金國15年,還為金人生下了兩個兒子。趙構接她回國之後,這一樁醜事變成南宋不願提及的隱秘。

跟韋妃同時回到南宋的,還有福柔帝姬。北宋宗室盡數被擄北上,趙構事母至孝,對待唯一南歸的妹妹福柔帝姬,也非常好,給她不少賞賜。可是某天,韋妃發現了福柔的存在,告訴趙構真福柔早已死在金國,如今這個宋室萬般優待的女子,是個冒牌貨。趙構一怒之下,對福柔用了刑,原來這個女子名靜善,是個尼姑,因為跟福柔長得很像,就生出冒充的心思。趙構曾經讓伺候福柔的宮女辨認,因為她能說出從前宮中的事,因此都認定她真帝姬。


韋妃說真福柔已死在金國,這個假福柔就被趙構處死了。可是,後來有傳聞,被處死的是真福柔。因為世界上長得一模一樣的兩個人,是不太可能的。而且福柔能準確說出從前宮中舊事,即便她有奇遇,遇見過在宮中伺候的人,能從她們口中瞭解一二,但是氣度和做派是騙不了人的。一個尼姑庵長大的女子,怎麼可能在宮中不露馬腳?

很有可能,說福柔帝姬是冒充的,只是一個藉口而已。韋妃不想太多人知道,她在金國失身於金人的醜事,把唯一逃回來的知道內情的真帝姬給殺了。趙構為了掩蓋目前的醜事,甚至把她的年齡從38歲改成48歲,想給後人一個錯覺,韋妃被虜時已經是老嫗,金人對她不感興趣。欲蓋彌彰,韋妃苟且偷生金國,回到宋後盡享榮華富貴。

幹掉一個知道真相的真帝姬,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千夜看世界


這件事最近剛剛看過,先說一下被殺的公主。

靖康之變後,北宋滅亡,然後徽宗欽宗並後宮佳麗和皇親國戚數千餘人被押解北上,柔福帝姬也在其中,當時她已有十七歲,作為宋徽宗的女兒,外加年紀既長,金人十分重視,欲把她獻給金太宗,哪知半路被金國將領侮辱,結果金將身死,而這位帝姬也就是民間所言的公主也成了金太宗的侍妾,後來不得寵,歸上京浣衣院。

在這裡呆了幾年又被完顏宗賢所得,後來於五國城被賜給一名叫徐還的人為妻,之後便去世了。

這是史書上記載的柔福帝姬,很悲慘。但是在帝姬北上受辱時,南宋也出了一個柔福帝姬。

南宋高宗建炎四年,也就是靖康恥三年後,南宋官兵剿匪時發現一女子,自稱柔福帝姬,那可是現在的宋高宗趙構的妹妹,眾人不敢大意,立刻送其入臨安城,趙構一聽妹妹回來,那是一個高興,兩人相見,這女子直接喊出來趙構的乳名,外加老宮女以宮中舊事相問,皆對答如流,可以說從上到下,僅有腳大一個一點,這是女子痛哭,金人趕我等如牛羊,趁間逃出,山河萬里,一雙纖足如何舊時模樣!

至此趙構確信無疑,兩人相擁而泣,授予福國長公主稱號。

這個公主能夠如臨安,中間牽頭的是一個太監,此人叫馮益,是康王舊人,也就是現在趙構身邊的老人,也是寵臣。

如此,上下便有了兩個柔福帝姬。

後來,偏安的南宋欲跟金人簽訂紹興和議,趙構依照金人的指示殺岳飛,然後罷免一干主站大臣。

和議既定,金人呢就把趙構的生母韋氏送回來了,彼時,宋徽宗已死,欽宗尚存。臨行前,欽宗拉著韋氏哭到,回去和他說一定讓我回去啊,我回去也不做什麼皇帝了,有個安身之所就好。

