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為恢復人口,各國使出渾身解數,日本政策毫無人性

兩次世界大戰中,各個參戰國經濟、人口損失都非常慘重,傷亡人數高達上億,更嚴重的是,這些損失的人口主要都是些青壯年勞動力。這樣一來,戰後各國想要恢復實力的話首先要應對的就是如任補全這些流失的人口,那麼各國都用了些什麼辦法來增長本國人口數目呢?

二戰後為恢復人口,各國使出渾身解數,日本政策毫無人性

二戰

法定結婚年齡定為十三歲,要求婦女生五個孩子

據有關資料顯示,日本作為二戰發起國之一,在戰爭和原子彈傷害中傷亡人數約為八百多萬。而日本本身就是一個國土面積不算大的島國,二戰前後人口數目也就堪堪突破七千萬,為了湊軍隊人數,他們在戰爭後期甚至派出了大批"童子軍",而損失的八百萬人口大多還是些青壯年。但是縱觀歷史,我們會發現日本只用了短短數十年就重新崛起,這其中不乏有美國的扶助,但日本本國為了快速恢復人口而專門制定的政策也做出了不小貢獻。

二戰後為恢復人口,各國使出渾身解數,日本政策毫無人性

日本

首先日本將婦女法定結婚年齡降到了十三歲,他們認為,十三歲的女性就已經具有了生育能力。這要是放到古代,結合那時候婦女的發育速度和女性地位倒也說得過去,但是到了現代還這樣要求未免太不人性化了。更粗暴的是,日本為了短期內完成恢復人口的任務,還要求每對夫妻至少生育五個孩子,給當時的婦女和各個家庭帶來了沉重負擔。另外,由於日本在戰爭中流失了大量青壯年,以至於男女比例失調,為了填補空缺給女性配對,日本還從國外引進了不少人。日本從古代開始人均身高就不高,近現代突然拔高,除了生活條件的提升以外,不知道有沒有這個原因。

二戰後為恢復人口,各國使出渾身解數,日本政策毫無人性

日本

雖然日本的政策有些不人道,但是不得不說效果還是非常顯著。日本成功短期之內完成了恢復人口的計劃,並在美國的幫助下迅速恢復和發展經濟和國力,在現代在國際上也有了不俗地位,人口總數也早早過了億。

連生十個孩子授予"英雄母親"稱號

蘇聯在二戰中的傷亡人數約為兩千多萬,其中大部分都是青壯年男性。其實在戰爭期間,很多蘇聯女性就已經加入了工廠生產甚至是直接上戰場。說起俄羅斯女性,想必很多人對其印象都是婚前貌美婚後發福嚴重吧,實際上這是因為在戰時蘇聯婦女健壯才能為國家做出更大貢獻,於是當時社會對婦女的審美都也就靠著這方面接近了。

二戰後為恢復人口,各國使出渾身解數,日本政策毫無人性

蘇聯

另外就是蘇聯為了鼓勵生育,給與生了十個孩子的婦女以"英雄母親"的榮譽。在蘇聯共產主義氛圍以及為國家做貢獻的熱情影響下,蘇聯很多婦女紛紛響應號召,據說還有婦女曾生下四十個孩子,非常驚人。

不過即使如此,俄國如今的男女比例還是沒有調整回來。

二戰後為恢復人口,各國使出渾身解數,日本政策毫無人性

蘇聯

改結婚年齡為十五歲

德國戰後恢復人口的手段跟上面兩個國家比起來就是小巫見大巫了,只是改女性法定結婚年齡為十五歲,雖說在今天看來還是不夠人性化,但是有日本在前倒是合理了幾分。不過最後德國的"佛系政策"似乎並不管用,因為直到今天,除去國內移民和流動人口,德國本土人口幾乎跟二戰前後沒有什麼區別。

二戰後為恢復人口,各國使出渾身解數,日本政策毫無人性

德國

直接引進人口,填補勞動力空缺

法國在二戰中雖然傷亡人數不及上面幾個國家多,但是畢竟是損失了很多青壯年勞動力,加上一戰的積累,法國大量從國外引進人口。在一段時間內,法國經濟的確是有了顯著提升,不過如今法國國內人種的狀態還是令人擔憂:白人越來越少,黑人和混血倒是佔了百分之六十多。

二戰後為恢復人口,各國使出渾身解數,日本政策毫無人性

法國

以上就是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幾個國家戰後恢復人口的手段,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再自行深入瞭解一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