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為什麼要裝備“擡槍”這種笨重的火器?

kart2011


抬槍屬於大號火槍,據我所知,最少有兩個來源。


一個是清朝裝備的奇炮,


屬於一種後裝槍,燧發發火。第二種來源就是回炮,說是回炮,其實是贊巴拉火槍的一種,屬於大型火繩槍。

好了,這兩個來源都是屬於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開疆拓土戰爭的軍事技術積累,原因也很簡單:那會兒步兵往往排成方陣作戰,隊形非常密集,這種大型火槍可以在中近距離發射霰彈來大量殺傷敵軍,破壞敵軍方陣。因為此時隨著火器的發展,盔甲也基本被淘汰,清軍及其大部分對手基本都是無甲的狀態,因此不用考慮什麼破甲的問題,只要一次齊射能殺傷大量的敵軍即可。

實際上,類似的玩意洋人也有。





洋人的幾種大號火繩槍

,放在中國不就是抬槍嘛。
而且一直用到了定裝彈時代,不過歐洲這種大號火槍在定裝彈時代也就是曇花一現罷了,而為什麼中國又要給放大成抬槍。

原因無他,思維定勢。清軍在之前的戰爭中因為使用抬槍嘗過好處,後來和洋人交鋒時候又因為抬槍取得過戰術優勢,從而對抬槍產生了蜜汁自信。所以在定裝彈時代依然堅持生產並使用抬槍,即便是早已過時。

我還是那句話,歷史不是兒戲,需要從根源上分析其原因,否則的話只能是放屁。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抬槍這玩意只出現於清朝軍隊的裝備序列中。抬槍非常的大,簡直就是那個時候普通步槍的放大版。

抬槍的槍管很長、很重,所以抬槍在操作時需要有一個人在槍口處做為人體支架。

武器非常簡單,但是在鴉片戰爭中清軍裝備的抬槍還是對英軍造成了一定的傷害,為清軍奪回了一些顏面。


但是總得來說抬槍的發展方向與時代武器發展潮流是相背的。雖然抬槍後期逐漸被淘汰,但在一個特殊的時間佔著清軍武器“一哥”的位置,還佔了很多年。那麼,清軍為什麼要裝備抬槍這種武器呢?

一:清政府技術落後,抬槍已經是比較先進且可以大規模裝備的武器。

在19世紀時期清政府不思進取一心閉關,導致近代科技不斷落後與帝國主義國家。

當清政府面對西方火器的進攻時,因為自身沒有先進的技術可以製造與之匹敵的火器裝備,抬槍已經是清政府可以拿的出手的武器。為了避免出現拿冷兵器對抗火器的尷尬局面,即使抬槍雞肋也得用。

二:抬槍相對於進口武器來說成本較低。

在那個時代清政府雖然可以向西方帝國主義國家訂購他們的先進武器,但是因為成本太過高昂,不但難以支付購買還難以維護以及使用。

在國家財政捉襟見肘的情況下,使用抬槍這種國產的裝備就可以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

三:抬槍因為口徑大、精度不錯、使用過程簡單這些特點使清政府不忍心淘汰。

抬槍口徑可以達到15毫米,這麼大口徑再加上散射的鉛彈,在抬槍的直射下幾乎沒有生命可以存活。

抬槍做工粗糙,維護程序相對來說比較簡單,而這些簡單的特點就非常符合清軍底層士兵普遍沒文化的特點,降低維護過程,提高使用率。

抬槍這種放大的鳥槍放在同時代的輕步槍中不免顯地有點拙劣,這在一個方面反應出清政府的不作為以及科技水平的低下。

但是同樣也值得後人同情。為了最大程度的提高軍隊的實力,在自身科技、工業不允許的情況下,不得已使用抬槍這種武器。


小司馬遷論史


抬槍出現的歷史並不長,是清道光9年(1829年),湖北將軍觀喜奏請朝廷批准荊州南營新改造40門抬炮取代損壞的20門火炮。這是它第一次出現的文獻記載,因此推測抬槍的出現年份也就是1825s左右。



根據嗜英在道光二十一年三月的記載,抬槍長7.5尺,木鞘長5尺,一次裝藥3.5兩,發射5錢重的鐵丸或者鉛丸,射程300步,一分鐘一發。俗稱二人抬。


道光二十二年,嗜英上書建議取消30斤抬槍的規格,統一使用較為輕便的23-24斤。從道光開始,一直到同治年間,抬槍成為了和鳥槍並駕齊驅的重火槍,在湘軍和淮軍中都有大量裝備。

