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天五夜!这群人“火速”为郑州岐伯山医院打通供水线

河南商报记者 郑超 通讯员 宁琳 钟夏 文/图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节奏。大多数人闭门不出,减少走动,而郑州供水人选择逆行而上,保证城市的生命之源汩汩流淌。

虽然没有在前线救死扶伤,但他们默默守护着城市供水“生命线”,确保用水安全与通畅。

他们,亦是平凡生活中的英雄,只因职责所在,所以义无反顾。

镜头1

六天五夜,40余人为郑州岐伯山医院打通供水线

1月27日,大年初三,郑州岐伯山医院在郑州航空港区开建。

1月28日下午,郑州自来水公司三强公司第四项目部临危受命,承担起为医院铺设390米供水管线的任务。

作为项目部经理,刘盘岭接到任务后便火速驱车赶往航空港区勘察施工现场。在刘盘岭的组织下,工作有条不紊地迅速展开。

1月28日晚,郑州自来水三强公司第四项目部抽调40多名精兵强将,组成先锋队,火速向郑州航空港区华夏大道与郑韩路交叉口方向集结;施工方案制订后,材料、机械和劳务队伍连夜进场,探沟开挖工作在夜间展开;1月29日清晨7时,供水管道开始铺设;1月30日上午,完成180米管道铺设任务……

六天五夜!这群人“火速”为郑州岐伯山医院打通供水线

临危受命,郑州供水人为郑州岐伯山医院打通供水线

接下来,穿越华夏大道施工成为最大的挑战。“我们必须想办法,在保证道路通行的基础上进行施工,在短时间内啃下这根硬骨头。”刘盘岭说,地下各类管线纵横交错,障碍重重,必须与不同的管线单位沟通协调,还要小心开挖,保证施工安全。

在此期间,刘盘岭既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又要现场指挥工人施工,整个施工过程几乎没有离开过现场。在工地的那些天,他忙得连一个电话没顾上往家里打。父母年迈,刘盘岭为了不让他们担心,对施工任务只字未提,老人们还是从新闻里,才知道儿子这些天干了一件大事儿。

六天五夜!这群人“火速”为郑州岐伯山医院打通供水线

昼夜鏖战,为郑州岐伯山医院打通供水线

经过六天五夜不间断施工,终于完成390米供水管道的铺设,并通过试压冲刷,具备通水条件。这比航空港区管委会要求的时间整整提前两天,创造了郑州供水管线铺设的新速度,为郑州岐伯山医院打通了供水生命线。

六天五夜!这群人“火速”为郑州岐伯山医院打通供水线

【镜头2】

20多天单位家里“两点一线”,单日统计数万条信息

1月26日,大年初二,为应对疫情,郑州自来水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召开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成立领导小组,并设立公司疫情防控办公室,由陈惠熙负责日常工作。

接到任务后,陈惠熙立即投入到防控工作一线,制订防控方案、做好人员排查隔离、出台职工返岗指引、沟通协调防控物资、检查指导基层防控等。

8个生产水厂、10多个办公区、20多个基层单位、20多个部门、3000多名职工……这些分布在郑州的不同方位,正值过年放假期间,一切统计压力都落在了陈惠熙身上,电话一个接一个响个不停。

就拿人员统计来说,3000多名职工,统计事项多达10项,每天合计起来就有30000多条统计信息,再加上人员健康情况统计、汇总及隔离、调班等事项,他时常忙到头晕。

为了理清思路,陈惠熙制定出工作图,找出工作重点,划定关键区域,从人员、设备、场所、物资、保障等方面,统筹进行工作安排,一一进行落实,忙而有序地为公司科学做出疫情防控决策提供了保障。

每天,家里单位“两点一线”,他上午8点到单位,晚上12点回家,甚至有时候忙到凌晨三四点,连续20多天从未间断。在办公室、生产水厂、重点区域,总有他忙碌的身影,由于经常忙到深夜,同事劝他注意身体回家休息,但他说:“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大家别担心,我调整一下,没事儿。”