韋氏也很難受,她說一定,要是我不說就讓我瞎了眼。

之後,母子相見,不過趙構無後,若欽宗回朝,還指不定怎麼辦呢,故韋氏沒說,後來果然瞎了眼。

韋氏回來後,趙構便說了柔福帝姬一事,哪知韋氏竟說帝姬已死於五國城了。

之後嚴刑拷問,才知這公主是假的。具體就是她跟一個伺候過帝姬生母的宮女相識,故而瞭解了眾多秘史等等。

很快,帝姬便被處死了。

不過這個說法也有人懷疑,因為當時是馮益籤的線,而馮益作為康王舊人,是認得柔福帝姬的,況且當時他是皇帝的紅人,斷沒有騙人的道理,而且老宮女之類的佐證也十分清晰。

之後有人推測這是韋氏的原因,為啥,因為他在金國期間,也曾歸完顏宗賢,也就是母女二人共事一夫,雖然不是親母子。

回來後,作為皇帝生母,擔心柔福帝姬說出自己被人凌辱的往事,便要去趙構殺人滅口。這也是為什麼之前的老宮女跟太監馮益說這是真的,之後又齊齊改口,這是假的。

當然了,往事隨風而去,真相誰又知道呢!



方山中人


1127年,靖康之恥,金兵攻破汴京,徽、欽二帝到塞外去放了羊。趙家宗室子弟、后妃三千餘人都被擄到遙遠的北國。韋賢妃當然也在其列,現在用不著爭風吃醋,明爭暗鬥了,象豬狗一般,被繩子連成一串串,在寒風中逶迤而行,受盡辛勞和屈辱。

韋賢妃那破爛漏風的氈帳外通常都排著一隊隊滿身散發著腥羶,提著褲子的金兵。據說趙構的娘創造了日接待量的歷史紀錄,接待人數高達一百零五人,還為金國人生下了兩個羊羶烘烘的小baby。當然,所有的宋朝後妃、公主、宗女都是這樣的待遇,沒有誰是特殊化的。在宋朝高高在上,錦衣玉食,在金國可不尿你那一套,想苟活性命就必須老老實實地含辱忍垢。

岳飛要替他復仇,要收復失地,要直搗黃龍府,要以牙還牙,以血還血,要證明一個民族不是一群孬種草包窩囊廢,是懂得羞恥的,有仇必報的。但我們的趙構先生不同意這個觀點,他殺了岳飛。向金國稱臣,跪上誓表:

字裡行間每一筆都充斥著無恥和不要臉!看到小宋這麼孝順,金國也投桃報李,況且韋賢妃也是滿頭白髮了,皮鬆齒豁,對她感興趣的毛茸茸也越來越少,乾脆就把她放回去算了。宋徽宗的第二十個女兒公主柔福帝姬先於1130年逃回了南宋,經多方核實,被確認身份,復為公主,宋高宗還加以封賞,給她找了駙馬。

1142年5月,趙構的親孃韋賢妃帶著宋徽宗的骨骸回來了。同年8月到達臨安,入居慈寧宮。但韋賢妃歸來後,堅持說柔福帝姬已經死於五金城,現在這個公主是冒充的。於是,趙構就下旨處死了這位“假公主”。


烏拉雜談


這還是要從這兩個人的遭遇講起,宋高宗的生母韋氏與“柔福帝姬”有一個共同的經歷,都曾經被金人俘虜並遭受過一些“非人待遇”。

柔福帝姬是千辛萬苦逃回來,而宋高宗生母韋氏則是被“交換”回來,於是宋高宗生母在金國到底遭受過什麼也成為了她禁忌的話題!不願意他人透露

南宋的趙構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他的所有兄弟姐妹與父母都在“靖康之恥”中被金人虜走了,只剩下了他一個人在江南“孤苦伶仃”一個人。

  • 土匪窩中的“柔福帝姬”


