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花木兰》3.6新预告及全新原声歌曲《Loyal Brave True》(《忠勇真》)?


大家好,我是火星于叔,很高兴跟大家在这里相识。

虽然在木兰的歌声上,我一直偏爱出身西区的Lea姨,但是这次CA的表现真的是天籁之音。不愧是坐拥六座格莱美的女人。

我不是专业的音乐人,只能说我觉得好在哪里:她的声音情绪总是异于常人的饱满,但同时又不因过分造作或是刻意炫技让人讨厌,反而只是恰到好处地就接过了你被歌词或剧情引起的沉重情感共鸣,然后带着一种坚持和悲悯替你宣泄出来。

她唱出来了我心中的歌,就是这种感觉。

歌词虽为“应制之作”,应该还算可圈可点。其中比较优秀的如:

War is not freedom。

这第一句话就让我觉得很与众不同。《木兰》并不是一部司空见惯对我超级英雄电影,快意恩仇和大杀四方,很可能并不是它重点想表达的对象。也可以说这叫欲扬先抑,教人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整首歌就在一个非常沉郁的气氛里开始了。

然后这情绪还会更加冰凉下去:

all for my family, reason I'm breathing, everything to lose.

这一节歌词没有一个是完整句,没有一个谓语动词把他们联接起来。

为了我的家人,我呼吸的原因,什么都可失去。

断断续续却坚定的语气,加上breathing这个词,不难想到此时刻画的是战场上到达身体极限、挣扎求存的时刻。让我想起的正是《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目前为止,虽然只是寥寥几笔,至少让我感受到了身临其境的,战争对个人小家与生命的绝对威压。

Should I ask myself in the water

What a warrior would do?

Tell me underneath my armor

Am I loyal, brave, and true?

第一句很明显的,在点《木兰》动画版名曲Reflection的题。我问自己的倒影,一个战士此时会怎么做呢?

既要保护家人谨小慎微,又要刚毅不屈奋勇杀敌;既要忠于自己的国家,又要忠于不愿伪装的自己。

她不确定。她希望水面倒影中的那个人可以告诉自己:这三个字,我做到了吗?

打破一下气氛,我不知道这三个字是迪士尼哪里找来的-_-||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用明显的微软雅黑体激光雕刻在木兰的剑身上。但是OK, fine, 你想讲这个题目,那你就讲吧,即使是命题作文,写得好也可以加分。

接着下去第二段。古筝玎琮中刘亦菲冲我安静地眨了眨眼。

Losing is easy, winning takes bravery

任何时候放弃都比抵抗要简单;而抵抗已如此艰巨,获胜还要更难。这不仅仅是勇气的问题。

I'm a tiger's fool。我并不理解这句词的含义-_-||只能猜测是个典故,可能是指与虎共囚笼中、作困兽之斗的那种情形吧。

out in the open, no one to save me

这里应该说的就是预告片里,雪山平地,木兰落单,孤立无援面对千军万马的时候吧。

the kindest of whispers are cruel。

冰天雪地之中,连声音都因无用而显得残忍了。

我相信主创们应该读到了“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的意境。

此时再回到刚刚那个问题:

什么样的战士才可能做到这一切呢?完成这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拯救军队,拯救国家,也拯救自己?

What a warrior would do?

一个战士会怎么做?

这个战士会怎么做?

此时她的铠甲早已真正与她融为一体。

Cold is the morning, warm is the dream

清晨寒冷刺骨,梦却依稀温暖。

(孟郊: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chasing the answers, 'til I can't sleep

终夜辗转反侧,也要寻找答案。

(这两句音韵很和谐,并且体式上还是经典的起兴,很有传统诗歌的味道和感觉。)

Will I be stronger, or will I be weak

其实我也时常问自己这样的问题。这所有的挫折与磨难,是令我更强了呢,还是我即使坚持到最后,也终究会被打倒、一蹶不振?

我不知道。

When you are not with me?

这个You是谁,可以引人浮想。是她的父亲,她的导师,还是在伙伴中遇见的一个特殊的人?离开了他,是成长,抑或是不幸呢?

最后歌曲进入了反思与回响阶段。

Who am I without my armor?