抬槍雖然笨重,但是他威力很強,首先射程比鳥槍遠了200步,而一分鐘一發的速度使它不輸於鳥槍而強於大炮。在戰場上,抬槍的作用類似於奧斯曼輕炮和日本的大筒,可以打人,也可攻堅。類似於槍炮的結合。因為槍管長,故而抬槍的精準度是要優於鳥槍的。再者23斤的抬槍,有支架,而且是雙人使用,也並不笨重,反倒是在戰場上還打出了中國特色。



不要質疑古人的智商,存在即合理。


火器工坊


說起來抬槍,這種武器可能聽過的人都很少,抬槍這種武器,是一種極其落後的武器,而清軍還在近代的時候大規模裝備抬槍,正好說明了清軍裝備上的落後。

先說一下什麼是抬槍。

中國最開始使用的火器,雖然唐朝時期就已經出現了,但真正能用還得等到明清年間的火銃,鳥銃這一類的火器,明朝的時候,甚至還發明出來了大炮,雖說火器是發明出來了,但到底實用不實用呢?答案當然很明顯,自然是不實用的。

先說火銃,這種武器看起來好像是火器,但在實際使用上,說實話,真的沒有弓箭來得實在,雖然使用火器已經是一種進步了,但說實話,當時的大明軍隊,面對能當步兵能當騎兵的後金軍隊,使用還不成熟的火器確實是極其錯誤的。大炮呢?大炮雖然看起來還不錯,但實際上,大炮的侷限性太大了,大明軍隊一向以擅長堅守為長,在面對後金軍隊時,大明軍隊正是依靠著大炮,才能堅守城池,甚至連努爾哈赤都是死在火炮之下。但是,在當時機動性不足的情況下,火炮卻是隻能矗立在某個地方,並不能及時移動,主要還是因為火炮太笨重了。

這種情況下,大明軍隊就發明出了一種折中的辦法,一種既方便攜帶,又能夠有不錯射程的武器,那便是抬槍。

抬槍在操作的時候,往往需要兩到五個人負責操作抬槍,抬槍的大小也從1.8寸到5寸都有,說實話,抬槍,就是一種放大版的單兵步槍。

其實抬槍在最開始出來的時候,卻是也是發揮過不錯效果的,抬槍是一種中國獨有的武器,抬槍的後坐力大,尺寸長,重量大,威力也不錯,射程也不錯,在當時,絕對也算是一種較為先進的武器,只是這種先進,也僅限當時。

相較於列強使用的武器,抬槍絕對是一種極其落後的武器,但就是這種武器,卻是在清末軍隊中成為了八旗兵的標配。甚至是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抬槍依舊是軍隊的標配。

當然了,之所以使用抬槍,也是為了節約成本,從國外買來的武器雖然好,但那卻需要大批進口,抬槍就能在國內自己生產,因為中國在許多基礎工業方面都很薄弱,所以想要製造列強使用的那種武器,無異於痴人說夢,不可能說原材料從國外進口,技術也從國外引進,那樣的成本確實是太高了,慈禧還要用軍費搞壽宴呢,怎麼可能大規模製造先進武器?抬槍就成為了軍隊的首選武器。

抬槍使用起來,其實效果也是不錯的,抬槍需要多人共同操作,這就意味著抬槍的威力必然也是可靠的,但抬槍卻是太落後了,換彈速度慢,這就導致了即使是射程相當,抬槍在多人共同操作的情況下甚至會被列強的單兵火力壓制,落後的武器導致了軍隊的潰敗,

晚清政府雖然輸的不僅僅是軍隊,但在軍隊這一方面,晚清政府卻也是慘敗。


魏青衣


現在看著十分蒸汽朋克,很黑科技的清軍火器——抬槍,其實早在大明一朝就開始裝備。

清代抬槍

明代最早記錄這種長身管重型火繩槍的人是火器天才、武英殿中書舍人趙士楨(也是“妖書案”的真正被告)。趙世禎將當時大明軍隊中開始配備的一種重型長管火繩槍改進為鷹揚炮,並在《神器譜》中做了很詳盡的說明。



