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紀念金庸先生誕辰96週年系列---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題記:

紅顏彈指老,剎那芳華,與其天涯思君,戀戀不捨,莫若相忘於江湖。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金 庸 先生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金庸先生在古城西安為長安老子文化國學研究院院長李醉題字“華山論劍,一衝飛天”!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金庸先生在觀賞《李醉秦俑歷史票證收藏集》後,應李醉之邀,欣然為《李醉秦俑歷史票證收藏集》題字:“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金庸。”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外交部部長李肇星先生觀看《李醉秦俑票證收藏集》後題字: “李醉同志: 燦爛歷史是對燦爛未來的預演。”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館長吳永琪先生在《李醉秦俑票證收藏集》上題字留念。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國務院副總理田紀雲觀看《李醉秦俑票證收藏集》後,籤贈李醉“秦始皇兵馬俑簽名票”。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著名作家梁曉聲先生為李醉題字: 低語江南客,無聲塞北人。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外交部長李肇星先生觀看《李醉秦俑票證收藏集》,並籤贈李醉秦始皇兵馬俑簽名票。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李醉先生的秦俑票證收藏。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英文報刊刊發的李醉先生在秦始皇兵馬俑一號坑內參訪的報道。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館長吳永琪先生(右1)、李醉先生(右2)在秦始皇兵馬俑一號坑內。

吳永琪館長講解秦俑製造工藝。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著名畫家陳逸飛先生觀看《李醉秦俑票證收藏集》後,題字: 兵馬俑驚世之作。

臺灣作家龍應臺題字: 明月為朋書為友。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笑傲另一個江湖。

《華商報》報道金庸先生辭世。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金庸先生來西安出席華山論劍活動期間,應李醉之邀,金庸先生親筆題贈: “ 華山論劍,一飛沖天。”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著名演員傅彪先生欣賞《李醉秦俑票證收藏集》後,為李醉收藏集題字: 千古一帝秦始皇。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江湖還在,金庸走了。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金庸先生在北京大學演講。

抗戰時期,我考大學,第一志願就是報考西南聯大,西南聯大是由北大、清華和南開三所大學合辦的。我有幸被錄取了。或許可以說,我早已是北大的一分子了。不過那時因為我沒有錢,西南聯大又在昆明,路途遙遠,沒法子去,所以我不能較早地與北大同學結緣。

一一金庸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秦始皇兵馬俑發現人楊志發老人籤贈李醉先生秦始皇兵馬俑簽名票。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醉俑圖》 元漫/繪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一部曾經引起金庸極大興趣的奇書《最後一個匈奴》。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最後一個匈奴》作者、著名作家高建群先生題贈李醉先生墨寶: 讀書耕田,光前裕後。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先生不會走遠。有人曾經問金庸:“人生應如何度過?”老先生答:“大鬧一場,悄然離去。”

人生在世,去若朝露。一個人的一生,為何不可以是一部武俠小說,前半生縱情恣意、灑脫妄為,後半生心懷敬畏,有不斷向學之心。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紅顏彈指老,剎那芳華,與其天涯思君,戀戀不捨,莫若相忘於江湖。

一一金庸 《天龍八部》。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青山相待,白雲相愛。夢不到紫羅袍共黃金帶。一茅齋,野花開,管甚誰家興廢誰成敗。陋巷單瓢亦樂哉。貧,氣不改!達,志不改!一一射鵰英雄傳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今番良晤,豪興不淺,他日江湖相逢,再當杯酒言歡,咱們就此別過。

一一《神鵰俠侶》楊過最後一句話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終南山下,活死人墓,神鵰俠侶,絕跡江湖。

李醉先生、傅天保道長在活死人墓原址留影。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活死人墓是全真教祖師王重陽出道前的修行之所,後來林朝英與其打賭能以手指在石上刻字,王重陽認輸後將古墓讓給了林朝英居住,林朝英便在此創立了古墓派。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我喬峰要走,你們誰能抵擋!

喬峰被人陷害,丐幫一眾人圍住喬峰要將他押回丐幫問罪,已經誤會加深的喬峰不願多做解釋,只一句:”我喬峰要走,你們誰能抵擋”!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只恨我生君已老, 斷腸崖前憶故人。

我走過山時,山不說話,我路過海時,海不說話,倚天劍伴我走天涯。大家都說我因為愛著楊過大俠,才在峨嵋山上出了家,其實我只是愛上了峨嵋山上的雲和霞,像極了十六歲那年的煙花。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李醉先生參訪風陵渡。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那些都是極好極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歡。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古龍去世時,喬奇為他寫:小李飛刀成絕響,人間不見楚留香。

金庸去世,怕是沒有人有資格且能為他寫這樣一幅輓聯。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沐春風,惹一身紅塵;望秋月,化半縷輕煙,顧盼間乾坤倒轉,一霎時滄海桑田,方曉,彈指紅顏老,剎那芳華逝。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江湖折騰一場,然後還能怎樣?