这个问题其实很重要。

《木兰诗》一句“将军百战死”,就带过了十年烽烟战火刀口上滚过的生活;而却用不厌其烦的笔触去描写她脱下戎装之后回到家乡,父母如何迎接她,姊妹如何迎接她的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得不承担的角色,和责任。有的人喜欢自己的责任,就可能成了一种事业;有的人只是不得不接受这样的选择,那就只是一份工作。但无论是哪一种,都有更重要的事,那就是脱掉这一层或光鲜或艰难的社会面具之后,“我”是谁。真正的我,没有了技能、工作、责任以及成就的我,还剩下什么吗?

Standing in my father's shoe。

她不是我们任何一个,她是木兰。她用前所未有的勇气替代了自己的父亲从军参战,但很多时候,她仍然感到胆怯,不得不承认,自己只是个假冒的。

All I know is that it's harder

to be loyal, brave, and true。

这三个字可能是父亲第一次拿出家传宝剑给她时就已经开始的言传身教了吧。

也许问题的答案并不重要。去“寻找自己”,弄清楚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并不像他们说的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认定一个标准,然后不顾一切倾尽全力,努力成为这个自己想成为的人就好。

那比所有的功成名就都要难。

那是平凡生活中真正的英雄主义。

……内心小剧场完毕。

下面说说歌曲编曲,我觉得无功无过。

好处是很迪士尼,也很catchy,至少我是听了一遍就停不下来了。而且音乐剧出身的迪士尼,唱起祖传的belt来,那种声音甩上去的感觉真的很爽。

然而也有不少→_→值得鄙视的地方。首先是里面明显有阿拉丁《speechless》的影子(I won't go silent 和 ask my self in the water的曲调简直如出一辙啊。作曲如果不是同一个人我给迪士尼爸爸道歉然后直接五刷好吧。)

然后就是对“中国风”的狭隘理解。我们(至少我)早已不是那个看到功夫熊猫都觉得很中国元素的憨憨了,在intro和过门阶段的器乐里加入一点鼓和古筝并不能糊弄过去好嘛。

而且外国人一提中国音乐就只知道宫商角徵羽的音阶挨个来一波,或者倒着来一波……这种编曲方式也太不走心了吧。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所谓的中国风只是同人水平而已。油管上一个有名up主自己改编比伯的《10000 hours》来做了一个“如果迪士尼男主角都用陌陌”的cos形式视频,感受一下那首歌李翔部分的编曲中加入的中国风,和这次这首正牌主题曲的,你还真不好说有什么区别。

说到这里就又想吐槽探班视频里看到的剧组服装问题了……我知道你们做了很多研究,但门外汉研究半天不如直接请内行当个顾问。一堆唐代服饰的研究书籍和N个新西兰绣娘出来的结果,衣服款式、配色、质感看上去都还仿佛二十年前的TVB古装剧。就如同说着“我们真的很希望尊重木兰的原本传说,把这部电影变成写给中国的一封情书”,然后扭头就给木兰加了个福建籍一样,真的,亏不亏呀……

(btw我觉得福建土楼这个事的责任人,很可能是制片人江志强。纯属推测大家自己辨别。导演在采访中提到过,这个设置受到了质疑,但江志强表示:这种程度无所谓的啦这种历史没有必要完全较真。我一个小人之心的想法是,江志强本人是广东佛山的,所以很了解海外华人华侨的心理和成分构成——这群人也是木兰的一大票仓,在异国文化语境下的中国人,会感觉一个优秀的木兰是自己族群的代表。他们大都来自福建、港台和东南亚,所以用一个不那么靠谱的土楼,肯定会比黄河流域原汁原味的纯朴更能唤起那群人对家乡的回忆和想象。事实是,我看到了土楼的内部实际模样,必须承认,在“反映战乱背景”和“营造家族氛围”两方面上,这种多户围成一圈堡垒、只有一个门进出的土楼,完成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预告片方面:

在数(十)个几秒、十几秒、三十几秒的促销式预告片之后,终于不用再忍受那颠来倒去反复剪的几句话了。

台词功底上也再给了我一针强心剂:

The girl became a soldier。

这个女孩,成为了士兵。

The soldier became a leader。

这个士兵,成为了统帅。

The leader became a legend。

这个统帅,成为了传奇。

→这已经成为我目前为止印象最深刻的台词了!

(严正警告:以下内容涉及可能的剧透!)

