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遠程辦公看未來的工作方式:自律者得自由

從遠程辦公看未來的工作方式:自律者得自由 | 李檬相對論


現今,在家辦公已經成了中國職場的一個習慣動作,媒體報道,“有兩億人在家開工”。


有人認為,遠程辦公一週,要比上班一月還累。


因為工作、生活更沒有界限了,閉眼不下班、睜眼就上班——微信工作群、各種辦公軟件不停發來信息,無休無止。


有人認為,線上協同工作,是未來主流的工作方式。


社會越是發達,人的獨立性就越強——現今的網紅導購、網紅客服、網紅教師、網紅廚師……似乎360行都開始“網紅化”——如果各行各業的“僱員”,都成了“獨立經濟體”,傳統的公司集體辦公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這段時期,我們IMS要求大部分員工、大部分時間在家遠程辦公,公司持續實行“值班制”“遠程協作”等靈活安排。


這不僅是應對當前形勢,更是面向未來“辦公革命”的一次大練兵。


或許,你有機會在家遠程辦公是一種福氣。


國際勞工組織發佈過一個報告,顯示中國有62.6%的人口從事非正規就業,比如街頭商販、臨時工、農民工等等,他們不是企業員工,幹一天活,才有一天收入。


另外,清華大學發佈報告指出:85%的中小企業,賬上現金維持不了3個月。


比如一線餐飲品牌西貝有2萬員工待業,公司靠貸款發工資,最多也只能撐3個月。


所以,就有人說“你所懈怠的工作,正是別人求之不得的生活”。


你覺得遠程辦公事多、網卡、氣不順、鬧心多,國內還有好幾億人,困在家裡如坐針氈……


不過,這裡我想說的,主要不是遠程辦公,而是未來的工作方式。


01

線上辦公替代傳統辦公是否加速啟動


很多跨國公司,尤其是美國公司,在家辦公的安排(Work from Home)已十分成熟,一些特殊情況,員工可以申請在家工作一天,甚至是一段時間,Google、Facebook這些網絡平臺公司,員工一般可以有20%左右的工時在家辦公。


那麼,為何要有在家辦公的安排呢?攜程最早給出答案。


大概五年以前,很多北京、上海公司面臨兩大麻煩:一是租金上漲、辦公場所在總成本中所佔的比例越來越高;二是員工的離職率太高(攜程最高時有50%的離職率)。


攜程決定允許上海總部呼叫中心的票務、酒店部門員工,可以有9個月的在家辦公時間。


“同樣的排班、同樣的工作組、同樣的領導、登陸同樣的管理系統、使用同樣的設備,以及同樣的工作流程。唯一的區別就是工作地點。”


結果,績效完全沒有下降。相反,員工反而更加懷念集體辦公時間。最大的成效是大大降低了員工離職率。


攜程呼叫中心工作,確實情況特殊:操作和結果都極易被跟蹤;獎金佔了薪水的一半左右;工作可以由個人完成,幾乎不需要創新和協作。


遠程辦公,很早就是一些中國公司的實際選項了,只是暫時沒有成為主流。其中最被詬病的,是擔心產出太低。


比如,傷害管理效率,你見不到一些同事了,沒法快速安排工作、調整節奏,團隊不同的人在做什麼、遭遇什麼麻煩,沒法及時協同解決。


不像集體辦公,你的麻煩可能是你同桌的強項。


比如,傷害溝通效率,集體辦公遇到什麼問題,抬頭隨口說一嘴即可,大家隨時能聽見。在家辦公,大多沒這麼方便。


加上家裡看見沙發和床,以及各種好吃的、好玩的,你會不會狀態渙散,容易分心?


不過,管理、溝通效率是可以遠程解決的。比如定期早會制度、定期晚報告制度。


你更可以將目標拆解,成為一個一個任務——管事、不管人。


近段時期,培訓行業受到了很大沖擊,因為看不見人了。


但是,高維學堂始終是業務在線、員工在線、管理在線。


高維學堂將遠程辦公叫做“雲辦公”,2015年就開始啟動了。


因為目標合理拆解、任務銜接連貫,哪怕員工散佈全國,也能常年保持著:只工作,不打卡坐班;只在線,不見面。即使召集同事見面,大概也是半年一次,述職大會幾乎成了“網友見面會”。


02

遠程辦公的高維戰場


如你所知,騰訊是中國社交網絡霸主,微信和QQ都有10億量級的活躍用戶,多年以來,沒有任何對手真正撼動騰訊。


可是今年,情況發生變化了。日前,蘋果App Store數據顯示,在免費APP排行榜中,釘釘擠下微信,成功躍居第一。


阿里巴巴旗下的辦公APP釘釘,主打企業社交,上線六年時間,擁有超過2億個人用戶,以及1000萬家企業組織。


目前,釘釘從打卡到視頻會議全部免費。中小企業主普遍對釘釘充滿好感,尤其對於銷售部門來說,主管可以看見你的足跡,知道你今天在外面跑了哪些地方。


不過,你不太可能用一個釘釘,一個企業微信,或者一個飛書,就滿足所有遠程辦公需求。


注意:遠程辦公是一個多元任務生態,包括即時通訊、協同文檔、在線會議、雲盤以及客戶管理、合同管理、員工培訓等等。


不可能一個平臺hold住所有用戶需求,哪怕你同時用了企業微信、釘釘、飛書等辦公平臺,你還是可能用石墨或者Office365的文檔,以及百度的網盤。


遠程辦公任何一個細分應用場景的背後,都會是一個巨大市場,入局的供應商會有很多很多。


也就是說,你未來的工作方式會是多種辦公工具的組合,但背後真正的重要問題,是“知識產能”。什麼意思呢?


