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洛陽地區豐富多彩的百戲

東漢洛陽地區豐富多彩的百戲

漢代的“角抵戲”,後來稱為“百戲”,是各種表演藝術的總稱。百戲項目眾多,包括找鼎、尋橦、吞刀、吐火等各種雜技幻術,裝扮人物的樂舞,裝扮動物的“魚龍曼延”,以及具有簡單故事情節的“東海黃公”等。

角抵戲起源於戰國時期的角力遊戲。據《漢武故事》說:“角抵者,六國所造也。秦並天下,兼而增廣之。漢興雖罷,然猶不都絕。至上(漢武帝)復採用之,並四夷之樂,雜以奇幻,有若鬼神。角抵者,使角力相牴觸者也。其雲雨雷電,無異於真,畫地為川,聚石成山,倏忽変化,無所不為。”(《漢魏六朝筆記小說大觀》第175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東漢洛陽地區豐富多彩的百戲

東漢時期,百戲在洛陽非常流行。漢和帝時期,諫議大夫李尤曾寫下著名的《平樂觀賦》。平樂觀乃漢代表演大型綜藝娛樂節目角抵戲的主要場所,李尤此賦寫的是東漢洛陽的平樂觀,它展現了角抵戲的“秘戲連敘”的情形:“戲車高橦,馳騁百馬。連翩九仞,離合上下。或以馳騁,覆車顛倒。烏獲扛鼎,千鈞若羽。吞刃吐火,燕躍烏跱。陵高履索,踴躍旋舞。飛丸跳劍,沸渭回擾。巴渝隈一,逾肩相受。有仙駕雀,其形蚴虯。騎驢馳射,狐兔驚走。侏儒巨人,戲謔為耦。禽鹿六駁,白象朱首。魚龍曼延,嵔延山阜。龜螭蟾蜍,挈琴鼓缶。”(《藝文類聚》第1134頁)這裡提到的百戲種類,有戲車高橦(在行進的車上爬到高竿上做各種動作)、烏獲(古代的大力士)扛鼎、陵高履索(高空走軟索,並在繩索上翻身旋轉)、飛丸跳劍(兩人對面,互相快速拋出並接住多個圓球或短劍)、巴渝隈一(巴蜀地區蠻族舞蹈),以及吞刃吐火、騎驢射箭、魚龍曼延(野獸魚龍變化)等等魔術和雜耍。而張衡則以“角抵之妙戲”總領所有的散樂百戲。百戲是規模宏大的綜藝表演。

東漢洛陽地區豐富多彩的百戲

《漢書》中已經有關於百戲的記載

西漢宮廷裡面擔任百戲演出的樂工,其中一類稱作“象人”,其職責是裝扮各類假形。《漢書·禮樂志》說,宮廷樂府機構裡設“常從象人四人”,“秦倡象人員三人”。三國時孟康對之加註說:“象人,若今戲蝦魚獅子者也。”韋昭注說:“著假面者也。”(《漢書》第1073-1074頁)在出土的漢代畫像石裡,就有戴假面具、裝扮蝦魚獅子一類的假形表演的人物形象。百戲中假形扮飾舞蹈這部分內容,常常把吉獸祥禽、仙女神人統統拉在一起,共同表現一個五彩繽紛、飄忽迷離的神話境界,增添了百戲演出的神秘色彩和戲劇性。

在漢代的畫像石、畫像磚和壁畫裡,常常見到浩大宴樂百戲的演出場面,傳世文獻中也記載了漢代洛陽地區百戲演出的盛況。東漢順帝永和元年(136年),扶餘國王來京師洛陽朝覲,漢順帝舉行黃門鼓吹角抵戲以示犒賞。漢安帝時期,又詔令太常、大鴻臚與諸國侍子在廣陽城門外祖會,饗賜作樂、角抵百戲,順帝臨胡桃宮觀看。