从目前放出的各种信息来说,其实木兰的剧情已经可以拼凑起来猜个七七八八。

首先刚刚的那段话,就很好的勾勒出了这部电影的结构:从女孩到军人,从军人到领袖,从领袖到传奇。

第一部分:木兰的少女时光。包括她还是一个小女孩时(cast list暴露的),与父亲夜谈,长大相亲的闹剧。木兰的父亲曾经是一个著名的将军,因腿伤退役,所以一直用军队的要求(忠、勇、真)来培养木兰,也不拘束她自由自在的个性。他很爱他的妻子和两个女儿,这种爱也是中国典型的,无言却默默付出一切的那种父爱。木兰走后,他去祠堂祷告,求祖先们保佑木兰。祖先们派出了守护神:凤凰。

第二部分:木兰替父从军。印象中会经过丝绸之路还是天山附近,遇到两个骗子,如何如何。总之摸爬滚打体现木兰的不易和成长。这一段应该就是个过渡,关山度若飞,衔接上一段的搞笑轻松和下一段的严肃残酷。

第三部分:木兰在军队中崭露头角,直到成为新兵中间的领袖。

据探班视频里制片人的透露,木兰的男票跟她有一点“冤家”的感觉,就是他本来很优秀或者至少自以为很优秀,但木兰加入训练了之后,偏偏每样都能比他做到好那么一点点。所以他既不服气、把木兰当做竞争对手,也不由得有些欣赏、佩服甚至喜欢这个看上去文弱清秀的年轻人。同样跟他们一起嬉笑怒骂的还有三四位好朋友:鸡米花扮演的ling,有点犯二的那种;一个壮壮的yao,属于暴躁硬汉;还有一个机灵小不点cricket,应该是为了安抚动画粉。动画里白白胖胖云朵一样的大和尚不知道有没有出现,看剧照没看出来类似的人,可能修改了人设,毕竟现实中人的体型差距不可能那么大。但洗澡的戏肯定是保留了,并进行了一定改编,应该也会比较好笑。

第四部分:木兰的挑战与成长

巩俐扮演的“仙娘”会是这部电影中最重要也可能最出彩的配角。所以虽然下面全是猜测,但万一猜对了,会极大影响大家的观影体验,希望大家此时闭眼跳过还来得及。

首先,仙娘是反派勃利可汗(音译,不确定)一方最重要的帮手。据看过迪士尼官方剧情小说(已出版,可以外网直购)的人透露,这个人物形象会比较接近于《北魏奇史闺孝烈传》中的卢玩花与苗凤仙的结合(提这一部只是因为我看过这一部-_-||类似的内容也许更早的木兰故事里面也已经出现过了。还有就是这部小说最后木兰跟玩花被皇帝赐婚了,嗯。这很迪姬尼。)。

仙娘像是某个少数部族的巫祝、祭祀的身份,也不排除她曾有过更高贵的身世和一个曲折的过去(就是可能两小时演不完了)。某种意义上她跟木兰是非常类似的人,虽然身为女子但能力不输男人,并且也是为了保护自己重要的人,加入了反派可汗的阵营(就反派二人组对话态度来看,应该不是兄妹什么的而是半途组的队,所以之后也可以方便反水没有心理压力)。在正式预告片的一个画面中,柔然的士兵可以徒步登墙,很可能就是借助了仙娘的能力。

木兰与仙娘在交锋的过程中针锋相对毫不留情,却也逐渐开始互相理解、惺惺相惜,尤其是仙娘,在这个实力完全不如自己却一股拼劲勇往直前的小兵身上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当然,她从来没有被木兰的伪装迷惑。仙娘也曾经用攻心的战术来打击木兰:你现在拼死帮助的人,一旦发现你真正的身份就会立刻转身毫不留情的杀死你;而你就算一直不暴露,也至死都会只是一个假冒伪劣的男人,没有人知道真正的你。

不知道木兰有没有在长官面前暴露,但无论如何,战争的紧迫和生死的残酷面前,木兰意识到有比她自己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责任,曾经许下誓言、保家卫国的忠诚。在生死置之度外的打斗中,木兰一直穿在身上的铠甲自行掉落了,露出了她曲线姣好的女儿身(虽然是个平胸,但弧度还是有滴!!!눈_눈)。她也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与自己真实性别身份的和解,她将不再隐瞒,以一个女孩的身份继续战斗。

