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湿热?如何调养?

养生营养师-敏敏


正所谓

“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热是百病之源,多发于夏季,因此在现时春夏交替的时期,一定要及时多了解湿热的原因与症状,并做好及时预防与调理。

体内湿热会对人带来什么影响?

湿热是因为体内堆积了湿气,一旦湿气过重,超出了人体的承受范围,就会导致气血不足、代谢机能下降,从而致使体内的废物难以排出,长期以往,就会诱发一些列的疾病。

那么哪些因素会造成湿热呢?

通常来说,这个外部和人体内部的原因都相关。外部原因主要是天气的变化,从谷雨节气起,各地的下雨量会增加,空气湿度也相应提升,此时体内的内热和湿气相结合就比较容易产生湿热。到了夏季,气温高企,也比较容易引起人体肝胆湿热。内因主要是人体本身脾胃失健,机体内的日常运化功能欠佳,一遇到湿热的环境更是难以负荷。内外因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就会导致湿热加重。

长期受到湿热的侵袭,人会比较容易出现疲倦、脸上出油多、舌苔腻、口臭、胃胀、大便粘、长痘痘、白带增多等现象。下面就来详细说说湿热的3大典型症状。

1、没精神易疲倦

长期遭受湿热影响,会明显影响人的精神状态,会让人感觉身体沉重、头晕脑胀,整个人呈现出缺气色、打不起精神的疲倦状态,这样会严重影响到工作和生活。此外,湿热还会让头部发热,但是天气稍转凉就会感觉到冷。

2、长痘痘

一般而言,长痘痘是青春期少男少女的标志,但是体内湿热也会引致成年人频繁长痘。湿热之所以会长痘痘,是因为体内的湿热导致了痰凝血瘀,而且未能及时清理排除,所以要借助长痘痘化脓来排出。长久以来,还会出现口疮、口干、口臭的症状。

3、舌苔厚

舌苔厚是湿热相对明显的症状,往往是第一时间显现。如果在起床后,常常出现舌苔厚、口干舌燥、没胃口、小便黄大便不畅等现象,均属于湿热的症状。

患有湿热并不少见,许多人都被湿热困扰过。当湿热加重的时候,口臭、口苦会让我们的日常交很“尴尬”,应该如何进行调理呢?

其实方法并不难,首先就是要远离潮湿的地方

,其次每天保持室内通风,因为长期待在潮湿环境,也会非常容易加重湿热体质。最后当然是多运动、多晒太阳、多补充阳气,阳气充足了,湿热体质自然也会得到改善。


奇妙的本草


什么是湿热?如何调养?

健康苦行僧,开讲啦!

如果您身体出现脸上起痘,经常有一种面部不洁感,皮肤也爱出油,牙齿发黄,常常有口臭,那么你就应该是所说的湿热体质了,这就是身体中有了多余的湿气和多余的热导致的,一般后天形成的可能性很大,比如说经常抽烟,喝酒,熬夜,思虑过度的人群,就几乎注定是湿热体质了,那么我们该如何调养身体呢。

湿热体质应该如何加以调养呢?

一:饮食调养

湿热体质,饮食调养为上,少吃甜食,经常吃一些口味清淡的食物,主食可以选择薏苡仁,蚕豆,红小豆,莲子,也可食用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鸭肉,兔肉,田螺,鲫鱼,泥鳅等;多食用一些适合湿热体质的新鲜蔬菜,比如:绿豆,苦瓜,黄瓜,白菜,芹菜,卷心菜,莴笋,萝卜等

二:喝一些凉茶

平时生活中可以喝一些清热去火的凉茶,比如:苦丁茶,金银花茶,能够帮助脸上祛痘,但不可过多,每天饮用,会伤害脾胃

三:经络调养

所谓的经络调养就是刮痧,拔罐,湿热体质,明显首选背部膀胱经的刮痧,拔罐,可以帮助改善身心的烦躁,失眠,颈部酸痛

对于以上内容的补充

1:改变身上的不良习惯,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不宜食用大热大补之物,过于肥腻亦不可

2:减少甜食,碳酸饮料,酒类的摄入,以免助湿生热,尽量戒烟酒

3: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避免湿热环境,尽量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多出去散步,进行一些简单的锻炼

持续健康知识分享,希望对您有帮助!


健康行僧


关注妙手小圣医,每日推送养生干货!

你好,很多人都知道“湿气“这个东西,殊不知湿气也分为寒湿和湿热。

湿热体质会出现什么症状?

有湿热的人,会觉得身体各部位都难受,面部会出现油腻感,胸闷肚子大,平时口中总是有发腻的感觉,脑袋和身子总是沉重而困倦,大便黏腻,如果湿热下注,女性会出现白带增多,恶臭出汗;男性会出现阴囊潮湿的情况。


上半身湿热,拍打双肘窝。下半身湿热,拍打腘窝。

湿热体质该如何调养?

