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苏德战争开始后日军从东线攻击苏联,苏联会灭亡吗?为什么?

于无声处34


二战时期,如果日本从东北出兵攻击苏联远东,与德国形成南北夹击的话,苏联恐怕就真的危险了,要知道德国以闪电战进攻时苏联,这时候的苏联军队经过了大清洗运动,军队里从上到下,从元帅到排长级别都经历了清洗,大部分的有经验的军官要么被杀,要么在牢里,新填补上来的军官根本就没有什么经验,苏联军队此时也没有什么战斗力!

另外遇到德国的闪电战,这种战术更是之前没有过的,苏联原本应该对“德国闪电战39天占领法国”的案列进行解剖,学习德国的先进战法和找出闪电战的应对之策,而这时候的苏联大清洗运动搞得人心惶惶,人人都在自保,也就对闪电战一点不熟悉了。面对德国以坦克冲锋并快速分割包围,分割歼灭的战术,苏联被打得节节败退,尤其是面对德国空军的偷袭,苏联大部分的飞机也都被击毁在机场,苏军快速崩溃,进攻才仅仅3个月,德军就已经兵临莫斯科城外了,如果不是德军要优先拿下乌克兰基辅,这个速度会更快!

而这时候苏联间谍却传来好消息,日本准备南下与英美决战了,在这个前提下双方签订了《互不侵犯协议》,日兵将精锐关东军南下进攻东南亚,而苏联将远东军调回好几十万守卫莫斯科,再加上这一年天气帮忙,莫斯科的冬天提前来了一个月,冰天雪地让德军的伤亡比之战场上伤亡还大,但是希特勒就是不同意暂时撤退,甚至古德里安大将亲自回柏林劝说希特勒也无济于事,最终在进攻莫斯科的战役中,德军损失惨重,更重要的是将德军一往无前的士气给打没了!

但如果日本按照德国要求南北夹击苏联会怎样?个人觉得苏联恐怕真扛不住,苏联在进攻的第一年就消灭和俘虏一共400万苏联军队,板起手指头数其实守卫莫斯科的兵力也不足,但是谁能想到日本不但不帮忙,还让苏联把远东的几十万军队给调回来了,这才成功的守住了莫斯科!

如果日本选择进攻苏联,即使日本军队装备差一些,进攻过程中寸步不能前,甚至被反攻,那又怎么样呢?这时候的苏联会焦头烂额,总指挥部会分散经历两边指挥,如果远东战场被日本突破,那就更惨一些了,更别说用远东部队来支援欧洲前线了。而且日本可能不从远东去进攻,而是出兵进攻外蒙,这样让苏联防御圈变大,在这个背景下恐怕莫斯科很难守住,苏联即使不投降也只能退守乌拉尔进行防守了!至于苏联的结局极大可能会被德国攻陷!

但是日本有些不敢进攻苏联,毕竟日本陆军是有过北进计划的,还尝试试探性的进攻苏联,张鼓峰事件和诺门罕事件日本都输给了苏联,而且日本还发现自己的一个大问题,那就是补给问题太弱了,尤其是诺门罕事件双方投入兵力都在5万人以上,在正面战场上虽然装甲部队不如苏联,但是日本更拼命,甚至日军潜伏在草丛中与接近的苏军进行近战搏杀,虽然日本人个头小苏联个头大,但拼刺刀上日本人反而占据上风,最终双方打得有来有回,伤亡差不多。结果决定这场战争胜负的是后勤,苏联后勤从欧洲通过火车拉到远东,然后用汽车运输到诺门罕;而日本就在家门口却全部都是马车拉补给,最后反而是日本的补给率先跟不上了,最终日本因此撤退!


既然在家门口打仗补给都跟不上,如果日本从远东进攻进入西伯利亚,即使从蒙古进攻长驱直入,这些地方都是人烟茫茫根本不能满足就地补给,尤其遇到冬天的冰天雪地补给运不到前线部队手里的时候怎么办?日本士兵可能会被全部饿死在西伯利亚,因此日本不敢进攻苏联!

但不敢进攻苏联是一回事,却去进攻美国就是日本犯傻了,这一下为自己和德国招来了一个大敌,苏联在守得岌岌可危的时候,美国人源源不断的补给来了,大到轰炸机、战斗机、坦克,小到胶鞋的补给都有,后勤补给的充足,以及苏联人强大的人员组织能力,苏联军队越来越多,战斗力越打越强,最终反攻德国并占领柏林!

如果德国和日本夹击苏联,日本可能就不会去惹美国,面对南北夹击,个人认为苏联守下来的几率很小很小!


