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品牌农业?

lvningwei


这是系统性工程,要从生产和销售两方面说。

一、生产

1、选择品种:要根据自己掌握的技术和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性质,来选择种植品种,你种菜有经验,就种植蔬菜。种蓝莓有经验,就种植蓝莓。种植大棚草莓有经验,就种植草莓!以我的家乡丹东为例,这里的农民普遍种植经济作物!蓝莓、草莓、软枣子都给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这些并不是偶然形成的!草莓,蓝莓种植历史将近20年以上,经验是非常丰富的!形成了以马家岗草莓为代表的东港草莓!以丹东整体地域特产的丹东蓝莓和软枣子猕猴桃!

2、管理标准:没有好的管理,就没有良好的品质,也不会有很好的收益回报,农民需要根据统一的标准,来规范管理自己的经济作物,特别是农药使用方面最大可能的选用有机种植类农药和绿色A级管理体系内允许使用的农药,代替化学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土壤中多施用发酵好的有机肥料!有机的产品,本身商品价值就很高!

3、包装:根据产品的等级和销售环境来确定相应的包装。高的等级,好的包装,会让选择您商品的顾客,有很好的消费快感,有很好的享受!

二、销售

之所以把销售单独论述,是因为传统的观念,农民不把自己的经过包装产品看做商品!只是习惯于把销售推给批发零售环节,失去了配送和零售的利润!也就没有利润空间继续操作自己的品牌!

1、销售渠道定位:注册自己的商标,选择优质的客户,把自己生产所创造的价值,合理的分配给自己的批发商和直营零售商!通过批发商保持市场占有率,通过直营零售商来保持自己产品的鲜明特色!直接和消费者对话。

2、提高信誉:一定不要把残次变质农产品混进优质的产品内,信誉是第一生命,不要伤害自己的顾客!在消费过程中,顾客选择您的产品就非常不易,一次受到伤害,就可能永远拒绝您的商品,甚至于会伤害到您的销售渠道!

建立品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市场的培育需要几年甚至数十年的积累!所以,请珍重!


关海志


很多年前就开始提出品牌农业了,如何建立品牌农业?这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社会、企业等各方共同努力,久久为功。

什么是品牌农业?目前还没有很标准的定义,这里以原来广西提出的品牌农业作定义。品牌农业是指通过相关质量标准体系认证,取得商标注册权,具有较高的市场认知度、知名度,以及消费者的诚信度,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较高的经济效益的农业。

如何建立品牌农业?简单的说,就是要围绕品牌来组织生产、调整结构、推进产业化经营。

我们习惯于品牌农业指产后的包装、宣传、营销等等,其中,品种农业要将产前、产中、产后结合起来。

个人认为,要做好品牌农业,产前要围绕特色,抓好生产管理,从品种选择、园地选择、种植方法、管理方法、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要以标准化的措施来管理管护;

要培育一批的龙头企业,打造品牌。

要加强宣传,通过办节办会等强化宣传推广。

要持续坚持,久久为功。


安州三农人


行业机会看趋势,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到底是什么决定了企业的成功呢? 企业要成功一定要找准所在行业的阶段焦点、认清竞争形势。如今很多行业已经进入品牌垄断的平衡期阶段,比如牛奶行业,行业增长放缓、市场寡头垄断,企业要再想做这个行业几乎已经没有取得巨大成功的机会了。然而,目前为止,我国大部分的农产品行业还处于导入期,还没有形成强势品牌,大量品牌资源被闲置,正是企业品牌占位的黄金时期,只要企业选对了行业,成功是事半功倍的事。

1. 快速占领品类

如今食品、工业品的品类已经无限细分,而农产品品类的细分才刚刚开始,如果企业能够在消费者心智中抢先占据了某个品类,并且成为品类里面最优秀的那个,就是最成功的。例如,鲁花抢占了花生油品类,六个核桃抢占了核桃露品类,加多宝抢占了凉茶品类。

2. 占领地域资源

企业要抢占所在区域的地域品牌,有一个形象的说法是:地域品牌是还没有嫁出去的姑娘,谁能娶回家就是谁的。如果从法律层面讲,区域名品属于农产品公共品牌资源,企业是不能独占的;但是企业可以抢占区域品牌的消费者心智资源。区域农产品为什么会成为名品?是因为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产品品质、历史人文等特点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美好印象。企业只要将这种美好印象据为己有,即抢占消费者心智资源,就会赢得市场。

3. 快速赋予品牌价值

企业一定要给自己的品牌赋予价值,品牌的独特价值是企业成功的基础。企业赋予和提升品牌价值,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提升品牌附加值,二是赋予品牌表现价值。提升品牌附加值,有三个途径:差异化创造附加值;信息不对称创造附加值;心理价值创造附加值。什么是赋予品牌表现价值呢?产品说得再好,消费者一看就不喜欢,肯定不会选择。所以一个好的商品一定是一秒钟看上,一分钟爱上,一辈子赖上,否则企业是没有机会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品牌形象钻理论。品牌形象钻,是一套快速建立品牌价值形象的工具,如果你掌握了这套工具,哪怕你是刚刚出道的新品牌,也会迅速在消费者心智中建立高价值的形象。


