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套,做一套,原來你是這樣的胡適之

他是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他是“新文化運動的主將之一”、“中國自由主義的先驅”。他還是“民國十大才子”、“民國第一紅娘”。

他曾是無數青年追捧的民主先生和自由男神,也曾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他是一個如此複雜的人,他就是“民國第一風雲人物”胡適之。


說一套,做一套,原來你是這樣的胡適之

晚年胡適

胡適的父母是典型的老夫少妻,而且身份地位懸殊。

父親胡傳可以說是一個高官。胡傳在兩任妻子相繼過世後,因工作調動頻繁,擔心給不了家人穩定的生活,十多年一直未娶。直到任江蘇知府後,胡傳託人求親,要求只有一個:一定要討一個莊稼人家的女兒。

這個莊稼人家的女兒就是胡適的母親馮順弟,當時只有十七歲,胡傳四十七歲。他們的婚後生活非常幸福,做大官的丈夫親手寫了紅紙方字做教材,每日在百忙之中教妻子認字。兩年後,也就是1891年,胡適出生。

父親自然成為胡適的第一任教師,母親便是助教,兒子學新字,母親是複習。父親忙時,母親就是代理教師。胡適唸的第一部書和第二部書也都是父親編的,叫做《學為人詩》和《原學》。

說一套,做一套,原來你是這樣的胡適之


《學為人詩》開頭即說:為人之道 ,在率其性。子臣弟友,循理之正;謹乎庸言,勉乎庸行;以 學為人,以期為聖。可惜在胡適三歲多的時候,父親病死。父親手寫的一千多個楷字,胡適母親終身保存著,成為一家人最神聖的紀念。


胡傳給妻子的遺囑是:穈兒(胡適的原名)天資頗聰明,應該令他讀書。雖然胡傳和妻兒相處時間短暫,但是對這對母子的影響是深遠的。這個莊稼人家的女兒,頗有遠見,別人的孩子每年只給先生兩塊錢, 她第一年就給六塊錢,以後每年增加,最後加到十二塊。

她叮囑先生為兒子“講書”:每讀一字,須講一字。因為已經有了近千個字打底,加上老師“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自然用心講解,所以胡適自小讀書並不像其他孩子覺得很苦,自然也就成為最聰明的那一個,五歲時已經被父老鄉親稱呼“先生”了。

說一套,做一套,原來你是這樣的胡適之


被父親稱為“天資頗聰明”的胡適,換了四個學校卻沒拿到畢業證。

1904年,十三歲不到的胡適進了上海梅溪學堂。因為不懂上海話,又沒寫過文章,被編在最低的一級。

一個月後的一天,上課的書裡有一段話,前面是“傳曰”二字,先生隨口說這是《左傳》上的話。等他講完後,胡適拿著書,走到講臺上,低聲對他說:這個“傳曰”是《易經》的“繫辭傳”,不是《左傳》。

先生臉紅了,問“你讀過《易經》?還讀過別的書嗎?”,然後還出了個題目,看了對胡適說:“你跟我來。”直到坐到另一個課堂上,胡適才發現自己一天之中升了四級,居然成第二班的學生了。

幾個月後,胡適升到一班,學校準備派他和另外三個出色的學生參加政府考試。這一年是日俄戰爭的第一年,輿論和民眾都同情日本,痛恨俄國,痛恨政府的中立態度。這幫讀過樑啟超著述,讀過鄒容《革命軍》的熱血青年,怎麼肯投身官府呢?考試日期沒到,就都離開了。

說一套,做一套,原來你是這樣的胡適之

胡適書法


胡適進的第二個學校是澄衷學堂。學校學科全面,語數英、物理化學、音樂美術都有,分班依各科成績,共六級,但是英語和數學不好的都不能上高年級。胡適之前都以國文為主,所以這位“先生”也只能讀二年級。

這一時期對胡適的全面發展影響很大,國文自不必說,其中一篇關於《天演論》的文章至今保存在學校。也是從這時開始,胡適之名第一次出現。胡適,字適之,出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一句。

父親評價“天資頗聰明”所言不虛,胡適一個夏天就把代數學完了,英文也不在話下,次次考試第一名,第二次上演連升四級。臨畢業時,胡適作為班長,為了班上一個同學被開除的事,向校領導抗議,被記過處罰。一言不合,胡學霸又炒了學校的魷魚。

後來,胡適考進中國公學,因時局的關係,中國公學又分出中國新公學,直至最後又合併為中國公學。胡適受其影響,加之家庭的原因,終究也沒混到一個畢業證。


說一套,做一套,原來你是這樣的胡適之


“新文化中舊道德的楷模”,蔣介石評價胡適的這句話,可以在胡適的婚姻中找到影子。

胡適在中國新公學解散後,自覺前途渺茫,又不敢回家,只好寄居上海,天天和一幫朋友打牌喝酒。一次醉酒後,胡適被抓到了巡捕房。看到鏡子中落魄的那個人,他想起從小讀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想起父親遺囑“多讀書”,想起23歲守寡時時牽掛他的慈母。