在静谧的夜晚,总有一间办公室亮着灯光。在人们居家隔离时,陈惠熙却经常奔波在上班的路上,没什么英雄事迹,只是扎实地做好每件事,这就是一名基层防疫干部的工作日常。

【镜头3】

春节假期买不到消毒液,这位水厂厂长靠DIY解决

自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疫”打响以来,对于水厂而言,如何能保证安全生产、优质供水,保证在岗职工能够有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是首要任务。

为此,郑州柿园水厂党总支书记、厂长娄宁主动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间,第一时间安排人员购置温度测量仪,对进水厂人员采取测温和非正常体温严禁入厂的措施,同时严禁非当班人员及外来人员、车辆入内。

六天五夜!这群人“火速”为郑州岐伯山医院打通供水线

郑州柿园水厂厂长(左一)自制消毒液

可正值春节,室内外消毒液的购置遇到困难,而水厂的安全关系到城市的命脉,关系到千家万户,怎么办?

除夕夜,娄宁还在苦思冥想,突然,他灵机一动:“我们生产水本身就有消毒药剂,要不自己配置一些消毒液,解决燃眉之急?”

想法有了,是否符合规范还要请教专家。娄宁立即与多个厂家沟通、探讨,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利用水厂现有的制水生产药剂——次氯酸钠原液,科学配置出用于防疫的消毒液。与此同时,他还第一时间向公司领导汇报,在得到认可后向全公司推广。

六天五夜!这群人“火速”为郑州岐伯山医院打通供水线

消毒液问题解决了,可车辆进出消毒工作,人工操作效率较低,从唐山、巩义等地送制水药剂的大型车辆不能全面喷洒,存在安全隐患。

为了实现不留死角全车消毒,娄宁又提出了加装电动消毒喷雾装置的设想。他带领该厂党员突击队队员们自发研制电动消毒喷雾装置,经过不到4天的设计、安装、试验,2月3日,成功安装了自制的电动消毒喷雾装置,对入厂车辆进行全面消毒,最大限度杜绝疫情传播的可能。

【镜头4】

每天辗转多个抢修现场,郑州“短袖哥”不忘关心困难户

提到郑州“短袖哥”张威,大家或许并不陌生。

2018年1月4日,郑州大雪纷飞,气温骤降至零下11℃,丰乐路17号院突发漏水,他来不及换上工装,脱下外衣身着短袖趴在冰冷的地上,将双臂伸入冰水中抢修“堵漏”。

这一幕被同事拍成视频后,迅速在网络“走红”,张威也因此先后获得“河南省劳动模范”“郑州市优秀共产党员”“温暖郑州十大民生人物”等诸多荣誉称号。“走红”后,近20年党龄的张威并没有什么变化,作为一名供水维修职工,他依然忙碌在抢修一线。

六天五夜!这群人“火速”为郑州岐伯山医院打通供水线

郑州“短袖哥”张威(右一),每天辗转多个抢修现场

2月9日,正在值班的张威接到电话,金水区南阳路南阳新村小区22号楼一户居民家中水压低影响正常生活。张威做好防护后,第一时间赶到用户家中,检查后发现是内部阀门没有开启,打开阀门后用户恢复正常用水。随后,张威又赶到丰产路90号院1号楼1层用户家中,帮助解决因二楼漏水水淹一楼难题。紧接着,他又赶到南阳路216号1号楼3单元某用户家中,帮助解决内部管道漏水问题。

六天五夜!这群人“火速”为郑州岐伯山医院打通供水线

张威不仅做好本职工作,还惦记着负责维修区域内的困难用户。他想到了园田花园19号楼的两位老人,老两口今年都60多岁,子女不在身边,丈夫瘫痪在床,妻子打工卖早点。“这一封门闭户,他们日常生活肯定有困难,我就想着去看看。”张威趁着抢修工作之余,从超市购买蔬菜粮食,还把家里备用的口罩一并给老人送了过去。

“张威很低调,总是这样默默地做事,啥也不说。”张威同事曹俊萍说,2月10日刚一上班,单位让统计职工中有没有自发向武汉捐款的人,才得知张威已经捐出5000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