《神器譜》中的“放九頭鳥圖”以及“鷹揚車”。

而事實上這種武器就像同時期被明軍大量裝備的魯密銃(來自於奧斯曼帝國)一樣,最初是一種舶來品。一開始使用這種火器的是萬曆朝進犯天朝藩屬國朝鮮的日本軍隊。


九頭鳥

當時日軍手中有一種“對馬島大鳥銃(日本人呼之為大狹間炮)”,也就是一種重型長管火繩槍,以火力精準而受到了明朝將領的注意。日軍普遍使用的“絕大鳥銃”雖然在威力上不能與的明軍野戰火炮相提並論,但在山脈丘陵或是沼澤海灘這種地形複雜,野戰火炮無法大顯神威的環境中,這種重型長身管火繩槍卻無疑是一種殺人利器。

對此趙世禎在《神器譜》中提到:“(改進後的絕大鳥銃)若置輕車之上,有車數輛,陸續衝擊,猛烈之勢足埒“大將軍”,而離合縱橫,進退俯仰,較“大將軍”殊為輕便。”並將其命名為“鷹揚炮”。由於改進之後的鷹揚炮火力足,比如射程幾乎超過了“對馬島大鳥銃”的一倍,而且性價比高,於是逐漸成了明清兩朝非常主流的火器並一直使用到了晚清。


日本民間歷史愛好者在復原大阪夏之陣時西軍(豐臣家)所使用的“大狹間炮”


但歷史的行程總是難以預測,這種重型長管火繩槍在中國經歷了“對馬島大鳥銃——鷹揚炮——九頭鳥炮——抬槍”的升級過程並大行其道的同時,在其誕生地日本卻逐漸的衰落。

其根本原因就是這種大鐵炮在日本本土的性價比實在是不低。然而威力射程遠遠不如據說只有其十分之一價格“大發貢炮(早期隼炮)”,所以日本的武將們逐漸的以大炮取代了這種“大狹間炮”。在德川家康滅亡豐臣家族的大阪夏之陣時東軍(德川家康一方)所配備的火炮規模已然相當可觀,相比之下大狹間炮卻默默無聞,以至於最後在日本被徹底的遺忘。而在中國這種火器卻頑強的存在到了上個世紀中業。


