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却政治、感情色彩而言,汉字和英文哪个更先进?

中华老宪


问题提的本身就在搞事情!两者根本没有可比性!

余下内容主要针对图片中回答的评论,因为字数太多,评论麻烦,在此以答代评!

不废话,直接说吧!

1.“汉语语言比英语语言先进,这是毫无疑问的,甚至在世界上所有的语种中对比来说,汉语也是最先进的语言。但表形的汉字不如表音的英语文字先进,这也是毫无疑问的。”这是矛盾的,这更是毫无疑问的!

2.“如果我们的汉语文字也改革成拼音文字,那么我们的语言和文字将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语言和文字。”这是必要的,但不一定是必须的。

《汉字拼音化科学利民,是强国富民策之一》 ‌我是看完了的,两遍!

3.“中国人是世界上唯一学习文字需要十几年的民族”

——我不认为是这样,这里学习文字我只能理解为是识字,开始阶段以识字、拼音为主,后面基本上识字只是顺带的,如学习古诗文过程中识字的方面越来越弱,个人认为也就小学以下阶段能够算是这一阶段,甚至发达的地区这一阶段也不能算,换句话说,在只有语文、数学为主的阶段勉强算是,但这主要的原因是这阶段让小孩子学物理、化学、历史、政治显然不现实。

4.“汉字独立于语言之外,笔画繁难,学几十年甚至还有一多半字不认识。”+“所有中国人,包括文科类饱学之士的专家、教授也至少是半文盲,同时也是教育效率低下、教育成本高启的原因之一。”+“国家落后的主因之一是科技的落后,科技的落后缘于教育的落后,教育落后的主因之一是国人学字难,文盲多。”+“汉字识别书写难几千年来一直制约着中国的文化、哲学、科学以及文明的普及、进步和发展。中国几千年来识字的人只是少数,而这少数人也大多走学而优则仕之路。”

——这几处放在一起吧,一有偷换概念之嫌,文盲不文盲不是识字多少来决定的,如果评教授直接看谁识的字多,不可笑吗;二教育效率低下、教育成本高启以及教育落后:可能是因为我们人口多,可能是教学方法不先进等等,全部归于汉字的繁琐是不公平的;三几千年来一直制约着中国的文化、哲学、科学以及文明的普及、进步和发展:很大程度是当时的统治阶级有意为之,症结不是汉字本身的问题,当然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高瞻远瞩,在探索与争议中,确定了简化字以及汉语拼音方案等进行教育普及,时至今日成就有目共睹。

5.“即使现在的简化汉字,我们上学十多年也未必敢说能很好的掌握,而我们大量的美好青春就白白的浪费在对汉字的识别书写上了。”

——这个跟上面的很像,不能简单以识字的多少评判一种文字的好坏,鄙人也学了好多年英语呢,如今忘得差不多了,又该如何呢?

6.“1951年,毛泽东主席就指出:“文字必须改革,必须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 ‌”毛主席很伟大,这句就不和你争了。

7.“汉语文字拼音化基本上就可以实现会说就会识别甚至书写,可以消除文盲,可以不必在识字上用去人生的十几年的光阴。那将节省人很多时间,中国人的智力也会随之增长,社会和科技也会更加进步,教育支出也会大幅减少”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段包括下面的张口就来,我完全可以相反着说,你说如何就如何?还是那句说的好——你以为的不一定就是你以为的。

8.回头看,个人认为我们的孩子们确实太辛苦了,但是这不是因为我们的文字造成的,绝不是!自己也在尝试思考、探索有没有学业、快乐兼顾的途径改变现状,但是限于现实,难以付诸实践,这里也想相邀各位,若有类似想法的大家可以一起交流探讨!!

9.“秦始皇的伟大之处就是统一和简化了文字,希望再出来一批伟人来统一汉语文字拼音化。没有强有力的人物,……”

——这一段更是不可取,如果一个国家的命运仅由某个伟人来支撑,来决定,那么这个国家是没有未来的,时势造英雄,可是“一将功成万骨枯”,伟人可以力挽狂澜,但也只能强一时,无法强一世,广大的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推动者,如果汉语文字拼音化是优势的,群众自然会选择它,相信我们的群众有这个辨别能力,否则我们的文明不足以延续这么久远。

10接下来又有偷换概念之嫌,汉语拼音是基于《汉语拼音方案》,与真正的汉字拼音化完全是两回事儿,不排除会有借鉴、参考的意义,但是还是应该说清楚。

11.好吧,又看到了“半文盲”的称呼,真的用错了,在这里的概念不应该用文盲,准确的应该叫“字盲”,这两者也是被偷换概念,前面说了很多,不重复了。

12.以《施氏食狮史》为例给出的例子,坦白讲,个人觉得更复杂,超过了“汉字+汉语拼音”,当让不排除因为刚刚接触,且未看到这个思路的全貌,暂且搁置吧。

13.这里说不能与英文相比,我是赞同的,前面提到自己学多年英语而不得,这里我就收回保留吧。

14.方言的问题,即使拼音化也并没有真正解决方言面临的问题,即使汉字也没有妨碍方言。方言真正的问题是有些面临消逝的危险,国家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工作,但是这些与我们国家的国情有很大关系,也不是汉字的罪过,或者普通话的罪过,这是两难,可能这已经是最好的安排了,不然如何呢?

