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取消编制大势下,医务人员还有必要入编吗?

腹黑的小忧郁王子璇


我觉得没区别,以后的社会必然靠技术不看来头,我在公立三甲医院工作二十年了,我们来单位的时候必然是有编制的,但近十年很难看到带编制的护士了,近五年带编制的医生也很少了。而且在薪酬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小,基本同工同酬,除非你个人犯了什么事,否则有没有编制不重要,编制应该是让你老了以后有个混吃等死的本钱吧,反正医院不能不要你,而聘用制的人员虽然是长期合同,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医院不跟你续签合同了,你也没办法。


张148459315


公立医院的编制到底有多大意义?在现如今来看,公立医院的编制还是更有吸引力。数据说话,我工作在一家大型三甲医院,当年工作入职的时候,招了80多位医生,其中只有5个博士,而5个博士之中,只有三人有编制。可见省级单位的编制有多难,物以稀为贵啊,挤破头要拿到的东西,会是不好的,甚至没有意义的吗?当然不会,这帮高智商高学历的人,都不傻的。

但是,我还是要说说我的看法。编制代表着一种保障,但同时也是一种束缚。随着公立医院改革、医保制度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充分执行,大型公立三甲医院的发展空间可能会越来越受到限制。但同时,高端私立医疗集团逐步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而且国家大力支持私立医疗机构发展,多点执业的执行可行性越来越高,没有编制的医生们,当他决定走出去,可能需要的手续和阻拦也会更加减少,工作流动更加便利。

当然,从目前的情况,能够拿到大型医院的编制,还是很说明个人能力的,尤其是还有一些牛人能够拿到附属医院上面的医科大学学校编制,教学职称同步提高,待遇水平也是水涨船高!

不论编制与否,努力提升个人业务水平,为广大病患提供优质医疗,肯定都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能力,实现人生价值!

加油,baby!


骨科李东亚医生


一个编制决定不管这人在医院能力有多强,贡献有多大,永远没有公平的福利收入和晋升机会。我媳妇在医院就是这样。干了10多年,科室有事里都是她干,业务水平也最强,但今年本有机会升护士长,却被一个刚来两年的在编夺去机会,现在心灰意冷,只想找个清闲的岗位混着算了。


珑鸢


我本人就是三甲医院的一名合同工(试点单位,不管什么学历都不给编制,承诺同工同酬),说是同工同酬,但是可以说现在大部分单位都是在说一套做一套,编制员工公积金每月三千多,合同工每月六百左右,这里差别三千左右;编制员工现在每个月还有五千到八千的住房补贴(根据职称不同补贴不同),合同工没有;所以就这两项合同工和编制员工每月收入差距大是八千到一万一。我说出这个不是反对取消编制,而是想说要是能做到同工同酬,取消编制完全赞同,否则就不要说什么同工同酬,还对外一套说法对内一套做法,毫无公信力可言。


掌上明猪食录


这个问题就是见仁见智、因人而异的了,但是韩一声认为,入编有利有弊,但是利大于弊,因此大家才会纷纷想办法入编。

一方面,入编就是加入了国家各级事业单位的正式编制,这样,在社会地位上,就具有了国家承认的“干部”身份,这是一种个人的社会荣誉感,也涉及到医务人员这个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个人尊严。

另一方面,入编后国家会有相应的保障政策和补助政策,在经济收入方面,可能会比同等工作条件下的合同制员工得到更多的薪酬,甚至在退休之后都能够享受国家和政府发放的薪资待遇。

再一方面,入编意味着一种人事任命,在公立医院的领导岗位通常都是由在编人员担任的,如果没有编制,在大多数的公立医院都只能担任普通职员或者医护人员的岗位,而不能上升到领导岗位,这对于一些有“仕途”观念的人来说是一种极大的限制。

当然,入编后就是国家公职人员了,必然会受到更多的纪律和规章的约束,在困难和自然灾害面前还必须听从上级的要求和指示,从事非常危险的工作(例如抗震救灾和重大疫情防护)。

