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人生下半场,拼的是复原力

近日,看到一则令人心痛的新闻。

一名武汉女孩,父亲被确诊新冠状病毒肺炎,女孩每天奔波为父亲买药,跑遍所有医院,几番周折后,终于为父亲争取到一张病床。

原以为父亲住进了医院能够逃过一劫,谁曾想在入院2天后,因病情发展太快,父亲最终还是离世了。

女孩在医院门口眼睁睁看着殡仪馆的车把爸爸的遗体载走,彻底崩溃。

她站在马路中间撕心裂肺地哭喊:“我没有爸爸了,怎么办啊?”

一位大爷看到女孩悲痛欲绝的模样,上前把她揽在怀里,拍拍她的背,女孩再忍不住埋在大爷怀里放声痛哭起来。


孩子的人生下半场,拼的是复原力


女孩的绝望和悲伤,每个为人父母的人看了都会心疼难忍。

面对亲人的突然离世,她痛不欲生却又无能为力,隔着屏幕都能感到她的无助和绝望。


我在为女孩悲伤的同时,也陷入了沉思。


已为人母的我,能了解到这种失去至亲的彻骨疼痛,但我也特别想告诉女儿,如果有朝一日我们离开了,她应该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一切。

没有谁能真正一生顺遂。

孩子的一生,可能充满未知的风险和暗礁:疾病、考试失败、失恋、失业、离婚……

我们想一辈子陪在孩子身边,想穷尽一切力量护他周全,可这只能是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望。

孩子终将离开我们,独自面对这个世界的风雨。

比起成为孩子的保护伞,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从痛苦中自我疗愈,在逆境中能绝地反击的能力,这就是——复原力。

孩子的人生下半场,拼的是复原力

别让磨难成为摧毁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

之前看到网上一则新闻:江苏一个十岁的小女孩,因成绩不理想,承受不住父母和老师给的压力,留下了一段视频、一封遗书后喝农药自杀。

她的妈妈经常打骂女孩,女孩得不到家庭的关爱,导致了成绩下滑。

老师也严厉苛责她,表示不让女孩参加考试。

女孩的自尊一直被伤害,压抑着情绪,父母又没有及时帮她疏导负面情绪,甚至指责打骂女孩,把女孩一步步地推向了深渊!

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敌人。

四川攀枝花8岁男孩起宏民,父母都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留下他独自在家。

当记者问起他的感受时,男孩强忍着眼泪说: “感觉很孤独。”

记者又追问他怎样调节对父母的思念情绪和自己的孤独感时,他回答道:“深呼吸。”


孩子的人生下半场,拼的是复原力


不禁要为这个坚强、乐观的小男孩点赞!

8岁,当他的同龄人还躺在父母怀里撒娇时,他已经学会了主动适应环境、早早独立,并通过深呼吸自我调节情绪。

当面对无法回避的情绪,学会控制和处理情绪,与情绪共处是复原力的必修功课。

复原力强的孩子,会自我排遣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复原力差的孩子,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了,总是逃避现实,成为生活的奴隶。


尼采说:“凡是杀不死我的,会使我更强大。”


人生不是百米短跑,而是一场持久战。懂得用理性的方式来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被不良情绪支配,才能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所有挑战。

孩子的成长需要磨难,磨难是懦弱者的最后一根稻草,却是成功者改变命运的机遇。

孩子的人生下半场,拼的是复原力

蓄力绝地反击,所有的苦都成为彩虹

央视节目《大冰小将》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在对战飞熊红队失败后,金教练提出,要选一个队长,提高整个团队的凝聚力。

让人意外的是,团队年龄最小的李成言获得了5票,当大家都觉得诧异时,他反而表现出了超出年龄的坚强与乐观,选择了勇于尝试把握这个机会。

他带队时输了一场比赛,面对强劲的竞争对手,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反思自己,从自身找原因。

