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历史上有个小兵得到项羽一条大腿,被刘邦封为赤泉侯。其后人出了2个皇帝,12个宰相,是真的吗,当时

来自王者峡谷的射手


项羽之死

西历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自杀,楚汉相争结束。

作为一代霸主的项羽,他的人头在汉军将士眼里价值几何是不言而喻的。因此,项羽死后,围攻项羽的汉军将士,为了争夺项羽的身体,发生了内讧,根据《史记》记载,有几十名汉军士兵因为抢夺项羽的尸体,而在混战中丧生。

最终,有五个人各自得到了项羽躯体的一部分,刘邦于是论功行赏,将五个人都封为侯爵,可以说,项羽牺牲自己一个,幸福了五个家族。


其中,一个叫杨喜的士兵,因为抢到了项羽一条大腿,而被刘邦册封为赤泉候。当时,不论是刘邦还是杨喜,都没有想到,这一事件,会在后世,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

杨家沉浮

在汉代,被封为侯爷是拥有封国的,赤泉候杨喜也不例外。杨喜的赤泉国,位于今天河南省境内。

赤泉国前后传了三代,直到汉武帝在位期间,末代赤泉候因为触怒了汉朝法律(有说法认为是汉武帝借故铲除分封的侯爷),最终,宣布取消末代赤泉候的爵位,至于赤泉国,也遭到了取缔。

可以说,在这个时代,杨喜的家族,跌落到了谷底。而一般的侯爷,往往在被削掉爵位和封地后,会逐渐沦为平民,最终泯然众人,而杨喜的后人,在谷底以后,偏偏迎来了腾飞。

汉武帝死后,汉昭帝登基继位。汉武帝临终之前,考虑到汉昭帝还是个小孩子,难以掌握帝国大权,于是委任桑弘羊、霍光等人为辅政大臣——一方面,这些辅政大臣可以起到辅佐汉昭帝的作用,另一方面,汉武帝担心辅政大臣会架空皇帝,于是设立多名辅政大臣,希望可以互相牵制,直到汉昭帝亲政为止。



而在汉昭帝在位期间,霍光逐渐排挤掉桑弘羊等人,掌控了西汉朝廷绝大部分权力,而汉昭帝,也没活到掌权的时候,也早早死掉了。

皇帝早死,而权臣始终大权在握,这就导致了在汉昭帝后期——汉宣帝初期这段时间里,汉朝实际上的主宰者为霍光的状况。

杨喜的曾孙杨敞,和霍光关系非同一般。因此在霍光掌控西汉朝政这段时间里,杨敞也受到提拔和重用,甚至还曾担任过汉朝的丞相——这一地位,要远比当年赤泉候杨喜高很多。而这段经历,也为杨家在上层社会积累关系和人脉,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后来,虽然随着霍光的失势等一系列变故,杨家出现没落,但毕竟人脉、关系还在。终于,在东汉时代,杨喜的八代孙杨震,被东汉朝廷封为司徒。

东汉时代,是古代中国世家阶层出现的时代,杨震很好的抓住了这次机遇,让杨家有了跻身世家的机遇,随后几代杨喜的后人,让杨家,发展成了著名的弘农杨氏。

弘农杨氏

弘农杨氏,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世家门阀之一。南北朝后期,北周权臣杨坚夺取北周政权,进而建立隋朝,统一中国。杨坚和杨广,就是出自弘农杨氏的君王——此外,在实权帝王之外,李渊、王世充等军阀,还在杨广在位后期,册立过多名杨广的子孙做傀儡皇帝,而这些,也都出自弘农杨氏。



隋朝灭亡后,弘农杨氏虽然丢失了政权,但是依旧是世家门阀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因此,唐朝对于弘农杨氏,也采取拉拢态度。根据相关学者统计,从西汉开始,到唐朝,这期间,杨喜的后人中,共出现过十二个宰相。

可以说,杨喜的后人,弘农杨氏,堪称中国世家史上的一个奇迹。


藤树先生


楚汉相争时,刘邦重金赏,谁能拿下项羽首级,就能赏万户侯,另外赐千金。

项羽乌江自刎的时候,他的身体被分成五个人,被五个人获得,分别叫杨喜,王翳,吕马童,杨武,吕胜。

也就是说,杀项羽的功劳被五个人瓜分了,当然谁也没能获得万户侯,而是分给了这五个人,不过,也没有人均分到两千户,而是根据功劳的大小,得到了不同的赏赐,比如最高的就是杨喜,获得了1900户,封为赤泉侯。

五个人也成为汉初封的两百多个后列侯之一。

那这个杨喜又有什么样的经历呢?他的后代又怎么样呢?出的皇帝,又指的是谁呢?

