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摄影 ‖ 心若有美,处处繁花似锦Ⅰ(花草篇)


今年春节,因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大家都宅在家里“坐享清闲”,我也趁机做些思想沉淀,把以往手机随拍的照片进行梳理,对平时所拍摄理念和方法技术进行了简单的思考。今天,就以平凡的小花小草作为本期的摄影主题,在微端与窝在家中的你聊聊手机摄影那些事。


手机摄影 ‖ 心若有美,处处繁花似锦Ⅰ(花草篇)

(图为丹桂花。2018年10月24日去省行政中心办事后,手机随拍于东五号楼前)

思考之一:随拍理念

记得2018年2月16日央视一套《经典咏流传》播出了一期节目,一位老师到贫困山村支教,把300年前袁枚的一首小诗《苔》简单谱成曲子让苔花一样平凡山的村孩子们传唱,铸造了个经典,也因此刷爆朋友圈。平心而论,这个曲子谱也不是非常优美,传唱的孩子们也不是专业歌手,但是一个支教老师和这帮山村孩子却让“苔”开出了璀璨的花朵,原因是她们简单的演绎直接戳中了人们心灵深处的脆弱之处,让大多人产生共鸣。摄影亦是如此,人世间有很多美,容易让人忽略或者视而不见,就如苔花的一样从来没有人注意到或者没有发现她的美。

作为摄影爱好者,一方面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注意观察美的存在,不能视而不见。另一方面要有一颗阳光的心境,镜头是阳光射进你心里的窗户,当你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所有的美好都是你内心已久的期盼。换句话说,镜头对着的是花草,呈献给大家是却你内心的世界,你不能只关注外表光鲜的事物,而忽视真正美的内在。

所以,拍好一张照片不紧紧需要技术,更重要是具有阳光进取、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

这就是我要说的摄影理念:心若有美,处处繁花似锦!!!


手机摄影 ‖ 心若有美,处处繁花似锦Ⅰ(花草篇)

(图为翅果菊。2018年10月18日去扶贫村遂川县衙前镇双镜村开展志愿者服务后手机随拍于马路边)


思考之二:方法技术

摄影主题确定以后,方法技术也非常关键。方法决定展现方式,技术决定展示效果。一个好的摄影师,往往能改变大家常规的拍摄思路,拍出不寻常的照片,这叫创作;一个优秀的摄影师,能把一个东西的美展示得淋漓尽致,绝大部分人都难以做到,这叫作品;一个杰出的摄影师,能把主题思想、摄影技术、展示方式、展示效果有机结合,展现得无可挑剔,这叫优秀作品,而我们平时拍摄的照片也只能算是图片吧!


手机摄影 ‖ 心若有美,处处繁花似锦Ⅰ(花草篇)

(图为蛇床花,又叫野胡萝卜花。2017年5月1日手机随拍于故乡田野)


如何能提升摄影的技术,我不是专业摄影者,除了拍照过程中有一些不规范的感悟之外,没有太多摄影理论与你分享,如果硬让我说出自己的经验,那就是:多学、常练、深悟。


手机摄影 ‖ 心若有美,处处繁花似锦Ⅰ(花草篇)

(图为合欢花,也叫美蕊花。2019年5月30日,手机随拍于单位办公室二楼阳台)

多学和常练不必多说,重点谈谈深悟。

“悟”是贯穿“学”和“练”期间的思考,如何熟练拿捏住人的思想、相机的性能和被展示物之间契合度的分寸,就是你的感悟。


手机摄影 ‖ 心若有美,处处繁花似锦Ⅰ(花草篇)

(图为樟树村花。2017年4月19日手机随拍于五纬路边,这种花很少人会注意她)

照片是被拍摄主体表面的光通过镜头投射到底片上的光影,投射光的多少决定照片亮度、色彩和清晰度等。想要达到你想要效果,就要通过焦距、光圈、快门和外部光线等来控制光的进入,这是一个比较复杂操作,往往一种效果可以通过几方式可以达到目的。


手机摄影 ‖ 心若有美,处处繁花似锦Ⅰ(花草篇)

(图为柳叶绣线菊。2018年4月15日手机随拍于瑶湖湿地公园)

举个简单点的例子:假如你想拍一朵花或一个人,想把花的背景杂物虚化掉或者全部暗掉。方法很多,可以通过长焦距、大光圈、近距离、远背景、调光线等几种办法轻松做到虚实变化,且几种办法结合起来用效果会更好。这种理论太深,这里只作简单介绍,不明白者可直接请教专业人士或查阅有关资料学习:

