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吃炸猪排?

游鱼游天下


十九世纪中叶,随着上海开埠,西餐也逐渐流行起来。意面、法式奶油浓汤、煎牛排纷纷出现在高级餐厅的菜单上,这些地道西餐往往价格不菲,非大众所能承受,加之国人偏爱猪肉。于是,以供应德奥菜闻名的“德大西菜社”因地制宜得推出了一款裹着面包屑炸制的西餐主菜,取名“维也纳猪排”,这便是风靡一时的上海风味炸猪排的前身。


时至今日,这道炸猪排仍是许多海派西餐厅和老牌小吃店的招牌菜。相比于半生半熟的牛排,炸猪排更加亲民、美味却又不失洋派,这便是旧时上海人所追求的“腔调”。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即使用着豁了边的搪瓷盆或是用苏打饼干压碎了代替面包屑,也阻止不了人们对西式菜肴的向往,局促却又不乏小资情调,就是属于那代上海人的时髦。


始创于1897年的德大西菜社在当年因供应德奥大菜而闻名,改良版的“维也纳炸猪排”的原型则是维也纳炸牛排Wiener Schnitzel,一种将小牛肉裹上面包粉炸制而成的奥地利传统菜肴,如今已被封为“奥地利国菜”。


当年若是走进“天鹅阁”、“德大”或“红房子”这类老牌西菜社,点上意大利面、奶油浓汤或煎牛排反而显得外行。土豆沙拉、罗宋汤和炸猪排才是当然不让的经典,上海人结合自身口味和本地食材特点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海派西餐”。热腾腾的炸猪排上桌倘若不跟着一小碟辣酱油,侍者怕是要吃上“老克勒”们的白眼,炸猪排虽然平淡无奇,但若有了辣酱油陪衬,那就成了地道的“海派炸猪排”。


萨尔茨堡的鱼


炸猪排外脆里嫩、香嫩多汁、金黄诱人~而且炸猪排对于上海人来说,不光是一道美味的小吃,还是一种情怀~炸猪排要和泰康黄牌辣酱油搭配才是绝配,每一口都是老上海的味道!

这里简单介绍两家正宗的炸猪排,挑个时间去吃吃看,你也会爱上炸猪排的~

天鹅申阁西菜社

这里的炸猪排简直是“巨无霸”级的,整整有两个手掌那么大!买单的时候,小资君还听到旁边一个老阿姨在说这个猪排太“辣手”了!吃都吃不掉!老板说带回去烤箱里烤一烤还能吃。猪排的肉质非常嫩,从切面上看得出层次分明,做法十分考究,但吃口偏淡,蘸上辣酱油之后,味道不咸不淡刚刚好。

地址:进贤路169号(近茂名南路)


耳光馄饨

端上来前就已经加过椒盐,一股飘香让人还未张嘴就已垂涎欲滴了。整体厚度还算均匀,最厚的地方有0.9cm,整块猪排有骨有肉,吃进嘴里非常爽嫩厚实!再配上一口馄饨,人生不能更幸福了!

地址:黄家阙路109号


上海小资美食生活


炸猪排就是这么个神奇的存在,并不是什么饕餮美食,但隔段时间就要想一下。

上海人跟炸猪排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843年开埠后。

当时西餐逐渐流行,一些老牌西餐厅就推出了一些所谓的海派西餐,其中有一道叫“维也纳猪排”,就是炸猪排的前身。

▲红房子西餐馆

那时候,炸猪排还是个洋玩意儿,对于普通人家而言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小心翼翼的拿起刀叉来上一块。

后来,大家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了,许多家庭主妇就自己在家里做。在物资紧缺的1950-1970年代,还会用苏打饼干,擀碎来代替面包粉,也别有一番风味。

现在,街角巷尾,餐厅小摊,只要是老上海味道,大多都有炸猪排吃,且百吃不厌。

还有后来的日式炸猪排,超厚超大超嫩的猪排带来更多的满足感,也有很多人喜欢。

表皮香酥,里面肉嫩的出汁儿,蘸酱配饭都好吃,怎能叫人不爱?

“为了吃一块炸猪排,我愿走遍一整个上海。”

目录

01 忘不了的还是老上海味道

“好吃就要过三关”

“西菜社好吃,路边摊也香”

02 来踢馆的日式炸猪排

“厚脆多汁才够味”

“好店藏在商场里”

01 忘不了的还是老上海味道

上海的炸猪排肉和面皮都比较薄,有时会带骨头,超薄的面皮还要有点松脆感,对师傅的手法更加考究。

【好吃就要过三关】

取胜法宝就是锤打后的肉要“过三关”,但这点餐厅里可能会操作,一般路边摊就未必会这么精细,不过只要好吃都是满足的。

过三关

第一关:猪排浸蛋液裹一次面粉,很多炸物的第一步都是这样,蛋液加面粉是必须要走的一步。

第二关:重复浸蛋液再过一次面粉,这次裹面粉并不会影响猪排的厚度,其实起到均匀面粉的效果。

第三关:浸蛋液然后撒面包糠,面包糠本身就是”易吸油体质“的,所以一般好一点的炸猪排都会用较粗的一种面包糠,炸完并不会有油腻的感觉。

过了三关的炸猪排,口感不油腻,外面的脆皮和里面的肉配合的刚刚好,吃起来格外香。


渔帮主


炸猪排确实是上海人的“发明”,这是吸收融合欧洲餐饮的一种表现。褒之者可以说是创新,贬之者可以说是穷装@。

事实上上海人对这个菜没有题主形容的那样狂热。不过不这样说调侃起来就不够味了。

实际上正宗牛排、炸猪排和红烧排骨都有上海人在消费。各按口味和经济能力选择。

油汆排骨,跟下面“调侃”上海人的帖子说法不同,中央商场旁边沙市路的小吃市场有一个摊位是经营这个小吃的传统摊位,绝对比这里绝大多数发帖人岁数大。城隍庙小吃市场的这个品种岁数可能更大些。

酸葡萄心理对上海人沒作用。


ZBLiu


罗宋汤 猪排 菜饭 糖醋小排


steven5647


炸猪排,是八十年代的讲法。七十年代,是面拖大排。这种大排是不切的。现在切的都是装逼的傻招。

原來的面拖大排,大且厚。用的是大油锅。皮脆脆的,咬开后排骨趟出汁水。

那时,很多上海男人都想复制。有的还是药研所的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