杨喜,是华阴人,也就是今天陕西潼关人,在杜县投奔了刘邦,被封为郎中骑都尉,公元前202年与其他四人斩杀项羽,公元前200年,被封为赤泉侯,死于公元前168年。

他的曾孙杨敞是司马迁的女婿。

他的五世孙杨恽将外公司马迁的《史记》献给汉宣帝。

他的八世孙杨震,号称关西孔子,杨震的儿子杨秉,杨秉的儿子杨赐,杨赐的儿子杨彪,从杨赐到杨彪,从杨震到杨彪,都做到三公之首太尉,四世太尉,这个比汝南袁绍家的袁家四世三公还要厉害。

杨彪的儿子正是大名鼎鼎的杨修。

杨喜的二十一世孙正是隋文帝杨坚,二十二世孙是隋炀帝杨广。


历史简单说




(项羽)

一条大腿改变了一个家族的命运,只因为这条大腿是项羽的。

拿到大腿的人,姓杨,叫杨喜。不是一个小兵,是个郎中骑,这是个什么官呢?其实,就是一个管理宫廷车马门户的武官,同时,经常晚上值班,负责夜间安全。

因为拿着项羽的大腿,所以杨喜被刘邦封了个赤泉侯,从此枝繁叶茂,家族得到了大的发展,后人中出了二个有实权的皇帝,12个宰相。

接下来,我们聊聊这个杨喜,聊聊他的后代。

杨喜是如何得到项羽大腿的?



杨喜人生的崛起,是在乌江边上,就是项羽自杀的地方。

当时,刘邦下令:凡是,能取得项羽首级者,封万户侯。能取得身体的一部分,也能封官加爵。

项羽那么勇猛,还是有些不怕死的,一直紧紧追击项羽。在乌江边上,项羽看大势已去,遂有了自杀的念头。于是对追击的几个人说道:“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说完,一阵大笑,举起宝剑,就地自尽。接下来,汉军众人一哄而上,王翳取了项羽的头,杨喜、吕马童、吕胜、杨开分别取得项羽身体的一部分,作为郎中骑的杨喜取得了一条大腿。

就是这条大腿,让杨喜发了家,封了赤泉侯,家族实力开始逐渐增大,成为大的世家。

杨喜的后代,英雄辈出,出了2个皇帝,12个宰相



(杨敞)

杨喜到了第四代,出了个叫杨敞的,此人后来做了西汉宰相,比杨喜的官还大。虽然,杨敞官大,但名气一般。不过,他岳父名气很大,就是写《史记》的司马迁。

东汉晚期,杨家又出了四个牛人,分别是:杨震、杨秉、杨赐、杨彪,被世人称为“四世三公”,此时的杨家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杨家的门生故吏遍及天下。

杨彪生一子,就是那个著名的天才人物杨修,只是因为过于聪明,被曹操所杀。杨修是杨喜的十二世孙。



魏晋时期,杨家实力非常庞大,在晋武帝时,杨家又出了两任皇后,杨家多人在朝为官,杨家就此成为晋朝第一大族。

虽然,五胡乱华后,全国大乱,但杨家并没有“家道中落”。弘农杨氏杨牧一系后来出了个杨忠,先后做了西魏和北周的高级官员,而且是北周八柱国之一。



杨忠有个儿子,叫杨坚,这就是隋文帝,老杨家此时达到了权力的顶峰。杨坚去世后,儿子杨广继位,这是杨家的第二个皇帝。但,可惜,杨家的江山仅仅坐了两朝,杨广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杀,之后虽然有杨家子孙被人控制,立为了傀儡皇帝,但无权无势,算不得数。

