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回家必吃的健康美食有哪些?

頭條健康


年夜飯必吃的25道菜,道道都是經典,口口都是情誼。

不單單只是菜哦,每一道都有寓意、有年代、有口感的傳統菜品,過了一個完整年怎麼能少得了它們~

八寶飯

八寶飯可是一道有著千年歷史的名菜,不但有糯米,還有豆沙、桂圓、紅棗等等。而且因為分量足、味道甜,比較適合全家人享用,所以象徵著團團圓圓,吉祥平安。

蹄髈

現在很多人都不愛吃蹄髈了,但是年夜飯上還是會有它的一席之地。洗好豬蹄,放入各種配料慢燉,小編最喜歡吃皮,滿口的膠原蛋白~好滿足。當然也有一些海寧人年夜飯的餐桌上是鹹蹄髈,味道也超好!

白斬雞

海寧人民年夜飯桌上的一道涼菜,也稱“見面菜”,看起來皮黃肉白、吃起來肥嫩鮮美。而且”雞“同”吉“,寓意吉祥如意。對啦,記得把翅膀留給孩子吃哦,可以展翅高飛~

紅燒魚

過年一定會有的菜就是魚啦,就連吃法也是有講究的,覺得再好吃魚也是不可以吃完的!一定要討個“年年有餘”的好彩頭~

八寶鴨

八寶鴨可是江浙的一道名菜,把糯米,冬筍、香菇、鮮肉等等配料塞進鴨子裡,然後包上玻璃紙蒸熟。哈哈,小怪覺得好像一隻聚寶盆,絕對能在過年為你討個好彩頭~

蹄髈,雞,鴨,魚這四樣菜是最最傳統,也是老底子的,它們出現飯桌上的時間也是很悠久的了。

油爆蝦

紅紅的殼,入口很容易脫,蝦肉吃起來很嫩,甜甜鮮鮮。因為蝦殼上有一節一節的輪廓,所以它也有著節節高升,吉祥討喜的寓意哦~

爆魚

除夕夜怎麼能少了爆魚呢,口感香香脆脆,而且還有年年有餘的寓意,簡直是過年必備啊。聽說還有利溼、暖胃的功效哦~

紅燒肉

小編家過年的時候桌上肯定會有那麼一道紅燒肉,寓意新的一年紅紅火火。作為傳統的本幫菜,最大的特點就是濃油、赤醬、口感甜啦,但是入口不會很膩哦~

蝦仁炒玉米

不用動手剝蝦殼就能吃到蝦仁簡直是懶人的福音,哈哈。所以小編每次吃年夜飯都會用勺子舀一勺進碗裡吃,爽!

紅燒獅子頭

通常家裡會在除夕前就開始做獅子頭,而且一做就是好幾十個,初一到初七都可以紅燒、清蒸、燉湯慢慢吃,象徵團團圓圓。

皮蛋

過年的時候總歸免不了要喝喝小酒啦,這時候最傳統的下酒菜就是涼拌皮蛋,清爽適口,香而不膩哦~小編小的時候,還經常見到翻皮蛋的情景,很神奇的皮蛋。

醃篤鮮

吃過醃篤鮮的人,大概都會被它征服,主要食材就是小火燜春筍、鮮肉、雞肉、排骨等,湯白汁濃、鮮味濃厚。

蛋餃

小編覺得蛋餃簡直就是過年必吃的“金元寶”啊,在速凍食品還沒有流行的時候,蛋餃基本都是現包的,皮薄餡多,一口一個鮮啊~尤其是下火鍋,看著它在火鍋裡咕嚕嚕滾的樣子,別提有多美味了,不說了,小編口水快留下來啦!

涼拌海蜇

在除夕前一晚,就要先把海蜇提前泡好,然後第二天用蔥油涼拌,一道年夜飯必備冷菜就好啦。

油燜筍

筍不但是能做提鮮的配菜,也能作為一道主菜哦。比如油燜筍。就是吃起來清脆可口,而且有節節高的含義哦~

春捲

飯桌上的春捲就是分明就是過年時期的小零食啦,而“春”字的意思取的就是迎春吉慶的吉兆啦。

炒腰果

說到過年小零食,不知道你們還記不記得炒腰果呢?脆脆香香的!