15.“汉字拼音化改革上升到“拼音化就是“数典忘祖”甚至说“要灭其族,先去其史,欲要断史,先毁其文”的政治高度”

——这里政治不政治不知道,但是文化会断层是基本可以肯定的,除非将涉及中国的古籍等涉及文字的全部替换,暂不说效果,谁又能保证把这个工作做好?

16.“古文和拼音化文字之间的转换问题‌因计算机的发明”

——这个确实没有get到想要说的点,只知道一点计算机时代,特别是目前,拼音打字很方便,所以成了“字盲”。

17.关于拼音化后的书画给出的解释,我无法想象,但也不否定,暂且也搁置。

18.“拼音化后的中国文字适合于世界人们的,这点就不多说了。要想中国走向世界,首先要将表形汉字拼音化才可以。道理很简单,易学,易用,也方便世界人民学习,从而了解中国。”

——话没毛病但是大谬也,完全逻辑搞错了,中国走向世界了,我们的文字、语言自然能够走出去,而不是靠表形汉字拼音化让中国走出去;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学习中文、汉字,想要了解中国是因为汉字拼音化了?不是,是中国越来越强大了!

对于汉字、我们的语言、文化,我一向是很敬畏的,所以写了这么多,因情所发,也是第一次评论、回答写这么多。

写了这么多,不是要否定和反对文字改革(方向),正如王蒙老师圆桌派里说的,尽管目前汉字的地位不可撼动,但是也应该有一批人来继续研究改革(表形汉字拼音化,或其他形式),我们期待!!(王蒙老师那期视频地址 )

而如果仅仅是揣测,便异想天开地抨击汉字,甚至将种种不好的罪过归咎于汉字,这就有点耍流氓了。

如果自信可行,可以把完整构想、思路发布出来,网友自然欢迎,否则凭借一纸空文夸夸奇谈,可就真的是空谈误国了。



江湖韵


呃,我没去过英国,我对英文也没有研究。我对英国的文化也不了解。但是我们大学的文学课上讨论过这个问题。我觉得汉语是比英语优秀得多的一种语言。啊,比如说花这个词, 我们一开口就可以发出花这个音。如果要用英语来说花的话,就是Flowers,大概就要发出“付老二死”,意思就是英语在发音的时候不简洁。很多个读音组合在一起才表达出一个独立的意义。在读音和字义的结合上,他就赶不上汉语了。再比香蕉,两个音,Bananas,好几个音。如果要讲音形意的结合的话,英语就更不如汉语啦。


安雅威


大家都觉得计算机语言是英语,好多人误以为英语就代表着先进,这是个谬论,计算机语言本质上是二进制语言,为了开发的更方便产生了c、JAVA、和对应编译器,抛开英语,如果专门有一门标准的符号语言用于编程,也许编程会更简洁高效,而且更规范,语言的本质是用来表达人类的情感,用来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类的感情复杂多变,很多时候是可意会不能言传,中文的意境很多时候是其他语言无法描述,所以,中文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语言。


bj_qq_net


我认为汉字先进。

一,汉字只需要认识八百个,就能够读懂报纸和网络普通文章。而八百个字的学习任务大概就是小学一二年级就能完成的事。所以,解放前,稍微上过的学的人就能识文断字,就是人才。而英语,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要读懂英文报纸网络普通文章有多难,没有八千词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英语国家很多人即使初中毕业,还是文盲,they can't read. 看不懂大众日常生活中的文字材料。

二,汉字的构词能力强大,能创造出大家一眼就能看懂的词,特别高效。比如洗衣机,电视机,录音机…英语都得创造出新的词汇,这些词汇还得去背,不然看不懂。所以我们大多认识几千个汉字,除了成语,基本不用背词语,汉语词语基本一眼就知道意思。而英语不行,英语没有字,只有词,英语有几百万个词。所以,英语国家的人隔行如隔山,不同行业的人谈论行业问题时,别人听不懂。

三,简洁。一般情况下,英语一页,翻译成中文只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页。也就是同样的意思,用汉语表达比英语表达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

四,汉语的传承性好。我们可以轻松地读明清小说。莎士比亚的原著(明朝末年),英国人是看不懂的,应为是古英语。中国小学生读唐代的诗都不是事!