狼烟火燎


很难,日军并没有这个实力。如果可以的话,日本早在1941年莫斯科战役发起之前,就对苏联远东地区发动进攻了。怎奈何,日本的实力很有限,不足以支撑对苏联的庞大的战争。

日本如果对苏联开战,意味着这场战争的规模更大,远大于在亚洲范围内的任何一场陆地战争。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日本的兵力才扩充到170万人,很好奇吧,他就这点兵力,卢沟桥事变的时候,日本兵力也才60万,就是这个规模,打到了南京。

如果,日本针对苏联开战,他需要更加庞大的兵力,170万根本不够。靠这170万兵力针对苏联开战的话,中国战场势必要收缩防线,针对苏联派出的兵力至少要200万,远东地区苏联陈兵一直在百万左右,而且机械化程度比日本要高,坦克飞机火炮等重武器数量什么的也都是要比日本多。没两百万兵力,日本根本不是苏联的对手。


苏德战争开战以后,苏联方面也是重点防御日本的入侵的,莫斯科战役期间,苏联也是收到了日本不会进攻苏联的情报之后,才从西伯利亚抽调精锐部队投入到莫斯科战役中的。但是这并不代表,苏联就放弃了对于远东地区的防御的,远东地区一直都有上百万的部队在防御,别管质量怎么样,但数量是够用。

而再看一眼苏联的地图,就会得出一个结论,苏联太大,日本想入侵,难度不小。德国从格罗德诺开始进攻,到莫斯科不过900公里,而从满洲里到莫斯科距离达到了5000公里。日本要进攻的话,能打到贝加尔湖就算烧高香了。这么大的西伯利亚,日本人进去了,后勤得不到保障,交通也是个问题,最后迷失在西伯利亚,在里面啃雪也是很有可能的。



日本想入侵苏联,在苏联根本打不了多远,而你无法深入苏联腹地,对苏联构不成致命伤害。日本入侵苏联,和德国东西夹击苏联的代价就是,放弃中国战场,最后惨败收场。苏联广袤的领土,足以榨干日本。


军武文斋


如果苏德战争开始后日军从东线攻击苏联,苏联只是局势更为严峻,但不会灭亡。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苏日在远东就冲突不断,在经过张鼓峰和诺门坎时间后,苏联更是加强了在远东的军备。1940年7月1日再次组建了远东方面军,辖红旗第1和第2集团军、第15集团军和北部军队集群,太平洋舰队和阿穆尔河区舰队作战时归其指挥,总部哈巴罗夫斯克。1941年6月20日,新组建的第25集团军(步兵第39军、步兵第105师和筑垒地域第106-108以及110-111号)和第35集团军(步兵第18军基础上6月25日组建,辖步兵第35、66和78师以及筑垒地域第109号)也划归建制。

在苏德战争爆发时,苏军当时在远东地区的兵力有70.3万余人,编为23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8个坦克师又3个步兵旅、1个坦克旅,航空兵有13个航空兵师和4个航空兵旅,1个防空旅以及13个筑垒地域,装备坦克和自行火炮3188辆、火炮和迫击炮10080门、作战飞机4140架、作战舰艇104艘(2艘驱逐领舰、12艘驱逐舰和91艘潜艇)

此时对于日本来说,尽管1941年4月13日苏日签署了中立条约,不过日本军部一直计划准备北进。战争爆发时,日本关东军只有12个师团和65个飞行中队,总兵力35余万人,拥有600架飞机。由于苏军在最初的边境交战被德军击溃,日本在7月2日拟定了“适应形势演变帝国国策纲要”,纲要中规定对于苏联应“秘密准备采取武力。。。德苏交战的进程有利于帝国时,则行使武力解决北方问题,确保北部边界的安全”。

之后,日本陆军在7月7日和7月16日分别下达了第一次动员令和第二次动员令,即所谓的关东军特别演习。经过2次动员,关东军达到了24个师团和71个飞行中队,总兵力达到70余万人。日军的最理想方案是8月10日决心开战,8月29日开始战争,10月中旬结束战争.然而由于发现苏德战场7月中旬开始陷入胶着,而苏军远东部队并未大规模调往欧洲战场,日军兵力并不占优势,最终日军取消了计划。