東漢洛陽地區豐富多彩的百戲

漢代百戲中最著名的節目是《東海黃公》。《東海黃公》是一個帶有巫術性質的角鬥故事。《西京雜記》卷三講到了這個故事的本事來源:“有東海人黃公,少時為術,能制蛇御虎,佩赤金刀,以絳繒束髮,立興雲霧,坐成山河。及衰老,氣力羸憊,飲酒過度,不能復行其術。秦末,有白虎見於東海,黃公乃以赤刀往厭之,術既不行,遂為虎所殺。三輔人俗用以為戲,漢帝亦取以為角抵之戲焉。”(《漢魏六朝筆記小說大觀》第94頁)《東海黃公》有著完整的故事情節,兩個演員按照預定的情節線索進行表演,具備戲劇的基本要求,成為中國戲劇史上首次見於記錄的一場完整戲劇表演。

漢代百戲中有一類歌舞小戲,展示了片斷的戲劇情節。《宋書·樂志》和《樂府詩集》裡有一則漢代的《公莫舞》歌詞,經過楊公驥等先生的索解和研究,確定其內容為一出表現男女愛情的歌舞小戲,表演形式是巾舞。此外還有盤舞。1970年,洛陽七里河五號東漢墓出土了七盤舞女俑,女俑高14釐米,髮型為雙髻,穿著長袖衣、短裙、長褲。身體前傾,作揮舞長袖狀,右手前垂,左手平舉向上,衣袖上翹。兩腿作弓步狀,右腿向後直伸,左腿向前彎曲。足下踏一小鼓,鼓前置放七個小盤和三面大鼓。對這件舞俑,可以想象盤鼓舞的動感效應。1965年,洛陽燒溝十四號漢墓出土了東漢男女舞俑。女俑高15釐米,髮型為三髻,穿著長袖衣、短裙、長褲。身體前傾,兩手前後彎舉,衣袖飄繞,前垂後翹。兩腿作弓步狀,右腿向後直伸,左腿向前彎曲,足下踏一鼓。男俑高15.9釐米,頭部戴冠,上身裸露,下身穿長褲。兩隻手掌向上曲舉,右腿屈膝著地,左足抬起。男俑作拍手踏足的動作,可能是女俑的舞伴。1972年,洛陽七里河五號東漢墓出土了三人倒立雜技俑,通高24釐米。三人倒立於圓缸上,其中二人手按缸沿,一腿彎曲上伸,一腿相交為拱形,另一人在前面人之上,按其腿倒立。

東漢洛陽地區豐富多彩的百戲

漢代除了中國本土的各種娛樂活動之外,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各種娛樂活動也都先後傳到了中國,首先出現在洛陽城中。

永寧元年(120年),緬甸撣國向東漢進獻樂及幻人。這個幻人能表演吐火、自支解、易牛馬頭等精彩的幻術。第二年元旦,漢安帝與群臣一起觀看撣國幻人的表演,都為其絕技所傾倒。正值眾人興高彩烈之際,大臣陳禪向漢安帝進諫說:“昔齊魯為夾谷之會,齊作侏儒之樂,仲尼(孔子)誅之。又曰:‘放鄭聲、遠按人。’帝王之庭,不宜設夷狄之技。”這是以頑固的民族主義態度排斥外來的娛樂文化。尚書陳忠提出強烈的反對意見,認為“古者合歡之樂舞於堂,四夷之樂陳於門”。中華民族素來不是一個固步自封的民族,如今撣國王“越流沙、逾縣度,萬里貢獻”(《後漢書》第1685頁),把本民族優秀的體育文化傳播至漢朝,漢朝不應該排斥。

東漢洛陽地區豐富多彩的百戲

“弄丸”本是一種中原地區的傳統娛樂項目,是取眾丸投於空中,以手相接,使不墜地。戰國時就十分流行,甚至出現了以宜僚為代表的弄丸名家。漢代弄丸之技在戰國的基礎上逐漸翻新,出現跳三、六、八、九不等者,而且也受到了外來的影響。永寧元年緬甸撣國王派使節到漢廷朝賀,隨行人員中有善跳丸者,能飛數丸於空中,以手遞拋遞接,往復不絕達千次。這名藝人來自於大秦。《後漢書·西域傳》注引魚豢《魏略》說:大秦國人“跳十二丸,巧妙異常”。(《後漢書》第2920頁)

東漢洛陽地區豐富多彩的百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