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抵扣細則來了!幫你算算,能減多少

新一輪個人所得稅改革的一大亮點

專項附加扣除政策

20日揭開面紗

個稅抵扣細則來了!幫你算算,能減多少

當天起,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會同有關部門起草的《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在兩部門官網開始為期兩週的向全社會公開徵求意見。一併公開徵求意見的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

根據新修訂的個稅法,今後計算個稅應納稅所得額,在5000元基本減除費用扣除和“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外,還可享受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贍養老人等專項附加扣除。

個稅抵扣細則來了!幫你算算,能減多少

根據暫行辦法,個稅專項附加扣除遵循公平合理、簡便易行、切實減負、改善民生的原則。

例如:

規定納稅人的子女接受學前教育和學歷教育的相關支出,按每個子女每年1.2萬元(每月1000元)標準定額扣除;納稅人接受學歷或非學歷繼續教育的支出,在規定期間可按每年3600元或4800元定額扣除;大病醫療支出方面:納稅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發生的自負醫藥費用超過1.5萬元部分,可在每年6萬元限額內據實扣除;住房貸款利息方面:納稅人本人或配偶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可按每月1000元標準定額扣除;住房租金根據納稅人承租住房所在城市的不同,按每月800元到1200元定額扣除;贍養老人支出方面:納稅人贍養60歲(含)以上父母的,按照每月2000元標準定額扣除。其中,獨生子女按每人每月2000元標準扣除,非獨生子女與其兄弟姐妹分攤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

實施專項附加扣除政策既是個稅改革亮點,也是難點。暫行辦法出臺前,相關部門已經以無方案徵求意見方式廣泛聽取了全國各地專家學者、“兩會”代表委員和群眾代表的意見。

按照暫行辦法規定,專項附加扣除標準並非一成不變,將隨著教育、住房、醫療等民生支出變化情況適時調整。據悉,暫行辦法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後將依法於2019年1月1日起實施。

個稅抵扣細則來了!幫你算算,能減多少

新個人所得稅法2019年1月1日起實施

其中一大亮點就是

新設了專項附加扣除

具體如何扣除呢?

根據媒體初步計算——

如果上有老、下有小

個稅專項扣除可達每年24000元

如果再在大城市租房

每年還可再抵扣14400元

如果沒有租房但身背首套房貸款

也可抵扣住房貸款利息每年12000元

個稅抵扣細則來了!幫你算算,能減多少

眼花繚亂沒關係

在北京工作的李先生

個稅抵扣細則來了!幫你算算,能減多少

獨生子女

兒子在上小學

父母已滿60歲

在京未購住房,租房居住

自己正攻讀在職研究生學歷

按照《暫行辦法》,李先生可以享受子女教育、繼續教育、住房租金、贍養老人四項專項附加扣除。

情況一:假設月工資為2萬元(不考慮三險一金)

1、3500元的基本減除費用標準計算後,每月應繳納個人所得稅3120元。

2、今年10月1日以後取得工資,按每月5000元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和調整後的稅率表計算,應繳納個人所得稅1590元,比新規定實施前少繳納稅款1530元,稅負水平降低近50%。

3、2019年1月1日後取得工資,享受專項附加扣除後,其中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1000元/月,繼續教育專項附加扣除400元/月,住房租金專項附加扣除1200元/月,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2000元/月,共計扣除4600元。

每月應繳納的稅款為830元,比享受專項附加扣除前少繳納稅款760元,稅負水平降低47.80%。比按照原來每月3500元基本減除費用標準計算的稅款少繳納2290元,稅負水平降低73.40%。

個稅抵扣細則來了!幫你算算,能減多少

情況二:假設每月工資為5萬元(不考慮三險一金)

1、按照原來每月3500元基本減除費用標準計算,每月應繳納個人所得稅11195元。

2、2018年10月1日以後取得的工資,按每月5000元的基本減除費用標準扣除,應繳納個人所得稅9090元,比新規定實施前少繳納稅款2105元,稅負水平降低18.80%。

3、2019年1月1日後取得工資,享受專項附加扣除後,其中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1000元/月,繼續教育專項附加扣除400元/月,住房租金專項附加扣除1200元/月,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2000元/月,共計扣除4600元/月。

每月應繳納的稅款為7710元,比專項附加扣除辦法實施前少繳納稅款1380元,稅負水平降低15.18%。比按照原來每月3500元基本減除費用標準計算的稅款少繳納3485元,稅負水平降低31.13%。

個稅抵扣細則來了!幫你算算,能減多少

更多精彩內容

1、肺結節就是肺癌?專家:錯了!

2、您還在轉發"錦鯉"嗎?小心洩露個人隱私

3、每天靠牆站5分鐘,兩個月後身體竟會變成這樣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