在靖康之恥過了幾年之後,這一位“柔福帝姬”出現了,當時的趙構還有一些顧慮,雖然這是一個“公主”不是王子,對於他的地位沒有絲毫威脅。

可當時的北宋皇室一共有三十四位“帝姬”而這位“柔福帝姬”是在第二十位,趙構也沒有見過幾次面,對於這個“便宜妹妹”有很大的懷疑。

而且當時這一位“柔福帝姬”出現的方式也很“奇怪”,建炎四年南宋軍隊在邊境剿匪,在土匪的“內眷”中發現了“柔福帝姬”。

當時的柔福帝姬就很與眾不同,在內眷都蜷縮在一團的時候,她迎著官兵走了上來,並開口說自己是皇帝的妹妹,這在封建社會是沒有人會開這樣的玩笑的,也一下子將這些軍人嚇了一跳,柔福帝姬就這樣出現在趙構的視線中。

  • “正牌”柔福帝姬出現

不過身為皇帝,趙構也不可能馬上去接見自己的這個“便宜妹妹”,萬一不是的話,皇帝的臉面就丟完了,於是派出了當時的老太監們前去辨認。

經過了這些宮人的辨認,柔福帝姬的身份已經板上釘釘,但有一個問題還是由趙構提出,那就是柔福帝姬本是一雙小腳,但這個女子卻是一雙大腳。

面對著這樣的提問,柔福帝姬也潸然淚下回答:金人驅逐如牛羊,跣行萬里,寧復故態哉?意思就是金人對待他們就像是牛羊一樣驅趕,從關外到江南其中不下萬里路,怎麼還會是“當時的模樣”呢?

確認了自己這位小妹身份之後的趙構也很高興,將其下嫁給了永州防禦使高世榮,並先後賞賜柔福帝姬超過超過四十九萬緡,而當時的宰相一年俸祿也才五百緡!

當柔福帝姬開始享受新生活的時候,韋氏還在金國,她這時候的遭遇與柔福帝姬比起來簡直天差地別。

  • 共在浣衣院中的韋太后與柔福帝姬

當時靖康之難時,隨著二帝北上的女子大多下場悽慘,在路上就有超過一半人“死亡”,到了金國之後,有很多的女子都被金人投入了“浣衣院”韋氏也在其中,這個“浣衣院”可不是什麼洗衣服的地方,而是金人的官方妓院!

《呻吟語》記載說:“妃嬪王妃帝姬宗室婦女均露上體,披羊裘

無論在浣衣院中的人身份多麼的尊貴,但在浣衣院裡都要光著上身,身上僅一件羊皮衣遮住下體,而浣衣院中的人大多都是金國中下級軍官,稍有不從就會遭到打罵,韋太后、柔福帝姬等人生活的悲慘可想而知。

後來,金國的蓋天大王把韋后和柔福二人弄到了自己身邊。兩人都成了蓋天大王的侍妾,韋太后還傳聞過為其生下兩個孩子。

但隨著韋太后回國,這些消息都被掩蓋再無波瀾,所以柔福帝姬陪著韋太后那麼長時間,也肯定知道一些韋太后的“前事”

當韋太后回國之後,第一時間就發現了那個“冒牌”柔福帝姬,第一時間就表示了自己不知道他是誰,然後開始跟自己的兒子哭訴沒有見過這個人,在便宜妹妹與自己老媽之間,趙構也只能向著自己的老媽。

  • 宋朝的悲哀與無助的柔福

不僅趙構默認了“柔福帝姬”是假的,他還修改了正史,將韋太后的年紀往上提了十歲,表明金人對其沒有“興趣”。

而趙構也為了自己的臉面開始洗白韋太后,在南宋王朝唯一親眼見證了韋后醜事的就是那個早年逃回的柔福。於是,柔福帝姬也註定了只有一死!這也是這個宋朝的弊端,不想著如何將敵人擊敗而想著內鬥!


