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满清铁蹄入主中原之战:一片石之战

在中华大地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都伴随着腥风血雨、硝烟滚滚的战争,使华夏满目疮痍、山河变色,华夏民族尽受摧残。所谓"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正因如此,也涌现出无数的英雄豪杰,其在战火中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似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史诗一般,每每想起无不使人心血澎湃。

在明末清初年间,中华大地已是烽火燎原,远在西北的李自成带领大顺军乘风破浪、一路摧枯拉朽,关外满清的皇太极也虎视眈眈,欲入中原;而大明王朝内外交困奄奄一息,虽崇祯皇帝有心强国,但此时已心有余而力不足。

历史上满清铁蹄入主中原之战:一片石之战

明崇祯皇帝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初,在经过与李自成起义军的长期战斗之后,明军主力损失殆尽。此时,李自成起义军又师出西安,北渡黄河,很短时间内,连下临汾、太原、真定、宣府、大同,矛头所向直指明朝政府的京师―北京。面临覆亡命运的明朝政府,便把赌注押在了关外拥有重兵的吴三桂身上。不少朝臣如王永吉、吴麟征等先后上疏,要求撤宁远之师以卫京城。

吴三桂无路欲降顺

崇祯皇帝先于二月间召见吴三桂的父亲吴襄,询问吴三桂的兵力情况,并将吴襄提升为中军府都督,而后,又于三月五日将吴三桂加封为平西伯,飞檄急调其入卫京师。在北京发出撤兵通知后,不过十天,吴三桂便将宁远兵民五十万众撤至山海关。接着,又自山海关率师进京,二十日抵达永平。吴三桂于三月二十三日抵达蓟州时,始得知李自成已攻克京城,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而亡。不久,在京的绝大多数明朝官员降于李自成的消息也纷纭而至。

历史上满清铁蹄入主中原之战:一片石之战

而面对敌我悬殊的局势,吴三桂最初决定投降李自成,同时,李自成也派人到吴三桂军中劝降,吴三桂遂"决意归李",率领所部继续西进,并且还于所过途中,大张告示,宣称进京"朝见新主"。而从三月二十五日开始,大顺军领导人刘宗敏、李过等便开始对俘获的明朝官员进行拷夹、追赃等行动,吴三桂的父亲吴襄也在被拷夹之列。这一行动导致诋毁、攻击农民军的流言蜚语开始像瘟疫一样从北京传往外地。吴襄也私下致书吴三桂,要他"亟来救父"。这不能不使吴三桂认为李自成的招降不过是一场骗局,是想诱己进京,再行消灭。因此他立即停止西进,率部重返山海关,并袭击大顺唐通部,促使吴三桂降而复叛的还有吴三桂之爱妾陈圆圆被夺占的因素在其中。

吴三反降清

在政治上和李自成起义军决裂,使得吴三桂处于腹背受敌的局面。山海关之西,李自成重兵近在咫尺,一场恶战迫在眉睫。山海关之东,日益逼近的清兵是为宿敌。可为图生存,吴三桂被迫把目光转向了雄踞东北的清政权。

历史上满清铁蹄入主中原之战:一片石之战

此时,李自成闻讯吴三桂已还山海关,即召文武大臣商讨对策,确定征抚兼施。在唐通一再告急求援时,李自成于四月十三亲率大军约十万向山海关进发。为争取吴三桂,携明朝太子朱慈烺和吴襄随军同行。吴三桂料不能敌,遂遣使致书多尔衮求援。清军在翁后(在今辽宁阜新境)遇吴三桂使者,遂改道从连山(在今葫芦岛市境)、宁远一线日夜兼程,疾趋山海关。清兵自四月初九出发,四月二十日,清兵抵连山(今葫芦岛市连山区),吴三桂一再催兵,清兵知李自成军迫近山海关,日夜急行,一日夜疾行二百余里,共行军十三日。

历史上满清铁蹄入主中原之战:一片石之战

李自成对清军情况不明

因一直以来的胜利而冲昏了头脑的李自成,对当时军事对峙的严重性是估计不足的。在他看来,不但自己的军事实力远远超过吴三桂,而且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及其家属,也都控制在自己手中。吴三桂不是在大军东向途中卷甲归降,也一定会在开战后被其轻而易举的消灭。

对于吴三桂勾结清兵入关的现实可能性,则更是连想也不曾想。故行动迟缓,于四月二十一日才抵达山海关下,在石河西岸与吴三桂部成对峙之势。同日,李自成的大顺军与吴三桂于一片石、西罗城进行恶战,甫开战吴军小胜于西罗城,接着李自成军猛攻东罗、北翼二城。当晚,清军进至山海关外十五里处一线集结。山海关北依角山,南傍渤海, 城高墙坚, 外筑罗城、翼城互为犄角,易守难攻。守军除吴三桂部外,还有山海关总兵高第部一万、乡勇约三万人。李自成抵关当日,向吴三桂发出逼降通牒,遭拒绝后,一面令唐通、白广恩部近二万人从一片石(今辽宁绥中九门口)出边立营,断吴三桂退路,一面以主力六万分别对西罗、北翼和东罗城猛攻。

