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政出關—清朝第一任浙江總督趙國祚任期內的驚天大案

趙國祚是誰?

趙國祚,是眾多明朝降清將領後代中的一員。父親趙一鶴,本是明朝撫順中軍,後隨李永芳一同投降努爾哈赤。皇太極繼位後,授予趙一鶴三等甲喇章京,編入漢軍鑲紅旗。趙國祚是其次子,初任牛錄額真,駐防義州。崇德八年(1643)奉命征討遼西,攻克前屯衛、中後所,擊敗了明軍總兵李輔明、袁尚仁,初次展現了他的軍事才能。

蔡政出關—清朝第一任浙江總督趙國祚任期內的驚天大案

順治年間,趙國祚升任漢軍鑲白旗固山額真,加平南將軍、浙江提督,後任浙江、山東總督,屢次擊敗南明政權名將鄭成功對浙江沿海的進攻。康熙年間曾任江西提督,參與平定三藩之亂,後隨安親王嶽樂征討吳世藩,擊殺吳三桂的心腹大將吳國貴。康熙二十七年(1687)趙國祚病逝,終年80歲。康熙御賜祭文,賜其諡號“敏壯”。

而正是這位戰功彪炳的清初名將,在任浙江總督時,卻發生了一件震驚朝野的驚天大案—蔡政出關。關於這段歷史,史書上記載並不多,今天咱就來扒一扒這段故事。這一案件的起因還得從清廷招撫鄭成功說起

順治年間,鄭成功盤踞東南沿海,清軍屢次受挫,由主戰改為招撫

順治三年(1645)鄭成功父親鄭芝龍與弟弟鄭鴻逵在福州擁立明朝唐王朱聿鍵稱帝,史稱弘光帝,鄭成功被賜國姓朱,一年後,清軍攻克福州,朱聿鍵被俘後不久絕食而死,鄭成功苦勸父親不要投降,最終鄭芝龍還是投降清軍。次後鄭成功逃往海外,籠絡鄭芝龍舊部,攻佔廈門,並以廈門為基地不斷襲擾東南沿海。

蔡政出關—清朝第一任浙江總督趙國祚任期內的驚天大案

而清軍在消滅南明勢力的戰爭中不斷損兵折將,被李定國連蹶兩王(定南王孔有德,敬謹親王尼堪),隨後閩浙總督陳錦也在戰敗後被家丁所殺,形勢對清廷十分不利,不久順治決定對鄭成功由主戰改為招撫,並令鄭芝龍予以配合,於是雙方就開始了邊打邊和的局面。

  • 金鄉衛的不速之客

順治十七年(1660)正月,金鄉衛(浙江蒼南)來了幾位不速之客,其中兩位像是官員,帶著幾個隨從。此時,金鄉衛守軍將領為黃達、林宣標、管士憲三人。在三人尋問下,得知其中一位叫魏英士,是清廷蘇松常鎮提督馬逢知的人,奉命護送招撫官蔡政前往福建招降鄭成功。查驗了身份之後,魏英士要求黃達等人安排船隻護送蔡政以及兩名隨從入閩招撫,而他就在金鄉衛內等候蔡政回來。

蔡政出關—清朝第一任浙江總督趙國祚任期內的驚天大案

【金鄉衛復原圖】

面對如此軍國大事,黃達等人自然不敢怠慢,隨即違抗禁海令,擅自找船隻安排護送蔡政進入了福建。幾天後黃達將此事呈報給上司鎮標遊擊梁有才,而梁有才即將調任廣東,對於此事並未重視,沒有按規定轉報給各主管衙門。不久魏士英也帶著隨從辭別,向馬逢知覆命。

  • 招撫官蔡政的神秘背景

蔡政,字拱樞,金門人。聰明多才,深受鄭成功所器重,任職刑官,曾跟隨鄭成功北伐。他的出現,正是被鄭成功派往從北京議和失敗而歸來的途中。那他跟馬逢知又是什麼關係呢?

