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疆喀什到紅其拉甫 帕米爾高原最美風光

從新疆喀什到紅其拉甫  帕米爾高原最美風光

上世紀六十年代,一部《冰山上的來客》的電影吸引了無數觀眾,它講述了五十年代初期戍邊的解放軍戰士保家衛國的犧牲精神與跌宕起伏的愛情故事,裡面的一首插曲《花兒為什麼這樣紅》更是膾炙人口,流傳至今。電影故事的發生地就在西域南疆帕米爾高原。我懷著對帕米爾高原的敬畏與對《冰山上的來客》電影中那一幅幅雪域高原畫卷的好奇,踏上了此次南疆之行。


從新疆喀什到紅其拉甫  帕米爾高原最美風光

△公路在山峰與湖泊中穿行


帕米爾高原,中國古代稱蔥嶺,地跨中國新疆西南部、塔吉克斯坦東南部、阿富汗東北部,面積約10萬平方千米。中國境內的帕米爾高原是其東部,在克 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和喀什地區境內。


從新疆喀什到紅其拉甫  帕米爾高原最美風光

△慕士塔格峰下的喀拉庫勒湖


新疆南部俗稱南疆,是維吾爾族的主要聚居地,而南疆地區最具維吾爾族風情的城市就是喀什。有人說,不到喀什就不算到過新疆。喀什市是新疆西南部最大也是最古老的城市之一,90%左右的人口是維吾爾族,它有文字記載的歷史超

過2000年,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記錄著古西域王國的輝煌歷史。


從新疆喀什到紅其拉甫  帕米爾高原最美風光

△雪山與雲天相接


如果說北疆的美在喀納斯,那麼南疆的美就在帕米爾高原了。它有如同北疆一樣的美麗秋色,金黃的樹葉在輕風吹過的時候泛著波光 ;它有象徵美好愛情的慕士塔格峰,那萬年不化的冰川彷彿在訴說著愛情的堅貞 ;它有熱情好客的塔吉克族人,他們被稱為“彩雲上的人家”。


從新疆喀什到紅其拉甫  帕米爾高原最美風光

△遊客紛紛拿出相機、手機記錄美麗時刻。


從喀什市出發前往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境內的中巴公路,是帕米爾高原景色最精華的部分,被譽為“南疆風景最美的公路”。中巴公路,編號 G314,北起新疆喀什,穿越喀喇崑崙山脈、興都庫什山脈、帕米爾高原、喜馬拉雅山脈西端,經過中巴邊境口岸紅其拉甫山口,南到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塔科特,全長 1224 公里。從喀什到紅其拉甫口岸這段中國境內的中巴公路,既有水草豐美的綠洲,又有黃沙漫卷的戈壁 ;有銀白聖潔的雪山,還有巍峨高大的山峰。


從新疆喀什到紅其拉甫  帕米爾高原最美風光

△紅其拉甫是帕米爾高原上的一個通外山谷,也是我國與巴基斯坦唯一的陸路進出境通道。


車子行駛在公路上,兩側群山逶迤,色彩斑斕。一座座山峰,一條條溝壑,氣勢磅礴,它們似乎敞開博大的胸懷,向人們訴說著億萬年來大自然的滄海桑田。忽然,眼前出現了一片丹紅,周圍的山體如火焰般在燃燒,這就是阿克陶縣奧依塔克鎮的紅山口,有“南疆火焰山”之稱。過了紅山口,就來到了蓋孜大峽谷,這是進入帕米爾高原的門戶,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這裡海拔落差大,兩側巨大的山體呈現出五顏六色,或赭紅,或青綠,或鐵灰,或桔黃,就像被人用染料淋過一樣。沿著山道繞過大山後,忽然一片藍色的湖泊在連綿雪山下出現,原來是到了白沙湖。在白沙湖的東部就是公格爾九別峰,它屬於崑崙山脈,海拔 7530 米,是西崑崙山脈第二高峰。由於山頂終年積雪,猶如牧民頭上所戴的帽子,所以當地牧民就稱它為“公格爾九別”,意思是“白色的帽子”。公格爾九別峰與公格爾峰、慕士塔格峰是東帕米爾高原的三座著名高峰。


從新疆喀什到紅其拉甫  帕米爾高原最美風光

△紅其拉甫界碑


繼續往前,就會遇見海拔 7509 米的慕士塔格峰,巍峨莊嚴,純潔高雅,其美好的傳說被塔吉克族的青年男女看作是純潔愛情的象徵,是帕米爾高原上最迷人的一顆明珠,被譽為“冰山之父”,是所有登山者朝思暮想的聖地。喀拉庫勒湖位於慕士塔格峰山腳下,“喀拉庫勒湖”意為“黑海”,是一座高山冰蝕冰磧湖,水面映襯著巍峨又神秘的慕士塔格峰,湖光山色渾為一體,景色如詩如畫,使人沉醉迷戀。千百年來,喀拉庫勒湖平靜地躺在雪峰之下,似嫵媚少女依偎在英雄的懷抱,湖水深邃莫測,一派原始風光。湖邊的駱駝、駿馬、氈房,清晰地倒映在湖水中,訴說著帕米爾高原上的故事。但下雨時,湖水會立刻變得像灌了鉛似的黑亮。


從新疆喀什到紅其拉甫  帕米爾高原最美風光

△站在國門前,更為祖國驕傲和自豪。


過了慕士塔格峰後就進入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出了縣開始向紅其拉甫口岸前行。紅其拉甫是帕米爾高原上的一個通外山谷,也是我國與巴基斯坦唯一的陸路進出境通道,海拔 4733 米,是世界上海撥最高的口岸,由於環境惡劣,素有“死亡山谷”之稱。到達後,只見威嚴的國門矗立在眼前,與對面巴基斯坦境內的雪峰相望,門楣上“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個大字閃著金光,上方正中是莊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再往前可以看到紅其拉甫前哨班,常年堅守在紅其拉甫的邊防戰士被稱為“高原雄鷹”“喀喇崑崙山守護神”。絕大部分官兵在這裡一待就是十幾年、二十幾年,口岸執勤沒有周末和節假日,出入境旅客到達沒有準點,通常要執勤到凌晨,許多官兵父母去世不能送終、愛人分娩不能照顧,甚至因為高原傷病留下終身殘疾。數十年來,這些官兵們勇於挑戰生命和精神極限,在含氧量不足平原一半的茫茫雪域,與雪山為伍、與冰峰為伴,抗缺氧、鬥嚴寒、耐寂寞、守國門。


從新疆喀什到紅其拉甫  帕米爾高原最美風光

△紅其拉甫前哨班


從喀什到紅其拉甫,一路上我欣賞了帕米爾高原最美的風景,也感受了紅其拉甫口岸邊防戰士的艱辛。此時,站在紅其拉甫界碑旁,回首眺望祖國腹地,群山逶迤,層巒疊嶂,遠處雪山皚皚與雲天相接,一幅大氣磅礴的自然畫卷展現在眼前,不禁令人頓生敬畏。


王廣湖/攝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