木兰的第一次挑战应该就直接挪用了动画里的雪崩部分。导演说她非常喜欢原版中的那场戏所以特意修改加入进去的。这一战在动画里让她成为了新兵蛋子的头头。

但是——我觉得这个头头很可能不足以担当“领袖”一词。所以为了名副其实,也让木兰堂堂正正地开大女主光环,她的心灵导师、甄子丹饰演的唐将军(我觉得应该还是她父亲的故友),肯定会gg。木兰临危受命,成为全村最后的希望,领导大家最后一搏。

当然,冲破了自我心魔束缚的她也最终说服了仙娘倒戈,并在御驾亲征的皇帝(李连杰)被柔然剩下的死士所劫持,木兰返回去营救时,获得了仙娘的帮助,所以她也暂时拥有了之前可汗那种飞檐走壁的能力。

和她的小伙伴们通过女扮男装的方式(不知道这里还会不会改)迷惑敌人,然后用自己过硬的本事取得了胜利,摧毁了敌人,救出了皇帝。

第五部分:身后事

就是皇帝突然爱上了这个干瘪平胸的怪力少女并强迫要娶她为妻……

(别笑!古代真的有好多木兰传说都是这么讲的呀_(:з」∠)_

当然也可能并没有。这位皇帝在美色(和暴力)面前保持住了他老年人的尊严_(:з」∠)_

但是,反正我是看到了一袭红艳艳的嫁衣……(虽然是20年前的TVB风格的)

然后木兰谢绝了皇帝的赏赐,纵马轻驰返回故乡。据说身边还带了两只兔子-_-||(因为诗歌翻译的原因,导演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可能又出了问题)这里说不定会有一段祖国大好山河的风景宣传片,从大漠孤烟直到山水天下秀,从采采彤云浮到月涌大江流。

(之所以说是风景宣传片,是我看制作组放出的图的色调,就是那种色彩、对比都很鲜明的,仿佛抛光打蜡还塑封了的,上世纪日历挂纸那种,,凝重的美-_-||)

总之最后。思乡心切,连戎装都还未脱的她,见到了父母,见到了妹妹。来,姐姐抱~

(假装此处有截图)

然后,,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见伙伴……

伙伴表示我们早就知道了呀-_-||

但是我还是很希望电影能够把这段拍出来。求迪士尼圆我梦想,重新还我一个不故意扮丑的、艳色天下重的刘亦菲。

为此我愿意放弃自己对电影里很可能删去了

—Do you want to stay for dinner?

—Do you want to stay forever?

的执念_(:з」∠)_

好了唠叨完毕。

说是剧透,其实大部分都是我根据现有爆料猜的。可能有对也可能有错,可能迪士尼拍得比我想的好得多,也可能剧情还没我上面这个理的清楚。

所以我分享出来也只是博君一笑(狗头),并不当真认为有多大的剧透能力。没有必要因为我说的就放弃治疗挑刺鄙视,或者燃起希望开始猛吹。那都不真实。只有电影院里看到的才最真实,此外都是一厢情愿的脑补。

而我之所以冒着讨嫌的风险,也要“剧透”,也是因为我觉得,作为live action remake的《Mulan 2020》,本身就不是以剧情的悬念来吸引观众的吧。美女与野兽,甚至狮子王,哪一个不是已经耳熟能详,甚至哪一帧画面是咋回事都能猜个七七八八的。

情节,未必需要新奇才能打动人心。

其实说到木兰,最著名的台词应该还是那句,在木兰还是少女却因为自己特殊的脾性碰壁挨骂之时,故乡小园的木兰树下,父亲把木兰花发梳轻轻别在她鬓发之上时,装作不经意地看着一朵晚开的花苞说出来的那句。这句话也在后面拯救了皇帝之后由皇帝复述回响了一遍:

The flower that blossoms in adversity, is the most beautiful and rare of all.

无论是戏里木兰,还是戏外刘亦菲,乃至这整部重制版电影的命运,都仿佛是在走着这样一条充满逆境(adversity)的路。

至于这部电影在国内外都面临过、并且仍旧面临着什么样的、可以说是史无前例内忧外患的抵制、争议,此时既不想、也没必要在这里多重复了,尤其是,不想将这种合家欢电影捆绑上政治。

所幸今天看到了这首歌,这支预告。也看到The Hollywood Report对木兰开画票房的预测,少有安慰,觉得如果,如果疫情不失控的话,说不定也有可能扑得不至于太惨。

只是这个如果的代价太高昂了。最简单粗暴的说,迪士尼斥资2亿博取中国市场好感的豪赌。再不好启齿一点的说,花木兰放弃延期坚持上映,是否会引发美国观众在观影之后的巨大传染风险?如果还会在香港上映,到时某些群体又将故意掀起什么样的风浪?

