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喝醉酒战斗力多强?为什么打得过老虎,却打不过恶狗?

历史知事


原著中,武松压根就不会醉拳,并且当时的酒度数本就不高,要想喝醉喝好,就得达到一定的量。当人体内的酒精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将中枢神经麻醉,以致于头晕眼花浑身无力反应迟钝,路都走不稳了,还想使劲打人?而大多数人在微醺之时的表现均为精神兴奋、面部发红,还有人直接成了话痨,这说明些许酒精还是能让人感到畅快的。

武松在小说前段有三次酒后暴力事件,分别发生在景阳冈、孟州城、孔家庄,我们分析下武松这三次的酒后表现就能完美的解释题主的疑问了。

武松在景阳冈,可能喝了全书中度数最高的酒,但宋朝的酒都是发酵制品,度数再怎么高,也比不上现代的白酒,你让武松喝十多碗现代的白酒试试,那岂不是作死。当武松大醉后走入景阳冈时,他是没有丝毫的恐惧的,因为在他看来,店家是以冈上有猛虎为由,骗客人住店,这种赢销技巧简直弱爆了。所以当老虎真的出现时,武松吓了一身冷汗,顿时酒也醒了。咱暂且不说人受到惊吓后出汗能不能解酒,就算武松清醒时遇到这么一个怪物,也得吓得够呛,所以武松只能拼了老命去与老虎相拼。由于官府贴了告示,去景阳冈的人少了,老虎是又饿又喝,这又给了武松胜利的机会。所以要清楚一点,武松打虎时,酒已经被吓醒了。

武松在孟州城,为了替施恩夺回快活林决定教训蒋门神,虽然武松一路饮酒,但走到快活林根本就没醉,因此也不存在醉拳一说。那么为什么武松要喝酒,一方面是因为武松嘴馋,就是想品品孟州的美酒,另一方面是因为武松要以醉汉的姿态让蒋门神放松警惕,从而快速的取得战斗胜利,事实证明,他成功了。

武松下孔家庄殴打孔亮,多少就有点恃强凌弱的意味了。人家酒肉本就是孔明孔亮寄存在店里的食材,武松非觉得店家故意不卖他,于是又打店主,又打孔亮,这时候的武松俨然一副泼皮的姿态。酒足饭饱之后,武松就要继续前进,奈何脚步踉跄,行动不便,又看到了一只乱叫的舔狗,就扔刀砍狗,结果狗没打着,自己还摔倒了。其实这个时候武松的状态才像个醉汉,头脑的真的不清醒,力气也是真的使不上。

所以,别觉得武侠小说中的醉拳很厉害,也没有那种酒喝得越多攻击力越强的说法。


武松一受惊就觉醒,比如在柴府遇到宋江时也是如此…


逻辑文史游


得益于施耐庵的浓墨重彩的描写,每个人都能对武松的故事如数家珍,从结拜宋江、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以至血溅鸳鸯楼;武松的形象日益丰满,在国人心中是形象也是越来越高大伟岸。

那么武松喝醉酒之后的战斗力有多强呢?这要看武松是微醉还是烂醉了,可以从武松喝酒后的三场打斗中去寻找答案,一是景阳冈醉打猛虎,二是快活林醉打蒋门神,第三就是白虎岭酒后被捉。

很多人从武松的酒量来对比,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认为更应该从当时武松所处的环境和心态上面去寻找答案,我们来分析一下:

01

景阳冈醉打猛虎

先说说武松当时的心情,当时的武松已经得知自己没有打死人,更没有惹上官司,忙着回家和哥哥团聚,心情应该是极度舒爽的,毕竟压抑了一年的心头事一下被释放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这个时候喝酒,心情是相当的开心,所以喝了十五碗酒,出门的时候还没有醉倒,在进入景阳冈的时候被小风一吹,酒劲上涌,紧接着被老虎一吓,酒变成冷汗流了出来,但是残留的酒精还在身体里发作,这时候武松的状态应该是“酒酣胸胆尚开张”借着酒劲,酒壮英雄胆气壮,一顿乱拳,打死了老虎。

02

快活林醉打蒋门神

孟州道上的武松,被施恩好酒好肉的伺候,但是心中还是憋着一股气,为什么事情呢?只因为这施恩小瞧了武松,虽然知道武松的勇力,但是对于武松能不能斗倒蒋门神,心中还是有很大的忐忑和担忧。