Tony150663978


我曾经这样比喻,英语就像别人家山上有金矿,汉语就像你家的三分薄田,你再努力也无法超越别人,而且你还无法改变,这就是天生的命。

英语能成为世界语言,而不是法语德语俄语日语,还用得着什么解释吗?就像金子还需要解释为什么贵吗?汉字的劣势是天生的,缺点太多,首先没有拼音的帮助太难学习了,一个不认识的字放你面前你就是读不出来,必须死记硬背,导致古人文盲率无法有效解决,第二难体现在使用上,不会写的字你想破脑袋也不会写,你儿子问你睡觉两个字怎么写?你只能手把手的教,而用英语你就可以告诉他sleep,难易程度天差地别。这两个原因也是导致现代汉语在世界范围难以推广的重要原因。第三,英语有极佳的创新性,简单的排列组合就能创新一个英语单词,而汉字的偏旁部首已经基本上固定了,历史上只听说武则天创造了一个新的字:曌,所以英语的丰富程度远比汉字多,创新性汉语明显不如英语。第四,现代工业及科技上有很多缩写,比方说常见的ESP,中文是车身稳定控制系统,中文干瞪眼没办法写出来,就算硬要写车稳控三个字也不如ESP来的简洁,更别提数学公式上的字母,就更没汉字发挥的余地了。

以上总总问题都是汉字天生的劣势,无法改变,也注定汉字汉语无法超越和取代英语和英文。薄田在你眼里再宝贵,耕耘一年不如别人挖一块金子值钱,但你还离不开这块薄田,只能说天生的命。

当然我丝毫没有贬低中文的意思,就像欧洲人天生比亚洲人高大一样,明知不如别人还能怎么办?不如就不如呗。


追逐星星


哈哈哈!这一问题看看下面这张图,看你能不能找出:天地日月,大小多少,·一丨十Ⅹ÷,1+1,1-1,丨1ⅹ1,1÷1,ABCDEFGMW……,……,所有世界文字符号,如果你能找到或找到一部分,你说谁更先进?


心愿103337456


掌握三千通用汉字就能搞科研搞项目,而英语你想搞科研项目需要多少词汇量。每出现一个新事物英语都要创造一个新的单词来代表它,所以英语的词库可以说是与日俱增,人们需要掌握的词汇量也越来越多,也许当英语词库增加到一定的数量时,人与人之间不说是搞科研了,估计交流都是问题。但在汉语看来不管你出现什么新事物我都能用已有的汉字组合成代表它的的词语,因此不管世界再怎么发展,汉字只要你学会那几千通用字就能打天下了[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各位看官评价下哪种好



85784611


实际上汉字早就应该改革了,古人留下的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好的,因为人类在进步,教条主义会害死人的,汉字是世界上书写最麻烦最费时间的文字,尤其是在手机或者键盘上,比如锋风疯峰封丰蜂等,用一个锋字代替是最方便的了,键盘打出字来之后,还得挑选用哪个锋字合适,所以特别费时间,每次手机打字也好电脑打字也好,都会遇到寻找合适的一个字费劲,汉字应该和拼音共同使用,比现在方便多了


海阔天空


这个问题有点大,专业的文字学者来回答这个问题估计也要开个讲座才能表述清楚,而且还得要求这个学者“学贯中西”才行。

我是一个中文系毕业的学生,但是十几年前学的知识也差不多都交代给了酒局,实在是提不出多少令人信服的硬性知识来说明。我从这些年的经历来说一下我自己的感触吧,不对的地方大家指正。

语言文字是文明传承的最佳载体。

从一个事物的传承规律看,越是简单的实物传承的时候越有生命力,越是体系庞大的事物在传承时难度越大。从词汇量上来讲,汉语无疑生命力很强大,从仓颉造字到现在多少年了,这也全是汉语先进的一个因素。

汉语,全称是汉语言文学。不能把文学因素剔除了来看汉语。我们用最辉煌的汉语艺术来说这个问题,英语翻译唐诗,目前看还是不行。汉语意境,其他语言是学不来的。这里还有一个时间跨度问题,试问我们三岁孩子就开始背诵的唐诗,英语言国家的人得多大岁数才能顺利的理解其内涵。恐怕是不容易。或者说现在的英语言国家的学前儿童还能不能准确理解唐朝时代同一时期的英语言文学作品?

从我们中华民族的整个历史来看,做的最好的一项工作就是“统战”工作。和外族交流到融合的过程中,“兼容并蓄”的文字体系和文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目前和其他各国的交流中还依然还在使用。我认为这也是最大的先进性,有人会说英语的使用范围最大,但是这是建立当年“日不落帝国”强大的武力基础上的一种现象,而且当时英国人占领区的人们,大都还没有自身的语言系统处于蒙昧状态。在语言上有着先天优势。


草原野生娃


看看我们还能读懂几千年以前的书,你就知道哪个先进了。

另外,告诉你一个数字,新华字典689页,新华词典1452页,牛津英语词典21728页[呲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