不过,医生本来就意味着奉献,从事危险的工作也是家常便饭了。所以,韩一声认为,不管怎么改革,如何取消编制,医务人员入编都是一个较为理想的选择。


韩一声医学博士


公立医院取消编制,就是一个原则上的错误。以前我对比不以为然,但是通过这次疫情,看到了各国医务工作者面对疫情不同的态度,就可见分晓。为什么很多医务工作者包括中国香港和台湾,在新冠肺炎来临之前选择辞职等临阵脱逃,而相比于中国大陆,一个都是无畏牺牲,勇往直前,不全是都是共产主义的信仰的支撑,很大一部分就是一名普通再普通的群众。唯一的支撑就是他们还是国家事业单位的一名有编制的职工,这是一个事业单位职工的职责所在。如果取消了编制,那就和其他国家的医务工作者没什么区别,也很他们一样,管理松散,没有编制的限制,也很有一部分人提出辞职。疫情过后,凭自己的手艺,照样找到一份工作,何苦为了一时而冒险抗疫!而中国不一样,没有哪个人,因为一时危险,就抛下编制和公职,影响了今后的饭碗。记住,这次疫情,冲在前线的,基本上都是公立医院的职工,私立医院和私立医院的职工基本没几个。追根到底,是什么原因,无非是编制的因素,优于其他原因。事实也证明了一点,有部分无编制的公立医院职工,参加抗疫,唯一的希望就是国家能给一个正式编制。通过头条,看到了有关部门也确实满足了他们的愿望!这还是看得出,编制对每个职工的诱惑力和心中支撑!如果真的给抗疫一线的他们一个正式编制,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会赞成的!


星光下的遐想888


有的人图谋不轨,扰乱社会,卫生教育两大系统不能削弱不算反而应该加强!教师和医生两支队伍出问题会是什么结果?砖家们应该好好思考一下了。


何15077


医院编制取消绝对是个饮鸩止渴的法子,编制取消后医生来去自由,私立医院开价高,好我们就辞职去私立,而且一个人走会带动一大批走。要不了多久公立医院就会死亡,医保资金就可以消减,私立医院肯定会少用或不用医保,好,你老百姓想看病想得到更好的治疗但你的医保是没法用的,自己掏钱吧!被别人卖了还替别人数钱


星期八的早晨65782199


目前来看,还是很有必要的。虽然现在开始逐步取消编制,但是一直以来的政策都是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你现在考上了编制,那么以后就算取消编制你的待遇肯定也和合同工有区别。

编制,一直以来都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终极梦想。有了编制不但工作就稳定了,在待遇上也有一部分提高。基本工资和公积金上比合同要高一些,而且有的医院和年终奖这些也挂钩。

医生到底有编制好还是没有的好?

我认为还是有的好,虽然有了编制就意味着不能轻易的换工作,被束缚在医院。但是公立医院的发展和学习的机会更多,虽然现在私立医院发展的很快,规模很大,但是并不成熟。无法建立稳定的梯队建设,更很少具备培养医生的能力。他们要求的就是能够立刻给医院带来效益,根本不会考虑对医生的培养。

私立医院并不稳定,随时都有被解雇的风险。当医院效益不好,或者你不能给医院带来足够的效益时,那么当初给你承诺的工资可能随时会被降下来甚至开除你。

从每年公立医院岗位竞争程度来看,一个三甲公立医院的岗位至少几十个人在竞争。由此可见,大家还是非常认可公立医院的编制。

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满意的待遇,也能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服务。

我是康复科李医生,点击右上角关注我,远离亚健康,享受健康生活。


康复科李医生


公立医院是我国卫生部门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主要是承担部分政府行政职能责任的卫生普及和区域性的疾控防疫。各级公立医院基本上都是事业单位编制,人员供养是差额拨款,基建医疗设施投入是各级政府财政支付。我国的各级公立医院是卫计委的派驻公立医疗机构,他们分设省级人民医院(中医院),地市级人民医院(中医院),区县级人民医院(中医院),乡镇级人民医院,村社居级医疗服务中心。他们的岗位编制分管理岗,专技岗,工勤岗三种。医院院长书记及各科室负责人行政人员为管理岗;主任医师,医师医生及专家教授为专技岗;护士,保卫,后勤人员为工勤岗!整个公立医疗系统在编人员庞大,从业人员结构复杂。随着医疗机构体制改革,对整个公立医院的转制转型部分政府职能部分将分解到疾控中心去。各级公立医院将由事业单位向服务性企业转变,同时各种资源将优势互补抱团取暖合伙经营,优胜劣汰经济效益迫使他们自己转型。国家将对医疗体系和医保制度进行有力的监督,老百姓的就医压力会有很大改善。市场竞争迫使各类医疗机构抢占先机,抢夺各类病患以优质低价和声誉抢占有利的市场,市场份额决定他们的生存空间,服务质量必须上升医疗成本将有所下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