进入唐朝,李世民的杨妃也是杨广之后,而杨家人继续活跃在政坛。整个唐朝,杨家出现了十一个宰相,成了名副其实的“宰相之家”。

唐朝之后,杨家开始衰败。但是,一条大腿,换得杨家千年的繁荣,也算是厉害了。


蓝风破晓


刘邦在派兵追杀项羽的时候许下承诺,谁能带着项羽的尸体回来,就封谁为万户侯。


然而项羽的武艺高强,刘邦手下的虾兵蟹将没有一个人能够杀死项羽,反而被项羽斩杀了几百人。


项羽在格斗的时候看到了自己的老朋友吕马童,一向豪情万丈的项羽对着吕马童说:“我听说刘邦赏赐千金,封万户侯来买我的人头,今天就算我送你个人情吧!”说完这段话后项羽便拔剑自杀了。

项羽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在他拔剑自刎后,汉朝的士兵竟然发生了内讧。


这些士兵都想要夺取项羽的尸体,自相残杀死了几十个人,最终把项羽的尸身砍成了5块,被5个人分别得到。一个叫杨喜的骑兵将领得到了项羽的一条大腿,被刘邦封为赤泉侯,分到了1900户封地。杨喜并不是一个小兵,在得到项羽的大腿之前,就已经是刘邦手下的骑兵将领,在追杀项羽的过程中,杨喜被项羽瞪了一眼,吓的骑马逃跑了数里。

史书对杨喜的记载仅限于这件事,然而杨喜作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将,却凭借着子孙后代的繁荣昌盛,成为了历史上的知名人物。


杨喜的后代出现了12个宰相2个皇帝,繁荣昌盛了上千年的时间。


杨喜的前三代子孙都比较的低调,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太多的事迹。从杨喜的第四代后人开始,杨家便成为了名门望族,杨喜的玄孙杨敞是司马迁的女婿,汉昭帝时期的丞相,弘农杨氏的共同祖先。

杨敞开创弘农杨氏家族后,弘农杨氏在汉朝时期人才辈出,东汉时期杨震、杨秉、杨赐、杨彪连续4代人在朝廷中担任三公的职务,是东汉时期最大的名门世家之一。


三国时期,因为才高气傲被曹操杀死的杨修就是杨喜的第12代玄孙。到了南北朝时期,杨家仍然在士族中具有极强的影响力。


杨喜的后代杨忠,是关陇集团的重要领导者,官至上柱国。而杨忠的儿子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隋文帝杨坚,杨坚在公元581年建立了大隋王朝,结束了数百年纷争割据的局面。

杨坚去世后,杨坚的儿子隋炀帝杨广继承了皇位,由于杨广穷奢极欲,隋朝仅仅传了两代人便灭亡了。


虽然隋朝在杨广之后便灭亡了,但是杨喜的后代并没有在唐朝衰败,杨喜的后代在唐朝出现了11位宰相,是唐朝时期的名门望族。杨家和李家相互联姻,李氏皇族中的很多人都流着杨家的血液。一直到唐朝灭亡后,杨喜的后代才开始逐渐的淡出历史舞台。

杨喜的后代能够在上千年的时间里面一直兴旺发达,主要是因为隋朝之前实行的门阀制度。在门阀士族制度下,世族大家相互联姻,一个家族往往能够兴盛数百年的时间。


当然杨喜家族在最初能够崛起,靠的就是项羽的一条大腿。项羽在自杀前把头颅送给了吕马童,项羽恐怕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自己身上最值钱的东西不是项上人头,而是一条大腿。


历史总探长


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这家人还真的是不得了。

都说要学会“抱大腿”,杨喜真是这句话的教科书式案例。


如果不是杨喜抱了项羽的大腿,杨喜自己就埋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了,更不会有后面杨家小辈们的未来了。

杨喜,本来不过是灌婴手下的一个骑兵,灌婴是刘邦手下的马军统帅,麾下骑兵骑将多不胜数,谁又识得谁?