形形色色。所有这些挑战,会让所有人更坚强,还是一败涂地呢?

木兰是当真能逆风翻盘、绝境开花,还是注定生不逢时、被风摧折?

没有人能够保证。因为生活不是电影,没有人为你写下“必不可能失败”的结局。

一将功成万骨枯,在出现冉冉上升的一个“传奇”之前,我们注定还会见证那另外一万次的陨落。

事业也好,生命也罢。国家也好,自己也罢。无论面前的道路是不是陨落,是不是绝境。

我会想起刚刚那首歌。想想一个战士会怎么做。

Be loyal, brave, and true。

忠于职守,勇于拼搏,真于自我。


火星于叔


这个问题,还真的不好答,因为太容易挨骂了,当然我相信刘亦菲粉丝还是比较友善的。

其实听到这首歌,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刘亦菲到底适不适合花木兰这个角色,要是之前的我会觉得,不太适合。

花木兰,无论是迪士尼文化的花木兰,还是中国的花木兰,那种英勇果决的气概,放在如此历史环境下,女子不如男的社会条件下,真不是随随便便就会出现的一个人。更不用说,军营生活之苦,战争之残酷,你就想想,就来月经,别说来月经了,就洗澡,都不方便吧。而且一旦被发现,欺上瞒下,这可是重罪呢吧。

这样一个女生,其心智,气质,性格,按照一般的思维,绝非软软糯糯,温温柔柔的。而刘亦菲正好就是个反“花木兰”的形象。可是后来接触了所谓discourse这个概念之后,尤其是了解到西方人对花木兰这个形象完全脱离中国语境的解读后,觉得依托迪士尼文化去传播真正的中国文化也挺好的。而且木兰这个形象,以刘亦菲的面貌出现,完全说得通。

首先,花木兰不一定得咄咄逼人。想想她参军的动机,是为了什么?为了迪士尼那套追求自由,独立,勇敢?当然不是!中国的木兰,是一个百善孝为先的人!所有的血腥和暴力,所有的雄伟的报国之志,所有的勇敢,其实回到最初,也是最重要的源泉,是孝!是对她老爹的爱!忠肝义胆,那是排在这人性最朴实的孝和亲情之后的。

这样的木兰不必是女英雄,也不必是role model,而是一个人,一个充满了感情和生命的人。这样一个人,最重要的可能不是帅,不是酷,也不是胸怀大志,而是隐忍和坚韧,是沉着和冷静,是最平凡的善。这种品质也是中华文化最欣赏的品质嘛。想想从小到大,大家最喜欢最欣赏的,好像还是那些厉害但不张扬的人。中国人的闷骚之美。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其实刘亦菲这种性格,虽然我觉得还是挺软糯的,不过她表现自我的方式,也倒还挺,能打破西方那样的文化模式的。


富翁看电影


22年前,动画版《花木兰》,17岁的Christina Aguilera献唱了经典主题曲《Reflection》。

22年后,真人版《花木兰》,已经近40岁的Christina Aguilera再度献唱为电影全新创作的单曲《Loyal Brave True》(《忠勇真》)。

Christina Aguilera与《花木兰》跨越世纪,长达22年的缘分,本身已经是一段传奇佳话。

迪斯尼在电影主题曲及原创音乐的把控能力上实力超群,奉献了大量传唱久远的经典。比如,伴随一代儿童成长甚至有些洗脑性质的《Let it go》。

此番的《Loyal Brave True》,中文翻译为:《忠勇真》,紧扣电影主题的表达,理论上,这将或为电影的主题曲,而不仅仅是宣传曲那么简单。《Loyal Brave True》曲风大气,歌词凝练,起伏跌右,加上Christina Aguilera精湛嗓音的加持,史诗感非常浓烈,极具感染力。不出意外,《Loyal Brave True》又是一首可以流传久远的经典。而同样不出意外的是,Christina Aguilera确定将会在电影原声中再度演绎动画版的主题曲《Reflection》。

