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郗会锁校长接受央视采访有感(三)

发扬“追求卓越”精神,践行“立德树人”使命

语文中心教研室副主任 赵增普

有幸在电视屏幕上再次看到郗校长熟悉的面孔,内心既亲切又激动。尽管在党政联席会上已经多次感受过他高远的站位、活跃的思维、沉稳的气度、缜密的语言、亲切的口吻,并受益良多,这次和著名主持人白岩松的对话,以上特征都更加凸显,尤其使我备受震撼。

一时心中涌起万语千言,不知从何说起,但是我最大的触动,还是看到了一位全国一流中学的一流校长的风采。我认为这种风采,就是衡中“追求卓越”精神的鲜活范本,是“立德树人”使命的有力展现。

一、发掘“追求卓越”包含的精神力量

我觉得“追求卓越”从来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铭刻在衡中师生心灵深处的行事标准和动力之源。从郗校长对学校一系列战疫措施的系统介绍里,我看到的是一种一丝不苟处处追求极致的卓越风范!有这样时时处处对工作追求完美的总司令,有这样制度完善、上下同心、管理细致的学校,我想全体高三战士一定能够信心百倍,今年高考一定大有可为!

所谓“追求”,原本就意味着一种不畏“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执着与痴狂;所谓“卓越”,原本就意味着一种“卓”然自立,“越”战越坚的豪迈与勇敢!我们当初为什么要选择衡中?不就是因为我们的家人,尤其是我们自己,对我们自己有着更高的期待吗?我们为什么热爱衡中?不就是因为我们自己,有能力对我们自己进行更严格的管理吗?

所以,我也曾在一篇原创作文题的“下水作文”里鼓励学生:不要再因为我们“生于非典,考于新冠”而嗟叹命运不公,我们衡中人从不怨天尤人!更不要再因为暂别了安静的教室、嘹亮的口号、励志的标语而自我放松、懒散懈怠,我们高三战士在哪里,哪里就是二零高考的战场!但是我们的敌人,从来都不是全省其他学校的几十万考生,甚至也不是疫情带来的种种干扰,而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身上种种的不足与缺点。唯有我们在这段时间里,通过坚定信心,严格自律,使自己脱胎换骨,成为一个在成绩和意志力等综合素质上都更加强大更加优秀的人,才能赢得这场战斗,才能赢得二零高考。

我想,这些话既适用于学生,也适用于老师自己。我还记得郗校长在参加高三语文二轮研讨会的时候,曾告诫高三语文人要善于“化危为机”,他在与白岩松的对话中,也表达了对于衡中学子自律能力的信心。但这绝不意味着高三老师可以放松管理坐享其成了,恰恰是提醒我们面对这么优秀的学子,应该怎样凭借更扎实有效、精益求精的高考研究、教学管理,使他们真正长成栋梁。在这个方面,高三语文已经做了不少工作,但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

二、践行“立德树人”包含的教育情怀

郗校长采访讲话给我留下的另外一个深刻印象,便是“立德树人”了,这个词在“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中都出现了,被确定为中国教育事业的核心目标,我觉得衡中一直践行得很好,在这次战“疫”行动中也有鲜明体现。

比如说特别重视对高三学生心理的辅导和支持,比如对于贫困生的关怀资助,都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推动,都在潜移默化塑造着学生“关心家国、自律自强”的正向价值观。但是,正如郗校长强调过的,立德树人更需要老师的积极参与,“教育的本质是激励,唤醒,鼓舞,点燃”。教师的示范是最有效的德育,所以我们高三语文人这段时间以来,高度重视团队合作,督促每一位战友的工作状态,确保不让一个人掉队。同时精益求精打磨录课,务必让每节课都尽量上成学生愿意听、有的记的精品课、经典课,同时,鼓励多多开展直播,与学生增加互动,互相鼓劲。我自己在过去一周里,基本上每天都采用直播授课,虽然备课辛苦了些,但确实也体会到了一种外人难以体会的充实和快乐。

再有一点就是敏锐捕捉与疫情有关的重要信息。郗校长提醒高三语文人,“高考语文对社会热点实际上是很敏感的”,“作为语文人,要有这种敏感性”。截止目前,我们已经原创了近十道与当前疫情尤其战“疫”中涌现出来的英雄楷模、感人事迹有关的语文试题,并加入到习题当中,得到了学生和学生家长的高度认可。这项工作,我们也会继续认真去做。比如,郗校长网上升旗仪式的讲话和这次的采访文稿就是非常宝贵的语文备考资源尤其是作文素材,我们已经把这些资料编入语文阅读材料当中,供学生深入品读领悟。

总之,面对即将降临的二零高考,面对“双战双赢”的宏伟目标,我们高三语文人都会继续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在校长“追求卓越”精神的感召下,在校长“立德树人”情怀的鼓舞下,全力以赴,再创佳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