可是机会降临在五个幸运的人身上,当项羽走投无路,被逼自刎之后,有五个胆大的军卒上去瓜分了项羽的尸体。

当时的杨喜抱了项羽的一条大腿,回头,刘邦封杨喜为赤泉侯,1900户。

公元前194年,汉惠帝贬杨喜为民,次年(前193年)复封。至于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让杨喜坐了一次过山车,我们就无从考证了。

好了,接下去我们发开杨家的家谱,看看杨喜的后代们都有什么发展。

儿子

杨敷,字伯宗,杨喜长子。袭赤泉定侯,卒谥忠定。配陈氏、蔡氏。

孙子

杨殷(一说胤),字嗣宗、毋害,世袭赤泉侯,卒谥忠贤。配李氏。

曾孙

杨敞,宣帝即位月余,封安平侯,谥号“敬”。司马迁女婿。

司马迁的女婿,我们开始觉得杨家在历史上闪光了。

玄孙

杨忠,字孟兰,杨敞长子。承袭父爵,为安平顷侯。

深得其外公司马迁厚爱,在收藏和保管司马迁《史记》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配蔺氏。

八世孙

杨震,字伯起,东汉弘农华阴人。人称“关西孔子”,誉泽“关西堂”、“四知堂”、“清白堂”。

弘农杨氏啊,这里要敲黑板划重点了。

十二世孙

杨亮,杨琦子。建安元年(196年),因杨琦功劳封阳成亭侯。
杨霏,杨琦女。大司马李傕妻。
杨修,杨彪子,字德祖。官至丞相主簿,后为曹操所杀。
杨超,杨众子。生四子,柄、骏、珧、济。骏、珧、济号称“西晋三杨”。

这一代杨氏子孙特别的出彩,尤其是那个杨修,喜欢《三国演义》的朋友一定知道。

三世孙

杨孕,杨亮子。杨孕之孙杨铉之六世孙杨坚,为隋朝开国皇帝;杨孕后裔中另一分支,其九世孙杨赞,迁徙扶风,为“扶风杨氏”始祖。

杨氏的成色开始镀金了。

十五世孙

杨铉,五胡十六国时期仕燕国,任北平太守。其子杨元寿,为北魏代武川镇司马。

武川镇,关陇集团,一直延续到唐代的军事集团。

十六世孙

杨元寿,武川镇(今内蒙古武川县西)人。杨铉子,隋文帝杨坚的五世祖。在北魏初年,曾在武川工作过,任北魏武川镇(今内蒙武川县西南)司马,举家便落籍为武川镇人。杨元寿子杨惠嘏,为北魏太原郡守。杨惠嘏子杨烈,为北魏龙狡将军。杨烈子杨祯,以军功封宁远将军,生五子,其长子杨忠便是隋文帝杨坚的父亲。

再往下就是帝王家世了。

为了避免赘述,中间已经省去了好多代杨氏子孙,但其实这家人一直都在政治舞台上活跃,长久不衰。

如果史料可以更加丰富一些,是很值得做一番研究的。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馆


刘邦曾下令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项羽的人头,项羽自刎后,王翳得头,郎中骑将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一部分,刘邦赏五人,将项羽遗体拼合,正好都对,以鲁公礼仪葬之,并为之发丧。

中间还穿插一个故事,项王已死,楚地全都投降了汉王,只有鲁县不降服。汉王率领天下之兵想要屠戮鲁城,但考虑到他们恪守礼义,为君主守节不惜一死,就拿着项王的头给鲁人看,鲁地父老这才投降。当初,楚怀王封项籍为鲁公,等他死后,鲁国又最后投降,所以,按照鲁公这一封号的礼仪把项王安葬在谷城。汉王给他发丧,哭了一通后才离去。

其中分尸项羽里边的

这个杨喜不是一般人,因乌江分尸了项羽左腿而富贵升腾;开创了汉朝弘农杨氏一脉。后来做了丞相的司马迁女婿杨敞,以及太尉杨彪、主薄杨修都是他的后人。甚至《隋书》上说隋文帝杨坚也是他的十五世孙。唐朝有“李武韦杨”四大家族,武则天母亲就出自这一支。即便是千年之后的宋朝,名震天下的杨家将都是他的后代。。当年项羽的一条腿,成就了这么一段中国历史上的家族传奇。霸王泉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蔺MG


项羽乌江自刎以后,汉军蜂拥而上,争相抢夺项羽的遗体。因为汉王刘邦曾经许下承诺,谁能够取得项王的项上人头,谁就可以得到千金封赏,并封为万户侯。

在对项羽遗体的抢夺中,有五个人得到了遗体的大部分。其中,王翳夺得了项王首级,杨喜、吕马童、吕胜、杨武四人分别得到了项王的躯体。五人向刘邦请功邀赏,刘邦履行诺言,分别将他们封侯。