阿坡酱油


关于品牌是什么,科特勒这样解释:“品牌是一个名称、术语、标记、符号、图案,或是这些因素的组合,用来识别产品的制造商和销售商。”他还说:“营销的艺术大致上也是建立品牌的艺术”;大卫.奥格威认为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是品牌属性,包装名称、价格、历史、声誉、广告风格的无形组合;现代意义的品牌,是指消费者和产品之间的全部体验,包括物质体验和精神体验,它向消费者传递一种生活方式,并影响和改变消费者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就如人一样,你的穿着,打扮,言行举止,及观点与处事原则构成了一个人的印象和定位。而一个人给别人的印象和定位又直接影响着他与人之间的交往质量,这种质量在更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生存与发展。

那么企业也与人是一样的,拥有这些元素,需要定格和形象,将这些元素综合,并固化,形成企业的特色,以视觉为统帅,系统地展示和表达,就是我们所谓的品牌。品牌直接将企业的定位及其品格类型悄然无声地传递给了我们的消费者,为消费者与企业间搭起了沟通的桥梁,建立了信任,从而影响着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交往质量,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往质量,企业内员工与企业之间的交往质量。这种质量也在更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当我们把这些元素进行统一管理,并对其系统规划和建设时,我们就是在做品牌建设的工作了。

品牌建设并非企业短期和长期利益不能兼得的矛盾,相反,他们相互促进和依赖。

没有发展,生存有何意义?

在我们有了意识,准备开始做品牌的时候,大部分农牧企业老板却开始退缩和恐惧:“做品牌那是要花很多钱来做的工作,我们现在首要解决的应是生存问题,而品牌建设是发展问题,应该等到我们有了钱有了基础再做”。还有一些这样的声音在企业高层中不断回荡“品牌这个东西很悬,花了钱又看不见,摸不着,效果好不好,说不清楚,还不如买堆原料摆在库房踏实”,“我们不需要做什么面子上的品牌工作,我们面对的是农村市场,做好产品和产品质量就够了,花那些钱不如发给大家作奖金更有效果。”

这样类似的声音,可以说在我们的农牧企业里比比皆是,哪怕是一个意识很好,思路很清晰的老板,也有可能因为中高层的不理解而畏缩。对于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想说“如果没有发展,生存有何意义?”

关于品牌建设是否能与企业的长短期利益相兼得,我想从这几个方面去讨论:

首先,一个想要发展的企业,在一开始创立就必须思考其战略,未来的发展方向及目标。这个企业它究竟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企业,用多久,怎样达成目标。就如一个孩子,如果他的理想是成为一个钢琴家,那么他得从四岁开始学琴,打基础,否则他到了20岁才有这个打算,恐怕就晚了。

当企业有了战略,有了定位及目标,就要两条腿同时前进。一是市场和效益的有形资产的建设,二是品牌及其企业文化的无形资产的投入。市场和效益是解决生存的问题,而品牌却可以让生存和发展更好、更快。二者本身并不矛盾,应是相得益彰的效果。

我们前面提到,品牌是由一个名称、术语、标记、符号、图案等这些因素的组合。通过视觉识别系统统帅并展延开来,包括与产品的情感体验。那么任何一个公司的建立初期,公司名称和标志都必须要有的,也就是说这个工作一开始就会涉及到,只是大部分公司没有将这个工作重视起来,没有将它们放在一个战略的角度,以品牌建设的层面上去考虑和要求。组成视觉的还有这样一些元素:企业的员工名片、宣传资料、画册、产品包装及其广告风格以及宣传语等等。这些元素也称品牌载体,在企业中也是必须要做的工作,必须要花费的成本。只是传统企业,将这些元素单独来考虑:公司员工需要名片的时候,临时找公司设计,要求高的找广告或设计公司设计,为了节约成本的,找印刷公司设计印制,节约设计费;同样,企业的产品宣传资料或是画册,一会由市场部牵头组织,一会由行政部负责,什么时候临时需要就火急火燎地催着赶着,能考虑到美观和印制质量就不错了,至于还要考虑与企业个性相匹配,负责的人甚至会问,我们的企业是什么个性,不知道,那怎么匹配?很多企业还不知道,其实这些元素正是对营销,对客户有着重要影响力的元素。

至于产品包装,更是五花八门。公司今天根据产品设计一个新包装;明天,市场部根据几个业务员的反应(并冠上这是客户的意见)又对包装进行重新设计;后天,又有几个业务员还是反应客户的意见,包装袋也许又换回原来的模样了,再后天,要是产品销不出去了,再换成一个新名字和新包装再销……年底,一盘库,老天,光包装袋积压都是少至几万,多则几十万啊,这下员工无语,老板傻眼。