娛樂吃瓜主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這樁事件牽涉到的就是南宋比較有名的“真假公主案”。因為官方史書和民間史書記載的出入比較大。

舉個例子吧,在官方史書中,宋徽宗被押往北上的路途中,他被照顧得不錯,因為押運他的金軍二太子斡離不,他們兩人打交道比較多,一路上對他並沒有虐待。而民間的一些故事中可能是比較討厭宋朝的這位皇帝吧,然後加上自己的想象描繪,說他宋徽宗在路途中受盡虐待,死相非常悲慘。



同樣這個柔福帝姬,作為徽宗女兒,也有多種記載。我只能把兩種版本的都描述出來,談談自己的看法,再說說韋太后為什麼要殺她。

官方版本

根據《宋史·公主列傳》中記載:

“柔福在五國城,適徐還而薨。柔福薨在紹興十一年(1142年),從梓宮來者以其骨至,葬之,追封和國長公主。”

這是真實的柔福帝姬留在歷史上的痕跡——像所有國破家亡時的女人一樣悲慘不幸。


大致情況是:

《汴京之圍》這本書裡關於靖康之變皇室家族俘虜北上有詳細記載。

根據金人記載,北宋俘虜人數眾多,一共分成了七批。在這七個批次中,第二批次是比較特別的一批,包括了康王的母親(徽宗妻子)韋氏和康王妻子邢妃。押送第二批次的是真珠大王設也馬和千戶國祿、千戶阿替紀,除了康王母妻之外,還有鄆王之妻朱妃,富金、嬛嬛兩帝姬,請注意,這就是本文主人公趙嬛嬛帝姬。以及相國公趙梴、建安郡王趙楧等。這一批一共只有三十五人,卻用了五千精兵進行護送,也表明對人質的重視。

押送官之一千戶國祿是一個好色之徒,在途中和嬛嬛同乘一匹馬,應該會有性騷擾。

四月初四渡河,第二、第三批次在黃河以北遇到了蓋天大王賽裡。賽裡看見千戶國祿與帝姬同馬,立刻將他殺掉了,屍體扔進河中。

但賽裡也是個好色之徒,他首先企圖騷擾嬛嬛帝姬,被制止後,又開始逼迫邢妃,逼得邢妃要自殺。


也就是在路途中,嬛嬛就受到侮辱了。



到了上京,嬛嬛帝姬就被金太宗寵幸了。可能不喜歡,柔福帝姬趙嬛嬛進入洗衣院後,又被送入蓋天大王完顏宗賢那裡,可能蓋天大王對她也不感興趣,就把她嫁給了一位叫作徐還的人,後來就死在金國。


後來宋金議和,作為宋高宗親生母親,韋氏也成了議和籌碼。和議完成後,紹興十二年(公元1142年)四月,韋妃帶著宋徽宗的棺材踏上了歸鄉之路。她在南宋又活了十七年才去世,那時已經八十高壽。在官方的記錄裡她成了賢后的化身,但在民間,卻傳說她在金國已經失節。

韋太后回到南宋,聽說了柔福帝姬的事後,斷定回來的公主是假的,就命令宋高宗把她殺了。

民間版本

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宋官軍剿匪之時,俘虜的匪眷中有一女子自稱是柔福帝姬。柔福帝姬乃宋高宗之妹,於是立即被送到臨安。該女子自稱從金國奔逃回來,其間歷盡了風霜雨雪。

宋高宗確實記得宋徽宗有個公主叫嬛嬛,為懿肅貴妃所生,被封為柔福帝姬。但闊別多年,他已經記不清楚公主面貌身材,於是命老宮女察驗。老宮女都感覺這女子相貌確實很像當年的柔福帝姬,用宮中舊事盤問她,也能夠回答得圓滿。

只有一個值得懷疑的地方,這女子有一雙大腳,不似柔福帝姬的纖足。對此疑點,那女子解釋說:“金人驅逐俘虜像對待牛羊一樣,乘機會逃脫,赤腳奔走到這裡,一雙腳能沒有變化嗎?”這裡,我也感到疑惑,赤腳走路能讓腳變大?感覺不能。