正是因为施恩的这种担忧,武松憋着劲,非要打到蒋门神,只为争口气。怎么才能打到蒋门神呢?那还得靠酒提提劲,顺便示敌以弱,让蒋门神以为自己是个醉汉,不会加以防范。

这时候喝酒不能乱喝了,武松也是有计谋的人物,此去快活林十四五里,有十二三酒家,每家喝上三碗,之后一路步行,散发酒劲,让自己一直保持似醉非醉的状态,属于“纵使微醺不用扶”果然借着酒劲,三拳两脚,打的蒋门神跪地求饶。

03

白虎岭酒后被捉

白虎岭的武松已经是血溅鸳鸯楼之后,犯下杀官重罪,遇赦不赦。前途一片渺茫,天地之大没有容身之所,只能改头换面、准备落草为寇。(这里说句题外话,这时候的武松还想着能被招安,从新做人。)

可想而知,这时候武松的心情应该是郁闷十足,抑郁寡欢,喝酒也是想着谋求一醉。大家都知道,心情抑郁的时候,喝酒最是容易醉人,情绪不佳的时候喝酒也是最容易上头的。

刚刚酒劲上涌的时候武松借着酒劲打跑了店家和孔亮,接着心情抑郁的一个人喝闷酒,一直喝到饱,喝不下去了才罢休。

也就是这会,走出来的武松被黄狗追叫,想要打黄狗的时候醉倒在小溪里面,紧接着被孔亮带人活捉,打了一顿,幸好遇见宋江,接着被救。

从这三次来看,第一次武松是无意中被吓得醒酒,保持微醉的状态打死老虎;第二次是自己刻意保持微醉,打到蒋门神;第三次的确是想把自己灌醉,典型的“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这时候真正喝醉了的武松,别说打狗了,没把自己淹死都是万幸。所以武松喝的烂醉之后,战斗力基本为零,只有微醉的时候才像是加了BUFF,满血满配。

酒:学名乙醇,喝了之后敏捷减70%,智力减80%,战斗力增加300%



三点文墨


首先必须要强调的一点就是:武松是人不是神,那种说“武松酒喝得越多,战斗力越强”的说法纯粹是骗人的。那么为什么会发生“打得过老虎,却打不过恶狗”的奇葩事儿呢?我认为主要原因是:第一,武松打虎纯粹是意外事件,那是武松喝多了酒之后,真的遇到老虎,武松无路可退,要么打死老虎,要么被老虎吃掉!第二,血溅鸳鸯楼事件之后,武松的人格发生严重扭曲,已经不再是那个做事冷静、有法度的武松,而是破罐子破摔的武松;第三,武松在孔家庄明显是真正醉酒,醉得一塌糊涂,走路都走不稳当,别说打狗了,就是猫都打不过。

第一,武松打虎纯粹是意外事件,那是武松喝多了酒之后,真的遇到老虎,武松无路可退,要么打死老虎,要么被老虎吃掉!

武松在景阳冈之前,并没有什么骇人的事迹在江湖上流传,就是从景阳冈打虎后,他的大名才在江湖上流传起来,人人提起武松,都会问,是那个景阳冈上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武松么?可以说,武松打虎成为他人生中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件大事了,但很搞笑的是,这件大事并非武松处心积虑做出来的,完全只是一种巧合,一种被逼无奈!武松向来嗜酒如命,但在血溅鸳鸯楼事件之前,武松喝酒实际上还是心里有数,会自己拿捏好分寸的。比如景阳冈之行,他虽然喝了十八碗酒,但没有到烂醉如泥的地步,只不过是被山风一吹,酒劲袭上来,让他产生强烈的睡意。他始终不相信这景阳冈上真的有猛虎出没,因为他此前经常走这条路,他认为是酒家为了招揽生意故意吓唬他,为的是让他在店里住一晚。但当他亲眼看到眼前的猛虎后,那酒意早就吓醒了,面对猛虎,武松没得选择,如果不玩命打死老虎,自己就得成为老虎的口中餐。武松打死猛虎的英雄壮举,就是这么给逼出来的。