一是利用长焦距虚化。焦距越大景深就越小,你把焦点聚在前面被拍摄主体上,长焦镜头因景深小,远处的物体在底片上成像就会越模糊,背景就会越虚化,甚至一片漆黑。


手机摄影 ‖ 心若有美,处处繁花似锦Ⅰ(花草篇)


手机摄影 ‖ 心若有美,处处繁花似锦Ⅰ(花草篇)

(上图均为草上露珠。2017年5月24日手机随拍于鹰潭上清马路边)


二是利用大光圈虚化。光圈越大景深越短,你把焦点聚在前面被拍摄主体上,离焦点越远的物体在底片上成像就会越模糊,且是光圈越大越背景模糊。

手机摄影 ‖ 心若有美,处处繁花似锦Ⅰ(花草篇)


手机摄影 ‖ 心若有美,处处繁花似锦Ⅰ(花草篇)


手机摄影 ‖ 心若有美,处处繁花似锦Ⅰ(花草篇)

(三图为贴梗海棠叶、花蕾和花。2019年2月27日等待同事一起去医院看望老干部,手机随拍八一广场南侧)

三是利用近距离虚化。如果光圈、被拍摄主体与背景等相对固定,把镜头越靠近被拍摄主体(但一定要保持聚焦到被拍摄主体),主体成像就会越大,背景虚化效果就会越好,甚至一片漆黑。


手机摄影 ‖ 心若有美,处处繁花似锦Ⅰ(花草篇)


手机摄影 ‖ 心若有美,处处繁花似锦Ⅰ(花草篇)

(上二图均为茼麻。上图:2015年6月20日手机随拍于故乡田野。下图:2020年1月31日手机随拍于故乡田野清晨冰

四是利用远背景虚化。如果焦距、光圈和镜头与被拍摄主体等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尽量将背景远离被拍摄主体,背景虚化效果就会越好,甚至一片漆黑。

手机摄影 ‖ 心若有美,处处繁花似锦Ⅰ(花草篇)

(图为石榴花蕾。2019年5月16日与同事去省行政中心办事后,同事要与我比比谁的手机拍摄效果好,手机随拍于

五是利用调光线虚化。其实前面四种方法都是间接利用光线进入镜头多少来达到虚化的目的。这种直接把被拍摄的物体增加适度光亮度和背景减少适度光亮度,可以使背景虚化或者一片漆黑。这种情况常在摄影棚或工作室里干的事。


手机摄影 ‖ 心若有美,处处繁花似锦Ⅰ(花草篇)


手机摄影 ‖ 心若有美,处处繁花似锦Ⅰ(花草篇)

(上二图均为茅草。上图:2017年5月1日手机随拍于故乡田野。下图:2020年1月31日手机随拍于故乡田野)

我们通常用的手机光圈和焦距都是不可调节的,现在有的手机上自带专业模式,是可以调整光圈和焦距的,但照片的质感、层次、清晰度等与专业相机相比差距很大。为了达到某种拍摄效果,很多人买了大光圈、长焦、广角、微距等手机外接镜头,我没有买过、没用过,对其效果不了解,这里不作评论。我目前用的手机是不能调整光圈而可以调整焦距,但我发现运用调整焦距拍摄时,很难做到聚焦,偶尔聚焦,也会因为手的抖动拍不清晰(没有三角架),所以我拍摄的这些照片样张都是运用近距离、远背景的方法达到虚化背景目的。


手机摄影 ‖ 心若有美,处处繁花似锦Ⅰ(花草篇)


手机摄影 ‖ 心若有美,处处繁花似锦Ⅰ(花草篇)

(上二图均为狗尾草。上图:2019年9月19日手机随拍于上饶弋阳方志敏干部学院;下图:2020年1月31日手机随拍

(上二图均为狗尾草。上图:2019年9月19日手机随拍于上饶弋阳方志敏干部学院;下图:2020年1月31日手机随拍于故乡田野冰霜下狗尾草)


手机摄影 ‖ 心若有美,处处繁花似锦Ⅰ(花草篇)


手机摄影 ‖ 心若有美,处处繁花似锦Ⅰ(花草篇)

(上图为荠菜果实:2017年5月1日手机随拍于故乡田野;下图为绞股蓝:2018年10月4日小长假值班时手机随拍于

(我把此幅图组合命名为:心有千千结)

由于水平有限,以上拍摄感悟和体会仅作参考,如果不同意见,请在留言里交流。如果觉得不错,请关注我或者转发。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