这五个人里面的杨喜,原本是一名名不见经传的骑将,得到项王大腿以后,被刘邦封为了赤泉侯,食邑一千九百户,成为了一方大族。经过千百年的繁衍生息,杨喜后人逐渐成为中华望族,杨氏族人更是遍布天下。其中,杨喜的十七世孙杨坚,更是成为了隋朝的开国皇帝。

杨喜封侯以后,成为了华阴的贵族。此后,杨门名人辈出,而华阴杨氏后人也在历史上有过众多的出彩表现。在西汉、东汉、曹魏时期,杨喜直裔后人均有封侯。东晋十六国时期,随着晋室南迁,华阴杨氏遭到了很大的打击。不过,杨喜十四孙杨铉投靠慕容燕国,担任过燕国的北平太守。杨铉以后,杨家在北方的盛威复振。

到了杨喜十六世孙杨忠的时候,杨家成为了西北最大的望族之一,受封北周随国公。后来,杨忠之子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

隋朝一共诞生了六位皇帝,除了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以外,还有隋炀帝杨广、隋恭帝杨侑、隋秦王杨浩、隋世宗杨昭、隋越王杨侗。不过,除了杨坚和杨广,后面几个皇帝都是权臣所立,并不掌握实权,在位时间也非常短暂。

隋朝及隋朝以后,杨喜后人在历史上封侯拜相的人也就更多了。在历史上比较出名的就有杨素、杨国忠等人。


苏绽


历史上有个小兵得到项羽的一条大腿被封侯却有其事。事情发生在项羽被困“垓下之战”时。当时项羽中了韩信的“十面埋伏”,身陷“四面楚歌”之绝境。刘邦为了尽快消灭项羽,传令“杀死项羽者封万户侯,赏万金”。

有道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项羽虽勇可架不住汉兵如潮水般的攻击,这好比动物世界中群狗撕咬雄狮一样。项羽最后力竭自刎。

项羽是个有情有义的汉子,在自杀前看到汉兵中有个熟悉的面孔,认出是曾为自己养过马的吕马童。

项羽说“一会你提着我的头颅去刘邦那里领赏去吧!”随后自刎而死。不得不说项羽够义气,死前还惦记着友人。



汉兵一涌而上乱刀疯抢项羽的尸体,最后有五个小兵抢得了项羽的部分尸首。他们分别是吕马童、王翳、杨喜、吕胜和杨武。

五个人兴高采烈去刘邦那里请功领赏,王翳因砍下项羽的人头被封为杜衍侯;吕胜砍下了项羽的左臂被封为涅阳侯;杨武砍下了项羽的右脚被封为吴防侯;吕马童只抢得项羽的零碎骨肉,被刘邦封为中水侯。

最后抢得项羽一条大腿的小兵就是杨喜,被刘邦封为赤泉侯。

从历史资料来看,这五个人除了杨喜外,其他四人后代子孙结局都不咋地,不是被废黜爵位就是被杀。有人说这是报应,是项羽在天之灵对他们进行报复。然而杨喜却是个例外,其后代出了2个皇帝和12个宰相。

杨喜是华阴人(今陕西潼关),封侯后成为了汉初开国大将,位居将相之上。到后来成为了“弘农杨氏”世家大族,名副其实的杨家将。



杨喜后人代表人物有12位,分别是:

1.杨喜的长子杨敷(赤泉侯)、2.长孙杨殷(赤泉侯)、3.次孙杨无害(赤泉侯)、4.曾孙杨敞(安平侯,司马迁的女婿)、5.玄孙杨忠和杨恽(安平侯,杨恽献出了外公司马迁的史记)、6.八世孙东汉太尉杨震。

7.十一世孙杨彪,曹魏太尉、8.十二世孙杨亮(阳成亭侯)、9.杨修(丞相主薄)曹操的谋士、10.十三世孙杨孕(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先祖)、11.十六世孙杨元寿、12.二十世孙杨忠(北周随国公,隋文帝杨坚之父)。




杨喜的二十一世孙就是隋文帝杨坚,二十二世孙是隋炀帝杨广。杨坚和杨广父子是隋朝的两位皇帝。弘农杨氏开枝散叶,出了2个皇帝,12个宰相,不过到杨广这就戛然而止了,杨广被李家夺了天下,弘农杨氏繁华落尽,最后黯然收场,不知是不是项羽在天之灵报复的结果?

