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地方每天新发现肺炎感染已经很少了,怎么还不让学生去学校?

蜕变进行时


我认为,在不能确保万无一失的条件下,还是不要让学生去学校,我们宁愿晚一点。

一、教育部已作出原则要求,满足三个条件后再考虑什么时候开学。

中央要求全国大中小学、幼儿园的开学时间原则上继续推迟,在疫情没有得到基本控制之前不开学。


近期,教育部也表示,需要符合三个条件,再考虑开学:

一是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所谓基本得到控制,是由国家来判定的,具体可能要精准到县一级的疫情防控情况。二是社会家长都认为,或者绝大多数同意说现在开学是安全的。三是开学以后必要的防控物资和条件都是到位的。

所以,开学的条件并不成熟,什么时候能够开学,一定要对当地的疫情防控情况进行科学评估,然后才能确定。

二、“每天新发现新冠肺炎已经很少”并不能证明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

这并不能作为判断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的依据,只要发现了新增的确诊病例,就不能说基本控制了疫情,只有连续28天都能够保持确诊病例“零新增”,我们才能认为是安全的。


我们以3月10日为例,全国新增确诊病例22例,武汉市新增确诊病例13例,数量都已经很少了吧,但我们能说武汉的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吗?学生可以去学校吗?不能!现在还完全不能!至少还需要我们再继续等待一段时间才行。

而且,就算是到了已经有效控制疫情的时候,我们也不会轻易地让学生们回到学校,毕竟还有另外2个条件需要满足,只有3个条件都符合了,再让学生回归校园才是安全的。

三、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万无一失,在开学问题上,我们宁愿晚一点。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接班人,需要最好的保护,我们要把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宁愿晚一点,也不要让学生去接触风险,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等得起。那么,该如何减少疫情对学生的影响呢?那就是珍惜现在的时间,把每一天的时间都好好利用起来,该上的课的认真上,该完成的作业认真完成,特别是高三、初三毕业年级的学生,更是要集中精力认真复习备考,不能再把心思花在其他一些无所谓的事情上,毕竟这样的考试都有可能会决定你未来的人生走向,一定要重视。

总结:在开学时间的问题上,我们不能太着急,一定要等到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并且符合教育部所要求的三个条件之后再开学,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


心湖细雨


记得疫情开始的时候,钟南山院士通过建立模型进行预测过,4月底疫情就会基本结束。现在除了湖北外,其他绝大部分的省份,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截止今天已经有29个省连续0新增了。还有5个省份确诊确诊患者清零了。


这都是可喜的变化。钟南山院士曾经说过,我们之所以这么快大部分省有效地控制了疫情,跟我们雷厉风行的举措有关,全国一盘棋,步调一致,严防死守,才取得了这大好的形势

现在很多人觉得肺炎感染患者越来越少,甚至有的地方都已经没有了,为啥还不叫学生们去学校。我个人是这么认为的。

一、零新增不等于零风险

现在很多人觉得已经胜利在望了,有点轻敌了。你要知道我们这次遇到的病毒是个非常狡猾的对手。到目前为止,我们并没有完全战胜它。它屡屡变换方式,向我们人类挑战。比如说,开始很多患者得了新冠都是发烧咳嗽,可是现在就有没有一点症状的人,也被感染了。这才是最叫人害怕的地方。所以我们不能轻敌



二、现在我们不确定的因素不是来自国内了,而是来自国外

现在欧洲的疫情来势汹汹。并且他们和我们国情不一样,我们中国人能做到的,他们做不到,比如居家自我隔离,他们不支持,反而会因为受到限制而抗议。所以国外的疫情才发展的这么快。

中国旅居在外国的人,现在觉得国内形势大好,纷纷想回国,就连外国人也想来我们国家避难。

有的人素质很低,隐瞒自己的发病使,这样就给我们疫情防控带来了新的挑战。现在除湖外新增患者大多是输入型患者。

钟南山院士说,疫情有可能在六月份才结束。就是考虑到了国外的复杂情况

三、现在各省已经开始着手安排开学

我们不是不叫孩子们开学。毕竟孩子们的健康比学习重要的多。并且学校一旦开学,是人群最为密集的地方。就像有的家长担心的那样,万一有漏网之鱼进了学校,那么学校做的任何准备,都是苍白无力的。会让我们所有的努力前功尽弃。

