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保定在雄安新区格局中的地位

在国家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规划中,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一枚重磅的棋子,而设立雄安新区是否就放弃了保定,其实不然。那保定究竟在雄安新区格局中是什么地位呢?且看以下几点分析:

一、地理位置:一衣带水,唇齿相依


京津冀协同发展:保定在雄安新区格局中的地位

白洋淀上游九条河示意图

雄安新区最重要的是白洋淀,其特色也是白洋淀。但白洋淀是九河末梢,九河可是全部在保定市境内,从河流来说,雄安新区是保定市的下游。目前白洋淀的补水,依靠保定市的四大水库,而且南水北调的补水也是通过保定市的河道,单从这一点来说,保定市对于雄安新区来说,就是一衣带水,唇齿相依。

保定市对于雄安新区来说,其地理优势就是白洋淀的上游,自然禀赋。

所以,雄安新区对外联络的主干道,向保定市方向的延伸最为密集。

设立雄安的目的之一,就是带动河北省的发展,从天然的联系来说,首先要带动的是保定市,保定市发展不好,雄安就没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发展保定,就是发展雄安。

二、政治角色:做好服务、保障大局

保定市的政治觉悟还是一流的。从保定市委、市政府的报告中,就已经明确:服务好雄安新区,就是保定市近几年最大的任务。

服务,是多层面的。2018年保定市政府工作报告:以协同发展为统揽,全力服务雄安,主动对接京津,京津保率先联动发展势头更加强劲。聚焦雄安新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我们坚决服从、坚决支持、坚决借势、坚决保障,超前制定预案,加强综合管控,保障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顺利起步。高标准启动新一轮规划编制,推动与雄安新区统筹、协调、错位、融合、一体化发展。

保定市另一重要任务是生态保障。白洋淀恢复历史原貌,综合治理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保定市,保定市责任重大。所以,作为白洋淀上游九条河流的流经区域,保定市对河流的治理非常重视,行动很快。

不少人认为,这会消弱保定市的地位,理由是雄安越来越强大,虹吸保定市的资源。其实,这是误解。从服务、保障角色来说,这是和雄安成为一体的节奏。雄安强大,保定必强大,不强大也不行。这是协同发展的要义。

三、经济地位:和雄安共同成为重要一极


京津冀协同发展:保定在雄安新区格局中的地位

京津冀夜光图

保定市、雄安新区与北京市、天津市三角关系

通过夜光图也可以看出,京津冀除了北京、天津灯光辉煌成片,其它城市就是一个亮点。未来,北京、天津、雄安+保定、石家庄等等城市,就会辉煌成片,成为地球上最闪光的区域之一。

雄安新区的设立,将补上灯光最弱的那一角。

四、产业作用:相互对接、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保定在雄安新区格局中的地位

京津冀产业结构图

雄安新区因为白洋淀生态承载问题,只能尽量容纳高精尖产业,高能低耗产业,那么落地的产业就会设置在周边,特别是保定市由于有多年形成的产业基础,是雄安产业落地的最好承载地。

保定修编整体规划,首要一点就是对接雄安新区。从交通状况、产业规划、生活服务等等各方面,与雄安新区协调一致。

保定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未来三年行动计划表明,保定市将在大数据与物联网产业、信息技术核心产业、人工智能与智能装备产业专、生物医药健康产业、新能源与智能网装备产业、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发展、进环保产业等等方面,加大发展力度。其用意不言自喻,就是承载京津的产业转移,以及与雄安的融合发展。

历史上,保定市在国家战略中曾经起过重要的作用。除了多年的省会,还曾设置过直隶总督署,北京、天津、保定,是亲密的铁三角。保持历史的耐心,也包括尊重历史、地理位置及文化底蕴,决定了保定在未来的历史担当。因此,未来保定和雄安将一起勇挑重担,带动河北周边区域共同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