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愧而死的中国父亲

1944年6月底至8月初,人称东方莫斯科保卫战的衡阳保卫战震惊中外。国民革命军第10军1.76万将士,与近20万日军激战47天。日本军队虽然最终迫使第10军停火,攻占了衡阳,却付出了伤亡4万余人的代价,而第10军伤亡不到1万,这是日本军队在中国战场上最痛苦最羞愧的惨胜,以致最嚣张的日本人如今路过衡阳,尤觉胆寒。


我的家乡白地市,离衡阳保卫战主战场不过七十公里,可是,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没有人跟我说起过衡阳保卫战,不是乡亲们不愿意说,是因为他们也没听说过。我是长大以后,才从故纸堆里偶然知道,衡阳还有一个足以让每个衡阳人自豪的衡阳保卫战。让我十分沮丧的是,我小时候听过的“走日本”故事(白地市把日占时期称为“走日本”),却足以让全中国的抗日烈士死不瞑目。


为尊者讳,为英雄讳,我不应该说出下面的故事,我斗胆抖落家丑,只为了借此祈愿,悲剧不再重演,父亲能保护儿子健康成长,国家能保护人民安居乐业。


羞愧而死的中国父亲

日军


《父子逃兵》

罗尔


祖父人高马大,是白地市的“职业壮丁”。


那时候,中国正在走“走日本”,蒋委员长号召“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打日本粮子(白地市把当兵叫吃粮,军人叫粮子)。祖父是独子,无需出力,祖父没钱,当然也无需出钱。但白地市许多理当出力者也不想出力,于是,就有了祖父那样的“职业壮丁”——替人当兵,当一回得大洋一块。祖父没进过学堂门,思想境界远不如现在抵制日货的愤青,他一心思想的是,到了部队,如何尽快逃回家来。


祖父一连替人当了三次兵,最长的一次当了一个月,最短的一次只当了一天一夜就跑掉了,连日本粮子的面都没见着,更没朝日本粮子开过一枪。祖父卖命得来的三块大洋,让他在谭家山的赌场和窑子里度过了三个销魂之夜。


1944年,祖父19岁,他第四次替人当兵,加入方先觉的第10军。这一次,日本粮子已打到衡阳,祖父还没来得及逃跑,就直接上了衡阳保卫战的前线,与日本粮子噼哩叭啦打了47天。祖父不知道自己干掉了多少日本粮子,他只知道,一见日本粮子,就不断地开枪、开枪、扔手榴弹。


顶着别人名字当兵的祖父,本来就没打算好好当兵保家卫国,当方军长命令停止战斗、部队乱哄哄之时,他扛着汉阳造又一次当了逃兵,往家乡白地市方向猛跑。路过洪桥时,祖父把打过日本粮子的汉阳造卖给一个地主,得了两块大洋。


和日本粮子打了47天,并没能让祖父的思想觉悟高一些,目睹一起吃粮的中国粮子一个接一个在身旁倒下,祖父只有一个想法,只要能活着回家,就买几亩地好好种田,他妈的再也不替人当兵吃粮了。怀揣卖枪得来的两块大洋,他一路盘算,两块大洋可到广东连州买两担盐,挑回白地市就是四担盐,一个月跑两趟,就是八担盐,八块大洋!一年下来能赚多少大洋,没读书的祖父算不清楚,但他知道,肯定能买不少田。等半夜里摸回到家里,在祖父的盘算里,他已是牛马成群良田百亩的小地主。


曾祖父不如祖父有远大理想,但祖父手中的两块硬邦邦的光洋,还是让曾祖父已呈菜色的脸放出了难得一见的光芒,发愿浪子回头、重新做人的儿子,更让曾祖父欢喜不尽。


第二天早上,两爷崽买了半斤油豆腐,用盐腌着,作为挑盐路上的大菜,然后,挑着空箩筐,踏上了挑盐之路。


往七返八,空箩筐去连州,需走七天,挑着满满的一担盐(160市斤)回白地市,需走八天。湘粤挑盐路上的青石板,至今光溜溜的,那都是挑盐汉子的脚踩光溜的。21世纪,白地市的后人们几次议论重走祖辈挑盐路,但也就是那么说说,一直没人真的走,花费七八天时间去翻山越岭,有病!