酒釀圓子

過年最不能錯過的甜品就是酒釀小圓子啦,甜甜糯糯,濃濃的酒釀味。晚上看春晚的時候可以來一碗啦~

糖醋排骨

海寧人民很青睞這道菜,過年的時候就更愛吃了,甜菜本來就很受海寧人民的喜愛。

黃金糕

除夕一般是吃年糕,不過越來越多的海寧人會用黃金糕來代替,金燦燦的味道好,而且年糕還有著“年年高”的好彩頭!

筍乾燒肉

還沒有冰箱的時候,海寧人家裡就會存很多筍乾,想吃的時候就用砂鍋燉一大鍋慢慢吃。雖然現在條件好啦,但是因為美味與回憶,大家過年還是會燒這道菜。

清蒸大閘蟹

螃蟹一般都是按人數煮的,每人跟前一隻,佔著加了蔥絲,姜等的醬油,醋,吃起來超美味。

灌香腸

這幾年越來越多海寧人喜歡過年的時候買點肉去灌香腸,然後拿回來曬乾來年可以切片吃。也有人會在海寧自己做,小編就嘗試過2次~可是做的味道~嘿嘿嘿~你們懂的。

走油肉

皮起皺紋、色澤紅潤,酥爛鮮香,肥而不膩的走油肉在老底子江浙滬一帶可是年夜飯餐桌上一道重量級年味。

湯圓

哈哈,除夕當天晚上要準備好湯圓哦。因為大年初一早晨第一頓飯一定要吃湯圓的,這樣新的一年才能圓圓滿滿,還要喝了甜甜的湯湯水水,才能有財有勢~






楊大廚


過年回家必吃的美食有哪些?很高興今天我能來回答這個問題!我是河南人,從小生長在南方!每次回老家過年,20多天能吃胖4-5斤!北方吃的海鮮不多,但是肉特別多。過年必須得有魚,有雞,有鴨!我們那裡有個特別棒的特產燜子!這個燜子都是用紅薯粉條手工做出來的,其中的工序很多,這裡就不一一講解了,下面說說用燜子做的美食吧!用燜子、蒜苗、配豬肉,最好是三層肉,或者換成酥肉,下鍋炒下,這都是一道非常美味的菜!或者單單用燜子先切成片,不要太厚,下鍋炸一下,撈出來再稍微炒下放點配料都特別好吃了!百搭的一個菜!魚,在我們那裡最早都是做糖醋魚,現在也都慢慢接受了清蒸鱸魚!雞肉也是像做酥肉一樣的炸一下,然後放在碗裡蒸個20分鐘就是蒸碗了!炸豆腐塊也是過年一二十天都能吃到的配菜!有些菜用文字是描述不出來的[捂臉][捂臉]口水都出來了!還好馬上過年了[愛慕]!最後總結下,我們祖國有太多太多的美食了,以後希望各位同仁多多出去走走逛逛品天下美食[祈禱][祈禱]發大財[贊]






木劍溫不勝溫華


作為地地道的北方人,下面我來講講我的家鄉河北農村過年期間的美食,每年一過臘八各家各戶就開始張羅採購過年的年貨以及過年期間的食材。下面講一講我記憶中過年期間家裡親手製作的那些難忘的美食!

1、凍豆腐,炸丸子:

每年過了臘八爸爸就開始張羅著做豆腐,用自己家種的黃豆直接到村裡的豆腐坊做一板豆腐,豆腐到家後和媽媽一起把豆腐做成炸豆腐,和豆腐丸子,然後將炸好的豆腐放到院子裡,北方好冷,差不多到過年的時候就成了凍豆腐,用來包餃子,炒菜都很好吃[呲牙]。

2、煮方肉,蒸肉糕:

北方過年要殺豬,進去臘月後各家各戶就開始到集市上買豬肉,一般像我們五口之家過年至少也得買個五十來斤。買回來後把豬肉切成方塊放入簡單的調料開始在灶臺上煮,大概半天的時間肉就煮好了,出鍋後抹上醬和鹽巴,過年期間就可以吃啦!我最愛吃的就是把方肉切片裹到玉米餅子裡吃,那叫一個香呀!

