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路上“疫”场雨,父母如何应对?

“亲子沟通”是家庭教育中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父母的沟通方式也是有所不同的,特别是在青春期阶段,孩子叛逆,本身的内心冲突是激烈的、不稳定的、情绪是变化的、波动的,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既可以说是一门技术、也可以说是一门艺术!疫情期间,亲子冲突愈加凸显,最常见的冲突可能聚焦在“学业”上!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亲子间为什么会不“和”,究竟不“和”在哪里?

教育心理学 | 登山路上“疫”场雨,父母如何应对?

首先,父母和孩子的“目标”不和

父母想要孩子爬喜马拉雅山,登上珠穆朗玛峰;孩子可能想要爬的是华山;父母说华山就华山吧,但必须爬到华山之巅,但孩子觉得爬到半山腰就行了,不一定非得登顶嘛!所以说,父母和孩子在最初,心中的那个目标就是不一致的。没有共同的目标,后面就根本没办法进行下去,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方向(目标或者说期待)不同,没办法很好走下去。

教育心理学 | 登山路上“疫”场雨,父母如何应对?

其次,父母和孩子的“心态”不和

父母非常非常着急,希望以最快的速度、最高效的方式到达山顶,中间最好不要有片刻的停留,不要浪费时间,不要走弯路,不要太曲折;孩子心里面想的是不着急,慢慢爬,拿个照相机或手机自拍美颜,传到网上和同伴分享,看看有多少好友点赞;TA看到山间有流水,就过去戏水去了;看到有果树就去研究那个到底是什么玩意儿,能不能摘一个尝尝味道,咬一口发现是酸的,然后摇摇头扔掉;父母就很焦虑,这果子能吃么?别浪费时间了,你看人家都已经爬到你前面去了,你还磨磨唧唧的瞎胡闹个啥?父母不仅希望别人爬的时候,自己孩子也在爬;并且希望别人在休息的时候,孩子最好也继续向上爬。第一个爬到山顶的才是最光荣的、最优秀的、最厉害的!孩子,你加油啊,赶紧赶紧,抓紧抓紧,所以就是要学习学习再学习,提高提高再提高!

教育心理学 | 登山路上“疫”场雨,父母如何应对?

第三,父母和孩子的“方法”不和

听说孩子要爬山,父母很高兴也很起劲,然后特地买了一双价格不菲的崭新的专用登山鞋,告诉孩子,别穿你之前的帆布鞋了,赶紧换一双!孩子其实挺喜欢原来的帆布鞋,穿了很长时间也不舍得扔,勉强换上父母买的登山鞋,嫌弃没有事先征求他意见,感觉鞋子颜色自己并不喜欢;然后登山的时候发现新的鞋子不合脚,鞋码大了,还不如原来的帆布鞋。所以说,鞋是否合适,只有脚知道。许多学习的方法,或者学校的选择都是很好的也是可以的,没有说哪个一定比哪个更好一些,其实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教育心理学 | 登山路上“疫”场雨,父母如何应对?

另外,父母和孩子的“处境”不和

很多时候,父母希望孩子去爬喜马拉雅山,其实自己从来没有爬过这座山;然后父母催着、盯着孩子爬华山,孩子在用脚一步一步往前迈,有时陡峭的地方还要用手紧紧抓牢,挺费力气的,爬到一半开始喘气,感觉爬不动了。父母坐在缆车上,也没顾着观光欣赏风景,就用望远镜盯着孩子看,很着急——大声喊:加油啊!怎么这么一会儿就没力气了呢?赶紧别停下,继续向上爬,虽然你略微领先一些,但照你这么休息下去,很快人家就赶超了!然后孩子就看着缆车上的父母,非常生气、非常委屈,你倒是自己下来爬爬看,搞不好你都爬不到半山腰!!!这就是身处的位置不同,感受自然也是大相径庭的。

教育心理学 | 登山路上“疫”场雨,父母如何应对?