从当时双方的实际兵力兵器对比来看,苏军占优势。如果日军进攻的话,日本强大的海军作用有限,可能会攻占苏联的一些军港。然而真正决战是在陆地战场,日方占不了什么优势。即便日军侥幸取胜,面对西伯利亚,日军也不会有太大收获。而对于苏联来说,自从苏德战争爆发后,就做好了日本可能进攻的准备,这从战争以爆发,苏军在远东主要海域就开始布雷,加强海域和空中巡逻就可以看出。


荣华之武器堂


我的答案是:会。虽然在苏德战场最艰难的时刻,日本从东方的突然大举进攻,苏联很难抵挡,只能在次采用焦土战略。如果德日全力攻击苏联必定投降。即使在不情愿苏联的力量根本不足以抵挡德日全力进攻。不过这都不是现实,现实是日本一部分陆军陷入中国战场,另外日本高层对苏联的土地并不是那么饥渴,也想借苏联之手多削弱德国的力量。等苏联垮台远东甚至西伯利亚唾手可得,在德苏预判的失误下也改变了日本的战略。


还不给朕退下


苏德战争开始后,日本如果接受希特勒之约,从东线与德国夹击苏联,苏联会落败吗?

我认为肯定不会,因为苏联不会与他在中国边境决战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会将本来就少的民众撤出,并放日本军队进入一,二千公里再与他交战,到那个时候没有补给的日本兵,饿也饿死大半,还用打吗。

日本是资源缺失的国家,粮食基本上自己都难以解决,而41年已经是侵入中国第十个年头,可以说国力基本耗尽,在中国只是希望以战养战,但在中国人的抵抗下根本达不到目的,所以无力帮助进攻苏联关东军的,相反如果得不到关东军的援助,关内的日军恐怕不要说进攻中国军队,想守着已经占领了的中国领土都难。

其实日本后来也实行过这类战略行动,因为美国在印度建立了一条补给线,对中国政府大量的援助,所以想攻占印度,因此从缅甸派出一支军队,但英国军队后撤再守,时间不长日本整支军队就崩溃了,大部分死于饿死。而苏联与东北连接的领土,几千公里都是塃无人烟,日本大部分是步兵,走出这几千公里恐怕都要上百日,没有或少补给,不用打仗都会饿死。

日本为什么最后选择与希特勤爽约,转而攻占物产丰富的东南亚,就事在中国得不到他想要的东西,希望在东南亚找到以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但也把战线拉长了,最后落得失败的下场。


何义575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经有句名言,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当时日本如果利益同德国相同,肯定会进攻苏联,然而历史不可假设,就让我们用历史的眼睛来看一看1941年的欧亚大陆,日本如果从远东进攻苏联,苏联到底会不会灭亡。

日军确实有过妄图攻占苏联的想法,并且还付诸实施过。1939年日本关东军下辖之第23师团就同苏蒙远东军第57特别军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即诺门罕战役。这次战役在苏军付出极大的伤亡代价后最终以日本的失败而告结束,虽然苏军伤亡比日本更多,但是苏军耗得起,日本却因为本身是个岛国,资源匮乏,无法同庞大的北极熊打消耗战。苏联当时不会意识到诺门罕战役的胜利改变了以后的历史走向。

日本内部陆海军不和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陆军主张北进,进攻苏联,而海军呢,则主张南进,进攻美国。诺门罕战役的失败就使海军占了上风,南进派完全压倒了北进派。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啊日本每一次对外战争都是在赌博,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九一八事变、诺门罕战役,只是有的它赌赢了,有的它赌输了而已。诺门罕战役苏军就是在坦克装甲车7:1、火炮数量6:1、兵力3:1的绝对优势下打赢的,要打就要把对方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就要把它打惨,打怕,打怂,不然等他找到机会,反咬一口,就成祸害了。