對於辛勞節儉的農村人來說,煮完肉的肉湯也不能浪費,更有智慧的就是用它來蒸肉糕,將紅薯面、蔥薑蒜等與肉湯調和,放入一個一個的碗中,再講其蒸熟,美味可口的肉糕就做好了,晶瑩剔透,筋道可口,是過年期間必不可少的美食。

3、蒸棗糕,捏豆包

在北方,麵食是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主食,過年期間人們將平時吃的饅頭進行升級,用麵粉和紅棗做出各種各樣的棗糕,有花有魚,有棗山,既好吃又好看,還有各種美好的寓意。

除了棗糕,還會做一些豆包和包子,豆包是用純紅豆煮熟壓碎再放一些紅薯進去做成豆包餡兒,這樣的豆包跟外面店裡的更純正,是我過年期間最愛的甜食。

這就是我印象中小時候過年的樣子,不過經濟條件的變好,很多人也不太願意自己親手製作過年的吃食了,年味也沒有那麼濃厚了,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跟我一個感受呢?











小小食光美


我家是農村的,吃得東西大部分都是自己種的,就有白菜、青菜、蘿蔔等等這些都是自己種,還有吃的豬肉,雞肉,鴨肉,羊肉,牛肉等等也都是自己家裡面養的,所以相對於外面買的來說還是很健康的。

我們家每年過年都會做豆腐,先把家裡的黃豆泡發,再用機器打成豆漿,把打好的豆漿放大一個大鐵鍋裡面燒開,分次加入酸水,也就是我們說的“點漿”,這時候火就可以燒的小一點,等待豆漿慢慢的從豆花凝結成豆腐塊,這時候就可以準備壓豆腐用的箱子了,再在箱子裡面鋪一層大一點的過濾網,再用東西將豆腐盛到壓豆腐用的箱子裡面,上面用蓋子壓住,最後再在蓋子上面放一個重一點的東西壓住,這樣就可以將豆腐裡面多餘的水壓出來,豆腐就會變得很緊實了。壓好了,用刀切成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把它烘成豆腐乾,還可以做成黴豆腐,還可以做成麻婆豆腐等等,不管是炒著吃,還是煮著吃都很好吃,而且自己做又健康。

還有就是零食了,比如說核桃,瓜子,花生,板栗等等這些也都是自己家種的,不得不說的就是紅薯幹,小時候我外婆每年都會種很多的紅薯,她說等紅薯長大了就可以曬紅薯幹給我們吃了,每次過年去她家都可以吃好多,香甜軟糯可好吃了。還有柿餅,也都是自家柿子樹上結的,然後等柿子熟了,再摘下來去掉皮,串起來,掛在通風透氣有陽光的地方晾曬起來,等到過年了就拿下來分給小朋友們吃。





小鍋鍋V


看到這個問題,就第一時間上來回答。我想大家只要是關於自己吃的食物或是家庭的一些事情,肯定是滔滔不絕,我也不例外。

關於過年必吃的美食還真是多,有帶魚、排骨燉土豆、涼拌豆芽、涼拌蓮菜、花饅頭、燴菜等等。說到這兒,我恨不得現在立馬過年回家吃。藏在記憶深處的美食,一道、一道地出現在自己的眼前,每年準備這些,印象裡大家都很忙,總是急匆匆的。