最后,会有许多未知的变化(影响因素)出现!

即便以上四点,父母和孩子通过不断的沟通、摸索、协调达到了基本的和谐一致;也会遇到类似于新冠疫情这样的未知变化与影响因素,有时甚至是不可抗力。就好比,爬山爬到一半,突然下雨了,雨下的还很大,猝不及防,这时候肯定第一反应是停一停,找找有没有避雨的地方;如果要继续前行,看看有没有雨伞(雨衣)之类的,自己带了包里拿出来,没有带还要想办法找人借;或者要放慢速度,因为山雨路滑,走太快容易摔跤或是受伤,心里面其实也是非常忐忑的。

教育心理学 | 登山路上“疫”场雨,父母如何应对?

所以,疫情期间新的学习模式、生活方式都在发生变化,需要一个停顿和慢慢适应的过程。当下情况可能需要孩子更多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但之前他并没有培养掌握好这个能力);然后本来可以上下学或是周末自由运动的,外出和同学聚会、公园科技馆逛逛,课间大操场上奔跑撒欢,现在也受限制了,除了在家哪里都去不了,就好比下雨天,手机拿出来自拍不太可能,容易弄湿了或者不小心把手机给搞丢了,只能先揣在兜里,那孩子自然是憋着很难受的,原本一边爬山一边拍照(分散部分注意力和压力)不觉得很累;现在只能爬山没得放松了,一下子觉得累很多,不愿干!然后父母说,我给你休息3分钟,3分钟后你就该适应这一切变化了。我的天哪!3分钟雨没有停甚至可能下更大,你居然要我和之前一样速度爬山。我只想回你两个字——“呵呵”!


亲子间出现“疫”言不和,要怎么破呢?

知道了不“和”的原因,接下来就可以找到应对和调整的方式。父母需要学习成为孩子人生旅途的同行者。什么是“同行者”?公路边,孩子扬招你停车,然后你怀着好奇问他,你要去哪里呀(也就是他的目标是什么?目的地是哪里?)他回答你说他想去爬华山。你说,哦,华山好啊,我10年前爬过一次,风景很美呢,正好今天也没什么事,可以停下车来,陪他一起爬华山,做个伴儿!然后他很开心答应了。

教育心理学 | 登山路上“疫”场雨,父母如何应对?

华山是孩子自己想要爬的,他就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有可能他提前做了简单的准备(背包里有一些他觉得可能会用到的东西),然后有说有笑和你一起爬山去了。父母给孩子提建议(比如:你要不要多带点食物,路上可能会肚子饿、要不要换一双新鞋,登山鞋会更适合爬山),孩子有他自己的选择权和决定权。食物我已经包里放了一些了,放太多会很重,我也吃不掉,背着太累,所以可能不需要再买了。这时候作为同行者你要尊重他的选择,因为包是背在他身上。

教育心理学 | 登山路上“疫”场雨,父母如何应对?

爬了1/3的时候,孩子包里的水喝完了,因为水很重,他就带了1小瓶,没考虑周全,这时父母可以适当给他提供补给(比如:山上有个小卖部,我去买两瓶水,我们解解渴),然后孩子觉得挺不好意思的,非常感谢你;但如果父母嘲笑他说(我就说吧,当时让你多带一点,你嫌累,现在好了吧没水喝了,渴死你也是自找的,怪得了谁呢!)孩子听了心里很不舒服,没有就没有,我的事不用你管!

教育心理学 | 登山路上“疫”场雨,父母如何应对?

然后,他爬到半山腰了,有些累,决定停下来歇歇脚,这时候你可以和他一起找个地方唠唠嗑,你是第一次爬山吧,确实这山不好爬,我当年第一次爬山的时候也感觉挺不容易的,要不我们下盘棋,这半山腰的风景不错,下棋感觉也很有意境呢!孩子说“好啊,我很喜欢下棋,咱正好休息一下,然后再接着爬!”同行者是顺带陪着孩子一起爬山,所以不需要太着急,走在孩子前面,而是稍稍跟随其后(正所谓皇帝不急、太监急),没有必要,不能说是强拉硬拽,你赶紧起来和我一起爬,再坚持一下就很快到山顶了!