宋高宗覺得言之有理,尤其是這女子能夠一口叫出宋高宗的乳名,便不再懷疑,下詔讓她入宮,授予福國長公主的稱號。又為她選擇永州防禦使高世榮為駙馬,賜予嫁妝一萬八千緡。此後寵渥有加,先後賞賜達四十七萬九千緡。

在韋氏回來之前,這位公主享受了榮華富貴十二年,甭管真假。都比在苦寒北方受凌辱強百倍。

南宋與金國簽訂了“紹興和議”後,高宗生母韋賢妃被金國放歸。母子重逢,喜極而泣。韋賢妃回朝後,被宋高宗尊封為“顯仁太后”。韋太后回國之後,聽到柔福帝姬一事,不禁詫異說:“柔福已病死於金國,怎麼又有一個柔福呢?”宋高宗便說了柔福由金逃回的情狀。

韋太后斷定這個是假的。

宋高宗聽了母親的話,勃然大怒,立即拘捕了柔福帝姬,交大理寺審問,嚴刑拷問之下,假柔福公主無可抵賴,只得一一供招。


原來,她本是汴京流浪的女子名叫靜善,生得頗為美貌。汴京被攻破後,她被亂兵掠往北方。在路上遇到一個名叫張喜兒的宮女。張喜兒曾在懿肅貴妃(柔福帝姬生母)宮中侍奉,知道許多宮闈秘事,一一都說給了靜善聽,尤其還說靜善的相貌氣質酷似柔福帝姬。靜善對這個巧合十分動心,於是開始留心記憶各種宮闈秘事,而且刻意模仿張喜兒所說的公主形態。


之後,靜善在戰亂中經歷曲折,曾經三次被人拐賣,最後被土匪陳忠虜入盜夥,被迫嫁給了一名小土匪。宋官軍剿匪之時,抓住了靜善,打算以匪眷的名義將她殺死。靜善為了活命,稱自己就是柔福帝姬。見到靜善的氣度,宋官軍還真的被嚇住了,於是將她送到臨安。靜善成功矇騙過宋高宗後,得到了十多年的富貴。不料人算不如天算,韋太后回到京師,說破了此事,靜善再也無從掩飾,只好老老實實地招認。

宋高宗知道柔福帝姬確實為假後,下令將假公主斬首於東市。

假柔福帝姬雖然被殺,民間卻流言紛紛,為其抱屈者大有人在。

當時就有史學家認為被殺的柔福帝姬其實是真正的公主,之所以被揭穿是因為宋高宗的生母韋太后自北方回來後,擔心柔福帝姬說出自己在北方被凌辱被糟蹋的各種醜事,於是威脅宋高宗將柔福帝姬殺死滅口。宋高宗對柔福帝姬並無什麼感情,奉了母親嚴命,便犧牲了柔福帝姬。


民間和官方的認知差異,也不能全怪民間的惡毒。事實上,南宋時期建立的“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觀念,就和靖康之恥有關。

靖康時期,金人俘虜了那麼多年輕的女人,幾乎包括了整個徽宗家族。按照漢人的觀念,這些女人都被不純潔的血統玷汙了。從這時開始,道學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道學家們意識到必須進行更大力度的灌輸,提倡以後婦女如果遇到了這種情況,必須全力抵抗,直至死亡。

道學家的灌輸又反作用於靖康時期被擄的女性們,人們帶著新的觀念回頭再看,更加認為她們被抓走是恥辱的,而韋妃不幸也在這個群體之中。

作為宋徽宗的妃子,被俘虜的妃子只有一個韋妃回來了。這突然冒出一個徽宗的女兒也回來了,那種“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觀念讓韋太后感到恐懼,不得不殺人滅口,保住自己的名譽。

《四朝聞見錄》《隨國隨筆》等筆記,都記載了這樣的說法。

而有力的佐證則是:當初柔福帝姬初來投奔之時,許多舊日宮人和太監馮益都斷定公主是真的,即使假公主相貌長得再像,但如果沒有十足把握,這些人決不敢亂說。而這些人後來相繼改口,以及公主自認是假,則是因為嚴刑拷打的緣故

