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豌豆思維的“首單盈利”,看到了在線教育的心酸

從豌豆思維的“首單盈利”,看到了在線教育的心酸

3月3號,在線少兒數學思維教育機構豌豆思維宣佈實現“首單盈利”,成為該領域首家盈利企業。在《教培參考》看來,這更多地折射出在線教育企業的心酸。

01

“首單盈利”和“首家盈利”?

首先,進一步思考上面這句話:

第一,“首單盈利”不是“整體盈利”,是毛利為正,不是淨利為正。

豌豆思維怎麼定義毛利和盈利的?豌豆思維的毛利=單課學費-(獲客成本+教師成本)如果毛利大於0,那麼這單就盈利了。原文還舉了個例子,A教育機構在客戶購買第一個7000元課包後,刨除獲客成本和教師成本8000元,是虧損狀態。豌豆思維的“首單盈利”,是客戶購買第一個課包時,就已經產生了利潤。

怎麼算整體盈利?除了獲客成本、教師成本,還有研發成本、行政成本、宣傳成本等等。可以說,豌豆思維距離盈利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第二,“該領域首家盈利”,說明其它家並未盈利?

其它家是誰?火花思維、你拍一、海豚思維等垂直的在線數理思維,以及好未來旗下的摩比,掌門旗下的掌門少兒,精銳旗下的佳學慧,猿輔導旗下的斑馬思維……

據《教培參考》瞭解,如果按照豌豆思維的“毛利為正”的概念,剛才舉例的幾家中,也是有盈利的。豌豆思維比它們的時間更早?這個不太清楚。但說自己是“該領域首家盈利”,存疑!豌豆和其它數理思維企業可以適當發聲,莫讓更多人產生誤會。

02

數理思維怎麼就火了?

先看下什麼叫數理思維?

目前普遍接受的概念是,以數學學科為主要載體,提升數理認知、邏輯思維、判斷分析的能力。受眾主要是3-12歲(學前階段+小學階段)的學生。

目前,數理思維賽道的玩家,大概就是上文提到的幾家。其中,以在線直播課為核心模式的企業見下圖。

從豌豆思維的“首單盈利”,看到了在線教育的心酸

短短兩三年的時間,這些在線數理思維企業都有了快速的發展。無論是融資、師資、營收還是技術,都能通過幾個代表企業看出這個行業的潛力。

大家可能有個疑問,為什麼數理思維突然就火了,就跟少兒編程一樣。

會有一些人說,政策利好(國家倡導學科素養)、資本利好(投資助推成為風口)、新家長需求(8090家長關心成績和素質)等等。這些似乎都對。

記得一位投資人跟我說,現在的數理思維就是小學奧數的替代品,極大地解決了部分家長“小升初”的焦慮。

03

當“首單毛利為正”值得歌頌

除了簡單“質疑”一下豌豆思維的“首單”和“首家”,以及簡單普及一下這個賽道的情況,還想跟大家探討一下:


“首單毛利為正”都值得歌頌,在線教育企業是有多“心酸”?

包括數理思維、少兒編程、少兒英語、K12輔導在內的眾多賽道,整個在線教育都有難以言表的“心酸”。

第一,數據造假。這似乎不是心酸,而是心寒。怎麼個虛假,最簡單也最常用的就是刷單。

近期,跟誰學被做空,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被指存在刷單和數據造假。再往前,還有一家企業,因為數據造假直接倒閉,那就是成長保。很巧,成長保就是數理思維這一賽道的代表企業。這個成長保曾在兩年融了4億元,什麼崑崙、達晨、真格都是投資方。後來才被發現,這家在線教育企業的客戶很多都是假的。

第二,獲客成本。線下通過門店、商場、學校引流,獲客成本很低,大多都不到500元,線上可是截然相反。

線上的獲客方式主要是:各類線上投放渠道+樓宇液晶+線下地推。獲客成本:3000元以上,1對1甚至到5000元到20000元。舉幾個例子,新東方的獲客成本大約是320元,好未來的獲客成本是230元,學而思網校獲客成本為1300元,在線1對1教育公司獲客成本也分梯隊,從5000元到20000元不等。

第三,虧損問題。這或許也是豌豆思維,只是完成了“首單毛利為正”就開始宣傳的原因。與其宣傳毛利,不如加倍提升產品和服務,關注口碑和續費。另外,自己首家盈利,誰來做的判定?友商麼?

第四,估值問題。很多在線教育企業,在一級市場的估值比二級市場的市值還要高。

同時,因為在一級市場融到了很多錢,不少在線教育企業都是以融資驅動而不是收入驅動。本次新冠疫情,則會讓ToVC型企業品嚐到缺錢的痛苦,30%的企業或將直接破產倒閉。

此外,《教培參考》倒覺得數理思維賽道的一些企業有被低估。相較於少兒編程,數理思維應該是更廣闊的市場,同時數理思維可以向英語、語文、藝術等領域拓展。數理思維的企業應該比少兒編程更值錢。

注:本文為教培校長參考原創,作者葉寒山。《教培校長參考的》的宗旨是:讓教培校長不再孤獨,讓教培行業受人尊重。使命是:生產並分享教培乾貨,賦能併成就教培校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