1941年6月22日德军闪击苏联,在3000多架飞机,4000多辆坦克,47000门大炮的掩护下550德军及其仆从国部队发动对苏联的大规模进攻,仅半年时间苏军就损失了几百万人,还遗失了大批的武器装备。而这时候德军在苏联西部一路势如破竹,日本在远东为何迟迟不行动呢?原因有四,其一,诺门罕战役确实被苏军打怕了,关东军最精锐的第一战车师团都被打残了,大口径火炮的炮战也打输了,就连帝国空军也没捞到好处。日本人意识到要同苏联打仗,自己要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划不来,即使日本帮助希特勒拿下了远东地区,乃至拿下了苏联,希特勒也不会允许日本染指高加索的石油的。其二,苏德战争爆发之后,斯大林一直担心日本会趁火打劫,1941年7月11日,日军大本营向关东军下达了著名的第506号命令,要求关东军按照对苏作战态势,展开部队,关东军随即开始大规模军事演习,俗称关特演,针对这一情况,苏军连忙调集大批军力前往远东地区,远东苏军兵力猛增至190万人,日军一看苏联远东兵力不降反增,直接傻眼了,苏联这是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啊,就靠关东军70万怎么打得赢苏军呢?日军想不到的是他们面前的是一堆战斗力低下的二线部队,战斗力根本不行。就这样,摄于苏军貌似强大的军事压力,进攻苏联也就不了了之了。此后日军全力经营南进战略,最终偷袭珍珠港,彻底把美国拉入战争,也为法西斯的覆灭敲响丧钟。其三,苏德莫斯科会战时期,迫于德国法西斯的压力,斯大林无奈只能从远东抽掉了30个精锐师保卫莫斯科,再也无暇东顾,好在红色谍王佐尔格传回确切消息日军将要进攻美国,不会进攻苏联,这也使得斯大林心里稍安,因为他深知,剩下的苏军是无法抵挡关东军的雷霆一击的。其四,日军还抱有最后一个想法,德军一旦攻占莫斯科,关东军立马投入对苏作战,占领苏联广袤的远东地区,同德国瓜分苏联,算盘倒是打得挺响。但是德军在莫斯科城下的惨败让日军彻彻底底打消了进攻苏联的念头,因为日军深知,连天下无敌的德军都败了,自己去打苏联,能掏到好么。

总总因素导致了日军北进战略的破产,希特勒只得一人面对斯大林,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解除了远东的警报,使得它能腾出两只手来和全力对付德国,最终靠自身强大的战争潜力拖垮,拖死了骄狂不可一世的德军。最大的原因是德国和日本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团结过,也没有共同的的国家利益能使它们团结起来,这就导致德国和日本这两个轴心国中最为强大的力量往往只能单打独斗,而反观之反法西斯联盟达到了空前的团结,能够戮力同心的去干同一件事儿,德日焉能不败。










紫夜的小窝


苏联不会灭亡。首先,苏联在战前已经完成工业化。已经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苏联与德国签订定互不侵略条约,不仅是德国为了迷惑苏联,同样,也是苏联为了获得更多的时间准备进攻德国。可以说,苏德必有一战是德国和苏联的共识。苏联不如德国强大,但是苏联也很强大。随着德国战线越拉越长,消耗越来越大,苏联战胜德国是时间问题。第二,在二战爆发前,苏联和日本有过一战即诺门坎战役。苏联的装甲部队把日本的装甲部队和骑兵打的落花流水。日本的惨败,也是其放弃北上而选择南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使是日本选择北上与苏联决战,强大的苏联远东部队也必将把日本打败。只不过两线作战的苏联更加困难一些,但是不会改变苏联胜利的历史结果。


我们的统一战线


日本尝试过经过苏联——诺门坎战役,不过失败了,日本关东军惨败。日本在这次战役失败后才彻底确定南下入关,全面侵华的战略。就算日本进攻苏联,对于苏联来说依然不会有大威胁。远东的冻土城可不是瞎说的,没有远东大铁路,日本关东军想要向东欧方向,机械化部队几乎都不能有用,后勤补给也不好运输。日本想要进攻苏联,后勤都要拖垮日本,收益和付出完全不成正比,还不提苏联的军队作战力都不知道比日本强多少。日本军队在欧洲人眼里就是小孩子,看看欧洲战争的强度,日本军队一过去也就是一个坦克冲锋就没了。


龙角大将军


苏德战争开始后,日本从东线攻击苏联。苏联不会亡,日本必败。

苏联东线是苦寒之地,经济不发达,只有一条西伯利亚铁路与腹地相连。日军的后勤保障将遭严重困难,又不能攫取当地资源,以战养战。

中国战场已使日军陷入泥淖而不能自拔。此时若从中国战场抽兵北上,必然遭到中国军队的反攻,收复失地。

太平洋上就是没有珍珠港事变,美国也会趁此良机向日本发起進攻。切断日本的南方供应线,攻击日军在太平洋的被占岛屿,進而攻击日本本土。

日本工业基础远逊美国,本土资源有限,供应线被搯断,如何支撑巨大战争消耗?

以上原因,日本必败无疑!


辛福先


首先,德日联手消灭苏联,是德国的希望。至少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时,如果日军真的投入进攻,那至少苏联的部队不会那么充足。斯大林格勒的胜负还真不好说。

但是,早在诺门坎,日军就认识到和苏军的差距,也就是在诺门坎之后,日军内部的南下派才开始占据优势,而北上派失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