一家之言,之所以有真假公主案,禍根就在於徽、欽二帝,治國無能,致使國家遭殃,子女受辱。

好了,兩種版本介紹完畢,親們,歡迎評論區交流看法。


歷史逸事


宋高宗就是南宋的開國皇帝趙構,他也是靖康之恥發生時候唯一逃走的一個皇室成員。他的父親就是宋徽宗,他的哥哥就是宋欽宗。

因為這些人無能,被金國人一鍋端了,所有的皇室成員大概1500人,除了趙構外都被俘虜到了金國去,當然了趙構的母親韋妃就是其中之一。

說起這個韋妃的命運,還是十分的慘的。

因為她的丈夫宋徽宗都成了俘虜了,也保護不了她了。所以,在金國的時候,她被金國的士兵給玷汙了,還給金國的士兵生了兩個孩子。

當然了宋朝正史上沒有這樣的記錄,其它資料上記錄的是她有在金國生過孩子這回事的。說實話宋徽宗的妃子中不單單是她被玷汙了,其它的也是沒有幸免。

還有宋徽宗的女兒,都成為了人家金國士兵的玩物,有一些命運好的公主,就嫁給了金國的士兵。

總之,這些人的日子都不好過。

當然了最後幾乎所有的人都死在了金國。宋徽宗死後被煉成了油,供金國人點燈用。宋欽宗更是被當成箭靶子射死在了打獵場上。

可以說最後唯一存活下來的人,就是趙構的母親韋妃了。

畢竟韋妃是南宋皇帝的母親,他們留著這個人,還可以當作政治籌碼。這不是到了金國的開國元勳死的差不多了,內訌也開始不斷的時候,金國的實力大大的下降了。

這個時候金國不想和南宋打仗了,不得不說這正和趙構的意思,他早就不想打了。於是兩國簽訂了《紹興和議》。

在合約裡趙構就提到,要把自己的母親給送過來。

金國人答應了,然後韋妃就來到了南宋的宮殿裡和自己的兒子團聚了。

可是,令韋妃想不到的是,有一個在金國的公主,她竟然比自己還提前逃到了南宋來,這個公主就是宋徽宗的女兒柔福帝姬。

柔福帝姬見過皇室裡的人在金國的慘狀,關於韋妃在金國的遭遇,她肯定也是知道的,而這些恰恰都是韋妃不想讓人知道的。

所以,為了不讓自己的遭遇被公佈出來,她就告訴自己的兒子趙構說,真正的柔福帝姬已經死在了金國。

這一個是冒牌的公主,宋高宗趙構當然認識自己的妹妹了,這個肯定不是假的了。但是,母親既然都這樣說了,他也不能違背了,於是,就下令把柔福帝姬給殺了頭。


不才講史


亂世的女人宛若漂萍,生死榮辱由不得自己,即使身份高貴者概莫能外,宋高宗的生母顯仁皇后韋氏,便是其中的典型。北宋滅亡後,韋氏被擄掠至金國為奴,時間長達15年。不過讓人感到意外的是,韋氏剛剛回返故國,便在第一時間處死命運同樣悲慘的柔福帝姬(帝姬即公主),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韋氏是開封人,與一位喬姓女子同為鄭皇后身邊的宮女,因關係要好結為姐妹,並且相約若其中一人得到富貴後,必定要提攜對方。果不其然,喬氏得寵併成為貴妃後,便向宋徽宗推薦韋氏,後者因而得到臨幸。韋氏起初被封為平昌郡君,不久便生下皇子趙構,也即後來的宋高宗。在北宋滅亡前,韋氏已經晉升為賢妃。