所以我们必须谨慎行事。再说高三是以省为统筹,一起开学,高考也是全省排名。所以大家都没开学,那你还着啥急。如果你真在乎学习,在家学习也是一样。

其他学段的家长更不要着急了,学习不是一时一刻的事,等疫情过去,孩子们安全了,学习还不是有的是时间吗?耽误的时间,也会给孩子们不上的。

四、已经有几个省明确了开学的时间了

现在已经开学的就是青海省了,青海省高三和中职毕业生已于3月9日开学。为了开学青海省做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安排。也给以后各省的开学积累了经验。

贵州和新疆都定于3月16号高三开学,西藏疫情最轻,但是由于人员的特殊情况,很多教职员工还留居内地,他们也不具备要开学的条件。也是初步定于不早于3月20号开学,3月下旬开学。山西的高三学生定于3月25左右开学。香港定于不早于4月20号。

想开学必须符合教育部提出的的开学的三个条件,简单说说就是:疫情得到控制,(零新增后保持28天,不再不再反复);社会和家长都同意开学;用于学校防控的物资准备到位。做好各种预案,责任到人,切不可麻痹大意,叫危险源进入校园。

达到条件后,高三初三率先开学,一是他们学业紧张,再就是他们年龄大点,能配合老师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其次就是初高中其他学段错峰开学接着小学,最后是幼儿园,估计得4月下旬幼儿园才可以开学吧。

综所上述,不是不开学,是没有达到开学的条件,达到了开学条件,各级也做好了准备,是会通知学生们返校开学的。

现在很多学校天天消毒通风,就是再做开学前的准备,一旦时机成熟,随时都可以开学。

这是我的一点看法,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


浅浅的教育


一个地方感染很少,肯定不能去上学!就是零感染了,也得等候两个周期后(新冠病毒一个潜伏期是14天),学生才能上学。具体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确定开学日期的标准

2月28日,教育部强调:原则上疫情没有得到基本控制前不开学。

按照李兰娟院士所说,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应该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一个是清零之后再过2个潜伏期的国际标准,另一个是把现有的病例全部找出来收治住院或隔离,以确保不再有新发病例。


一个地方感染很少,反映了可能还有潜在的感染者,就说明风险很大,疫情还没有得到基本控制,当然不能开学。

病毒超强传染性告诫开学要小心

经验告诉我们,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染性不是一般的强,是非常的厉害,两个月前发作于武汉,瞬间传遍全国。钟南山研究团队使用SEIR 模型预测显示:如果早5天采取措施,感染人数将少2/3以上;如果隔离措施推迟五天,中国大陆的疫情规模将增加3倍。

超强传染性,警醒我们必须对开学慎之又慎!


疫情防控代价巨大

疫情防控战,国家统一指挥,全国一盘棋,14亿民众宅在家里,三军汇聚武汉,无数医护人员逆行会战,国家财政拨款千亿,企业民众捐款捐物,基层社区网格化管控,可以说举全国之力。可以说代价相当巨大

我们期待早日恢复正常,同时也不能掉以轻心,武汉再也伤不起了。”武汉市一名一线医护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医院里有一些复阳案例的出现,建议隔离时间更长一些,从两周增加到四周,以免前功尽弃。”

目前国内存在输入性病例风险

目前国外疫情爆发,北京、甘肃、山东等地发生了输入性病例。钟南山院士强调,新冠病毒防控的重点将从输出转为输入。这个也影响延迟了我们的开学计划。

结语:要想开学,一个地方新增确诊病例清零后要观察28天,同时要谨防输入性风险。开学必须慎之又慎,因为病毒超强传染性和疫情防控代价巨大,我们再也伤不起了,宁愿隔离时间长一些,以免前功尽弃。


致思远达


有个成语叫做“功亏一篑”,意思是堆一座九仞高的山,就差一筐土而没有能够完成。我们现在的疫情确实得到了有效控制。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西藏、青海、新疆、安徽、福建5个省区实现了现有确诊病例清零。内蒙古、河北、天津、山西、江苏、云南、吉林、宁夏8个省市区现有确诊病例在5人或者5人以下。湖北昨日新增确诊病例为13人,武汉之外无新增确诊病例。

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来自于全国人民的齐心协力,也来自于我们为此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先不说数万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亲赴湖北一线,有数千医护人员感染了新冠肺炎,前些天报道有29名医护人员殉职。也不说,全国停工经济损失有多大。更不说,全国有多少街道、小区,执勤人员冒着染病的风险走家串户摸排、执勤。总之,全国有多少人在为此努力工作,才换来了当前的局面。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高枕无忧了呢?

