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小說的打鬥描寫和明代的巨大差異

我整理了一下明朝中前期年代的水滸傳的徒手打鬥描寫,和清末民初時期的,雍正劍俠圖的打鬥描寫,可以看得出,兩者的世界觀,和打鬥描寫,基本完全根本不一樣

首先,是明代小說,也是我們稱的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中,對於徒手打鬥的描寫,非常寫實

【那人正來賣魚,見了李逵在那裡橫七豎八打人,便把秤遞與行販接了,趕上前來大喝道:“你這廝要打誰?”李逵也不回話,掄過竹篙,卻望那人便打。那人搶入去,早奪了竹篙。

李逵便一把揪住那人頭髮,那人便奔他下三面,要跌李逵,怎敵得李逵水牛般氣力,直推將開去,不能夠攏身。那人便望肋下躅得幾拳,李逵那裡著在意裡。那人又飛起腳來踢,被李逵直把頭按將下去,提起鐵錘般大小拳頭,去那人脊樑上擂鼓也似打。那人怎生掙扎?

李逵正打哩,一個人在背後劈腰抱住,一個人便來幫住手,喝道:“使不得,使不得!”李逵回頭看時,卻是宋江、戴宗】

再看這段,雷橫那裡忍耐得住,從坐椅上直跳下戲臺來,揪住白玉喬,一拳一腳便打得唇綻齒落。(本人註解,左手揪住對方衣服,右手直接一拳打臉,再一腳踹翻, 粗略估計是這樣)

清代小說的打鬥描寫和明代的巨大差異


清代小說的打鬥描寫和明代的巨大差異

再看這個【李逵看那鐵錘時,約有三十來斤。那漢使的發了,一瓜錘正打在壓街石上,把那石頭打做粉碎,眾人喝采。李逵忍不住,便把棗糕揣在懷中,便來拿那鐵錘。那漢喝道:“你是甚麼鳥人?敢來拿我的錘!”李逵道:“你使的甚麼鳥好,教眾人喝采?看了倒汙眼!你看老爺使一回,教眾人看。”那漢道:“我借與你,你若使不動時,且吃我一頓脖子拳了去!”李逵接過瓜錘,如弄彈丸一般。使了一回,輕輕放下,面又不紅,心頭不跳,口內不喘。那漢看了,倒身下拜,說道:“願求哥哥大名。”】

30來斤的一個表演用錘(非戰場用錘,戰場用的一般在8斤到10斤左右,能掄了,就被驚為神人了。

再來看這一段,也是水滸中的

【韓存保勒馬上坡來望時,只見呼延灼繞著一條溪走。存保大叫:“潑賊你走那裡去!快下馬來受降,饒你命!”呼延灼不走,大罵存保。韓存保卻大寬轉來抄呼延灼後路。兩個卻好在溪邊相迎著。一邊是山,一邊是溪,只中間一條路,兩匹馬盤旋不得。呼延灼道:“你不降我,更待何時!”韓存保道:“你是我手裡敗將,倒要我降你!”呼延灼道:“我漏你到這裡,正要活捉你。你性命只在頃刻!”韓存保道:“我正來活捉你!”

兩個舊氣又起。韓存保挺著長戟,望呼延灼前心兩脅軟肚上雨點般搠將來。呼延灼用槍左撥右逼,?風般搠入來。兩個又鬥了三十來合。正鬥到濃深處,韓存保一戟,望呼延灼軟脅搠來,呼延灼一槍,望韓存保前心刺去。兩個各反身軀一閃,兩般軍器都從脅下搠來。呼延灼挾住韓存保戟杆,韓存保扭住呼延灼槍桿。兩個都在馬上,你扯我拽,挾住腰胯,用力相爭。

韓存保的馬後蹄先塌下溪裡去,呼延灼連人和馬也拽下溪裡去了,兩個在水中扭做一塊。那兩匹馬濺起水來,一人一身水。

呼延灼棄了手裡的槍,挾住他的戟杆,急去掣鞭時,韓存保也撇了他的槍桿,雙手按住呼延灼兩條臂。你揪我扯,兩個滾下水去。那兩匹馬迸星也似跑上岸來,望山邊去了。兩個在溪水中都滾沒了軍器,頭上戴的盔沒了,身上衣甲飄零,兩個只把空拳來在水中廝打。一遞一拳,正在水深裡,又拖上淺水裡來。】