陳大舍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抬槍其實最好的證明了滿清軍隊的落後。

抬槍其實不是滿清發明的,源自於大明軍隊的一種火銃,叫做超大火銃。

超大火銃重達20餘斤的,可用1枚大子彈或者9枚小子彈。

它的特點是子彈射程較遠,威力較大。

當時大明的軍隊處於冷熱兵器的更替時代,特點是火槍的性能較差,還不如弓箭。

而火炮則都非常笨重且稀少。即便是最輕型的佛郎機炮,也要至少五六十斤以上。靠人是無法有效使用的,必須車載。

那麼,實戰就出現這樣的問題。

第一,火炮威力大射程遠,但跟不上步兵的前進速度。

最終變為了,火炮只能用於守城或者防禦性野戰。一旦到了進攻作戰,火炮不能快速移動,步兵等於沒有火炮了。

第二,傳統輕型火銃和鳥銃,威逼能夠對抗弓箭。

明代薩爾滸戰役就是好例子,滿清的弓箭是可以壓倒大明的火銃、鳥銃的。

弓箭雖然難以訓練、射程較近,但在那個時代無論射速、威力、可靠性、實用性都是強於火槍的。

尤其是射速方面,優秀的火槍手使用火繩槍,2分鐘1發就很了不起了。而弓箭手一分鐘射出七八支箭是小意思。

這種情況下,抬槍就有一定的意義。

抬槍說白了就是一種大號火槍,類似於今天的反器材槍。

它的特點是射程較遠,威力較大。

當年火槍一般射程是一二百米,滿清時期的抬槍有效射程可以達到300米,最大射程甚至有1000米。

而無論明代還是清代初期和中期,作戰仍然是冷熱兵器混雜,採用靈活機動的陣型。

這種情況下,抬槍只需要2個人扛著走,就跟得上步兵作戰,可進可退,可攻可守。

同時,抬槍的出現,就讓裝備抬槍一方出現了一種撒手鐧。

因為弓箭和火槍射程遠不如抬槍,火炮又無法和抬槍一樣機動。那麼,實戰期間,擁有抬槍的一方,就會在弓箭和火槍射程之外受傷敵人,自己則毫髮無傷。

這就類似於中越戰爭期間,越南人用大口徑高射機槍平射,壓制我軍普通機槍一樣。

因為對方有射程的優勢,我軍往往被動挨打,吃了大虧。

抬槍說白了,也就是這點作用。

滿清在鎮壓太平天國、捻軍、西北迴孽、新疆阿古伯的戰役中,都大量使用抬槍。

因為對手包括太平軍在內,仍然以冷兵器和土造火槍為主,所以抬槍還是能夠發揮一些作用的。

然而,至少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抬槍就毫無作用。

抬槍有很多缺點。

一則是精度差。它並不是今天狙擊槍的射擊,只是放大的步槍,所以精度很差。

子彈出膛以後經常亂飛,不走直線。

英軍在1860年的報告中說,抬槍的子彈四處亂掉,除非運氣極差撞上,沒有步槍延伸的彈道來得有用。

二則是使用操作困難,重量太大。

抬槍長度從1.8米到5米(!),重量從30斤到80斤不等。

抬槍至少需要2個人操作,多則5個人,實則等於今天的班用機槍。

三則抬槍的有效射程有限。

雖然最大射程可能超過1000米,但抬槍的精度還是有限,有效射程一般控制在300米。

再遠,子彈就很難打中。

在對付太平軍、捻軍的射程100多米的弓箭、火銃時,抬槍還是頗有威力的。抬槍的射程遠,可以你打不著我,我能打你。

甚至,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英軍的伯克式(Bakrer)燧發槍,射程也不過200米,不如抬槍。

對付先進西洋武器的軍隊,抬槍就毫無作用。

在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時,英軍比較先進的布倫威克式(Brunswick)擊發槍已經有300米的有效射程,不亞於抬槍。

雙方精度差不多,射速差不多,但射速差別很大(抬槍一分鐘只能一發,擊發槍射速每分鐘3~4發)。如果雙方對射,2到5個人抬著的抬槍,很容易被單兵一杆火槍壓制,那還有個屁用。

而且,抬槍的後坐力過大,使用和訓練都非常困難。據說射擊者常常為被後座力打翻在地上,因此裝藥時常常偷工減料,以減輕痛苦,當然射程和威力也會大受影響。

說白了,早在1840年,抬槍就過時了。

然而,清軍竟然還用到1900年的庚子事變。

對於抬槍,洋鬼子看得很準:1898年英人貝斯福(Admiral Charles Beresford)說得較中肯,在提及金陵製造局時他說: "機器多是現代的,頭等的,但用來製造過時的無用的軍需物品,他們….大部份的機器用來制(審核)造抬槍。


其實,抬槍真正很牛逼的是做霰彈槍用。

1858年時,在廣州的街上,有人用抬槍對準了1隊14人的英國巡邏兵發射抬槍。當場打死一個,打傷八個,其中兩人須接受截肢手術。

薩沙記得以前農村有一種專門打鴨子打大雁的火銃,也是有2米多長,酷似抬槍。

這玩意一槍下去,霰彈有時候能打七八隻野鴨。


薩沙


在清軍中,有一種自認為很厲害的武器——抬槍。曾經,英國的下議院議員考察過金陵機器製造局之後表示,明明都是一流的機器,卻用來生產沒有價值的武器,實在令人痛心。看到中國的官員十分興奮地展示抬槍,那種表情很得意很滿足。英國的議員表示很不理解!明明就是毛瑟槍的仿冒品,有什麼可值得炫耀的?

為什麼清軍對於抬槍有著"迷之自信",這種自信來自於對太平天國運動的鎮壓。在十八和十九世紀早期,抬槍的確有一定的使用價值。但是在西方,歐美的軍隊開始使用散兵戰術,抬槍的價值已經大大降低。因為它只適合對付密集陣型的敵軍,穿透力很強。西方國家的戰略改變了,導致抬槍沒有了價值。但是,大清朝卻不一樣,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時,抬槍起到了巨大作用。

當時,太平天國的人幾乎都不佩戴盔甲,也沒有先進的武器,只會大規模進攻。這令抬槍有了很大的作用,彈道更長,子彈的威力更大。可以在近距離打穿幾名太平軍,殺傷力特別強大。先不說到底能殺多少人,單是抬槍帶來的恐怖傷口就令起義軍感到恐慌。

