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後還錢還要追究刑事責任嗎?法律規定如何處罰?


詐騙後還錢還要追究刑事責任嗎?法律規定如何處罰?

當犯罪分子做出了詐騙行為後,即使償還了贓款還是要追究刑事責任的。因為詐騙罪屬於刑事案件,即使受害人不追究對方的責任,公訴機關是會提起公訴的。司法機關在對犯罪嫌疑人進行處罰時也需要根據詐騙罪的涉案情節以及詐騙涉及的金額來確定處罰力度。

詐騙後還錢還要追究刑事責任嗎?法律規定如何處罰?

一、詐騙後還錢了,還可以追究刑事責任嗎?

詐騙罪是刑事犯罪,是進行公訴的案件,構成本罪的就算退還了贓款,依舊會追究刑事責任,但退還贓款屬於法定減輕處罰的情節,會根據實際案情作出刑事處罰。

二、詐騙罪量刑標準

l、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2、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3、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詐騙後還錢還要追究刑事責任嗎?法律規定如何處罰?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共同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準,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第二條 詐騙公私財物達到本解釋第一條規定的數額標準,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酌情從嚴懲處:

(一)通過發送短信、撥打電話或者利用互聯網、廣播電視、報刊雜誌等發佈虛假信息,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的;

(二)詐騙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醫療款物的;

(三)以賑災募捐名義實施詐騙的;

(四)詐騙殘疾人、老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人的財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殺、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

詐騙數額接近本解釋第一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的標準,並具有前款規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屬於詐騙集團首要分子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其他嚴重情節”、“其他特別嚴重情節”。

詐騙後還錢還要追究刑事責任嗎?法律規定如何處罰?

第三條 詐騙公私財物雖已達到本解釋第一條規定的“數額較大”的標準,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行為人認罪、悔罪的,可以根據刑法第三十七條、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定不起訴或者免予刑事處罰:

(一)具有法定從寬處罰情節的;

(二)一審宣判前全部退贓、退賠的;

(三)沒有參與分贓或者獲贓較少且不是主犯的;

(四)被害人諒解的;

(五)其他情節輕微、危害不大的。

第四條 詐騙近親屬的財物,近親屬諒解的,一般可不按犯罪處理。

詐騙近親屬的財物,確有追究刑事責任必要的,具體處理也應酌情從寬。

如果有不法分子利用欺騙或者隱瞞真相等方式來騙取他人的公私財物會構成詐騙罪,這種做法不僅會損害他人的財產安全,也不利於我國的治安和秩序。當受害人發現自己可能被騙後,一定要及時收集相關證據向公安局報案,時間越早,追回財物的可能性越大。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平時多多提高警惕,杜絕不法分子的可趁之機。

詐騙後還錢還要追究刑事責任嗎?法律規定如何處罰?

如果您有關於“刑事辯護”的問題想要諮詢,可以直接點擊文章末尾左下方的“瞭解更多”,和周慧律師一對一在線交流。也可關注我們的頭條號律師365,私信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