半个月后,当祖父和曾祖父各挑着一担盐兴冲冲回来时,白地市已成为日本粮子的天下!许多年后,白地市的后人们从书上和电影上知道了许多抗日故事和抗日英雄,但在祖父们平静的叙述里,白地市并没有“抗日”二字!后人们经常听到的故事是,一两个日本粮子就能洗劫一个村子,他们嫌“三八”大盖掂在手里碍事,总是顺手放在门外,然后,进到屋里宰杀猪羊,奸淫妇女,从来没有发生过谁抢过“三八”大盖把日本粮子干掉的故事!而且,讲述和复述这些故事的人全都说得那么坦然,一点点愤怒或郁闷都没有,口口声声的“日本粮子”,也没有任何贬意。


祖父和曾祖父挑着盐翻越枫树山时,被一个放哨的日本粮子盯上了。


在半山腰的凉亭里,两爷崽吃完挑盐路上的最后一坨油豆腐,正啃顺手在路边挖来的红薯时,日本粮子出现了,“哗啦”拉动枪栓,嘴里“呱啦”着什么。两爷崽顿时住了口,就好像他们偷的红薯是那日本粮子种的一般,脸上现出难看的笑容。日本粮子当然不介意他们偷吃了谁的红薯,也不怎么介意他们贩私盐,他看中的只是这两个中国人的身强力壮,需要他们挑炮弹。他一脚踢翻了一箩筐白花花的盐,把手中的“三八”大盖朝曾祖父胸脯上一杵,大喝一声:“开路的开路!”


曾祖父那一年41岁,学会了种田的种种技能,却没见过什么大世面,日本粮子的枪杆子朝他一杵,顿时让他脸色惨白尿湿了裤子。


从广东千里迢迢一步一个脚印挑回来的盐,被日本粮子随便一脚就踢翻了,祖父的小地主梦立刻就“稀里哗啦”破碎了。祖父没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但他并不怕自己干掉过好几个的日本粮子,他心中一热,把手中的半个红薯砸在日本粮子的脸上,同时,一跃而上,猛扑过去。日本粮子横行白地市半个月,从来没遇到敢与皇军动手的老百姓,一时惊慌,枪掉落地上,人也被祖父扑倒在地。


祖父到底挑着160斤盐赶了八天路,力有不逮,出其不意的优势就像一阵风,迅速就过去了。受过摔跤训练的日本粮子很快就占了上风,翻身把祖父压住,掐住他的脖子,把他的头一下接一下地往地上撞。


祖父眼看不敌,哑着嗓子对愣在一旁的曾祖父大叫:“爸,快上啊!拿扁担劈他!劈他!”曾祖父正当壮年,狂奔的水牯,他上前按住牛角,水牯就动弹不得。他只要一出手,无需扁担,也能把日本粮子打扁!


可是,曾祖父像全中国所有的农民一样,怕事,怕政府,怕所有手握枪杆子的人。他扔下扁担,扔下儿子,掉头就跑!


多年以后,白地市人在说起曾祖父弃儿子而逃的故事时,并没有流露出不屑和鄙视,反而有几分同情。因为,曾祖父没能跑掉,他掉头逃跑时,一头撞在一棵树上,撞晕了头,跌下悬崖,死得很惨!


祖父眼见曾祖父跌下悬崖,心中大恸,哀号一声,彻底绝了望。


祖父当然没有死在那一天,那时他还没娶妻生子呢。垂死挣扎中,祖父摸到了日本粮子挂在腰间的刺刀,他拔出刺刀,后背进,前胸出,把日本粮子刺了个透心凉,刀尖还把他自己的胸脯刺了一个洞。


差点被逃兵父亲害死的祖父,第二天又当了中国粮子,第一次为自己当兵吃粮,宁死不再做逃兵。


当抗战结束时,勇敢的祖父做了国军的排长。在后来的国共战争中,又升到了营长。因为祖父坚决不愿意做逃兵逃到台湾去,在衡宝战役中,祖父重伤被俘。作为国民党反动军官,祖父坐了几年牢,刑满释放后,被红卫兵用皮带抽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