靖康之變後,除趙構因在外“勤王”得以倖免外,徽欽二帝及所有的皇子、后妃、公主均被金兵擄掠北上,韋賢妃也在其中。與其他的女眷一樣,韋賢妃到達金國後被送入浣衣院,除從事勞役外,還需要時時服侍王公貴族,至於會遭受怎樣的屈辱,可想而知。韋氏為奴15年,起初在上京服侍金人,後被轉至五國城。


宋高宗登基後,遙尊母親為宣和皇后,為了能將她迎接回國,幾乎嘗試了所有的辦法。紹興十二年(1142年)三月,在抗金名將岳飛遇害後不久,宋金兩國達成“紹興和議”,正式劃定雙方的邊界並停止戰爭狀態。同年四月,金熙宗按照約定,派人將韋賢妃護送回南宋,與此同時,宋徽宗、邢秉懿(宋高宗的髮妻)的遺骸也一併南返。



當年八月,在跋涉數千裡後,韋賢妃一行正式進入臨安,並受到宋高宗的隆重歡迎。母子相隔16載後再度重逢,百感交集的高宗抱著母親痛哭不已,場面讓所有在場人落淚。很快,韋賢妃被尊立為太后,並且入居慈寧宮(“帝初見太后,喜極而泣。八月,至臨安,入居慈寧宮。”見《宋史·卷二百四十三》)。


韋太后回國後跟宋高宗閒聊家事,偶然間得知柔福帝姬的事情,頓時臉色大變。柔福帝姬本名趙多富,又名趙嬛嬛、趙瑗瑗,是宋徽宗的第二十女,生母為王貴妃。“靖康之變”後,趙多富被擄往金國,起初侍奉金太宗,後被髮配到浣衣院,在敵國受盡了屈辱,一度還被金國宗室大將完顏宗賢佔有。



多年後,趙多富潛逃出金國,在受盡磨難後回到臨安,並向官府自報家門。高宗聞訊後,派大宦官馮益率老宮女們察驗,在確認無誤後,便進封趙多富為福國長公主,並下嫁永州防禦使高世榮,對其極為優寵(“上惻然不疑,即詔入宮,授福國長公主,下降高世榮...前後請給賜賚,計四十七萬九千緡。”見《鶴林玉露》)。


聽完柔福帝姬的遭遇後,韋太后臉色大變,聲稱趙多富早已死在北方,如今仍在世的這位是“冒牌貨”。宋高宗聞言大怒,下令拘捕趙多富,並交大理寺審問。趙多富熬刑不過,最終招認冒充公主的細節,並稱自己的真實身份,乃是汴京流浪女子靜善。假公主招供後,被斬首示眾,駙馬高士榮則被剝奪爵位。



假公主雖然被殺,但民間卻是流言紛紛,為其鳴不平者大有人在,認為她其實就是真正的柔福帝姬,而其之所以被指認為“冒牌貨”處死,完全是因為她瞭解韋太后在金國備受屈辱的很多細節,所以才被滅口。並且,儘管宋高宗察覺出其中的蹊蹺,但出於維護母親名聲的考慮,也只能將錯就錯。


及韋太后歸自北方,持高宗袂泣未已,遽曰:“哥被番人笑說,錯買了顏子帝姬。柔福死已久,生與吾共臥起,吾視其殮,且審骨。”上以太母之命,審姬於理。獄具,誅之於市。或謂太后與柔福俱處北方,恐其訐己之故,文之以偽,上奉母命,則固不得與之辯也。見《四朝聞見錄》。



但不管如此,柔福帝姬既然已死,韋太后的名節算是被保全下來,此後她大可以安枕無憂地生活下去。韋太后回國後又存活17年,直到紹興二十九年(1159年)才去世,享年80歲。不過,據《開封府狀》記載,韋太后當年被俘北上時,年齡為37歲,若按此計算,那麼韋太后去世時,實際年齡當為70歲。而之所以出現“享年80歲”一說,完全是宋高宗授意史官而為之,目的在於為母親遮醜。


史料來源:《宋史》、《鶴林玉露》、《四朝見聞錄》、《開封府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