不是的。

由于今年的新冠病毒性肺炎与当年的非典相比,传播范围更广,感染人数更多,病毒的传染性更厉害。而且传染途径也不一样。肺炎病毒多是呼吸道传染,但是,新冠肺炎却是可以接触传染,并且终南山院士的团队还从病人的粪便和尿液中检测到新冠病毒。如此流氓病毒,实在很罕见。给防控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题。

前些天,有意大利回来的姐弟俩,实际上在2月8日的时候就有干咳、发烧等症状,但是,他们吃了退烧药后瞒过了安检坐飞机到了北京。这确实让我们倒吸凉气的,平时我们主要是通过体温检测来初步判定是否感染了病毒,但是退烧药吃了之后就可以瞒天过海。

那么,我们身边是否还有这样的吃了退烧药的人,或者在体温报告的时候故意瞒报呢?

有没有?很难说的。

如果疫情没有得到彻底控制而开学,一旦发生疫情就是非常可怕的

首先,隔离的数字将会非常庞大

一个学校,少则数百人,多则几千人。一人染病,全部隔离。你想,这么多人,又分别是在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小区。如果出现了病例,整个防控体系将不堪重负。一座城,几乎所有小区都得隔离,那将会非常可怕。

其次,前面所有的努力都等于白费

学校是人员聚集区,班里上课,很难拉开距离。韩国某个教会集会,数千人感染。所以,尽管疫情得到了控制,但是,我们还是不敢随便开学的。

我们只要再咬牙坚持一段时间,不要在曙光来临之前,再次将黑暗引过来。

第三,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我们真的担心,万一有不知道患上新冠肺炎,或者故意隐瞒者。这些真的不敢百分之百肯定。这也是各地虽然疫情得到控制,但是仍然在防控方面保持很严的态势的原因吧。

所以,家长也好,学生也罢,再坚持一些时间吧。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的学生就能脱掉口罩,轻松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唱着歌儿,背上书包上学去。


爱河北人


学校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假如有学生没戴口罩,然后又被感染的,继而就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感染,单独宿舍隔离也是不现实的,而且假如一个学生感染,除了密切接触的老师,学生会被隔离观察外,其余师生都会被隔离14天甚至更久;

一个个封闭的学校就相当于一艘大型的钻石公主号游轮,若是有1个学生确诊,全校师生肯定会再次隔离14天。与其冒险开学回学校,还不如安心在家学习。

再耐心等等吧,等到差不多能揭下口罩了,孩子们也就差不多能正常开学了[呲牙]



sunshiny


作为一位老师,我很理解,现在很多家长或者是学生愿意去上学的那么一种迫切的心情,但是现在在疫情还没有彻底过去的情况下,上学和不上学这确实不是学校的事,更不是老师说了算的。

新型冠状肺炎病毒感染性强,非常狡猾,好多人被感染。现在已经是一个世界流行的大趋势了,即使中国我们现在很多地方已经出现了0病例,但是防疫的形势依然严峻,因为这时候,即使有一个人感染或者是传染了,那么就会造成很多人感染或传染。这样造成的危害是无法挽救的。

学校里的一个特点就是人员密集,是无法做到人和人之间保持一种比较宽泛的范围的,即使戴口罩上学,如果有病毒的话,也无法避免不再感染他人,而一旦学校里感染了病毒,那么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对家长造成的伤害,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不急于开学是对学生的保护,正是为了千家万户的人身安全。

现在以省为单位说开学都开学,说不开学都不开,大家都处于一个公平的起点上,这对大家的学习来说是很公平的,大不了就是调整一下时间,或者是调整一下学习的难度,调整一下学习进度,现在很可能学的少一些,将来等疫情过去以后,就可以好好地学习,努力地把损失补回来。

教育教育部门在确定开学的时候,有一个标准,就是疫情已经过去,大家伙都认为没有什么问题,防疫措施和防疫人员到位。按照这个标准来说的话,很可能现在还达不到这个要求,比如说第2个大家伙都认为没有什么问题。现在是2020年3月11日,你可以做一个调查,看看大家伙愿意把孩子送到学校里去吗?