真人版《花木兰》制作预算高达2亿美元,但目前受到全球性新冠肺炎的影响,原本寄予厚望的中国市场几乎不太可能进行全球同步首映,北美以及其他市场受新冠肺炎波及,前途未卜。迪斯尼此番成熟的资金回笼压力巨大。就目前几版预告的综合感官,真人版《花木兰》的制作及演员阵容可调精良及豪华,画面质感也成色不错,但至于故事的把控,还蒙管过全片可能才有定论。





小幽默大智慧


Christina Aguilera与《花木兰》跨越世纪,长达22年的缘分,本身已经是一段传奇佳话。

迪斯尼在电影主题曲及原创音乐的把控能力上实力超群,奉献了大量传唱久远的经典。比如,伴随一代儿童成长甚至有些洗脑性质的《Let it go》。

此番的《Loyal Brave True》,中文翻译为:《忠勇真》,紧扣电影主题的表达,理论上,这将成为电影的主题曲,而不仅仅是宣传曲那么简单。《Loyal Brave True》曲风大气,歌词凝练,起伏跌宕,加上Christina Aguilera精湛嗓音的加持,史诗感非常浓烈,极具感染力。不出意外,《Loyal Brave True》又是一首可以流传久远的经典。而同样不出意外的是,Christina Aguilera确定将会在电影原声中再度演绎动画版的主题曲《Reflection》。

真人版《花木兰》制作预算高达2亿美元,但目前受到全球性新冠肺炎的影响,原本寄予厚望的中国市场几乎不太可能进行全球同步首映,北美以及其他市场受新冠肺炎波及,前途未卜。迪斯尼此番成熟的资金回笼压力巨大。

就目前几版预告的综合感官,真人版《花木兰》的制作及演员阵容可谓精良及豪华,画面质感也成色不错,但至于故事的把控,还要看过全片可能才有定论。


咻咻咻的小AK


最新曝光的主题曲特别版预告片出现不少新镜头,1998年曾演唱动画版主题曲的克里斯蒂娜·阿奎莱拉再度出山,演唱了新版主题曲“忠勇真”(Loyal Brave True)。

预告片中动人的背景音乐由获得6次格莱美奖的歌手兼作曲家克里斯蒂娜·阿奎莱拉倾情演唱,“声”情演绎电影全新原声歌曲《Loyal Brave True》(《忠勇真》),诠释木兰内心的力量。

本次《花木兰》电影主题曲将于全球发布多个版本,擦妈Christina Aguilera发布的则是《花木兰》新歌《Loyal Brave True》英文版和西班牙语版。

其他版本的中国演唱歌手待定,还有日语版,汉语版,泰语版……

《花木兰》要复刻《冰雪奇缘》的主题曲模式,让全世界都唱着一首歌。

毫无疑问,这是Christina Aguilera近几年来拿到最好的资源。

1998年,Christina Aguilera在众多试唱歌手中脱颖而出,演唱了动画版《花木兰》的电影主题曲《Reflection》,也是其本人第一首获得正式发布的单曲,这是她的起点!

如今22年过去,她再度拿下《花木兰》真人大电影的资源,还会推出一个新版的《Reflection》重新录制版。

可惜这个电影生不逢时,碰上了疫情。

作为超多中国演员出演的好莱坞电影,把中国视为大票仓,但中国至今还没有定档。

成本两亿美元是迪士尼真人童话最高成本,这次专家预估要至少六亿美元才能回本,有点难了。

《花木兰》由妮基·卡罗执导,刘亦菲、甄子丹、巩俐、李连杰联袂出演,巨星云集,动人再现不朽传说,演绎传世经典!

从“木兰当户织”到“万里赴戎机”,褪下昔日红妆,穿上沉重盔甲,木兰历经万千磨难仍恪守着“忠、勇、真”的战士品质,这份坚定,让她迸发出强大能量,为荣耀而战!

尽管受疫情影响,《花木兰》在中国等多地的档期推迟,但北美3月27日的档期并没有更改,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由于当年动画版影响力够大,有外媒预测《花木兰》北美首周末票房有望达到8500万美元,甚至更多。比对真人版《阿拉丁》北美首周末票房为9150万美元,北美总票房3.56亿美元,可以大概推测该片的前景,不过全球票房就很难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