第二,血溅鸳鸯楼事件之后,武松的人格发生严重扭曲,已经不再是那个做事冷静、有法度的武松,而是破罐子破摔的武松。

武松的人生,以血溅鸳鸯楼事件作为分水岭,此前的武松,虽然个性豪侠、粗犷,不像林冲那样畏首畏尾,没有一点男子汉气概;但武松也绝对不是鲁智深和李逵那种莽撞冲动的人,他做事既有很高的智慧,也有十分的法度,从来不会乱来。只需要看看武松为哥哥武大郎复仇的过程就知道武松做事有多么充满智慧,又极有法度。他找到物证、人证后,本来想走法律程序告倒潘金莲和西门庆,希望法律作出公正的判决。后来被知县拒绝,他依旧没有失去分寸,在杀了主犯潘金莲和西门庆后,只是押解王婆到县衙,并没有杀死王婆。因为武松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就在西门庆,杀死西门庆清除掉知县的压力和障碍,使得武松再次获得了知县的同情和庇护,让武松以最小的代价成功为哥哥复仇(只是脊杖加上刺配,并没有被判死刑)。而血溅鸳鸯楼之后,武松彻底变了,他的人格发生严重扭曲,随时做好死的准备,所以破罐子破摔,喝酒再也没有法度,一喝就是烂醉,所以会连狗都打不过。

第三,武松在孔家庄明显是真正醉酒,醉得一塌糊涂,走路都走不稳当,别说打狗了,就是猫都打不过。

前面说过,血溅鸳鸯楼事件是武松人生的分水岭,血溅鸳鸯楼事件,武松痛下杀手,管他什么人,只要是张都监府上的人,他全都杀了个干干净净。这是武松跟自己彻底决裂和告别,此后的武松,再也不会相信官府中人,再也不会相信法律,再也不会相信官府。这也意味着此后的武松,再也不可能回到官府中去做什么都头,再也没有可能去老老实实接受牢城营的改造,再也不可能是个自由人,从今往后,武松知道自己就是个身犯死罪的通缉犯,随时可能被官府抓住砍掉脑袋,活一天是活,活一百天也是活。活过了今天,不知道明天会不会被官府抓走。在这样的心态之下,武松再也没有像之前那样凡事保留几分清醒。比如武松受施恩之邀,去找蒋门神的茬儿的时候,他虽然沿路喝了十几次的酒,总共有三十来碗酒,但这远没有到醉的地步,只是有五七分酒意,所以打蒋门神在武松心里是有十足把握的事情。但这一次在孔家庄,武松则是破罐子破摔的心态下,明显喝醉了,醉得一塌糊涂,走路都不稳,别说打狗,就是一只猫,武松也打不过了。


乔鞅


武松在《水浒传》中,没有写他与天罡中好汉比试的场面,不好和林冲、卢俊义之类的比较,但从书中对他的几场战斗中的描写,可以分析出他的战斗力如何。

斗杀西门庆中,西门庆能踢飞武松手中的单刀,应该功夫不弱,但被武松割了首级。

帮施恩醉打蒋门神,那蒋门神也是有一把子力气的,武松应该是借酒装醉,把蒋门神打得没有还手之力。

孙二娘武艺不俗,但她在十字坡被武松轻松拿下。夜走蜈蚣岭时斩杀飞天蜈蚣王道人,在孔家庄,地煞星孔亮连出手的机会都没有。在征讨辽国时徒步杀死称作辽国十二星耀大将之一的耶律得重。攻田虎时一刀砍死偏将沈安。征方腊一招徒步斩杀了方腊军团的三大王方貌,方腊手下的王,武功应该没有水分。

帮鲁智深时,碰到方腊阵中马军大将贝应燮被武松一招硬扯马下,割了头,这贝应燮能和鲁智深过招,又是大将,被武松秒杀。

从这些战例,我们可以知道武松是遇强则强,几乎没有败绩(失去胳膊那一场不算,妖道用的是法术,不算真正的武艺比拼),他的武功似乎没有上限,有此武艺,杀虎应该没问题。他虽然醉酒上山,但虎来时,他的酒都化作冷汗了,也就是说他打虎时不是醉酒状态。

而在水浒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一只大黄狗赶着吠。武行者大醉,正要寻事。恨那只狗赶着他只管吠,便将左手鞘里掣出一口戒刀来,大踏步赶。那只黄狗绕着溪岸叫。武行者一刀砍将去,却砍个空。使得力猛,头重脚轻,翻筋斗倒撞下溪里去,却起不来。冬月天道,寒冷的当不得…淋淋的一身水…只在那溪水里滚。”堂堂打虎英雄竟被一只狗弄得狼狈不堪,这是因为他此时是烂醉如泥,站都站不稳,怎么杀狗?

