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曦淪《覆盤——品牌如何穿越危機實現可持續發展》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經濟遭受了嚴峻考驗。為提振經濟發出中國品牌界先聲,並從品牌角度助力疫情防控阻擊戰早日取得勝利,近日,《中國名牌》雜誌社與青島創想力品牌研究院、廣東省企業品牌建設促進會聯合發起品牌戰“疫”名家講壇。2月18日下午,青島創想力品牌研究院名譽院長、北京國信品牌評價科學研究院楊曦淪院長髮表了題為《覆盤一一品牌如何穿越危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演講。以下為發言摘要。

楊曦淪《覆盤——品牌如何穿越危機實現可持續發展》

楊曦淪老師《覆盤——品牌如何穿越危機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極強的專業化、系統化、標準化、全球化特色和視野。第一部分從四個視角看品牌危機管理,第二部分分享品牌價值管理的“三大內容”與“六大體系”。第三部分分享品牌覆盤與品牌增長的三個步驟為大家分享品牌長程規劃的方向。在短短兩個小時的時間內,將金子般的楊氏品牌價值體系和盤奉獻。

第一部分楊老師從評價視角、奧運視角、案例示範、韜盛和夫5原則四個視角解析品牌的認知與品牌的風險管理,並通過水庫理論的詮釋表達品牌風險預期與避險工具的重要性。楊曦淪老師從品牌評價的四個部分:品牌評定-是不是、品牌評價-好不好、品牌評估-值多少錢、品牌評級-面臨的風險有多大,帶給大家品牌價值的專業思考。

第二部分楊老師分享了品牌價值管理的“三大內容”與“六大體系”。所謂大品牌就是系統性強、免疫力強的品牌。歐洲品牌的審美性強,美國的品牌商業化強,日韓的品牌品質感強,中國的品牌融合性強。中國品牌在系統性方面還需要提升,參與國際競爭其實就是品牌系統化競爭。品牌價值增長包含三大內容:品牌價值增長和價值變現、品牌風險控制。品牌的“六大體系”包括三隱三顯六大體系:三隱:產品-交易性;形象-識別性;傳播-溝通性。三顯:品牌供應鏈系統-穩定性;知識產權系統-創新性;金融系統-抗風險性。

第三部分品牌覆盤與品牌增長的三個步驟。品牌覆盤與品牌增長的三個步驟-品牌供應鏈-品牌金融-品牌信託。搭建品牌共享機制。在互聯網時代,產生消費主權現象,使品牌的價值增長和共享機制得以實現。提出“四定”的品牌增長方向:定賽道-民生品牌是個大賽道;定模式-確定新經濟模式路徑;定體系-建立基於六大價值鏈的品牌化組織;定機制-建立一個品牌信託管理機制。

楊曦淪院長品牌洞見:

一、關於品牌評價品牌評價分為四個部分:品牌評定-是不是、品牌評價-好不好、品牌評估-值多少錢、品牌評級-面臨的風險。品牌評定-是不是:有商標,有產品,有用戶和市場。商標註冊必須滿足品牌差異性並讓用戶產生品牌聯想。品牌評價-好不好:要看品牌意願、志向、初心;隱性意願的辨識度和影響力;品牌評價用於戰略決策、品牌定價、品牌金融、品牌覆盤。

二、關於奧運品牌大品牌都有一套危機應對的體系,奧運會就是建立了品牌化組織長效風險管控管理機制的組織。從奧林匹克憲章中可以看到國際品牌的體系,這個體系適用於各民族、各國家的品牌標準。奧運會就是一個共享組織、共享平臺。其特點是平臺化、專業化、風險管控化、輕資產化的組織。國際奧委會首先建立了一個品牌化組織,三位一體共識共享共創的組織。其品牌化組織概念在恆源祥的品牌實踐中得以落地。

三、關於百年品牌的危機應對中美貿易摩擦、新冠“疫情”帶來的挑戰、代際傳承跟不上等等危機正在挑戰中國品牌。國際百年品牌應對經濟蕭條的經驗:通過創新倒逼政府採購,通過緊緊抓住民生需求倒逼政府補貼,通過自身企業文化堅守初心得到利益相關者認可,擁有強有力的政府關係和媒體公關能力,改善品牌生態。自問:你的危機應對能力如何?你的企業文化能否抵擋?科技、品牌、金融未來30年一體化。

四、當下視角——理性看待這次新冠“疫情”影響廣泛而深遠,全球性的對中國製造業供應鏈的影響,對國家形象的影響,對社會的影響,對公眾參與輿情風險的影響。這些影響會對廣大民眾生死觀、世界觀、價值觀產生深刻影響,最後演變為生活態度,演化為消費行為,對實體經濟、虛擬經濟、資本市場的影響清晰可見,也是對品牌是一個壓力測試。

五、西貝案例——覆盤鄰里資源共享、外賣、員工抱團——西貝,為什麼而存活?為喜悅而存在!

六、稻盛和夫應對危機原則

全員營銷-全力開發新產品-徹底消減成本-維持高成產率-構建夥伴型人際關係。水庫理論。

楊曦淪《覆盤——品牌如何穿越危機實現可持續發展》

楊曦淪《覆盤——品牌如何穿越危機實現可持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