蔡政出關—清朝第一任浙江總督趙國祚任期內的驚天大案

從順治十四年開始,鄭成功接連三次北伐金陵,順治十六年(1659)清軍主力調往西南征討李定國部,東南沿海一帶兵力空虛。鄭成功乘機親統大軍,在張煌言配合下,發動了第三次北伐金陵。鄭成功全軍出動,從閩南沿海北上,一路勢如破竹,清廷沿海州縣悉數告破。不久鄭成功攻下瓜洲、鎮江,南京危在旦夕,清廷緊急穿令浙江總督趙國祚前往督戰。

但鄭成功剛愎自用,未採取屬下甘輝的建議,堅持走水路,耽誤了行程,給清軍帶來了調兵遣將的機會,錯失了攻破南京的良機。金陵之戰失敗後,鄭成功便萌生了再度於清廷議和的念頭,隨即派蔡政前往北京議和,並同時聯絡已經投降清廷的明朝舊臣馬逢知配合。

  • 馬逢知又是何許人也?
蔡政出關—清朝第一任浙江總督趙國祚任期內的驚天大案

馬逢知,原名馬進寶,山西人。本是明朝舊臣,曾任安慶副將、都督、同知。順治二年(1645)清軍攻陷九江後,馬逢知投降,先後隨清軍攻克金華,舟山,因戰功累遷蘇松常鎮提督,並且順治還賜其改名"逢知"。清廷對其可謂恩寵有加。

馬逢知雖然表面上投降清廷,實際上是身在曹營心在漢,一直與反清勢力暗中保持聯繫,是典型的騎牆派。蔡政的到來,自然也帶來了鄭成功的招降書,而馬逢知的家眷都在北京,實際上是被清廷留作人質,所以馬逢知有心投降,卻又不敢投降,同時也在觀望鄭成功能否拿下南京。

  • 鄭成功第三次北伐宣告失敗,派蔡政進京議和

貴不其然,不久南京戰局發生了驚天大逆轉,因鄭成功疏於防守,被守成清軍出奇制勝,鄭成功大敗,第三次北伐宣告失敗。大敗後的鄭成功,只好再次派蔡政會見馬逢知,商議進京議和,同時進軍崇明島,逼迫清廷同意和談。

此時的馬逢知再次暴露出其騎牆派的表現,他一方面協助蔡政入京議和,一方面修書鄭成功請其不要攻打崇明,並以此向朝廷邀功。最終,鄭成功同意了馬逢知的請求,未派兵攻打崇明,靜等蔡政議和歸來。

蔡政出關—清朝第一任浙江總督趙國祚任期內的驚天大案

順治十六年(1659)年底,蔡政從北京議和歸來。馬逢知從蔡政的口中得知,清廷以鄭成功剛剛戰敗,已然不堪一擊為由拒絕議和。同時,清廷還調兵遣將準備一舉消滅鄭成功。為了能讓蔡政順利回到鄭成功大營,馬逢知就想了這樣一個主意,讓蔡政剃髮,裝扮成招撫官,帶著文書,並令親信魏英士護送,取道金鄉衛入閩。

  • 蔡政出關暴露,馬逢知被殺

馬逢知聰明一世,卻糊塗一時,可謂是大意失荊州。他認為將蔡政以招撫使的方法送回鄭軍大營不會被察覺,可偏偏還是東窗事發。在魏英士送走蔡政,返程後不久馬逢知就被朝中御史盯上了。

蔡政出關—清朝第一任浙江總督趙國祚任期內的驚天大案

順治十七年(1660)正月,有言官彈劾馬逢知應對江南城池失陷負責,尤其是鎮江失守時,馬逢知擁兵不救,被罰俸一年。這還沒完,馬逢知被接連不斷的彈章攻擊,最終私放蔡政出關一事暴露。八月,經議政王大臣會同兵部、刑部商議後,以叛逆罪判斬立決,並籍沒全家。

但是順治帝卻認為馬逢知叛逆並無實據,令詳加審查。為了能夠取得馬逢知叛逆的證據,時任江南總督郎廷佐傳令浙江總督趙國祚下令詳查“蔡政出關”的經過,緊接著與此案相關的一干人等被悉數抓獲審訊。經過兩次會審,金鄉衛守將黃達等人,以及馬逢知親信魏士英,連撐船的船伕全部或罪。

蔡政出關—清朝第一任浙江總督趙國祚任期內的驚天大案

而蔡政取道金鄉衛回到鄭軍大營後,帶來了清廷拒絕議和,並派兵攻打廈門的消息。不久清廷以達素為安南將軍,統領廣西福建浙江三省水師圍攻廈門。鄭成功雖然在南京受挫,元氣大傷,但其主力仍在,不久清軍水師全軍覆滅。

清廷的遷界禁海,令鄭成功坐守孤島,糧草給養難以為繼。鄭成功只好另謀出路,次年轉戰臺灣驅走荷蘭統治者,而蔡政也隨從鄭成功出征臺灣,於康熙七年(1668)病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