武松不是因为醉酒才武力值惊人,而是他本身就深藏不露,领兵打仗也许不行,但单打独斗,在36天罡里恐怕挑不出两个来。





书十二卷


水浒好汉喝酒标配,一角酒,就二斤牛肉。武松酒量大,一般两角酒左右。 打狗那章正逢冬寒,当天武松为了御寒,一路吃酒上来,已有五六分酒意。



在过了一个土冈下来,找了一家酒肆坐定。大碗筛酒,尽情喝来,又灌下四角黄汤。以前喝酒顶多是深醉,这次喝得过量,是烂醉。深醉和烂醉的区别是,深醉是有酒意,却不至于头重脚轻。烂醉是双眼朦胧,分不清南北,瘫软难扶。要不以他的身手武功,打了孔亮,怎又会被绑了去?

打孔亮时,还是深醉。这个时候,跟他上景阳冈打虎的状态差不多。酒劲弥漫,神力倍至。正是好时分。而且,武松只要被人后猛兽攻击,才能激发出他的战斗力,拳脚功夫才能彰显。一般练功臻为化境,感时遂通,防卫都出于本能。



武松若是追着人打,喝了酒,东倒西歪,往往跑不快。只要后劲一卸,前力不继,武功再高,最终也是难以支撑。

打了孔亮,又抢喝了他的好酒。本已深醉,转至成烂醉。遇到黄狗狂吠,心中怒起,拿把刀去追,就犯了酒醉不能追的禁忌。大狗是绕着溪边跑,一回头一狂吠,惹得武松着急。此次看狗是两眼朦胧,狗影重叠。这刀挥过去,也不知劈的是虚影还是实物。


最后翻滚入溪,爬不起来。武松好酒,若不烂醉,很少有人近得身。恶犬顽皮,欺负一个打虎英雄。所谓打虎英雄被犬累,壮士穷途一饭难。

放在平时,哪能被狗给戏耍了,只怕见到武松的煞气,跑都来不及。当然,若武松嘴馋,想吃狗肉,见着了狗,想必离得不远,多少条狗都被杀了。还能炖个狗肉,约上鲁智深,喝上几大碗。



施老先生写这段,比较接地气。不能让英雄太过完美,又打虎,又神力非凡。见到任何好汉都秒杀,天下无敌,超凡通神。唯一被降服,是超出三界的妖法。这样的人,世间少有,读者也难以接受。今日被一只大黄狗耍的团团转,落拓无奈。甚觉得心里还荡漾出一丝人气,原来武松也是人,也会倒下。这份可爱的描写,才是我们要的人物。






湾火


武松打虎的故事声名远扬,很多人说起这事来都会对武松的神勇赞叹不已,毕竟徒手打死老虎的好汉,在《水浒传》里也是唯一份的。不过有人会有个疑问,如此厉害的武松,为什么在孔家庄反而被恶狗所欺,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实际上,这事并不奇怪,就好像一个学霸,经常考试考第一,但也会有偶尔一两次,状态不好的时候,交出的成绩让人大跌眼镜。一个人的武力值跟他的身体状态,情绪好坏甚至周围环境都会有关系。所以打虎英雄被犬欺就跟那句虎落平阳被犬欺是一个道理。

看看打虎之前武松是什么状态呢,那时候武松因为之前跟人打架,他以为把对方打死了,所以跑到柴进府上避难。由于他没有什么名头,脾气又差,在柴进府上备受冷落,憋了一肚子气。后来听说原来被打的那人没有死,武松可以回老家了,心情一下子放松下来了。在这个时候,武松遇到了宋江,跟武松不一样,那时候宋江名满天下,是大名鼎鼎的及时雨,柴进也十分敬重他。而武松跟宋江算是不打不相识,宋江一看这个大汉我喜欢啊,极尽拉拢,柴进看着宋江如此,也把武松当做上客。于是,武松从无人问津到跟柴进、宋江他们平起平坐,好吃好喝了许多天。后来宋江送武松离开,又给他说了一堆鼓励安慰的话,说武松你厉害啊,是个人才啊,将来肯定可以出人头地的,把武松听得飘忽的。宋江不仅好话说尽,还给武松钱财。就这样,武松从一个街头混混变成了宋公明都推崇的好汉,武松心里面那个美啊,那个踌躇满志啊,就别提了。