历史上满清铁蹄入主中原之战:一片石之战

吴三桂以主力列阵于西罗城石河以西一线,阻止大顺军攻关。双方激战于西罗城附近,守军为摆脱困境,诈降诱大顺军数千人抵近城垣,在城上突发火炮。大顺军死伤甚众,被迫后撤。在北翼城,大顺军利用居高临下地形,猛攻城垣,激战至翌日黎明,迫守军一部投降。但因其他各城未下,大顺军未能进据罗城。二十一日夜,唐通部在一片石被清军击败,余众退入关内。经一日激战,多尔衮已知大顺军虚实,遂采用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的慎战之策,欲待大顺军与吴三桂部连战疲惫时,突出奇兵,一举取胜。

四月二十二日清晨,清军进至离山海关城仅二里,吴三桂见情势危急,在此形势的逼迫下,吴三桂被迫改变初衷,由不许清兵自山海关进关转而迫切要求其自山海关进兵,以与即将到来的大顺军作正面的交锋,这对清军来说可谓天赐良机。吴三桂率轻骑寥寥数员冲出重围、飞奔至关城东二里的威远堡清军营垒,跪降于多尔衮。多尔衮当即"赐坐赐茶,面谕关门为第一功",吴三桂表示:"倘若清军不愿助山海关明军,我也不愿返回山海关督战,李自成大军必在攻陷山海关后,一鼓作气攻向清军!"云云;多尔衮见吴三桂归顺非诈,接受吴三桂的请求,多尔衮令吴三桂按满洲习俗剃头,许诺将皇太极女建宁公主嫁给吴子吴应熊。并偕和硕英郡王阿济格、多罗郡王多铎率劲旅八万,分别从南水门、北水门、关中门进入关内,令吴三桂部系以白布为号任前锋。为了共同镇压起义军,清、吴之间的联合阵线就这样形成了。

历史上满清铁蹄入主中原之战:一片石之战

四月二十三日辰时,吴三桂军已逐难支撑,据守北翼城的一支吴三桂军向大顺军投降,多尔衮在欢喜岭的威远台上观战,下令清军从南水门、北水门、关中门三路进关。多尔衮所统满、蒙、汉军队,其中以多尔衮领的满洲铁骑最强,兵马都身披甲胄,甲坚兵利,百步之外无法洞穿。

清军趁机破“大顺”

大顺军因攻坚一昼夜未能夺关,乃改取野战,自角山至渤海投入全部兵力,布一字长蛇阵,成决战架势。多尔衮以吴三桂部为右翼迎战,重兵则鳞次列阵于渤海滨大顺军阵尾薄弱处,待机出击,并告诫各部不得急进。大顺军不明清军意图,仍按原计划向吴三桂军紧逼,令旗左右挥动,来回冲杀。吴三桂因有清军压阵,顽强抵御。此时大风突起,扬尘蔽天,不利于不熟悉山海关地理的大顺军,双方展开肉搏,大顺军不顾伤亡,把吴三桂部团团围住,血战至中午,双方均已疲惫,损失甚众。

清摄政王多尔衮见势,急令阿济格、多铎各率两万精骑,乘风势、挥白旗,对阵直冲大顺军。万马奔腾,飞矢如蝗,大风渐止,疲惫的大顺军见清军骤至,猝不及防,阵脚渐乱,如砍瓜切菜般致使大顺军伤亡惨重。其时,李自成的大顺军溃败,刘宗敏中箭伤,大顺军死者数万;而牛金星在北京未领军前来支援李自成,也是大顺军败战原因之一。李自成见败局已定,急令余部且战且向永平方向撤退。当天,多尔衮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命他作先导,一路追杀,直扑京城。

历史上满清铁蹄入主中原之战:一片石之战

此战是决定了三百年大清王朝基业的开山之战。这几乎是一场事先谁都未曾料到的战役,也是一场几乎未战而胜负已定的战役。被火速爆发式成长经历冲昏了头脑的李自成,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做了错误的事情。致使手握关宁铁骑的吴三桂被其逼入绝境。大顺军对清军入关助战的毫无准备,同时缺乏对清军骑兵作战的经验,终为清军所乘,精锐遭受重创,未能再起。清军乘势占领北京,取得全国政权,致使华夏大地饱受摧残,众所周知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等暴行可谓罄竹难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