教育心理学 | 登山路上“疫”场雨,父母如何应对?

孩子虽然表面不说,但心里其实并不乐意,他需要多一些时间休息;但是你用“打鸡血”的方式鼓励他,让他忍一忍,努把力,爬完就结束了!胜利了!是的,或许爬是爬上去了,但他的体验并不够好,未来可能不太愿意再去爬其他的山(很多父母和孩子说,中考很辛苦,你坚持一下,等考完了就彻底解放了,随便你干嘛,还剩不到3个月咬咬牙!)然而,人生并不是只有一座山要爬,而是一座又一座,许许多多的山要去爬,

等孩子中考结束了,你告诉他“孩子,我们三年后要高考”你抓紧呢!我们再去爬另一座山吧!打死我也不想再爬山了!那个上气不接下气,还被死拉硬拽的场景我一辈子都忘不了,我就在山脚下挺好的,以后都不打算再爬山了!你也别想忽悠我上山。

教育心理学 | 登山路上“疫”场雨,父母如何应对?

那么孩子在半山腰休息,他觉得太累了,总之休了很长时间,父母就着急了,你再不爬,天就黑了,到时候就更危险,更难爬上去了。到了傍晚,天真的慢慢黑下来,你以为孩子不着急,表现得跟“没事儿”人似的,其实他心里也是着急的,第一次爬山很陌生,其他人都爬到前面去了,自己还在后面,然后天色越来越暗,感觉没有希望,身边这个同路人也表现出一脸绝望,责怪(埋怨)当初没有听他的话,或者觉得自己完蛋了,不可能爬上去了。

教育心理学 | 登山路上“疫”场雨,父母如何应对?

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一定,天虽然黑了,但是总归太阳会重新再升起来,到时候路就能重新看清楚,人的体力也得到恢复,所以有时候即便真的拖了一个晚上也不是世界末日(当孩子出现比如休学、停学、跟不上厌学不愿去学校等等,并不代表他不焦虑自己的前途、自己的未来、不焦虑自己和其他登山者拉开距离,而是说他觉得没有人相信自己,所以自己也很难相信自己)。倒不如,找个地方半山腰的小旅馆待上一夜,聊一聊这一天的心路历程,洗个热水澡,好好睡上一觉,第二天醒过来,还有新的登山伙伴和自己一起,可以继续向上爬!

教育心理学 | 登山路上“疫”场雨,父母如何应对?

虽然10年前父母爬过这座山,但很有可能今天的华山和10年前华山已有所不同,只有和孩子同行才能切身体会。父母说读书怎么就辛苦了?我们不都是这样过来的?还真不是!现在的学业压力、竞争压力和父母当年学生时代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有没有可能,初中生的父母,平时工作之余或者周末找个机会也去电视屏道上或者Pad上,和孩子一起上堂课,语文课也好、数学课也好,物理课也好……看看他们到底现在在学什么,怎么学的?如果英文水平和我一样不咋地的,还可以乘此机会免费再补一补,挺好的。然后,你和孩子就有共同话题了,你们也就能够相互理解一些。


总结

良好的亲子沟通,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情绪管理、自我认同、抗压抗挫、自我探索和成长的内部原动力和生命力)。

让我们把这次疫情看作是人生路上的一个小小的挑战,登山路上的“疫”场雨;父母和孩子共同面对、共同努力,相信等到一切恢复如常,太阳重新升起来时,孩子会找到他自己想要攀登的一座又一座山峰。享受登山、享受学习、享受成长的快乐!

教育心理学 | 登山路上“疫”场雨,父母如何应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