說走也就走了,落葉飄的方向。

一一一老樹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記得有人說過,人長大的標誌,就是眼睜睜的看著一個一個我們熟悉的明星逝去,我看,我真的長“大”了,要面對一個叫做生活的敵人了。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金庸先生向倫敦的巴利文學會訂購了全套《原始佛經》的英文譯本。對於只看註解,不去學習經書原文的,金庸打了一個很有趣的比喻:"這就像手指月亮,原本是為了要看月亮,才看手指的,但有時候看多了手指,只記住了手指,反倒忘了月亮的存在了,實在是要不得的。"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當問及金庸為什麼如此喜歡對佛的研究時,金庸解釋說:"研讀這些佛經之後,我覺得看待許多事情都變得清朗,連死都不怕了,不在計較名利得失,心裡坦蕩蕩的,無所掛礙。"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北大教授陳平原評價:"倘若有人想借助文學作品瞭解佛道,不妨從金庸的武俠小說入手。"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飛=《飛狐外傳》

雪=《雪山飛狐》

連=《連城記》

天=《天龍八部》

射=《射鵰英雄傳》

白=《白馬嘯西風》

鹿=《鹿鼎記》


笑=《笑傲江湖》

書=《書劍恩仇錄》

神=《神鵰俠侶》

俠=《俠客行》

倚=《倚天屠龍記》

碧=《碧血劍》

鴛=《鴛鴦刀》

金庸說,這14個字,便是我的整個青春。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金庸說:"對於我,雖然從小聽祖母誦唸《般若菠蘿蜜多心經》《金剛經》和《妙法蓮華經》,但要到整整60年之後,才通過痛苦的探索和追尋,進入了佛法的境界。在中國佛教的各宗派中,我心靈上最接近般若宗。我覺得開悟之前,是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開悟之後,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金庸這話是說人許多時候看山看水,因為心境的不同,山和水都被賦予了人的感情色彩,等到明白了世間真諦之後,山就是山,水就是水。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上天已經待我太好了。既享受了這麼多幸福,偶然給人罵幾句,命中該有,不會不開心的。——金庸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風陵渡的雲還復聚散

拈花把酒,終書不盡紅塵白浪

人生若假合,恍然如朝露…

再會了

這恩怨囂囂的江湖…

你笑騎白鹿

去看那漫天的雪飛舞


縱使相隔千萬裡,雖不覺遠

因為知道就在那裡

然當真道別,不復再見

心中卻依依不捨

金庸先生千古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金庸(本名查良鏞),2018年10月30日逝世,享年94歲。

金庸在1924年3月10日出生,曾經創作《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等家傳戶曉的小說。

一部百年武俠小說史,自還珠樓主以下,名家輩出,惟金庸名頭最盛、享譽最長,橫掃華人世界。他以汪洋恣肆的想象力,十餘年間寫下15部作品。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聯中的14個字,正是他14部武俠小說書名的第一個字。還一部不在其中的,便是《越女劍》。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李醉先生,字尚道,號敦和。常署束鹿生,醒夫子。

祖籍河北束鹿,久居古城長安。

著名文化學者,長安老子文化國學研究院院長,敦和書院院創辦人,長安逍遙句讀會會長,中國茂陵博物館名譽館員,西安醫護學院特聘教授。第三屆西安唐詩節總顧問,陝西省旅遊局“秦嶺與黃河的對話”高端文化論壇特邀對話嘉賓,陝西道家養生學會副會長,中國工商銀行財富管理中心國學文化顧問,陝西西安李氏宗親會名譽會長,中國佛教三論宗祖庭草堂寺佛學大講堂特聘文化顧問,長安老子文化研究會長,“長安逍遙學”創始人、逍遙文化研究學者、倡導者,終南山逍遙文化、隱士文化研究專家,《中華風》雜誌封面人物、《人物傳媒》雜誌封面人物,“華夏慈善獎”獲得者,入選“影響陝西二十年文化人物”。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題字: 石興邦/ 考古泰斗、陝西考古研究院院長

金庸先生為李醉題字:華山論劍 一飛沖天

閱讀 119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