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会再现诸子百家时代的影响人物大咖吗?

民安的安


目前的自媒体都是碎片化和跟随热点走的状况,有资本和有沉淀才能成为大咖,但跟之前的古人和近现代能醉心学术的少之又少,需要沉淀和很长时间的积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城市历史文化与国学


自媒体再怎么发展,都不会出现诸子百家。

那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爆炸,蒙住双眼的黑布被揭开,天地之间豁然开朗,对这些事物的不同看法,导致了百家争鸣。

反观现在,人的思想看似进步,实际上无论生活中还是网络里出现的所有声音都还在前人留下的窠臼之中。万事万物所有的规律组合,都被开发殆尽,彼时邯郸一城,出了多少成语?如今邯郸还在那里,成语还是那些。谁能破茧成蝶,谁就一定能名动四方。

这和地理大发现性质差不多,谁谁谁发现新物种,某某某发现新大陆。都发现的差不多了,现在就很难了。


诗魔独孤求踹


每个时代,每个阶段都会有风云人物出现的,相信!!!



烽火雷电虾


不会。自媒体蓬勃发展,但只能在娱乐圈、金融圈、体育圈等发展,你敢像诸子百家时代妄议什么思想吗?为什么名星们、球星们身价高,因为资本只能往这些方向投。

而且诸子百家时代的大咖,放现在也就知名大V、博主的水平。像《论语》,就是微博集:

1. 每条论语都未超过140字;

2. 言简意赅、寓意深刻;但用力过猛,多处矛盾;

3. 较为碎片化,没有系统性,经常自己打脸、前后矛盾。多为孔子晒心情,装B。

4. 互动性强,经常和子贡、颜回、子路等进行回复互动;

5. 孔子拥有3000多脑残粉,其中72人为加V大号。

6.主要目的是制造影响力,好引起别人加关注,从中牟利牟权


猛哥厉史


我认为会出现的。主要是两个原因。

1.一个原因在于,自媒体时代可以表达的方式和路径都变得多了,参与表达态度的人也变多了。所谓世间百态,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想和对事物不同的看法,在众多不同思想和见解的碰撞当中是最容易产生新的思想和态度的。而本身多元化是思想流派产生的最核心要素,既然有新的流派产生就一定会有新的不同流派的代表人物,也就是你所说的诸子百家的影响力人物。

2.从社会发展来讲,我们现在不仅仅处于一个自媒体爆发的时代,我们处在一个本身就在急剧变化和进步的时代,比如互联网,比如电子商务,比如5g,比如经济全球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一定会产生很多顺应时代变化的思想。这样愈加开放的时代变化是前所未有的,从区域走向全国从全国走向全球。经济的全球化,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变革,新技术的应用,甚至于包括一带一路都是新思想产生的土壤和根基。一定会出现影响时代的影响力人物。

3.不要片面和孤立地去看待自媒体的爆发,要去全面而完整的看待自媒体爆发的契机和时间节点也就是这个时代。自媒体只是表现态度和立场的基本工具与渠道,而对于时代产生更久远影响的,是基于自媒体时代爆发的根基和深层原因。

4.中国古代有百家争鸣,媒体大爆发的现在时代,一定会出现影响时代的影响力大咖和人物。





合肥胖哥记事本


不会,战国时期之所以能出现诸子百家和那个时候的政治经济有很大的关系。而且战国时期人们受商业影响是很少,而且有专门的贵族给一些门客免费提供求学支持,再加上那个时候诸侯争霸,言论自由。在那样一个纯粹的学术范围内才孕育除了诸子百家。

而反观现在自媒体的发展纯粹是以商业为导向的,任何一个做自媒体的人必然的都要面向大众读者,因为读者才是自媒体人的收益来源,但要想赢得大众的认可,思想必定是平庸的,不能曲高和寡,太深奥了懂得人就少,人少流量就少,自媒体人只能饿死了。又不像战国时期有贵族支持。

所以如今的自媒体充其量就是一个大杂烩,出不了什么太深奥的思想和大才。


最后一排自习室


答案是一定的,因为从时间的跨度上讲,哪怕概率再小的可能性都会被视为一定!

