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釘「出圈兒」

最近我竟然在釘釘上做了場「直播」。

因為疫情,雖然公司開工了,但每月例行的公司全體分享會一直沒法開,並且由於這個意外的疫情,公司也一直沒有一個「開年」的動作。

同事們建議「咱都天天視頻會議了,你是不是搞個輕鬆點的直播?這種互動交流方式可能會比視頻會議系統更有效。」我們看了一圈直播平臺,最後竟然發現是釘釘最適合做這件事。

雖然我們平時也在用釘釘做審批和管理,但這次直播後,我認真探索了下釘釘「深似海」的各種功能,對這個產品的看法有了一些改變。

其實無論是前段時間小學生們給釘釘「打一星」;還是前幾天釘釘 5.0 的線上發佈透露出的新產品功能,都讓我有個很強烈的感覺——釘釘這個原本面向中小企業、側重企業主「管理」的工具,最近「人設」有了比較明顯的變化,可以說「出圈兒」了,開始向更廣泛的場景延伸,甚至有了一點走向「國民應用」的感覺。

不得不說釘釘這一波操作相當「因勢利導」,無論是產品功能、品牌拓展都很聰明,順勢而為。

但我想說的並不是這些戰術級的東西。把一個產品的場景突破,看作「風騷走位」或者「一時之智慧」的結果,肯定是太淺層了。

這次釘釘的「出圈兒」背後,應該會有更深層的東西在起作用,這是我非常感興趣的。

釘釘「出圈兒」

釘釘為什麼能「出圈」

我看了下釘釘在疫情期間的表現,首先它的響應速度確實是非常快的。武漢 1 月 23 號宣佈封城,26 號釘釘就上線了一個「員工健康」的新功能,企業員工可以通過釘釘每日報平安,讓企業快速收集、實時統計每個員工的健康信息。

我從釘釘內部找了個朋友問了問,發現這個產品是釘釘的研發人員在 40 小時之內緊急研發出來的。當時正值春節期間,顯然是要靠加班來實現的。

當時針對疫情,各個公司都行動起來了,但大部分都是捐贈、功能免費開放等,因為這些主要靠管理層決策就可以實現,但釘釘是聯動到了末梢的產品功能新增。

據說釘釘加班推出這樣一個新產品的邏輯是這樣:當時都在放假,企業對在線辦公的訴求是比較低的,但是它需要關愛和整體掌握員工的身體健康情況,所以就在第一時間把這樣一個功能開發了出來,提供給企業使用。

這個風格,其實很「釘釘」。一直以來,釘釘裡面越來越重的功能,堪稱複雜。我一直覺得釘釘似乎並沒有一個明確的世界觀說「我要做一個什麼樣的產品」,它的風格反而是「因為我不知道,所以很樂意圍繞著各種可能的需求,在各個方向上做探索」。

記得有一次我和得到 APP 的總編輯李翔聊天,李翔與釘釘高層交流比較多,有不少「內幕」,他告訴我,釘釘的研發人員最習慣的就是經常深入到各個企業裡,一待就是三五天,目的就是看看這些企業到底有什麼樣的需求,貼著需求來做功能,所以中小企業主對釘釘的高評價顯然是和這個風格相關的。

雖然今天我也認為釘釘的功能對我而言確實太多、太全,但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原本看上去有點「重」的釘釘,功能的寬度可能反倒成了「出圈」的基礎。同時,不是按照自己心中的的「大設計」,而是更多以需求為中心擴展功能的風格,也給了他們快速響應的初始速度。


無招是否也能勝有招?

在我心目中,一般一個好產品往往是架構者有著自己強烈的世界觀(就是堅信這個事情這麼做才對),然後取捨需求,特點專精,牽引這個世界轉變到更好的軌道上,進而成為不可替代的用戶新習慣。我們人人在用的微信就是這樣的。

但這個邏輯在釘釘上似乎並不適用。

釘釘的前身是「來往」,「來往」被認為是阿里挑戰社交的野心,但是結果我們也都知道,雖然投入了巨大的資源,阿里還是沒能撼動微信在個人社交領域的「壟斷性」地位。

「來往」失敗以後,原「來往」團隊不甘心解散,所以「另闢蹊徑」,找到了企業辦公服務這個入口,這才有了釘釘。

估計很多人會好奇,為什麼同一撥人,做「來往」這種個人社交產品沒有成功,做企業辦公服務反而成功了,這是為什麼?