依然水滸【方欲將肩來負錢,那輸的漢子喝道:“你待將錢往那裡去?只怕是才出爐的,熱的熬炙了手。”王慶怒道:“你輸與我的,卻放那鳥屁?”那漢睜圓怪眼罵道:“狗弟子孩兒,你敢傷你老爺!”王慶罵道:“村撮鳥,俺便怕你把拳打在俺肚裡拔不出來,不將錢去!”那漢提起雙拳,望王慶劈臉打來。王慶側身一閃,就勢接住那漢的手,將右肘向那漢胸脯只一搪,右腳應手,將那漢左腳一勾。那漢是蠻力,那裡解得這跌法,撲通的望後?翻,面孔朝天,背脊著地。那立攏來看的人,都笑起來。那漢卻待掙扎,被王慶上前按住,照實落處只顧打。承先放囊的走來,也不解勸,也不幫助,只將桌上的錢都搶去了。

(摔跤用的別腿技法)

可以看到,水滸傳期間,他們瞭解的拳腳打鬥,是很寫實的,沒有什麼站樁,什麼勁,什麼抖勁,拔勁,纏絲勁,立樁,臥虎樁,渾圓樁,沒有什麼神乎其神的拳腳描寫,就是一拳上去,拉住,揪住衣服,還有就是比力氣大,還有就是摔法(水滸裡有描寫摔法的,燕青的我就不引用了,大家都知道燕青擅摔)

清代小說的打鬥描寫和明代的巨大差異

還有水滸裡,很多徒手打鬥,都會描寫到最後廝打,扭打的環節,而不會如天龍八部, 或劍俠圖裡那種描寫。水滸年代,打鬥徒手描寫基本還是很寫實的。

說明,在明朝中前期左右的施耐庵那年代,還沒有神功護體,打鬥都是很寫實的,明末清初時期,才出現了那麼多門派,祖師爺,神功,神技

而明末清初時期,要知道民間出現了大量的反清復明的幫派,門派,和各種白蓮教,民間會道門,黑勢力地下暴力團伙,以拳組幫,拳種即幫派,你入了我們拳種門派,就是我們幫派的人了。再加上神功洗腦。

有些拳種,都把祖宗向上吹到了宋朝,唐朝,就差沒把祖師爺吹到盤古洪荒時期了,而這些向上認祖宗(他祖宗根本不認識他)的,也基本沒有任何的確鑿證據或文獻,或野史,或旁證,旁佐來證明他們的說法,(孤證不立) 也就是不能誰說啥啥啥,就是啥啥啥,因為純是單方面的說法。

必須要多方資料,文字記載,史料,文獻,拳譜,或文物,祠堂,縣誌,府志,來佐證。

我們再來對比一下《雍正劍俠圖》 又稱為《童林傳》的打鬥(這個基本人物基本原形就是八卦掌陳廷華)

清代小說的打鬥描寫和明代的巨大差異

【不行姓童的,今天你不跟我交交手,就別想離開雙雄鎮休走,接掌”呼一聲,雷春就使了個單掌開懷,朝童林的門面打去。童林一看來勢兇猛,噌往旁邊一閃身,就躲開了這一掌。

緊接著雷春又使了個操掣連環掌,掣右手,探左手,朝童林的前心就砸來了。童林一閃身,又躲過了這一掌。童林邊躲閃,邊解釋。可雷春呢,不但不理睬,反而一掌比一掌緊、一招比一招快地朝童林打來。

童林一看這情況,算了,乾脆我就給他點厲害瞧瞧吧

只見童林晃動著雙掌,開始還著。童林圍著雷春這麼一轉,雷春就傻眼了。他一瞅,前邊也是老趕,後邊也是老趕,左邊也是老趕,右邊也是老趕。他也不知道哪個是真老趕,哪個是假老趕了。雷春心裡想:這小子的本領可真夠高啊我連他的邊兒都沾不上。怪不得我那麼多徒弟都讓他給打了個屁**流。難道說,今天我也要丟人不成

其實,如果雷春這會兒不再打了,這結果還挺好,童林也絕不可能再伸手打了。

可雷春還挺愛面子,覺著自己如果就此罷手,臉上就無光。再則呢,他當著這麼多人的面,說了那麼些大話,如果一停手,那不等於怕了人家了嗎雷春現在真是騎虎難下呀他咬緊了牙關,仍然晃動雙拳,朝童林打去。童林一轉身,就轉到雷春的身後邊去了。

