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之殤—王勃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我們認識王勃,大都源於這首詩,可謂古往今來送別詩的典範。全詩情真意切,氣象高曠,表達了對友人的情思,且有自況之意。

王勃(約650年~約676年)出生於書香世家,其祖父是文中子王通,是王績的侄孫。王績也寫過我們一首必備古詩文。

野望 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惟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天才之殤—王勃

王勃從小天資異於常人,六歲能詩,被譽為神童。

九歲竟對大家顏師古的《漢書注》糾錯,作《指瑕》十卷。

十二三歲學習醫理,研究《周易》,《黃帝內經》等著作。

想想我這麼大的時候,也就小學剛畢業的水平吧。王勃可謂是上天眷顧,年紀輕輕就成為初唐四傑之首。不得不承認,有的人就是天縱之才。

受家庭傳統儒家文化的薰陶,此時王勃意氣風發,鋒芒初現,渴望建功立業。

666年,不出意外的,王勃通過科舉考試,獲得“朝散郎”一職。相當於現在的處級幹部,但是你要知道這時王勃僅僅16歲。

後憑藉其才又贏得沛王的信任,此時王勃事業可謂蒸蒸日上,鋒芒畢露的王勃,做事也有點分不清輕重了。

沛王,英王相約鬥雞,王勃為了助興,寫了一篇《檄英王雞文》。檄文在古代可是官方用的,嚴肅正式,不久這件事流傳到高宗那裡。高宗甚是不悅,說兩個王爺鬥雞,王勃身為博士不加以阻止,反作檄文誇大事態。稱其為歪才!

平步青雲的王勃遭遇了人生第一個滑鐵盧,無奈被貶,才情這個東西,不可盡漏,其鋒芒也會傷人,王勃還是太年輕了。

被貶就被貶吧,寄情山水,吟詩作賦也不錯。

可老天又給王勃開了一個玩笑,擔任參軍的時候,王勃遭人陷害,失手殺了一個犯罪逃跑的人。這可是死罪,幸好遇到大赦天下,才逃過一劫。而他的父親受他牽連被貶到了交趾(今越南境內)。對於此事,王勃很是自責。

天才之殤—王勃

公元675年,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親。在路過南昌之時,正趕上都督閻伯輿新修滕王閣成,準備重陽節時在滕王閣大宴賓客。

王勃是天下聞名的才子,也應邀前往。宴會當天,可謂群賢畢至,大家雲集。按道理滕王閣新修,天下才子又齊聚於此,自然免不了要為新閣作序了。

其實閻伯輿前一天已經讓自己的女婿寫好了序,今天只不過是走走過場,好讓自己女婿名揚天下,但是以王勃的政治覺悟是想不到的。

於是當閻伯輿假意邀人作序時,大家都推辭了。到王勃時,王勃則不假思索接過了筆。這下閻伯輿不高興了,叫你來捧場,不是叫你來砸場的,憤憤不悅,拂袖離席。

坐在隔壁房間的閻伯輿就想看看這個王勃怎麼出醜,於是命人前去打探看看王勃寫的何物。

一會探人來報,開頭兩句“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閻伯輿說道“不過是老生常談,不足道而”。探人再報“星分翼軫,地接衡廬”,閻伯輿眉毛一挑,沉吟不語,心裡暗暗說道“哎呦,不錯哦”。一會又聞“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下老閻坐不住了,面露喜色,不禁拍手贊到:“此真天才,當垂不朽!”趕緊出門相迎,沒想到這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竟有如此天縱之才。

天才之殤—王勃

言罷,洋洋灑灑近千餘字的傳世名篇滕王閣序就此促成。王勃意猶未盡,狼毫一揮,又作滕王閣詩一首: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單把這首詩拎出來,在唐詩中也是排的上號的。

雖然仕途不順,“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但是仍有報效國家之心。“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王勃以賦自明心志。

山川雲霧裡,遊子幾時還。

—王勃《普安建陰題壁》

公元676年,王勃探望完父親,北上還家。誰知,這竟成了父子最後一面。王勃不幸在南海溺水而亡,年僅27歲,他再也回不了家了。

一代天才,竟以這樣的方式離開,難道真的天妒英才?

他或許不知道,在近100年以後,也有一個叫李白的詩人,也在水中結束了自己爛漫傳奇的一聲。

斯人已去,但他們的風骨,才情將永遠陪著我們。

滕王閣序今仍在,不見當年王子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