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固鎮一線戰“疫”日記(0309)——“兒子,等媽媽回來!”

重固鎮一線戰“疫”日記(0309)——“兒子,等媽媽回來!”

“兒子,媽媽要去做志願者,今天開始你來照顧外婆。”2月1日早上,只來得及交代兒子這句話,她就來到了福兆居委會成為了一名防疫志願者。她是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的一名黨員發展對象唐蘭,也是一位女兒、媽媽。

1月30日,唐蘭的母親從電瓶車上摔下來導致胸椎骨折,醫生建議家屬疫情期間不必住院治療,病人可以選擇在家臥床2個月,但千萬不能下地走動,因為哥哥是海員,長期在海外工作,無法照顧到家,照顧臥床母親責任理所當然就落到了女兒唐蘭一個人的肩上。

為了更好兩頭兼顧做好疫情志願者和照顧母親,她索性帶著就讀高中未開學兒子從市區搬回重固母親家中就近照料,每天早早起床,把家人的早飯和中飯提前做好,伺候好母親吃過早飯後,就急匆匆趕到居委會擔任志願者工作,白天由兒子在家照料外婆,晚上下了班她再接棒,回家做晚飯、打

掃衛生、伺候母親吃飯、擦身、睡覺。

每天早上來到居委報到後,唐蘭就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一開始是小區巡邏、上門張貼告示、打來滬人員電話,提醒小區居民減少外出,負責勸阻小區居民下樓戴上口罩出門,勸阻小區業主們儘量不要扎堆小區裡的公共娛樂活動場、網球場、孩子游樂場等地,遵守規章制度。別看是簡簡單單的事情,但是因為小區有64個單元,巡邏完一天,兩萬步都是小case,她開玩笑說,每天兩萬步,強身又健體,防疫需要好體魄。

後來在小區的物業處為小區居民發放通行證,第一天就辦理了兩百多張通行證,雖說看著不復雜,但是因為小區大多是外地住戶和租戶,需要和人口辦登記的信息核實,一致了才行,如果沒有人員信息的還必須登記好了才能辦理。期間碰到好多沒有隔離期滿的居民出來辦理通行證,她會耐心細緻的講解政策,勸阻他們回去等待隔離期滿後再來辦理;對於辦理通行證成功的,每天做好信息登記工作,做到一卡一號碼。

重固镇一线战“疫”日记(0309)——“儿子,等妈妈回来!”

中心在知曉了她家中情況後,曾設想安排中心其他人員每週頂替休息1天,唐蘭說:“中心班子領導和同事們都在輪流窗口業務辦理和村口值守,大家都很辛苦,我是一名黨員發展對象,要從思想上、行動上向黨組織靠攏,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更要敢於擔當;其次,我是一位媽媽,我要給我的兒子做榜樣,希望他以後能成為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有責任心的人,我的媽媽也很理解我、支持我,所以我沒有‘後顧之憂’”。

重固镇一线战“疫”日记(0309)——“儿子,等妈妈回来!”

對她來說,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當先,她克服困難,堅守崗位,舍“小家”為“大家”,毫不猶豫地選擇響應號召,參與到志願者隊伍中來,為防疫工作貢獻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疫情不退,她也不退!

章堰村裡的“鄰家媽媽”溫暖了“失母”孩子的心

在重固鎮章堰村,有這樣一群“鄰家媽媽”。她們是一群關愛未成年人的熱心婦女同胞。“鄰家媽媽”是村婦聯“婦女之家”服務婦女兒童的一個品牌項目,也是重固鎮婦聯推廣的服務項目。

因為疫情關係,孩子們開學延遲。停課不停學,學校佈置的寒假作業補充版,讓“失母”或留守兒童及家中的老人很是犯愁。為此,村裡的“鄰家媽媽”們在村婦聯幹部的帶領下,將自己的母愛灑向了特殊時期需要照料的這些兒童們。

村裡的蔣惠燕小朋友就遇到了這樣的困難。章堰村婦女之家的“鄰家媽媽”們為孩子打印好寒假作業,還為她帶去了生活及學習用品。讓她在沒有父母陪伴的日子裡感受到了“鄰家媽媽”的愛意。她的奶奶連連道謝:“你們真是太貼心了,為我們解決了一個大難題。”

在當下這段特殊時期,重固的“鄰家媽媽”們即使身處防控一線,但內心深處始終記掛著那些特殊的孩子。讓那些“失母”孩子得到了“鄰家媽媽”不是母親、勝似母親的的溫暖、呵護、照顧和體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