童林一看,這雷春沒完沒了,乾脆,我給他一下子吧想到這兒,他把胳膊往前一探,亮出柳葉綿絲掌,然後用手指頭輕輕一點雷春的後背,雷春就覺著有人摸了一下他的脊背,心裡一想,壞了,我上當了這老趕繞到我身後邊去了。

前邊咱們說過,雷春的綽號叫鐵背龜,他會靠山背的功夫。他經常叫徒弟拿大木槌子砸他的後背,一般的拳掌打上來,跟沒打一樣。雷春把舌尖頂上牙膛,兩肩往上一聳,後背一繃,打算把童林這掌給繃出去。這他可想錯了。

童林這拳掌講的是按外傷內。雖然他沒有使勁,但打上去也有泰山之力。耳朵裡就聽啪的一聲,只見雷春噔噔噔噔往前跑了十幾步,就覺著兩肋發脹,胸口發熱,頭髮沉,腳發輕,一個跟頭栽倒在地,哇地吐了一大口。大夥兒都嚇了一跳。”哎喲,吐血了”其實呢,雷春吐出去的全是他早晨吃的炸醬麵。】

這個已經有點類似金庸的味道了。

繼續 《雍正劍俠圖》,可以看到,從這裡開始,門派,祖師爺,內力,內勁,開始被創造出來了,世界觀也改變了。神功也出現了

清代小說的打鬥描寫和明代的巨大差異

【這侯二俠,你別看說話時那麼客氣,可一伸開手就毫不留情啦噌,他先搶了個上風頭。什麼叫上風頭就跟下象棋一樣,紅先黑後,誰拿著紅棋誰先走。侯二俠久經大敵,經驗豐富。就見老頭兒閃掉長大的衣服,提提灑鞋,緊緊腰帶,把辮子往腦袋上一盤,”嗨”一聲,雙手一晃,亮了個跨虎登山不用忙。

童林站在下垂手,倆人相距一丈多遠。就看童林把長大的衣襟往腰帶裡一掖,挽了挽袖子,把辮子盤在頭上,雙手往下一塌,也亮出了門戶。

侯二俠一看,這是什麼門戶沒見過。兩個人都站好了,把氣血平住。侯二俠道:”童老師,請吧”童林一笑:”老人家,還是您請吧””童老師別客氣,您請””不,我打仗向來不先伸手,老俠客您請””既然童老師如此讓步,恕老朽不恭了”侯二俠說到這兒,腳尖兒點地,騰身”嗨”直奔童林的面門就是一掌。

這招可真厲害,拳裡夾掌,又叫單掌開懷,又叫力劈華山。童林一看,老頭兒個兒雖不高,但動作靈便,掌法帶風。就在這一掌離童林的面門還有半尺多遠的時候,童林身形往左一撤,侯二俠這一掌就打空了。

還沒等童林進招,侯二俠把掌一翻,又使了個順水推舟,朝童林這脖子就砍來了。這要給砍上了,別說是肉脖子,就是對可粗的小樹也得被劈折。童林往下一哈腰,侯二俠這一掌又走空了。童林利用這個機會,錯身抬腿,就朝侯二俠的迎面骨蹬去。侯二俠腳尖一點地,騰身一縱,把童林這一腳給躲開了。他剛往下一落,童林雙掌一合,又使了個推窗望月,撲一聲,奔侯二俠的左右花蓋穴就打去。

侯二俠往後一撤身,又把這雙掌躲開了。童林緊接著往前一跟步,又是一掌,侯二俠一閃身,又躲開了。兩個人,身形轉動如飛,誰也沒有輕易發招。侯二俠心想: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沒有。

這姓童的果然厲害呀你看他剛才這幾招,乾淨利落,變化無窮。今天,也就是我侯傑呀,要換個旁人,非得現眼不可難怪我五個徒弟都不是他的對手。我可要多加小心,萬一栽倒在北京,我可怎麼回山東呀】

看到,明的前中期的小說《水滸傳》和 清末民國初期時期的,《雍正劍俠圖》的區別實在是太大了,劍俠圖作者常傑淼(約1875—1929),男,民國時期著名評書大家,與許傑泉、張傑鑫合稱“評書三傑”。自編《雍正劍俠圖》風行一時,後由其弟子蔣軫庭整理口授,記錄成文,連載於《新天津晚報》,後彙集出版單行本

清末民初的評書類小說, 開創了神功時代。

明代時,根本沒有什麼所謂內力,神功,祖師爺神奇傳說等等。

到了清末,印刷類話本小說的泛濫,硬生硬給編出了一個神奇的世界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