家裡的過年食物一直是爸爸做,不過,從我初中以後,過年的所有食物都由哥哥準備製作了。那年爸爸生了重病,從此以後,再不能聞油煙。

第一道:香煎帶魚

只有過年才會吃帶魚,原因有好多,最主要的就是經濟比較差,而且當時村裡販賣的比較少。當然也是因為操作比較麻煩。

做法:先用小刀將帶魚身上的銀色保護膜刮掉,再將內臟去掉,最後把帶魚頭去掉,尤其要注意將魚耳清理乾淨,否則會很苦。

反覆沖洗幾遍,切成4釐米左右的魚段,用料酒、大蔥、薑片、花椒、大料等調味品醃製一小時,然後在其中甩兩顆雞蛋,一勺澱粉攪勻,都在帶魚塊上裹漿,最後將一塊一塊帶魚放熱油中煎熟即可,放涼後進冰箱凍室。

在正月的幾天裡,每次取幾塊直接蒸熟就好,味道鹹香鮮美,回味無窮。

第二道:排骨燉土豆

這道菜比較簡單,現在我也早已把它日常化了,經常做著吃。但過年回到家還是能看到這份招版菜。

以前家裡只是燉排骨,裡面不加其他食物,直到嫂子嫁過來,燉排骨裡必須加土豆,她的家鄉主產土豆,她也很愛吃土豆。剛開始,我還有點不習慣,但後來吃著吃著也挺好吃,以至於以後燉排骨裡土豆成了標配。

其實,排骨里加土豆,營養高,排骨比較油膩,加土豆的清香,使得排骨味道不太膩,而且土豆還比較油潤好吃。

做法:將排骨洗乾淨,放入熱水鍋內氽一下,去血水和油沫,然後放高壓鍋內。再洗兩個土豆,去皮,滾刀切塊也入高壓鍋裡,加大蔥段、薑片、花椒、大料、香葉、食鹽、生抽、幾滴醋,加水燉即可。

這道菜,通常不放,就是現做現吃。其實,在村裡能做到現做現吃實屬不易啊。

第三道:涼拌豆芽和蓮菜

這其實是兩道涼拌菜,我放一起介紹了。

哥哥最拿手的要屬涼拌菜了,他曾經被聘請去做涼菜師傅。說到這裡,大家就要明白,我介紹的做法,可能與哥哥做的相差太遠,味道也差的遠,但我還是願意介紹這涼拌菜的好吃營養,做法嘛就算了。哈哈哈~

豆芽,都是村裡鄰居自己現發的豆芽送的,所以維生素C的含量還是比較高的,損失不大。清脆爽口、營養豐富。

蓮菜,通常村裡人不吃,可能是嫌貴吧,我家也只是過年才吃,主要做涼拌菜。這道菜是我和爸爸的最愛,脆脆的,有嚼頭。

結語:

說說過年回家必吃的健康美食,其實就是帶著滿滿的回憶,或是期待今年的過年時的情景。說的太多,就會越想念家裡人,在新的一年裡,希望家人身體都健康平安。


楊俊琴註冊營養師


座標河南鄭州,喝慣了方中山胡辣湯,吃不厭的合記燴麵,還有讓人深刻的葛記燜餅...這座城市承載了我太多的時光,從上大學到讀研到工作生活一直都在這兒,可以說是我第二個人家鄉。


不過,再有半個月,我就該返程回到最初生我養我的那片故土——濮陽。


昨天鄭州下起了初雪,“雪”是最容易讓人想起家的事物,出門散步看雪景,年味漸漸開始濃郁。不禁歸心似箭,想起兒時過年下雪和二姨家表哥去結了冰的河面打出溜滑(被大人狠狠批評了一頓),想起了小時候母親經常為準備年夜飯食材,天不亮便裹著厚圍巾去菜市場,就為了圖個新鮮,還有小時候和妹妹在年夜飯桌上搶炸春捲吃....


其實,外人說河南,總說八大菜系沒豫系。河南人看濮陽,就會覺得你們那是不是隻有裹涼皮?那麼問題來了,濮陽人過年到底吃什麼呢?