在零比一落后的情况下,李成言进一球扳平比分,三分钟后李成言再进一球,前三场没得奖杯,但也不妨碍他迅速投入比赛,乐观与积极向上的心态,给了他顽强的意志力。

终于在第四场比赛拿下期待很久的冠军奖杯。


孩子的人生下半场,拼的是复原力


过硬的复原力就是他反败为胜、脱颖而出的制胜法宝。

这样的孩子面对漫漫人生路亦不会太差。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经参加两次高考,都没考上大学,面对高考失利多次不美好的境遇,他没有被挫折打倒,从落榜的阴影里迅速复原,以持之以恒的毅力坚持复读,第三年,最终考上北京大学。

巴顿将军曾说:“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要看他在谷底的反弹高度。”

在面对来自挫折的压力和挑战时,坚毅的人,有强大的内心,经历众多挑战比拼后,即使这次挑战没能成功,也能跌倒后再次站起来,越挫越勇,蓄势发力,甚至绝地反击,靠自己的努力,走出至暗岁月迎来高光时刻。

孩子的人生下半场,拼的是复原力

复原力,从心扎根,从小培养

哈佛大学研究表明:孩子能否从伤害事件中尽快恢复,关键是他是否和养育他的成年人有着一段坚实的互动关系。

想要培养孩子的复原力,父母是关键。

1.教孩子感受情绪,拥抱情绪,心向阳光

网上有一个很火的一段视频,国外一位暖心的爸爸,因一句玩笑话惹女儿生气了。

爸爸发现女儿的情绪后,立马蹲下来,看着她的眼睛,温柔耐心地开导女儿,向女儿道歉,告诉她如何表达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让女儿意识到自己生气了,不要沉浸愤怒里,接受它并且尊重它,可以生任何人的气,这一点都不影响我们爱你。

懂得管理自己情绪是一种能力,更是培养复原力的起点。

情绪管理上最好的老师就是父母,让孩子正视自己的情绪,是对孩子的尊重,也是孩子一辈子的自信来源。


孩子的人生下半场,拼的是复原力


2.制定并完成目标,成就感让孩子动力满满

《童言有计》节目中,超级育儿师分享了一个帮孩子管理目标的方法。

父母与孩子商量,让孩子明白自己要做什么,刚开始可以做简单的小目标。

比如,每天看多长时间的书。

在执行目标的过程中,如果孩子后悔了,父母可以以身作则参与到目标中,做好遵守规则的榜样,和孩子共同进步,让孩子耳濡目染中学会遵守规则。

当孩子完成目标了,可以奖励孩子,比如精神奖励,给予孩子爱的拥抱,鼓励孩子。

物质奖励可以给孩子零花钱、买玩具,但一定要适度,也可以跟孩子商量,说不定有更好的办法。

当孩子养成按时完成的习惯后,可以逐步增加难度和数量,引导孩子自我管理目标。

泰戈尔说:“上天完全是为了坚强你的意志,才在道路上设下重重的障碍。”

意志力是培养孩子复原力的必要品质。

孩子在完成目标过程中,管理自己、实现目标,复原力也越来越强。


孩子的人生下半场,拼的是复原力


3.培养成长性思维,让孩子放眼未来

儿童教育家海姆·吉诺特曾经讲述过一个故事:

妈妈带着布鲁斯第一次来到幼儿园。

布鲁斯看了看墙上的画说:“这么难看的画是谁画的?”

妈妈立即更正他说:“这幅画这么漂亮,你却说很难看,这很不好。”

但老师完全明白布鲁斯的意思,于是说:“你不需要画出漂亮的画,只要你喜欢,你可以画不好看的画。”

固定型思维的妈妈用评判的方式,更正了孩子的回答。

当遇到困境时,孩子就会消极埋怨,而不是欣然去面对挑战。

老师则用引导孩子去思考的回答,更有利于培养成长型思维。

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一场和挫折的较量。

我们要做的是,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面对挫折和不好的逆境时,教会他懂得接受、不抱怨,寻找方法去突破,将挫折视为挑战和机遇。

孩子的人生下半场,拼的是复原力

作为父母,我们总希望孩子一生平安顺遂,可是当孩子慢慢长大,我们发现孩子的世界越来越大,我们的无力感也越来越强。

孩子的人生下半场,拼的是复原力。

培养孩子的复原力,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要长期坚持。

教育的本质是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

培养孩子的复原力,就是为他穿上铠甲,也是给他插上翅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