这个时候,你再到市场上去看,经销商店面上的产品真是五颜六色,在这里你会以为有好多厂家的产品放在那里,结果你仔细认真去研究,发现那是一家专销店,可是却根本看不出是一家公司的东西。再看经销商手中的企业资料,找不出与产品特点及包装能够匹配的风格。那么,那些消费者又如何建立起对企业的认同感和信任感,任你业务员费尽口舌,只需看看你摆在那里的东西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因此,那些原本可以起到重要效果的品牌元素由于没有专业的系统规范和管理,不但没有起到宣传企业的作用,甚至起了反作用,资源与载体被这样浪费却没有人感到惊奇和不安,最终来埋单的还是企业自已。

如果我们的企业对品牌有正确的认识,从一开始就做正确的事,品牌建设不但不会增加成本,反而会真正意义上的为企业节约成本,并整合资源。

品牌是表达和传递企业战略思想的最好利器,建设品牌应从定位和战略思路开始

为什么建设品牌一定要清楚企业的战略目标。所谓思路决定出路,对于一艘海上盲目航行的船只来说,任何方向的风都只能是逆风。

清楚企业的愿景和战略,才可能制定出是多品牌战略,还是单一品牌战略;是一牌多品战略,还是一牌一品战略;是企业与产品同名战略,还是其它。战略不同,其做法不同,即便有些工作现在还不能涉及,也必须为其预留管道。品牌建设不像其它工作,可以随便更改,他一定是一个长期的,稳定的形象,你有看见过国际大品牌如IBM,可口可乐随便改动他的品牌标志吗。因为这个形象就是企业的一个象征,就像美国人对自己国家的自由女神一样不可以轻侮。

因此,明确的战略思路是品牌建设的关键。如果战略思路朝令夕改,开始公司按单一品牌进行,跑跑市场,听听业务代表的各种意见,又变成多品牌战略,本来遵守的是企业和产品同名战略,一段时间后,又觉得不妥,那品牌工作将无法开展下去。

这样的例子在我们农牧企业中还不少,所以,企业在开始建设品牌之初,一定要问自已“我们为什么要做品牌”。确定思路,才能解决出路。





杰哥带你逛闽南


如何建立品牌农业.一个好的品牌,不仅仅是一种标识,它还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信任,是一种对价质的向往和追求.做农业品牌更是如此,首先一点就是农产品的质量,质量保证了,就有了广大消费都的认可,认可你的人便是你的粉丝,长期保证做好质量,粉丝就有了粘合度和忠诚度.注册一个品牌容易,但是能得到万千消费者的认可了,那才叫真正的品牌.

  只有做到了品质第一,严格把关,不好的产品坚决不上市.

  二是具有长远眼光,不能只停留在当下怎么快速挣钱,快速变现,如果是这样肯定是做不好产品的.只有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如何做好产品,保证产品质量上,质量做好了,钱自然就来了,品牌效应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田园乡村美


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1,产品定位,产品定位是中高端还是中低端还是什么样的,根据自身产品来选择包装!

2,贴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农业的特色,赶紧注册商标,如果商标还没注册下来,千万不要贸然去宣传推广,我怕到时候会竹篮打水一场空!要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3,金品质,立天下!品牌的前提是品质保证,所以严把质量关!不合格的产品千万不要流入市场!

4,宣传推广方面,做品牌宣传推广是必须的,这方便花销是很大,没有底的,结合自身情况来营销吧,可以通过拍摄纪录片形式来让更多人知道生产工艺流程、种植养殖过程,全都是符合国家的标准甚至高于标准!可以组织客户实地参观考察,让客户更能直观的感受高标准高质量!

总的来讲,建立品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有可能是几年甚至数十年的积累!所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稻米麦面


首先我们要知道为什么要创建品牌农业。

一、品牌农业不仅能提升农业行业整体形象,更能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甚至推动一个地区的发展。

二、当水果、粮食等农作物成立品牌的时候会立即上升到营销式发展的层面,就可以通过品牌定位、产品创新、产品核心价值、品牌形象设计以及传播推广等手段,提升产业、企业、地区来实现价值并实现标准化和产业化得到资本的升级。

所以现代化的建设思路比传统营销方式更加有效。


春宵一刻值千金10


现在21世纪了属于科技时代,但是农业从古至今都是我们国家的重要的产业,国家也一直发展大力农业,民以以食为天,没有农业,14亿人口就吃不上饭了。我们确实有一大批热爱劳动的农民兄弟,他们对土地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但是种地不赚钱这是现实面对的问题,只有另辟蹊径,打造成有特色、有质量品牌的农产品才能让农民兄弟致富。

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特色农产品,如何让这些农产品提高知名度,提高产品的价值,让廉价的产品变得值钱,首先要保证农产品的质量,不管种什么东西都要有良心,保质保量的种植,现在都提倡绿色食品,尽可能的不用化学品,少打农药。让老百姓吃的放心,才能有底气的提高价格,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可以在电商上卖自家的农产品,顾客不放心的话,在网上直播自己种植的过程,让大家放心的购买。为了提升品牌意识,最好深加工,把农产品做成深成次的食品,注册自己的品牌,诚信经营,这也是不错的方法!

都说说的容易做的难,现实是这样的,那就多转换头脑,发现自己家产品的亮点,归更到底自己家的产品质量好才是最重要的,才有底气打造属于自己家的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