濮陽作為個油田城市又是由五湖四海的聚集起來的,大飯桌上確實拿不出太多響噹噹的東西,但有一樣,可以撐撐場面,也是我家過年桌上必備的一道菜,那就是槽魚。


槽魚名字土,但是選材做法極其精細。首先這個魚,要是黃河鯉魚,其次再說湯,要是滷雞老湯。

小時候,都是我父親親自去挑魚,母親在家煨好雞湯。食材是雖然不同家的槽魚。在滷上卻文章各異,東家偏鹹西家辣香。

我還是最喜歡我家的口味,那是我母親做這道菜獨特的手法。魚買回來,父親麻利給魚去鱗剖腹,母親放入湯中小火慢煨,滷製一天一夜,魚肚裡還可以加些襯菜,出鍋以後魚還是魚,外形完好,但因為是老湯,香味濃郁,各種滷香均已吃進魚中,魚的腥氣便可無影無蹤。


更奇妙的是,由於熬製時間長,槽魚不但魚肉軟嫩,更是魚骨香酥,享用之時絲毫不會有魚刺卡喉的顧慮,直管大快朵頤即可,過癮,暢快!


奶奶上了年紀牙口不太好,卻仍然吃的津津有味。


今年過年,年夜飯的重任就落在我和我愛人的身上,我要擔任父親的角色去挑選品色絕佳的黃河鯉魚,雖然和給患者做手術比起來是一件小事,但是我迫不及待,卻又不禁感嘆。不知不覺,我已過而立之年,我也已經足夠成熟穩重,父母的鬢角竟也越來越花白...


伴著窗外的雪景,希望時光能善待我們每一個人。


毛髮移植高醫生


還有一個月就過年啦,想必很多人的心都已經飛到家裡了,特別是家裡的美味,已經在腦海裡出現了無數次啦,我出生在雲南大理,在我們家鄉,每年回家必吃的健康美食有哪些呢?

1,火燒辣椒苦菜。為什麼我會把這道非常平常的菜寫在第一位,而且還要強調是火燒辣椒一起的苦菜呢?首先我特別喜歡吃蔬菜,特別是在老家豆地裡面長的苦菜,沒有經過任何農藥,是在純天然的突然裡面生長出來的,味道本身就很天然了,再加上幾乎吃不到的火燒辣椒,真的是非常香。


2,木瓜雞。大理的口味偏酸辣,其中我們的木瓜魚,木瓜雞就是非常地道的地方特色菜。所以回家木瓜雞也是必吃的,可能很多人會說為什麼雞不可以在外面吃,因為家裡的雞都是放養的,比較香,外面是吃不到的。

3,鍋巴豌豆涼粉。豌豆涼粉也是我們家鄉的一種特色小吃。其用純豌豆粉製成,並且有一層豌豆粉做出來的鍋巴,合在一起就是鍋巴豌豆粉。一般是涼拌來吃。

4,臘香腸。臘香腸是雲南的一種特色食物,每到過年,家家戶戶都會殺年豬,也會順就做我們喜歡吃的臘香腸。過年的時候臘香腸剛好掛幹可以食用了,所以也是必吃的美食啦。

當然還有各種臘肉和地方小吃啦。


返童歸真


我是山東人,我們那裡過年都是麵食為主,記得小時候,每到過年的時候,大人們一到進了臘月就開始蒸饅頭,蒸包子,豆包,粘豆包,栆花饃,炸藕盒,蒸丸子,燉豬肉,那大肥肉一塊一塊的吃著真香,在聽著放炮的聲,感覺過年真好,特別高興


北漂三寶媽媽的生活


我和我妻子都是地地道道的河南人,來貴州工作10多年了,每年春節我們都會帶上小孩一起回到河南焦作市老家,在小年之前家家都非常忙碌。在河南人的年夜飯裡,“餃子”絕對是重頭戲,沒有餃子的年夜飯是難以想象的。即使現在很多人年夜飯安排在餐廳、酒店,但在河南人的除夕團圓飯桌上,沒有哪一道菜可以蓋過餃子的風頭!將餃子從外圍一圈一圈地擺起,直到擺滿為止,民間俗稱為“圈福”。