夏天湿邪比较重,但是也是去湿最好的季节。尤其湿热疾病容易加重。

这个时候就可以用鲫鱼炖红小豆,冬瓜汤,对于身体有很大好处。夏天湿热加重,可以煮红豆水泡脚。


感谢关注!每日为您推送中医养生知识。





用户82314583398


湿热是什么意思,该如何调理?要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何为湿热?湿热祖国医学认为:湿热是两种邪气,其中湿邪是指其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等特性的外邪。它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多发病于长夏季节;热邪指致病具有炎热,升腾等特性的外邪,它为阳邪,其性炎上、易耗气伤津、易生风动血、易致肿疡,四季皆可发病,当两种邪气合在一起致人发病时,我们称之为湿热之邪!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如何调理湿热?祖国医学认为:要调理湿热之邪必须从患者的整体情况出发,注重患者脏腑的功能,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再到理发方药来调理,才能使药物更适合患者的病情,才能达到药到湿热除。

比如:1.患者表现为身热,肢体酸痛,头晕重胀痛,心烦口渴,渴不多饮,口中黏腻,腹胀,大便溏而不爽,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辨证为湿热伤表证,治法为清热去湿解表,方用:新加香薷饮加减变化,药用:银花、连翘、鲜荷叶、鲜芦根、香薷、厚朴、扁豆等。

2.若患者表现为:胃脘疼痛,痛势急迫,脘闷灼热,口干口苦,口渴而不欲饮,身重疲倦,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滑数。辨证为:湿热中阻证,治法为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方用:清中汤加减变化,药用:黄连、栀子、半夏、茯苓、草豆蔻、陈皮、甘草等!

3.若患者表现为:脘腹痞闷,嘈杂不舒,恶心呕吐,口干不欲饮,口苦,纳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为:清热化湿,和胃消痞,方用:泻心汤合连朴饮加减,药用:大黄、黄连、黄芩、厚朴、石菖蒲、半夏、芦根、栀子、豆豉等。

4.若患者表现为腹痛拒按,烦渴引饮,大便秘结,溏滞不爽,超热汗出,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辨证为湿热雍滞证,治法为:泄热通腑,行气导滞,方用:大承气汤加减,药用:大黄、芒硝、厚朴、枳实等。对于湿热导致人体疾病太多了,在这里只是举几个例子给大家指明:如何运用祖国医学来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到理法方药来调理湿热的方向!

当然除了用中药来调理湿热外,还可以食疗:比如红豆薏米粥,用红豆10g克、薏米20克,陈皮10克,洗干净放进锅里加水适量,熬粥,常吃有助于祛除体内湿邪!

还可以用推拿按摩,可以推拿脾经,胃经,按摩足三里、阴陵泉,太溪、脾俞、胃俞等穴位,每日一次,每次半小时有助于祛除体内湿热!

也可以通过跑步锻炼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来达到祛除湿热的目的!

关注“医学慕课”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医学慕课


湿热常有的表现症状以及几种有效的祛湿方法。

1,小便量少而且发黄,甚至尿赤痛。

2,舌质是红色,舌苔厚而且发黄。

3,大便不顺畅且粘黏,发臭或者大便干燥,发臭。

4,口干口渴又口臭,没有什么食欲。

5,脸色发黄,还总是油油的,甚至长痘,湿疹。

6,容易累,犯困,乏力,但睡眠比较浅。

湿热如何调养?

1,多运动运动,增强体质,加快体内运化,排出湿气。

2,平常多吃蔬菜,水果,少吃一些过份油腻的食物(肥肉),以免增加体内油脂含量。

3,推荐有效祛湿热食疗做法。

一,绿豆陈皮汤(健脾清湿热)

做法:绿豆50克浸泡一个小时后,洗干净再放入煲中,加入清水,陈皮5克,大火烧开,小火熬煮40分钟即可。(也可以做绿豆粥)

二,薏米茯苓茶(清热祛湿)

做法:薏米,茯苓提前浸泡一个小时,放入煲中加入清水,大火烧开,小火煮40分钟。(也可以直接用茯苓泡茶喝)

三,冬瓜排骨汤或苦瓜汤


做法:排骨焯水后和薏米,姜片放入煲中,加入清水,大火烧开,小火熬煮一个小时,再加入冬瓜再煮半个小时。(而做苦瓜汤后面加冬瓜直接改为苦瓜即可)

四,薏米荷叶茶

做法:将炒至干燥的薏米,荷叶放入保温中,加入烧开的开水浸泡十分钟即可开始饮用,还可以反复再泡。(还可以加入少许陈皮一起泡)


小小巧妈


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邪气中,湿邪与热邪同时或前后作用于人体,使人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口干、舌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调养以清热利湿为总原则,成药用二妙丸即可,常用清热燥湿中药有:黄芩、黄柏、黄连、苦参、茯苓、薏苡仁、茵陈、滑石等。


长安刘氏


湿热一句话,十医九个怕,疼痛肿或账,发病无上下,或內亦或内,无处没有它,说起倒容易,治疗难医家,外可皮肤疹,内为胃肠炎,下注妇科病,膀胱二便赤,逢疫生黄疸,诸症现斑斑。西医来治疗,见效难上难,倘若你不信,回家想三天,唯有中药好,二妙三妙高,茵阵五苓散,茵陈藁汤妙,阳黄入梔子,阴黄附姜饶,五神汤最神,附疽有奇效,随便嗑两句,高贤切勿笑。


用户55127447378


1.中医讲致病原因有六邪,风,寒,暑,湿,燥,火。可以单一病因致病,也可能两种以上病因合并,比如风火牙痛,风湿骨痛等。其中湿热是结合之后最麻烦的。

2.可以从人体本质入手,有些人是湿热体质,有些人是阴虚体质,有些是阳虚体质,每个人出生到成年,生活习惯,工作环境各不相同,导致不同体质。

3.具体调理要根据个人情况来分析的,总则就是清热祛湿。可以调理的食品或者药品网上都很多,这里不多复述。有需要可以留言沟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