这个时候,可以说是武松心情状态都是最佳的时刻,这时候的武松来到景阳冈,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好不痛快。实际上不要说武松,就是普通人也有这个经验,就是心情好身体好的时候,喝酒不容易醉,平时能喝三瓶这时候可以喝五瓶,相反的,如果身体心情都很差的时候,平时喝三瓶到时候可能只能喝一瓶。武松这时候春风得意,一口气喝了十八碗酒,也不过是微醺状态,正是飘飘然特别舒爽的时候。

这时候店家告诉武松说景阳冈上有老虎,晚上你就别过去了,在这待一宿,等白天人多了一起过去,武松正是踌躇满志的时候,把店家话全当欺骗之词,而且就算有老虎来了,他也不怎么害怕。后来他看到官府榜文的时候,知道店家说的是真的,尽管心里有点犯嘀咕,但也没有真的害怕。一来是武松艺高人胆大,当时的状态特别好,二来他确实喝了很多酒,的确也可以壮胆识。后来果真遇到了老虎,这时候的武松无论是体力还是精气神,都处于绝佳状态,借着酒劲,居然就赤手空拳把一只老虎给打死了。

后面果然如宋江所说,打了老虎以后,武松一跃成为阳谷县都头,管理一方治安,是知县面前的红人,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经济收入,比以前都有了极大地提高,可以说是出人头地,扬眉吐气了。

然而好景不长,因为西门庆和他嫂子潘金莲谋害了武松大哥,武松为了报仇吃了官司,从一个前途似锦的武都头变成了阶下囚,武松心里的郁闷可想而知。当然,由于武松这报仇报的有理有据有节,因此判的也不是很重,他不是没有机会的。后来武松帮施恩打蒋门神,遭到蒋门神、张都监一伙人的陷害,武松等于是罪上加罪,从此再无翻身希望。后来武松索性大开杀戒,杀了半路劫杀他的官差,血溅鸳鸯楼,从此跟官路决绝了。

要知道,武松从小跟着残疾哥哥在市井里厮混,遭遇了无数磨难和白眼,而市井里最大的莫过于那些当官做差的了。武松能够从一个小混混变成一个正儿八经的官差,这是多大的造化,给了他多大希望。然而后面一系列遭遇把他全毁了,可想而知,武松心里是有多么苦闷,而心情苦闷时候特别容易喝醉。

后来虽然有张青、孙二娘等人开导,给他指路让他落草,但是他的心情依然不好。这时候路过孔家庄,少不了吃肉喝酒,但是那店家却说没肉,心情本来很差的武松立马就不高兴了,然后又发现人家居然有肉但是不给他吃,勃然大怒,大战四方,把店家伙计都打跑了,径自吃肉喝酒。但是这个时候武松心情是很差的,喝着喝着就醉了。当他跌跌撞撞出来的时候,恰好有个黄狗朝他乱叫,武松气不打一处来,就去追狗,结果失足掉河里,那时候正是冬天,喝酒多了本来就体寒,再加上冰冷的河水一激,武松登时虚弱不堪。后来被打跑的伙计找来二十多个庄客,众人一起把武松拿下了。

实际上倒不是武松打不过狗,只不过狗跑的时候没撵上罢了。只不过被那狗子引得掉入河里面,也确实比较难堪。武松正是在人生最失意的时候,也特别容易喝醉,这时候已经类似半昏迷状态了,打不过几十个庄客倒也不足为奇。

武松如此英雄人物,也会被情绪心情所左右,心情好和不好时状态有着天壤之别,何况是普通人呢。武松的故事告诉我们,情绪很重要,维持一个好的心情,人才会有一个好的状态。


一览众河小


武松不是神,喝醉了酒不但打不成虎,连狗也打不了!

景阳冈上武松喝了十八碗酒,相当于现在多少白酒,达到了武松本人几成的酒量?