除了喜歡吃餃子以外,我還喜歡吃麵食,河南是個吃麵食的大省,過年蒸麵食、吃麵食的習慣,一直沒改變。河南燴麵對於每個河南人來說都是特別存在,只要是河南人一聽到燴麵那眼睛馬上就亮了,河南的美食主要是以簡單樸素為主,所以在春節年夜飯的時候怎麼能少了燴麵呢,燴麵代表著家的味道,只要能吃上熱騰騰的一碗燴麵那幸福感油然而生,吃的不是面是踏實是幸福。




骨科醫生李貴山


大家好,我是一名腎內科醫生,看到這個問題,讓我就想起了前幾日在單位和一位老中醫聊到了健康、養生的話題,不得不說,作為我國的傳統醫學,中醫真的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我學的是西醫,健康飲食其實沒這麼多道道,中醫可就不同了,食補、藥膳都需辯證看待,健康美食是這樣的。

飲食文化不容小覷

  •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飲食特點,同樣的食材針對不同的體質又有所講究,大自然給予我們的食材是非常豐富的,勤勞的人們又通過巧妙的構思、創新的廚藝讓色、香、味、意、形、養俱全的美食滿足了我們這些吃貨對口味豐富、營養均衡的需求,也保證了飲食對食客們身心健康的需求。

  • 正所謂藥、食同源,用飲食的方法來調理健康,預防疾病,治療初起疾病也是中醫文化的其中之一,正讓我想起了上學的時候學的一片文章:《扁鵲見蔡桓公》,說實話,過去這麼久了,有些細節也忘記了,大概意思就是:他認為預防大於治療,他家裡3兄弟都是治病救人,不同的是他大哥治病,是在疾病還沒有露出苗頭的時候提前消除了病因,但是此時病人並未察覺,反而被認為沒有啥效果,所以大哥的醫術只有家族內部才知曉。二哥治病,是在疾病剛露出苗頭、剛有輕微徵兆的時候就解除了病因,阻止了疾病的發展,但是病人也不知情,都以為二哥只能治一些輕微小病,所以名聲不出鄉里。而扁鵲只有在病情嚴重的時候才知道救治,病人只看到他用針、藥等方法醫好各種疑難怪病,就認為他醫術最高,所以名聲傳的很遠。但事實他認為那兩位不出名的哥哥才是真正的‘明醫’,而他只是名滿天下的‘名醫’而已。他認為真正高明的醫生應該是能夠料疾於先,事先解除疾病發展的病因,不給疾病生長的機會,而不是等到病情發展嚴重以後才來醫治,是啊,一日三餐,我們都離不開,在快節奏生活的今天,健康飲食也不得不重視。
  • 365天等於1年,1年又可以劃分為春、夏、秋、冬四季,而氣候也有寒、涼、暑、熱,食物有寒、熱、溫、涼之分,我們不同人的體質又各有不同,這也正是中醫要根據不同人不同的體質對藥方進行加減,以調理到最佳狀態,針對日常飲食,體寒的人食熱,體熱的人食涼,起到糾正臟腑陰陽之偏,防病治病,延年益壽的功效。
  •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針對不同食物屬性的不同、加之烹飪技藝功能的發揮,融入美食當中,就能起到調理健康的功效,這正是我對題主問題“健康美食”的最佳解釋。

冬季飲食有講究

普遍來講,我們在家過年的時候正處於冬季,立春還沒過,這時候健康飲食上可以適度進補、補充氣血,保持良好的心態,動靜結合,增強體質,少吃寒性的食物(螃蟹、海鮮等)以補脾胃、溫腎陽、養腎防寒、滋陰補腎為宜。

針對冬季(過年時節)具體健康美食的建議

早餐可以選擇如下:小米粥+包子+時令水果;五穀豆漿+油條+煮雞蛋+時令水果;美味鮮奶茶+麵包片+煎雞蛋;牛奶麥片粥+花捲+西紅柿1個;桂圓枸杞銀耳羹+麵包片+1個水煮蛋。

