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穷人越拜佛越穷,富人越烧香越富”到底是啥意思,长见识了

中国最早的佛教,是由东汉时期汉明帝刘庄所引进的。有一夜刘庄夜宿南宫,梦到一个身高六丈,头顶金光四射的人在大殿之上萦绕。刘庄清晨起来的时候,就把这个梦境讲给大臣们听,其中有一个大臣叫傅毅擅长解梦,就对刘庄说:“西方有神,老百姓称之为佛,就和您梦到的一模一样。”

俗语“穷人越拜佛越穷,富人越烧香越富”到底是啥意思,长见识了


汉明帝刘庄听后,就派人出使西域,永平十年,印度来了二位高僧,汉明帝将其接到了鸿胪寺中暂住,并恳求这二人在中国宣扬佛法。永平十一年,汉明帝为佛教的僧人建立了一座寺院,取名“白马寺”,白马寺的建造意义非同小可,是我国第一个以佛教为主题的寺院。

俗语“穷人越拜佛越穷,富人越烧香越富”到底是啥意思,长见识了


佛教流传中国从汉明帝算起,到如今已经有千年的历史,佛教在我国不断的发展壮大,和我国本土的道教已经并驾齐驱,成为人们精神上的信仰和依托。比如逢年过节,有很多人就会去寺院拜佛烧香,穷人祈求自己早日发财,富人渴望自己财源广进,也有的人一边许愿发财,一边又想自己身体健康,总之,一切美好的愿望都对佛祖言说。

俗语“穷人越拜佛越穷,富人越烧香越富”到底是啥意思,长见识了


但是我国俗语中有这样一句老话“穷人越拜佛越穷,富人越烧香越富”,意思是穷人拜佛会更加的穷困潦倒,而富人拜佛会多福多禄。这句话乍一听起来,似乎对穷人和富人区分看待,很不友好。既然都是拜佛,佛祖为何不能一视同仁看待富人和穷人呢?其实这句俗语细细品读,还真有几分道理。

佛教一直讲究因果论,有了因才会有果,因果互为表里,相互依存。中国也有句老话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也是在说因果论。穷人拜佛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渴望能够拥有财富,摆脱困境。但是穷人之所以贫穷,还是因为自己想要不劳而获,喜欢天上掉馅饼,他们总是把不如意归咎于别人,抱怨的话时常挂在嘴边。

俗语“穷人越拜佛越穷,富人越烧香越富”到底是啥意思,长见识了


有了这种穷人思维,就会把希望寄托给虚无缥缈的神佛,穷人认为自己的不顺利是命运使然,而拜佛可以改变自己的运气。这样的想法犹如一个深渊,会慢慢吞噬穷人积极进取的斗志,所以才有了“穷人越拜佛越穷”这句话。

而“富人越烧香越富”也很好的理解,首先富人烧香的时候,对金钱的期望没有穷人那么高,他们许愿的事情多半是希望自己平安,家人身体健康,家庭和睦。而佛教讲究多种善因,才能结下善果,于是富人在拜佛的同时,也会给贫困者施以援手,帮助穷人度过艰难。

俗语“穷人越拜佛越穷,富人越烧香越富”到底是啥意思,长见识了


比如每次灾难过后,富人都会主动捐款,他们一是为了博取一个好名声,得到社会的认同,让自己的事业更加的飞黄腾达,二是希望通过捐款这种方式广积善缘,穷人也会因此感动,更愿意支持富人。

其实穷人与其烧香拜佛,甚至临时抱佛脚,还不如脚踏实地地做一些事情,要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财富,如果执迷不悟,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佛祖身上,那最后只能无功而返,越来越贫穷。

俗语“穷人越拜佛越穷,富人越烧香越富”到底是啥意思,长见识了


而富人拜佛之所以越拜越富,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底子好,他们不为钱财发愁,甚至反而有多余的钱财去布施,这样一来能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投靠,达到一个良性循环。正所谓“打铁还要自身硬”,拜佛也要自身的底气足,一切都取决于自身的努力。

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切忌不要抱有不劳而获的幻想。如果是单方面的祈福,佛祖自然会一视同仁,但是如果想通过拜佛获取钱财,则是一种妄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