弘农杨氏之所以成为华夏第一世家,这都拜项羽的一条大腿所赐,因此也就有了俗语“抱大腿”这一说,看来项羽的大腿的威力还真不小呢!(哈哈……)


秉烛读春秋


杨喜,本来名不见经传,但由于项羽乌江自刎时,他在现场,并争得项羽部分遗体,因此被写在了《史记·项羽本纪》(“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

然而谁也没想到他就凭此,加官进爵,荫蔽子孙,不光为杨氏昌盛奠定了基础,后人有非常多的人出将入相,可以说是光耀千秋。

(杨喜剧照)

杨喜之前是干什么的,历史上并没有确切的记载。杨喜在《史记》中第一次出场,也就是“郎中骑”。“郎中骑”就是郎中骑都尉,是一个中级军官。

当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时候,杨喜肯定也参与了其中。不过,之所以没有他的记录。一方面是他职位不高,另一方面也是他确实没有什么功绩。当然了,也许还有因为篇幅有限,文章裁剪需要,《史记》没办法记他。这种情况也是有可能的。

话说刘邦和项羽的楚汉之争,到公元前203年终于接近尾声。

垓下之战,项羽死伤惨重。眼看兵少粮尽,已入绝境,项羽率精兵8百余人连夜突围,向南疾驰而去。

待刘邦发现时,已是天色大亮,于是让灌婴率骑兵追杀。

由于项羽走错了路,导致耽搁了时间,结果被灌婴等人追上。

此时项羽身边仅剩28人还追随左右,而灌婴所带人马有五千人之多。

项羽在乌江边被包围后,毫无畏惧,反而挺刀直接向汉军冲去,眨眼间便杀死一名汉将。

(项羽剧照)

项羽转身骑马疾走,杨喜亦驾马追赶。

突然项羽回身瞪眼大喝,杨喜连人带马吓得转身就逃,一连跑了好几里才停下来。

当时乌江的亭长敬佩项羽,便停船等在江边,并劝说他渡江,再寻机会东山再起。

但项羽一向为人骄傲,想到追随自己的子弟兵均战死在外,不免长叹一声,拒绝了亭长的好意,并将胯下良马赠给了亭长。

就在此时,汉军再次追了过来。

项羽于是冲入汉军一番厮杀。突然他看到骑司马吕马童,想到吕马童曾在他手下当兵,追随过自己,于是对他说:“听说刘邦为了杀我,曾向你们许诺,谁若杀了我不仅赏千金,还会封万户侯,我便送个人情给你,你拿着我的头颅去领赏好了。”说完,便在乌江自刎而死。

当时杨喜等人皆在近前,大家见项羽自刎,为了能得到封赏,于是互相争夺,自相残杀。

(刘邦剧照)

最后吕马童果然得到了头颅,而杨喜也抢得其遗体的一部分,另外还有三人也分别抢得项羽遗体。于是刘邦兑现诺言,给他们封官进爵。

杨喜被封为赤泉侯,享受1900户的封邑。

建立汉朝后,杨喜的事情少有史书记载,不过杨喜却过得相当太平。

杨喜死后,他的儿子杨敷继承了爵位,后来又传给孙子杨殷。

此后杨家后代出来不少名人,比如,曾当司徒,被誉为“关西孔子”的杨震,曾当太尉的杨赐,在曹魏时曾当太尉的杨彪,被曹操杀掉的“聪明人”杨修等等。

历史记载,杨喜的十六世孙杨元寿曾是杨坚的五世祖。那么,也就是说,隋朝就是杨喜的后人建立的了。

(参考史料:《史记·项羽本纪》)


张生全精彩历史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首先说明这个事情是真的,而且其后人不仅仅出了2位皇帝、12位宰相。还出了中国历史上极为出名的许多文人墨客,甚至许多历史大事件后面都有他们的背影。这个家族就是著名的弘农杨氏!