我是焦老师讲教育,欢迎大家在今日头条上点击我的头像,打开我的主页,获取更多有价值的讯息。关注我,我们一起让孩子进步更快。


焦老师讲教育


最早的时候,在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的情况下,贵州率先提出了要在3月16号对高三和初三的学生进行返校学习。贵州这种有选择的对孩子们进行开学上课,也算是对疫情防控的一种措施。最起码现在要想全面的都开课,必须还要等一段过程。那就是彻底的新型肺炎的疫情得到控制,并且拐点出现,不会再有新的传染源和恐慌心理,到时候自然就会让学生全部返校。

就在贵州之后,昨天也就是3月11号,新疆也提出3月16号让初三和职校的孩子们返校。我觉得这都是一种很有把握而且很负责任的决定。最起码不让学生全部返校,也是对孩子们的负责任,毕竟远离疫情,不让孩子们过多的聚集也是一种防范的方式,所以说大家还是支持一下为好。


伊春美食美客


现在很多地方每天新发现肺炎感染已经很少了,但是安全隐患还是存在的。目前还是不适合聚集性扎堆。

孩子开学,势必是要聚集的,安全隐患还存在,所以不开学才是最安全的。

因为现在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爆发,所以还要注意输入性病例,就如今天报道的一位郑州市民,3月1日去了意大利,3月6日回国,隐瞒自己的行程,但是回国后他也一切正常,在他感觉到自己有点咳嗽时,就已经感染,很快确诊。还照常上班。结果自己确诊了,公司里的员工都要受到隔离,最重要的是他经过的其他场所也存在隐患,需要一一排查。

若是学校在这时贸然开学,恰好有一位隐瞒形成的家长接送孩子,这样的后果该有多严重。得有多少的学生,家长隔离。

所以,考虑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期长,传染快,在全球都在爆发期时,防止输入性携带者传染。学生开学一定要谨慎。

最近看各地都在做开学防护演习,相信在做好足够的安全防护工作,我们的学生很快就会开学了。

目前还是好好在家上网课,不要掉以轻心,我看最近随着各地清零增多,有很多人就开始随意往外走,甚至不带口罩。为了自己家人的安全,能不出门还是不出门,特别是孩子。要出门一定要带好口罩。


暖萌肉肉


虽然很多地方每天发现新冠肺炎感染已经很少,但是如果稍微松懈,就可能产生爆发式增长,从而功亏一篑!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学校是人群最密集场所之一,一人发病,整个学校必然可能停课,一个学生涉及一个家庭,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特别是一些高中,学生达到5000人以上,这些学生来自多个地市,每个班学生50~60人,甚至更多,教室的面积只有几十平方米,一个学生的面积不到2平方米,教室里学生挨着学生,前后距离不足1米,如果其中有一个新冠病毒潜伏者,带来的后果很严重,如果让数千学生都隔离起来,后果是什么呢?

尤其是初三和高三年级,面临着高考和中考,一个学校出现新冠疫情,那么就会影响全市的中考,全市的高考!

教育部明确要求:原则上高三年级实行省域同步、初三年级同一市域同步,就是为了中考和高考的公平,便于高中和大学招生。

高考招生是以省为单位来进行的。所以高考同一个省要统一开学、统一考题、统一考试时间、统一阅卷,按照同一省的所有考生进行成绩从高到低排名,这个排名就成了大学招生的依据。如果某个学校因为出现新冠疫情,那么后果很严重!

中考招生是以地级市为单位进行招生的,同一个市的所有考生的中考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成为各高中招生的依据,如果某一个初中出现疫情,这个学校的学生所承受的损失有多么大?

结语:

学校要开学,必须是疫情彻底解除,而且开学前所有疫情防控准备工作必须到位,确保万无一失!


平淡是真oymlq


现在很多地方每天新发现新冠肺炎感染已经很少了,怎么还不让学生去学校?


作为语文老师,从这个反问句里面我读出了不满、焦虑和愤怒。

很明显,题主没有弄清要开学的条件。要想开学必须满足三个条件,首先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其次绝大多数社会家长的认同,他们大都觉得安全;第三,学校防护物资的准备和条件都是到位的。

而很少有新冠肺炎感染并不是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表现。疫情得到控制,应该是当地病人全部清零,而且实现零增长满足两个14天。所以我们要送孩子去学校上学,千万不可大意,因为新冠肺炎的传染性非常强,而且病毒非常狡猾,有的潜伏期远远超过14天,还出现了无症状感染者,甚至有治愈后,核酸检测依然复阳的。让孩子处于不安全的环境中,难道是题出愿意看到的吗?

我估计这位题主近段时间一定被家里的小神兽折磨得苦不堪言,所以对孩子一直不去上学表示愤怒。但是我想说,宁可自己辛苦,也不能让孩子冒半点风险。

学校是在不同于其他地方,一旦有一个病毒携带者,就意味整所学校都可能关门。

结束语:当我们都在指责老师的时候,却希望把孩子送进校园,让老师来管理,当有人成为医闹时。却是医务人员为我们阻挡了病毒,冒着生命危险抗击疫情。所以还是对老师和医生多一份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