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男孩,宝妈不要太“专制”,要懂得利用这一点

孩子是一个家庭未来的希望,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往往让父母操碎了心,但是现在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却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那就是妈妈已经成了教育孩子的主力,爸爸更多地成为了以为旁观者。

很多妈妈在家庭中都化身成了一位超人,似乎无所不能,爸爸也就变得越发懈怠了,但实际上我们要知道,爸爸在孩子的教育中所起到的分量,永远是妈妈没有办法取代的,所以爸爸也一定要参与到教育孩子的过程中。

小芳今年29岁,儿子乐乐也已经4岁了,儿子出生后,为了能够更好照顾孩子,小芳放弃了工作,选择做一位全职妈妈,而丈夫小李则扛起了家庭的重担,每天忙到很晚才回家。

在小芳的精心照料下,乐乐很健康的长大,但是最近小芳却开心不起来,幼儿园的老师和她反应,乐乐的性格过于腼腆内向,小朋友甚至给他起了一个"小妹妹"的外号

对待男孩,宝妈不要太“专制”,要懂得利用这一点

原来,乐乐在幼儿园里不喜欢和男孩玩,相反,特别喜欢和女孩子在一起,平时说话也是细声细语,看起来就像一个小姑娘一样。

小芳很无奈,去找了一位做老师的朋友聊了很久才发现问题的根源,原因竟然是因为父亲角色的缺失,因为从小乐乐就是由妈妈带的,所以乐乐说话做事都是在模仿妈妈,性格也是偏女性。

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离不开妈妈的照料,因为妈妈的细心与柔软更适合孩子。

但是当孩子到了三岁之后,父亲的角色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尤其是男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身边更是不可缺少父亲的陪伴。

因为男孩和女孩不一样,男孩的性格注定他们更加喜欢冒险,需要勇敢精神,而关于这点,妈妈是要弱于爸爸的。

妈妈的"专权",爸爸的懈怠,对于孩子来说真的不是一件好事。

对待男孩,宝妈不要太“专制”,要懂得利用这一点

但是现如今有很多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爸爸的位置都是缺失的,这一方面是由于很多人都受到了"男主外、女主内"观念的影响,觉得爸爸要做的就应该是挣钱养家。

而另一方面则是很多妈妈不放心爸爸,觉得爸爸实在是过于粗心,怕伤害到孩子,但实际上这样的担心完全不必有,一回生两回熟,爸爸们会很快摸索出一套合适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爸爸的适当参与,对娃又很多好处,尤其是男孩更是不可忽视

1、 完成对妈妈依恋的分离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小男孩对妈妈都是一种难以分离的状态,这些孩子不喜欢和别人接触,也不想上学,离开妈妈就开始哭闹。

曾经有心理学家说过:母亲的爱让我们迷恋,但是过多的母爱却会让男孩无法长大,让他永远停留在小男孩的状态

可想而知,这样的心理是不健康的,而父亲的参与能能使孩子从对妈妈的依恋中分离,学会接纳爸爸和其他人,毫无疑问,父亲的作用是巨大的。

对待男孩,宝妈不要太“专制”,要懂得利用这一点

2、 培养男孩的勇气与责任心

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小心又谨慎,不让孩子做这个做那个,生怕孩子受到一点伤害,但是长此以往孩子的勇气则得不到锻炼,性格变得胆小懦弱。

但是爸爸却不会这样,爸爸粗犷的天性的会影响孩子,让他们变得更加勇敢,所以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跟在爸爸身边的孩子,就算跌倒了也只是爬起来,而不是一昧的哭泣。

另外,爸爸对家庭的责任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孩子,而这两点对于男孩更是尤为重要。

对待男孩,宝妈不要太“专制”,要懂得利用这一点

3、 更好地为孩子树立规则感

妈妈对孩子的爱是非常无私而又伟大的,尤其是女性的天性使得妈妈的性格非常柔软,就算是孩子犯了什么错误,妈妈也舍不得惩罚,但是这样一来,孩子却很容易因此变得不懂得规则,不遵守规则。

尤其是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对妈妈的约束"不感冒"的他们,对爸爸却是敬畏的,因为他们知道爸爸是不会手软的。


对待男孩,宝妈不要太“专制”,要懂得利用这一点

所以说各位妈妈们,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一定不要过于"专权",而爸爸们也应该扛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让自己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他们指引方向,陪伴他们健康的成长。

你觉得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爸爸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