而且,从古至今的圣人、百家、说书人、吟游诗人、个人报刊等等一系列与言论沾边的事物都有着一部分自媒体的影子,只是因为环境因素而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差异,依靠现代先进的科技,自媒体才得以具体化、高度自由化、量化,也有了清晰的定义。

只不过在目前这个自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量化也导致了某一方面上质量的降低,从新闻史来看,大众媒体的性质也逐渐向娱乐化偏移,自媒体作为媒体行业中门槛低、数量大且鱼龙混杂的一类,主要建树大多集中在娱乐上。

当然,就目前来言,自媒体也出现了很多影响力极大的人物,但倘若拿“诸子百家”“大咖”之类的字眼去代入,恐怕那些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很难胜任,就如我上面所说的娱乐化,甚至其中一部分的影响还是反面的,对社会风气起负面作用。

下面我会举两个简单的例子加深回答:

“是金子就会发光”?

自媒体数量大,遍布范围广,天南地北凡是人烟聚集的地方你都能找到自媒体工作者,这如此多的人数中就没有像古代贤者的存在吗?肯定是有的,但如果他或她从事自媒体,那么就要面对一个全新的问题,即如果从纷纷杂杂的网络中脱颖而出,以前我们大可以说“是金子就会发光”,但就如今的环境下,恐怕很难在信奉这个道理,至少也要改成“是金子可以发光,可惜依旧很难”。

打开你的浏览器,你就能感受到网络纷杂混乱的信息流,而那些在过去能成为引领风潮的实力派恐怕比普通人还难以说话,没等你从人群中挤出个头来,就给你按下去了...... ̄△ ̄留下的也就剩句“我太难了”。


精神引领是个“刚需”!

不过也不要太失望,题主所想的那种大咖也是终将会出现的,我们不得不承认“浮躁”“物质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无数标签之一,但是,不管在什么时候,精神就是每个时代的“刚需”,娱乐归娱乐,无法成为对生活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自媒体方兴未艾,真正算起来也就是最近的十年八年,古人常语言,数百年才出一圣人,何况十年八年,物质发展固然重要,精神发展总是被忽略,但抹去不了精神需求这一真实存在,刚需就是刚需,和我们平日里的材米油盐酱醋茶一样,缺不得。


浅谈至此,编写不易还请素质三连,爱您呦~!


悠言悠语


应该不会了,就算有也很少,中国走过几千年,除了诸子百家时代的影响人物,虽然各个朝代都有那么几个,但真心不多!自媒体时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个性十足,这种环境下,很难出现影响十足的思想家!


粤活粤好


很少有人在信息论的视角下回顾百家争鸣,那是在信息闭塞的时代,在信息孤岛上自成一统的学说,个个长得羽翼丰满、自命不凡。

形象点说,每一门派的代表人物,在腰上都别了一把用本门学说打造的锤子,看见什么都象钉子,掏出来就锤。不同门派狭路相逢,互相看着不顺眼,也是掏出锤子互相锤,这就是百家争鸣。

现代信息充分交流,谢尔顿因为使用数据疏忽预言了一种新元素,武汉一所大学很快就在实验室里进行了验证,潇洒没两天的工夫又被学术界推翻。

在几乎所有人都七嘴八舌参与的自媒体时代,新观点刚出现一点苗头就会融入信息洪流之中,有价值的被无数人共同改造发展,没意义的石沉大海默默无闻,不再给思想大伽蓄积实力、丰满羽翼的时间和机会。

哪怕是诺贝尔奖,也不过是在前人努力的基础上突破了一点点而已,诸如尤瓦尔赫拉利那样的畅销书作家,除了一部分读者愿意花钱看他的文字外,也招募不到门生和信徒。

哪怕是双黄连口服液在一夜之间改造了亿万人的知识结构,随后第一个太阳升起之日,人们就传播起双黄连蓉月饼的段子进行自我解嘲,第二个太阳升起之日,什么西韦的双盲实验抢占了眼球,月饼和口服液被忘得无影无踪。

也许信息时代的文明必将步入一条渐进式发展轨道,因为全体人类参与跟踪纠错,倒是一种低损耗的、步步为营策略。这对于有限的个体生命而言有点枯燥无味,人们总是喜欢那种革命性的,大统一式的理论和创新,但学术界人个人英雄主义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欧比旺罗克


诸子百家指的是先秦时代的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距记载说的上名字的可能就有近两百家,但是最后比较出名,发展成学派的只有12家。

到了现代,海量的知识积累,相当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如果还出不了在各自行业影响力巨大的人物就说不过去了。

自媒体,极大的方便了信息的传播。领域的意见领袖,在相应的领域里影响力其实是很强大的。对比先秦时代,影响力可能说不是超过了一点半点。这就好比,一个骑自行车,累死累活出不了一个省,一个开着飞机,几个小时小时就能绕中国一圈。哪个的影响力强不是很容易比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