我曾經把這個問題拋給了釘釘的人,他們並沒有給我一個非常明確的答案,只是告訴我,當時做「來往」的時候,他們就是想做一個類似微信的社交產品,但是這種有「預期」、有招數的方式反而限制了自己的思考,最後無疾而終。

到了做釘釘的時候,他們並沒有想到要做一個什麼樣的產品,怎麼辦呢?還是深入到用戶端,去看他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產品,當時包括釘釘創始人陳航(花名「無招」)在內,幾乎所有員工都會跑到中小企業裡,和他們一起工作、聊天,甚至吃飯、喝酒,就是要觀察這些企業以及其中的每一個人到底有什麼需求,回來再開發相應的功能和產品。

這是一種「無套路」、「無招數」的打法,樸素到無法被人膜拜,但是看起來挺好用,以至於今天回頭一看,釘釘已經開始出圈兒,有點向著「國民應用」走的跡象。

其實這種「跟著跑就摔跟頭,自己走反而路更寬」的事情,在支付寶身上也發生過。當年支付寶做移動支付的時候,微信也推出了微信紅包,此舉被馬雲定義為微信「偷襲珍珠港」。我跟支付寶總裁倪行軍有過一次交流,他告訴我,面對微信的「入侵」,支付寶團隊非常緊張,突如其來的競爭讓他們慌了手腳,看到微信背後龐大的社交基礎,支付寶也開始學習微信做社交,結果卻因為「圈子事件」陷入巨大的輿論危機。

釘釘「出圈兒」


最後支付寶不再受微信的干擾,重新回到工具屬性上,踏踏實實去了解用戶的需求,解決用戶的問題,這才找回自信,成為今天這樣一個囊括各種功能和服務的支付平臺。

某種程度上說,「學別人的招數」阿里是不擅長的,但順著用戶需要的做,阿里卻一直很擅長。這樣的風格讓阿里系的產品似乎一眼看上去缺少自己鮮明的世界觀,但是在中國的商業文明裡,這也讓他們更接地氣地在創造自己的服務和產品。

有強烈世界觀還是沒有強烈的世界觀,「有招」還是「無招」,對好產品顯然不是絕對的,做到極致都能大成。釘釘這些年發展的過程,從這個角度還真是個值得思考的案例。


通訊工具這件事,會不會出現變局?

在社交領域,阿里一直沒能撼動騰訊的「壟斷」地位,但社交的底層是通訊。這次,釘釘的「出圈」,以及企業系統軟件行業的提速,值得我們看一下通訊工具這件事,未來的格局變化。

我相信很多人所在的組織如果最近深度使用釘釘等辦公工具,會發現自己微信的打開率和信息數量大幅度下降。因為有關工作的事情都被轉移到其他平臺上去了,我相信即便短期影響還不大,但長期來看,微信的數據不可能沒有顯現。

你會發現,一旦某個產品因為某個功能把用戶沉澱下來,同時又配備基本的即時溝通功能的話,至少在工作場景中,用戶的遷移成本似乎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高。

當然,跨組織的溝通微信依舊是不可替代的,但問題是很多人這次可能都會意識到,我們日常通訊需求,原來有這麼多是可以不使用微信的,這個是過去多年來從來沒有發生過的。

而且在我看來,在線辦公不會是一個階段性的需求,因為在效率和成本方面的優勢,未來很可能會成為每個企業必備的「技能點」。而每個人大多會在一個組織裡,在線辦公、管理和協同的進程越提速,通訊工具從微信這樣唯一一個工具,分流出不同工具的可能性就越大,這可能也是釘釘出圈後,以及在線辦公軟件開始大規模普及後,對於微信流量有可能產生的影響。

其實對於微信,這幾年很大的一個「槽點」就是非熟人關係對用戶的打擾,過載的信息和社交迫使很多人將群設置為「免打擾」,或者將朋友權限設置為「僅聊天」,甚至關閉朋友圈功能,如果釘釘可以把工作中的流量「分攤」過來,對用戶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微信的地位一段時間內當然不會被輕易撼動,但可能越來越出現微信向右,釘釘們向左的跡象,通訊工具因為場景和目標,各有自己的使命和追求。

對產業格局的變化,對個人生活的改變,這個趨勢,其實都挺令人期待。


圖片來源 | 視覺中國、釘釘官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