自從清軍用抬槍剿滅了太平天國起義軍之後,就對抬槍有了一種過度的自信。將抬槍看做"神器",並且加大了製造力度。在中法戰爭中,清軍認為洋人的炮很快,但是一炮只能打出一個子彈。抬槍卻不同,能夠容納幾十顆子彈,肯定比幾十臺大炮好用。就因為他們有了這樣的過度自信,導致大清敗得很慘。

其實,抬槍不是清軍獨有的武器,在萬曆年間,日本人就用過。他們稱抬槍為"大鐵炮",是火繩版本。到了清朝末年,抬槍有了一些改善,成為燧發版。甚至到了洋務運動時期,已經研發出了後裝膛線版。在清軍眼裡,抬槍可以裝很多子彈,射程比較遠,簡單容易操作,成為了"神兵利器"。誰知道,他們眼裡的神器,卻遭到了西方人的鄙視。

的確,長達百年,只生產一種武器,太落後。如果清朝用先進的機器去生產更加先進的武器,不要那麼過度自信,也不至於輸的那麼慘。就像今天的中國,各種武器都很先進,無人敢侵犯!


劉大媽說三農


我是花木童說史,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抬槍是由明朝支援朝鮮抗擊日本的侵略戰爭中引入中國,在清朝得到發揚光大,成為清軍的主力武器之一。

抬槍顧名思義是由兩個人配合操作的一種武器,一個人充當槍架,一個人瞄準射擊。抬槍長一丈,重約30多斤。主要特點是裝藥量大,射程遠,威力也遠超單人操作的鳥槍。這種武器由於威力大,又比火炮輕便,適合山林作戰。後來清軍在19世紀中葉兩次鴉片戰爭和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之後清政府大力建造,併成為清軍的主力武器。

隨著洋務運動的新起,清政府從歐洲購買了大量的先進製造機器,積極研發抬槍技術,先後在全國各地成立多處槍械所,為北洋水師輸送了大量抬槍。其實隨著世界技術的進步,射擊精度差、操作複雜的抬槍已被歐洲列強所淘汰。英國參議院1899年考察金陵製造局時就表示:用世界一流的機器,造這無用的抬槍真是浪費。

由於清政府的固步自封,閉門造車,在19世紀末的甲午戰爭中,北洋水師由於武器落後被日軍重創,從那之後,抬槍就慢慢退出了歷史舞臺。

有不同意見,歡迎留言區討論。如果喜歡我的回答,請關注花木童說史。


花木童說史


誰說中國近古時期沒什麼軍事發明瞭?抬槍就是有名的軍事發明。

抬槍又叫作雙人槍,二人槍,二人杆子,還有人把它叫做架子炮,聽這名字就有中國特色。


不過在海外這種武器有個很洋氣的名字,叫金戈,金戈鐵馬是中國古代武器的代稱,金戈的英文發音(Gingal)又有中國的意思,那意思是“中國製造的槍械。”不管怎麼說,抬槍是咱中國人自己的發明,沒有人敢說咱是山寨的。

抬槍是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是祖先鑽研、創新精神的體現,是勤勞、發奮結下的碩果。表面上看,抬槍誕生於清朝,但它是中國人借鑑了明代鳥銃的長處,利用了它的原理,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多年的精心研究,才創造出一代殺傷力很大的一種重型武器。

抬槍長達300釐米左右,重達15千克,就像一個小型火炮,在外形上就給敵方以強大的心理震懾,達到不戰先攝人魂魄的心理戰效果。

乍一看它的結構和原理跟鳥槍沒有什麼區別,但你可千萬別因此小瞧了它。因為它的裝藥量是鳥槍的十倍,因為槍膛長的緣故,射程也比鳥槍遠了一倍左右。引線粗大,殺傷威力也大大出乎人的意料。

抬槍顧名思義要抬著發射,一個人扮演槍把子的角色,一個人負責完成瞄準和扣動扳機的工作。別看兩個人操作有點麻煩,但很好地解決了穩定性的問題。同時用人來當槍支快速便捷,不像機槍那樣還要到處找地方。當你找到合適地方的時候,戰機就會轉瞬即逝,由主動變成被動。

