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按下“三个键” 全力跑出高质量招商引资“加速度”

我区坚持疫情防控与招商引资两手抓、两手硬,围绕“先把经济搞上去”奋斗目标,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抢时间、抢进度,聚焦优势产业、聚力服务保障,精准发力、精准招商,打好招商引资主动仗,全面吹响招商引资“冲锋号”,全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今年以来,新签约过亿元招商项目10个,总投资72亿元;新开工过亿元重点项目10个,其中百亿元大项目1个,实现了招大引强“新突破”、招商引资“开门红”。


我区按下“三个键” 全力跑出高质量招商引资“加速度”


一、创新机制,按下开局冲刺“启动键”


把招商引资作为年度工作的“头版头条”,牢固树立“抓项目是本职、不抓项目是失职、抓不好项目是不称职”的理念,强化“项目至上、项目为王”的观念,真正做到“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


一是健全组织架构。第一时间研究制定了《2020年全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实施方案》,细化目标任务、落实推进措施,成立1个“双招双引”常设工作和重大项目攻坚组、3个产业招商组、1个项目跟进服务组、1个招才引智工作组、10个镇街招商组。在杭州、深圳设立2个驻外“双招双引”工作处。


我区按下“三个键” 全力跑出高质量招商引资“加速度”


二是推行一号工程。坚定不移把双招双引作为“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来抓,各级各部门一把手作为招商引资的第一责任人,亲自外出招商、亲自参加洽谈、亲自组织实施、亲自督导调度,实实在在搜集一批信息、签约一批项目、落地一批企业、引进一批人才, 以高质量招商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


三是细化招引流程。按照“常设小组谈、产业小组招、服务小组落”的分工原则,着力引进创新型、基地型、补链型、终端型项目,引导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向产业链高端拓展。


四是坚持一早谋划。开局即冲刺,以决战姿态吹响“双招双引”冲锋号,一早谋划、及早对接、尽早签约,实现招商引资“首月开门红”。1月中旬,签约了枣矿物产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众邦惠美实业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及智慧物流园区、土地整治、百合道地药材基地、田园综合体项目、北京京华泰富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投资10亿元的LED灯具高端制造等5个项目,总投资额40亿元。


二、创新方式,按下高效招引“快捷键”


一是创新服务方式,网络招商。针对疫情影响,创新“不见面”招商方式,招商洽谈由“面对面”转为“线连线”,项目签约由“见面签”转为“邮寄签”,项目服务由“线下”转为“线上”,做到招商力度不减、服务热情不降、洽谈对接不停。疫情期间,共在线洽谈项目20多个,其中投资15亿元的美邦供应链金融和农业文旅项目、投资6亿元的中广核光伏发电及综合能源项目、投资5亿元的食品科技园项目、投资3.3亿元的博雷顿新能源电动重卡及电动装载机项目、投资3亿元的德国KG新材料车体项目在全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云签约仪式上集中签约,总投资32.3亿元。


我区按下“三个键” 全力跑出高质量招商引资“加速度”


二是打造“两库两平台”,平台招商。探索建立产业招商专家库、重点项目库及“智慧云招商平台”、招商信息网络发布平台“两库两平台”,通过自媒体、融媒体等网络渠道,高频次、高精度、大范围推送食品加工、新能源、新型建材、装备制造、新材料、智慧物流、文旅康养教育等重点产业招商信息,广泛寻求投资合作。三是聚焦高端项目,精准招商。筛选一批链条型、基地型、龙头型高端项目,绘制招商图、列出作战表,找准目标企业,推进产业集聚发展,目前正重点关注、密切对接中建材、中广核、国机集团、中地集团、中海油等企业集团。


我区按下“三个键” 全力跑出高质量招商引资“加速度”


三、创新服务,按下落实落地“回车键”


一是推行“闭环式”推进机制。围绕项目洽谈、评审、签约、落地、建设等各环节,实行“一个企业、一套班子、一名帮包领导、每月一调度、每季一通报”的“五个一”推进机制,逐个项目成立专班,倒排工期、亮牌作战、一抓到底,全天候、全方位、闭环式推动项目快签约、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


二是实行县级干部帮扶机制。对全区26个重点在谈、签约项目,按照一企一档、一企一表的原则,分别明确一名县级干部帮包,并配备“服务大使”“专职保姆”,逐一建立帮扶台账,挨个落实帮扶措施,为企业提供领办、代办等专业化、精准化服务,以优质服务推动项目洽谈推进、落地开工。目前,项目客商对接、材料准备、手续帮办等工作正有序推进。


我区按下“三个键” 全力跑出高质量招商引资“加速度”


三是打造“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对新签约的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及智慧物流园区等多个项目,通过电话、微信、云视频等媒介密切联系,及时了解投资方需求点、诉求点,提前谋划项目的土地、资源、政策等要素,实现项目诉求与政策体系精准匹配、有效衔接,为项目落地提供各类要素保障。


我区按下“三个键” 全力跑出高质量招商引资“加速度”


四是落实一线工作法机制。结合“双招双引”百千工程、县级干部帮包服务等,帮包重点项目、企业的人员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用身影去指挥、用行动去落实、用示范去带动,点对点、面对面主动帮助企业办手续、争政策、解难题,为项目落地落实提供全链条全过程全环节“保姆式”服务。


目前,投资100亿元的灵芝湖中医药康养小镇建设项目、投资27.6亿元的国芯智能制造基地项目、投资5.6亿元的中科院高性能硅基辐射探测器芯片及核心部件产业化基地项目等10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60亿元,其中,灵芝湖中医药康养小镇建设项目填补了全区百亿元大项目历史空白,正对涉及的善崮村1100多户进行拆迁详查,将打造成为“顶天立地”龙头企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