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抵不过无常

这世界最恐怖的2字莫过于“无常”是不是?


万万没想到多年来占据我心头恐怖片首位的竟是一部根本没有鬼出演的电影,是个大名鼎鼎的日本电影,我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叫“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这部电影第一次看的时候完全没什么感觉,松子怎么比得过从电视机里爬出来的贞子?絮絮叨叨的尽是些“无关紧要”的琐事,就是在说一个女孩怎么扮鬼脸讨严肃的爸爸喜欢,长大后又经历各种职业,经历各种男人,各种隐忍卑微讨好。


这是什么“鬼”电影?


水木丁说:


“一篇文章的所谓B格,就是作者为这篇文章所付出的时间成本,读过的书,人生经历,认真的思考,都是时间成本。它反过来要求读者也曾付出过同样的类似的时间成本,读书,学习,思考,才能理解一些逻辑,推理上的东西。一篇真正的文章不是情绪的发泄,对读者的参与要求是相当高的。”


巧妙抵不过无常


电影也一样,比较小的时候没有一些社会经验,空有一点人生历练的二手经验,我看不懂它;等我后来长大更多,成熟更多,我也看懂了一些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那些细细碎碎的故事反而把我看得背后发毛。


最恐怖的故事是没有鬼的,它恐怖在于会让人觉得这恐怖的生活竟然那么真实,真实到好像也可以发生在我身上,但最最恐怖的是当中出现的无常。


恐怖的是松子从漂漂亮亮的无邪少女,到后面一直遇人不淑,没有孩子没有钱,蜗居在一栋公寓里,唯有破烂和无从收拾的破碎的自尊心和仅存的一点骄傲与她作伴——日本出现的“孤独死” 现象被无比真实地放在了眼前;


松子变得邋遢又肥胖,浑浑噩噩四个字都不足够来形容她的日子,要是没有对比就好了,可偏偏她有过那么美丽和灿烂的脸和笑容;每每想到这时,因疫情宅着的我,就有劲立即爬起来滚出去,做一个小时的瑜伽外加15分钟的美丽芭蕾。


巧妙抵不过无常


就是这样的生活,都耗光了她半生力气;但最最恐怖的是莫过于那最后的无常的一刻:她要改变,她满心欢喜地从乱七八糟的房间里,翻遍了终于找到那一串有可能改变她人生的(微小的改变,但也算是从0到1的质变。)电话号码,她想起自己可能还能去重操旧业做个理发师也不赖,人生的梦又重启开始,她打算要重新开始了。


于是她欢欢喜喜地去倒垃圾,结果因为去劝说一群青少年而被他们失手打死。


用知乎某用户的话来说就是:“ 你以为一切都已经完了的时候,它却还没有结束;而你想重头开始的时候,一切却已经玩完。”


这有点像天天节食健身5小时,宅了一年后准备艳压群芳,结果发现世界上早已经以胖为美。但这比喻于生命的消逝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这比真正的鬼电影闹心多了。还记得有个段子说:“ 去鬼屋玩的时候,一鬼老大叮嘱大家:千万别去人多的地方啊,很危险。”


松子就这样死在了那群与她毫不相安的少年手里,那是出门扔垃圾的那一刻她死都没有想到的,被一群与她生命毫无关系的人,结束了那本来还可能会燃起一点希望火花的生命。


“无常”2 字写起来不恐怖,撕开来一幕幕血淋淋地拿给人看才恐怖。


那怎么对待命运的无常?是束手无策了么?


巧妙抵不过无常


昨晚看李雪的直播,谈到命运。她说她觉得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也就是说命里无时莫强求。即使无常也是注定的无常。但命运有个最高阈值的空间你是可以努力的。就像命中注定你可以活到99,但如果你非要自己作死,那就不成;如果你只能活到99,再这么努力养生,也超越不了99。


也有其他的观点,比如多积善多福报。本来命中注定一个亿的财富,但你积善积福,可能就变成3个亿了。


我莫名想到了王思聪他爸爸,这是积了多少福报啊才动不动就说:” 弄个小目标先挣它一个亿……”


本来是可以再转折一下,再开段说一句:“ 世界上最美好的2字也莫过于‘无常。’”人生的美好不也是在于不确定性么?


但怕就怕在普通人只会遇上小小的不确定的美好,但稍微撞一个不美好的大一点的不确定,就把拼死的前半生给毁了;如同拼死锻炼20年,一朝得病icu,辛苦斗争3年半,出门一秒染肺炎,一朝回到解放前。


但如果按照一切注定的,我们努力一下还是能拿到命运注定的那个最高分,我觉得那还是得好好打这张牌。即使有无常,也得一步步过关。


先把那些小的无常干掉,在大的命运的无常前认怂。


最终打大boss的终极秘密武器还是活在当下,因为不确定下一步是遇见大的无常还是小的无常。既然怎么安排巧妙都抵不过无常,更不能敷衍此时此刻的可以淋漓尽致的生命呀。


作者:蔷的薇薇,一个擅长外语和穿衣打扮的心理咨询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