他決定關起門來預備考試,那一年,1910年,是考試留美賠款官費的第二年。閉門讀書兩個月後,胡適考了第五十五名,共取70人。

1917年秋天,胡適獲得哥倫比亞大學的哲學博士後,應聘為北京大學教授。26歲的胡適,學貫中西,風流瀟灑,正是顏值與才華的巔峰,實為“民國第一男神”,追求他的人能排到法國去,但他卻和一位小腳女人結婚了。


說一套,做一套,原來你是這樣的胡適之

胡適的一生只有一次婚姻,一個妻子,那就是江冬秀。這是胡適13歲離家讀書時,母親為他訂的親。江冬秀大字不識幾個,而且他們十多年從未謀面,可見此時的胡適完全是奉命成婚。

胡適與江冬秀的婚姻讓當時的人吃了一個“大瓜”。當時胡適在北京宣傳新文化運動,連陳獨秀都拍桌子讓他一定要離婚,說他們不配。胡適都以“不忍傷幾個人的心”、“我深深懂得舊式婚姻中女性的地位。”委婉解釋。

婚後胡大才子的感情生活也不乏浪漫,美國畫家韋蓮司、紅粉佳人曹誠英、學生知己陳衡哲、民國才女陸小曼,無一不傾心於他。但是胡適和妻子雖然經過磕磕絆絆,終是有始有終,雖三觀不合,卻贏得細水長流。

這個“新文化中舊道德的楷模”有人讚賞,也有人嘲諷,說他裝,說他沽名釣譽、偽君子。胡適自己是如何看待他的婚姻呢?他的一首小詩或可註解:“豈不愛自由?此意無人曉。情願不自由,也是自由了。”

說一套,做一套,原來你是這樣的胡適之

1961年,江冬秀由美國返回中國臺灣,胡適前往機場迎接


史學家唐德剛說:“這位小腳、眼有翳、愛打麻將的女人,成了傳統中國社會最後一位福人。”在自由與不自由之間,胡適選擇了不自由,難道不是最大的自由?若說裝,世間不知有多少女子會甘願嫁給那個為她裝一輩子的男人吧!


除了在婚姻上,有人說胡適“裝”,在政治上,同樣如此。

當年胡適留學歸來時,曾經立下“二十年不談政治,二十年不幹政治”的誓言。不過,胡適很快打臉自己,不但談了政治,還幹了政治。1922年,胡適在《努力週報》上與蔡元培等人發表《我們的政治主張》。之後,談論政治就成了胡適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抗戰初期,胡適提出“苦撐待變”的觀點:先爭取美國民眾支持,為將來中美同盟做鋪墊,與蔣介石的想法不謀而合。1938年9月17日,國民政府任命胡適為駐美全權大使。當天,胡適在日記中寫道:“二十一年的獨立自由的生活,今日起,為國家犧牲了。”


說一套,做一套,原來你是這樣的胡適之

胡適到美后,立即進入角色,開始其滔滔不絕的抗日演說,通過巡迴演講等方法,營造出一個有利於中方的輿論環境。但胡適終究只是一個書生大使,半路出家,全無外交經驗,更沒有政客的深沉和韜晦,因此,四年任期後仍做他的教書先生去了。

一個搞學問的人,一個不談政治的人,奉蔣之命,出任駐美大使,胡適不但打了自己的臉,而且,這也成為日後批判胡適的一面大旗。

說一套,做一套,原來你是這樣的胡適之

1938年胡適初任駐美大使時所自題詩句


胡適曾在《我的歧路》一文中表明自己為何“變節”,他說:沒有不在政治史上發生影響的文化;如果把政治劃出文化之外,那就又成了躲懶的,出世的,非人生的文化了。他還說:哲學是我的職業,文學是我的娛樂,政治只是我的一種忍不住的努力。


愛文學本是你的自由,愛政治本是你的不自由,為了那自由,你忍不住選擇不自由。原來,你是這樣的胡適之!



在文集《君子如玉》這本書中,收錄了季羨林為《胡適全集》一書所作序言,名為《還胡適以本來面目》。在“作為思想家的胡適”這一節裡,季羨林寫到:我再重複說一句:十字訣是胡適重大貢獻之一,對青年學者有深遠的影響。

這十個字就是“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是胡適實驗主義的精髓,更是胡適的行動指南。胡適的一生,充滿傳奇。父親官至知府,母親目不識丁;天資聰穎卻屢屢退學;提倡自由戀愛卻遵從父母之命;痴心研究文化卻捲入政治漩渦。

說一套,做一套,原來你是這樣的胡適之

胡適書法


“豈不愛自由?此意無人曉。情願不自由,也是自由了。”處於當時當地歷史浪潮下的胡適,何嘗不是在用自由開始大膽的假設,又用不自由進行小心的求證,實踐他全部思想中根深蒂固的自由主義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