正餐可以選擇如下:紅燒羊排、芹菜木耳、白菜炒粉絲、白蘿蔔豆腐湯、香菇炒白菜、鮮蘑菇燉小雞、清炒油麥菜、羊肉炒麵片、羊肉水餃、羊肉泡饃等菜餚。

我們家鄉幾種比較常見健康美食,媽媽的味道,值得期待、值得擁有。

1.清燉羊肉:

食材:羊腿一根,最好切的大塊一點。土豆三個,白蘿蔔一條,胡蘿蔔3個,大蔥一根,醬一塊,花椒適量。

做法:羊腿過開水撈入湯煲,加適量的水,加入花椒適量(怕吃花椒的可以用紗布包起來),花椒很好的去除羊肉的腥味,大火加熱。 羊肉一邊燉著,一邊將其他材料處理好。蔥切段,姜切大塊拍碎,蘿蔔土豆等去皮後切大塊。姜最好拍碎,薑汁能煲出來,湯吸收薑汁會微辣,既驅寒又好味,再把所有材料都加到湯煲中,大火燒開,去泡沫,轉中小火慢慢煲,至少1鐘頭以上。 出鍋後酌量加鹽和白胡椒粉即可,喜歡吃香菜的出鍋後用香菜點綴一下。

2.咖喱牛肉:

食材:牛肉、土豆、洋蔥、姜、胡蘿蔔、牛奶、蔥、咖喱粉、鹽、植物油、料酒等。

做法: 將牛肉改刀切成牛肉塊,土豆去皮切成滾刀塊,洋蔥切成絲,胡蘿蔔切成塊備用, 鍋中加入能沒過牛肉塊的水,放入料酒、薑片、蔥段、牛肉塊大火煮開撇去浮沫,改小火煮到七成熟撈出備用,咖喱塊加入少量熱水稀釋備用,另起鍋加入適量植物油,油溫七成熱放入蔥絲炒香,然後下入牛肉塊繼續翻炒,再放入土豆塊、胡蘿蔔塊一起翻炒,再放入挑好的咖喱汁和能沒過食材的牛奶,大火煮開後改小火煮熟,中間不停的攪動,最後出鍋。

3.山藥燉排骨

食材:排骨400g,鐵棍山藥1枝200g,生薑適量,山楂15g、甘草2.5g、鹽、胡椒、味精、醬油、香蔥 。

做法:鍋中放水燒開,放入洗淨的排骨,焯15分鐘,撈起待用。起鍋燒油,倒入排骨、生薑、山楂、甘草一起爆炒,聞到香氣,加水武火燉20分鐘,看見水快乾的時候加入山藥翻炒勻,加入調味料炒勻,加水文火慢燉40分鐘直到排骨熟爛即可起鍋。

4.開胃酸蘿蔔

材料:準備陶壇或玻璃壇一個,帶蓋的那種,洗淨備用。

做法:準備冷開水半壇,切記一定要冷開水,別的水都不行,加適量食鹽,可根據喜好加入蒜頭、辣椒、八角、老薑、花椒、白糖等。將蘿蔔切成塊放入壇中,然後蓋上壇蓋,在壇蓋外沿加上水,最短醃製4--5天(期間不能揭開壇蓋),撈出即食。


5.涼拌大蒜須

食材:大蒜須,鹽、芝麻油、生抽、白糖、薑末、小米椒、香菜、十三香等。

做法:將大蒜須沖洗乾淨,用水浸泡半小時洗乾淨控幹水備用,蒜末,薑末,小米辣切好備用,取一個碗放入大蒜須,鹽,生抽,白糖,十三香、薑末,用筷子拌勻,放入一勺香醋然後用力的攪拌攪拌再攪拌,使味道充分的融合,再用右手輕輕的撒上香菜,美味就做好了。


總結: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各個地方都有各種美食,說是說不完的,但是相同的是,在春節這麼一個團聚的日子裡,和家裡人在一起,吃著家裡長輩做出來的健康美食,那咱就“年”味十足,鼠年往前衝、衝、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