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元随手买下竟值3亿!转手翻5280倍!国内著名的收藏捡漏故事.

虽然总有人说,玩收藏千万不要抱着一颗“捡漏”的心,因为天上不会掉馅饼。但是,世上却偏偏就有一些幸运的“捡漏王”,他们用白菜的价格,带回天价的宝贝,转手就赚翻了天……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国内的捡漏故事。

国内的捡漏故事

1、赵忠祥的玉坠

这件事发生在著名的古董商仇焱之的身上,此人早年师从晋古斋古玩店业主朱鹤亭,非常精于瓷器的鉴定。

1949年,仇焱之曾以1000港元的价格,购得一只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到了1980年,这件鸡缸杯上拍,竟然拍出528万港元的价格,30年间价格上涨了5280倍。2014年4月,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这只鸡缸杯又以2.81亿港元被上海藏家刘益谦购得。

3、宣德雪花蓝大碗

无独有偶,仇焱之的捡漏还不止一次。抗战期间,他在北平收了一只宣德雪花蓝大碗,这只大碗原为晚清一位盐运使所有。当时盐运使家境败落,这件古董以5元的价格卖出,中间几经辗转,最后转到仇焱之手中,花费了800元。直到1980年,香港苏富比的仇焱之瓷器专场中,这个宣德雪花蓝大碗拍价达到370万港元。

4、千元淘得百万鸡血石

鸡血石,是辰砂条带的地开石,因鲜红色似鸡血的辰砂(朱砂)而得名。鸡血石同寿山石、青田石、巴林石并列,享有中国“四大国石”的美称。

鸡血石的形成是非常罕见的,需要朱砂(硫化汞)渗透到高岭石中,在地开石之中而缓慢交融,成为共生一体的天然宝石。鸡血石以其瑰丽、精巧、高雅、多姿的特色,广受喜爱,甚至被誉为“石后”。


鸡血石印章

鸡血石主要用作为工艺雕刻,尤其是印章。我国的印章文化是一绝,而鸡血石为印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由于鸡血石非常稀有,产量有限,市场价格也是经久不衰,有很大的收藏价值。

5、清末黄缎子袈裟

它的故事要从2016年的西泠拍卖说起,当时它的亮相,因考据问题并未证实出它的“真实身份”,所以现场仅以1.8万的价格成交。然而一年之后却以380万的价格落槌,价格在一年之间相差数百倍。

千元随手买下竟值3亿!转手翻5280倍!国内著名的收藏捡漏故事.

这枚宝玺,虽说是玺,但实际上就是一块小印章,长相尺寸也是十分的小巧。当然这枚玺能拍出如此高价,肯定背景也不容小觑。因为它就是乾隆皇帝十分喜爱的玺印之一。


千元随手买下竟值3亿!转手翻5280倍!国内著名的收藏捡漏故事.

看完别人捡漏的故事,你是否心生羡慕嫉妒?但捡漏就像中彩票,毕竟是小概率事件。玩收藏还需要长久的学习和实践,当机会真的来时,你会发现它还是会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