水浒传里的酒是能用来解渴的,可见酒精度不高。那时候还没真正应用蒸馏技术,普通农家酒估计跟现在醪糟差不多,好一点的像今天的黄酒。武松景阳冈喝的酒是整个水浒传里酒精度最高的酒,估计能达到10到20度之间,大约是现在60度白酒的四分之一。一碗酒有人说约200毫升,就是四两,合现在高度酒一两左右吧,三碗酒就差不多是三两60度白酒。对于从来没喝过如此高度酒的宋人而言,就像今天不怎么喝酒的人,突然喝三两高度酒,多数肯定晕了。



但是武松酒量大,在柴大官人庄园敞开怀喝过,所以既是天生海量,又有后天锻炼,一次性喝了一斤八两60度老白干。有没有醉呢?没有。武松出了酒店,“大步”走了四五里,见到剥皮树上的字迹,判断是店家留客伎俩,思维清晰。又走半里,见到榜文,认清了现实,判断正确。然后酒力发作起来,步履开始踉踉跄跄,但老虎恰好来了!“武松被那一惊,酒都作冷汗出了”。开始了一场生死较量。

那么一斤八两高度酒是武松酒量的几分呢?打虎这段没说,根据武松现场表现,以及和后文比对,我觉得应该是五六分的样子。

快活林武松喝了多少酒,达到了武松本人几成的酒量?


施恩怕武松醉酒误事,快活林决战前夜没给武松准备酒,结果武松不高兴了,提出“无三不过望”,凡是路过挂幌子的酒店,都要喝上三碗酒。施恩一算,酒店十二三家,酒是三十五六碗,恰好是景阳冈的两倍之数。好在酒是施恩准备,不可能有景阳冈那么高的度数,以度数减半计算。武松三十五六碗酒喝完,书中这次明确说明:“五分酒,装成十分醉”。跟蒋门神对打也远没有电视剧表现的那么激烈、持久,就两脚解决战斗。

武松迎上去,举起两个拳头在蒋门神面前晃了晃,忽然转身就走。蒋门神大怒,正要追赶,没提防武松回转身起左脚踢中蒋门神的小肚子,疼得蒋门神蹲下去,紧接着武松的右脚又起,踢在对方额角,蒋门神往后便倒。这一招有讲究,叫“玉环步,鸳鸯脚”。武松踩住蒋门神,一顿重拳,打得蒋门神连声求饶。

武松打狗之前喝了多少酒,是不是真醉了?

蜈蚣岭后,武松又行了十数日。时遇十一月间,天色好生严寒。武松一路买酒买肉吃,等到一个酒店,先有三五分酒了。然后又要了四角酒,一角是四升,四角十六升,乖乖!16公斤?到是没有,那时候的升比较小,只有1.2市斤,那也十九斤了!四两的碗要盛48碗,考虑村酒度数比孟州城的又差点,大概能顶快活林的36碗吧?这样,三五分加五分,八九分足有了。之后把孔亮打了一顿,又把他们的一坛好酒喝了。真正酒足饭饱,十分的酒了!以至于打狗不着,掉到冰冷的溪流之中,挣扎不起来。孔亮等人把他捆起来,看似报复他,其实是救了他的命。

武松自己吹牛皮:无酒无力,五分酒五分力,十分酒无限力,看来是做不得数的。景阳冈武松的酒大约喝到了五分,快活林也是五分,战力都能充分发挥,十字坡蜈蚣岭没怎么喝酒,一样很强大。打孔亮时,酒喝到了八九分,千百斤力也还能自如的使出来,可真正喝到十分,莫说战斗,却连起身都不能了。


东水西原


因为他那个时候已经夸下海口,真的是骑虎难下,逼上梁山,不打就得被虎吃掉,加上他喝酒多了,老虎闻酒味也醉了,只有被打的份,不然两个武松也打不死老虎,说打不过恶狗,因为当时武松清醒呀!也怕狗咬啊。


师长17


5个武松和5个泰森和一只孟加拉虎关在一个30平方米的笼子里,结果是武松泰森死光光,孟加拉虎就掉了几根毛。


nhsmyclyjl


武松打虎时是什么心气,官司没了,一心和哥哥团聚。到了打狗的时候身负多条人命,真正是走投无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