以史为鉴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弘农杨氏的历史大家就知道此言不虚。

一、礼乐崩坏,小兵翻身

弘农杨氏的祖上可以考到刘邦麾下将领杨喜。在楚汉相争到了最后阶段,项羽被围垓下。刘邦下令杀了项羽者可封万户侯。

项羽眼看失败在即,也不肯过江再战,于是挥剑自刎。刘邦士兵看到霸王自刎于是纷纷争抢尸首,最后项羽尸体被五人抢走。王翳取其头,杨喜、吕马童、吕胜、杨开各得一块。

回到汉营,刘邦因其五人追杀项羽有功,干脆把奖金和侯爵平分给5人,于是杨喜被封为赤泉侯。

楚汉相争之时,六国的旧贵族已经被淘汰殆尽,而像刘邦、杨喜这样的新贵族,开始走上历史舞台。

只不过培养一个贵族至少需要三代的时间,杨喜虽然被封为赤泉侯,但是在他之后,杨家并没有出色的人才诞生。直到汉昭帝时期。


二、弘农杨氏之祖,丞相杨敞

汉昭帝时期,杨家出了一个人才名叫杨敞。杨敞运气极好,跟了一个特别牛的人:霍光。

昭帝初,霍光当大将军的时候,杨敞就是霍光的军司马。等到霍光专权的时候,杨敞也跟着当了丞相。等到昌邑王刘贺继位27天,霍光就准备把刘贺给废了,找了个人去通知杨敞。杨敞刚开始还支支吾吾不同意,但是杨敞娶了个好媳妇-司马迁的闺女-劝到:霍光是来通知你的,不是征求你意见的!你要是不表态,怕是要大祸临头了。

杨敞一拍大腿,恍然大悟。于是赶紧表示同意。于是也就坐稳了丞相的位置。从此之后杨家就开始崛起,成为豪门。杨敞也被尊为弘农杨氏之祖。


三、四世三公,诞生杨修

到了东汉,杨敞玄孙中又出了一个大人物,这就是当时的大儒杨震。因为其学问、品德、弟子都很多,人送称号“关西孔子”。

杨震官至太尉,有一次他的一个朋友半夜向他行贿,杨震不收。这位朋友说:现在夜半时分,根本没有人知道,你就收了吧。

结果杨正义正言辞的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来没人知道?这就是著名的“四知”典故。弘农杨氏还建立了四知堂作为传家座右铭。

而杨震的儿子杨秉、孙子杨赐、重孙子杨彪,竟然都继承了杨震的遗风,且均官至太尉,于是成为了东汉时期著名的“四世三公”之家,和汝南袁氏相当。

杨彪的儿子就是著名的杨修,杨彪还娶了袁术的姐妹当媳妇,后来杨修被曹操所杀,理由除了杨修站队曹植外,还有一条就是杨修是袁术的外甥。

但是虽然杨修死了,弘农杨氏却依然是豪族,果然没多久杨氏重新崛起了。


四、外戚专权,导致灭族

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晋朝后,皇后杨艳就是弘农杨氏的人,司马炎的嫡子:司马衷就是在杨艳和自家妹妹杨芷的保护下,以及杨氏外戚的支持下才得以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弘农杨氏的杨骏与弟杨珧、杨济三人因为辅佐西晋开国君主武帝司马炎,分掌军国大权,势倾天下,时人有"西晋三杨"之称。后来因为司马衷的白痴,导致天下大乱,西晋杨骏被灭三族。这也是弘农杨氏的第一次灭族之祸。



五、乱世纷纭,诞生皇帝

弘农杨氏虽然经历了灭族惨剧,但在后续历史上在北方慕容氏、拓跋氏当权时期都出了许多弘农杨氏人才,成为当时的高官。

据陶新华教授的统计,弘农杨出仕北魏的就凡三十人,位至三公的三个,光禄大夫者八个,曾任九卿者七人。

更不用说建立隋朝的隋文帝杨坚,以及在野史中更著名的亡国之君隋炀帝杨广了。隋朝的著名宰相,越国公杨素,其子杨玄感等,也都是弘农杨氏的后人。



六、弘农杨氏,人才辈出

隋代以后,弘农杨氏依然有极为出名的人物诞生,唐朝的“李武韦杨”四姓联姻政治集团中的杨姓“十一宰相”世家、武则天之母杨氏都是出自弘农杨氏。

隋代弘农杨氏到了唐代有了新的发展,据统计家族成员拜相十一人,登科近九十人。可见其影响力。

对了,著名诗人杨万里也是出自弘农杨氏。

写的很长了,大家看看这么大的一个家族,对中国历史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其实最早就来源于一个战士抢到了项羽的一条大腿,可以说极为传奇了。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靠谱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