可以預期,5G時代會有更好的帶寬去支撐像視頻會議這樣的應用場景。


但是,釘釘、企業微信或者飛書的擴容,大量的算力、流量都花在了視頻上。


未來辦公平臺的核心功能,應該是承載大量企業知識、行業知識的沉澱。


在未來的辦公環境中,KPI、OKR部門會從“績效評價部門”變成“知識服務部門”。


因為同事績效的評價可以交給軟件去做,但知識的生產需要不同節點同事的更多智力投入。


比如,很多大型公司往往是一個部門的“術語”“業務模式”只有這個部門聽得懂,不同部門之間哪怕私交不錯,但還是“隔行如隔山”,長遠看來,這會不會成為公司長遠發展的一種障礙。


真正好的辦公平臺,是要使做市場的更容易懂技術,懂技術的更容易懂用戶,懂用戶的更容易懂公司整體佈局……打破不同部門認知的障礙、協同的阻力。


遠程辦公平臺,應該是一個高效、全面的知識中臺,推進公司上下智能化的決策和協力。


03

“未來工作方式”長什麼樣


我絕對相信,“未來工作方式”的核心重點不是辦公軟件、辦公平臺,不是說軟件好用了,產出和溝通就高效了。真正的重點,是你我的行為邏輯。


這當中有三大重點,我想詳細談談:


01、怎麼招聘團隊成員


過去以集體辦公的邏輯,是怎麼招人的?


搜簡歷、來面試、試用、轉正。因為你要熟悉環境、認識同事,可能還得搬家。


可是,“遠程辦公”的用人邏輯就沒這麼麻煩了。


因為你長什麼樣、住在哪裡,已經無關緊要了。


2019年底出現各種跨年演講,比如“吳曉波跨年演講”、“羅振宇跨年演講”等等,這背後有一家叫MegaEase的技術支持公司,人家2016年成立至今都是遠程辦公的,現在的20幾個員工來自8個城市2個國家。公司8個工程師在遠程工作的狀態下成功支持了“羅振宇跨年演講”,除此之外的其他客戶,客單價也在百萬左右。


公司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努力找到好的人——能獨擋一面的人(一個人的戰隊);溝通能力很強的人(把模糊的事變清楚,並有效說服他人);能自管理、自驅動的人(對所負責的事情有高度認同)。


倒黴時候,你就知道誰真正對你好。“遠程辦公”,是不管什麼時候(倒黴or得意),都逼著你找到真正對你好、能做事、有擔當的人。


02、如何做KPI,評價工作績效


真正的遠程辦公,是時刻將“遠程”作為貫穿始終的主線。


具體而言,就是任何時候都是試用期,幹得好就多分錢。


Automattic從2005年創立以來,堅持15年遠程辦公,目前1170名公司員工,分散在世界各地的76個國家裡。


公司現在連辦公室都沒有,唯一的一間總部辦公室也在2017年關閉了,因為一直沒人使用,租著浪費成本。節省下來的成本,乾脆給員工發補貼:新入職的員工可以拿到2000美元改善自己的辦公環境。


如此徹底的“遠程辦公”,能賺錢麼?


Automattic旗下有一款知名的網站構建系統WordPress,全球使用量排第一。


全世界的網站裡,有差不多1/3都是用它搭建的,包括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紐約時報、時代雜誌等等知名網站。在2019年,公司的最新估值也達到了30億美元。


Automattic的績效評估也是“自定義”的,公司創始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你可以晚起,你可以去打高爾夫,然後從凌晨2點工作到5點,關鍵問題是你到底做了什麼?”


那麼,如何將每個成員的權限和衡量結果的標準都定義清楚?


他們每天都是面試,面試還不是視頻聊天,只是文字對話。字字句句記錄在案,成為你的績效承諾,也是你將來分錢的依據。


03、如何協作管理


“遠程辦公”的協作管理可能是最難的,當然,辦公軟件、技術平臺可以解決部分問題,但根本問題還得靠人。


據我所知,現今不管是設計師、不動產管理部門(CRE)、企業主、員工、IT以及人力資源部門都在嘗試“分佈式協作”。


“分佈式協作”是相對集中管理、協作而言的。


比如,公司1000元以上的生意都由CEO拿主意,這就是集中管控,太糟糕了,任何Leader的時間精力都是有極限的。


“分佈式協作”是不同部門、不同地點的人,根據任務、目標的上下語境,自行解決問題。


這樣做的目的,是要使更多人參與決策,信息不用匯總到一處,響應和執行可以更及時快速;更多同事直接面向行業、市場、用戶,得到的信息也會更加充分,角度也更不一樣……最重要是,公司再大,CEO也不會精力不夠。


我之前多次提到的“小團隊試錯”策略也是如此。


比如一些創新業務,完全可以遠程協作完成,不是一定要在辦公室裡做決定的。


很多項目,壓根就不用設立“項目經理”這個固定崗位,而是鼓勵團隊自由嘗試新的工作組合、合作方式。發現問題以後,成員可以自行組隊攻破和解決問題。有些小的項目組成員可以只有2個人,大的項目組也不超過12人。


04

小結


“未來工作方式”可以用一句話概括——自律者得自由。


自律是一個主動行為,關鍵是精神主動,願意主動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形成一種“Same Picture”的目標和使命。


哪怕因“遠程”而見不到面,缺乏交流和溝通,但是大家都知道要什麼、不要什麼,知道取捨,知道 trade-off。


未來好的辦公軟件、遠程管理,一定不是比拼文檔好不好用、視頻流不流暢,而是“任務督導”——給出明確的時間節點,把任務分解得更細化、把目標制定的更明確。


遠程辦公不是效率的障礙,可能更是動力,辦公可以因遠程而更加友好,因遠程而更加舒適。


從遠程辦公看未來的工作方式:自律者得自由 | 李檬相對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