不熟悉抬槍的人會為它的精確度擔心,精確度似乎也是它短板,可是大家的擔心是多餘的,因為抬槍的最大優點就是不需要精確度,任何人都會操作,閉上眼睛都可以射擊,而且達到很好的效果。當你瞭解它的子彈結構的時候,就會說我並沒有言過其實。


傳統的抬槍採用的是霰彈,說通俗點就是開花彈,槍管裡面裝了無數個“鐵疙瘩”,一旦被擊發就會下起彈雨。都說槍挑一條線,棍打一大片,那是老黃曆了。如果說西洋步槍的殺傷力是“點”,東方大國的抬槍殺傷力就是“面”,幾桿抬槍輪番射擊,那就是面面俱到,全方位、無死角的殺傷。你說厲害不?

所以說這種武器不但新兵蛋子可以掌握,就是一個普通人也會用的得心應手。說白了,抬槍就是一個傻瓜兵器。不過要注意一點,方向不能錯了,不能調轉槍口,那就麻煩了。


抬槍還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優點就是槍管粗,不會發生炸膛。抬槍最厲害的優勢就是一槍射擊後,槍管會冒出一大片黑煙,久久不會散去,對方的視線就會受到干擾,想反擊都找不見目標在哪。

總而言之,抬槍在當時的條件下不失為一種威力巨大的武器,所以被金陵兵工廠大量製造,在清軍中大量裝備。

抬槍最大的優勢,是它的射程遠。抬槍的射程普遍在三百米以上,雖然準確度極差,但是由於殺傷面積大,一排抬槍一起開火,可以對敵人的隊伍形成大規模的殺傷。最重要的是——它的射程比弓箭遠的多,在他的射程裡,你打的到敵人,敵人打不到你。這巨大的優勢讓清軍在內戰中嚐到了甜頭。

抬槍在中國內戰中效果非常好,舉個例子說,當年洪秀全造反,太平天國起義軍席捲大半個中國,一度定都天京,把滿清皇帝嚇得要死。前去鎮壓的湘軍開始也屢戰屢敗,主帥曾國藩兩次被逼到絕路,要尋短見。後來湘軍配備了抬槍後戰場局勢迅速扭轉。太平軍開始節節敗退,最終以失敗告終。


抬槍不僅在國內戰爭中廣泛應用,在反侵略戰爭中也大顯神威。據天津地方史料記載,1858年夏天,中國軍隊用抬槍伏擊了一個英法聯軍的巡邏隊,結果這支12個人的巡邏隊,全部中招,兩死八傷,還有兩人被驚嚇墜入河中。

由此可見,抬槍在當時還是很厲害的一種武器。但任何一種武器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抬槍射程不遠,操作相對複雜。可惜的是先輩們滿足於現狀,沒有及時對它進行升級改造,以致於這種當時挺厲害的武器後來被西方超越,進而遠遠甩在身後,被時代淘汰。


小約翰


雖然在鴉片戰爭爆發的時候,清軍就裝備了與英軍差不了多少的燧發槍,但僅僅少量裝備禦林軍等,大部分清軍,不管是各地的駐防八旗還是綠營,實際上裝備的都是老式火繩槍,不僅性能落後,射程、威力和射速都大大落後,而且由於清軍內部的種種問題,其質量都很差,經常炸膛,一直到民國初期,中國軍隊士兵開槍的時候都不習慣瞄準,而是偏頭,就為了防止炸膛弄瞎眼睛,這也是看到很多大戰動輒數十萬人,消耗彈藥上千萬發,卻緊緊死了一百多人的主要因素。

相比火繩槍,清軍裝備的抬槍,很大程度上是火槍的簡單放大版,重量更大,威力也更強,所以需要兩人操作,一人在前充當槍架,將槍身架在肩上,另一人瞄準發射。以現在的眼光看,抬槍更像是清軍鳥槍手的支援武器,尤其是在發射鐵砂的時候,一打一大片,清軍廣泛裝備。

雖然抬槍最終進化出了後裝線膛版本,但最終還是在現代步槍出現後,與老式火槍一同被取代。關於抬槍,其很可能是從明代就開始裝備的,也可能是輕型的佛郎機,如果看日本武士電影的話,會發現裡面的日本戰國時代,除了大量裝備普通火繩槍之外,也裝備部分口徑更大的火繩槍,發射鉛彈,不過其長度更短,便於單人使用,威力不小,但射程也更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