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開源還是安全芯片?”

之前的一篇《硬件錢包 - 開源還是安全芯片?》

文章引起了廣泛的討論,雖然我們已經用非常清晰的邏輯說明了“為什麼說開源是硬件錢包的前提條件?” “以及”安全芯片的目的是什麼?”,但仍有不少混淆的聲音在不停的重複著”四條腿好,兩條腿壞“。

沒辦法,只好在這個話題上再多說幾句了。

首先,我們一直強調的是“開源的目的是自證清白”,有人跑出來說“開源也不一定更安全”、“開源社區也不一定能把你的漏洞都發現出來”......問題是,我們強調這句話裡面,有“安全”這兩個字嗎?難道跑出來說這些話的人能得出“閉源更安全”、“閉源就能把所有漏洞都發現出來”這類的結論嗎?

安全不安全,那是由冷錢包方案、架構、代碼等方面共同決定的,如果真有問題,那無論你的方案開不開源都是不安全的,所以安全本身跟開不開源沒有任何關係,開源的目的也不是為了更安全。

我們仍然不得不再強調一次“開源的目的是自證清白”,我們要做到安全,但開源的目的不是為了更安全。所以,當我們聊這個話題的時候,請只討論“自證清白”這四個字。

在自證清白這一點上,閉源是零分,沒辦法,先天邏輯決定了只能是零分,多一分都不行。不過呢,又有一些人會問了,“你怎麼能證明固件和開源出來的代碼一樣呢?”,“我又不懂代碼,我怎麼驗證你的代碼沒作惡呢?”

關於這類的問題,從最初有人嘗試做硬件錢包開始,再到 Trezor 做出第一個比較完善的硬件錢包方案,比特幣社區內早就有過無數的討論了,從第一代 Trezor,再到今天的比特護盾、刀鋒硬件錢包,一直都能做到開源、可驗證。也就是說,你可以自己編譯出你自己版本的固件,然後和官方固件對比內容,你會發現除了官方固件的簽名不同外,其他地方一模一樣。

當然,你還可以把自己打包的固件刷到硬件錢包上,運行自己版本的固件,由於簽名不同,硬件錢包上會顯示非官方固件。除了固件以外,你要是有興趣的話,甚至可以自己買芯片,自己弄電路板,自己做出一個硬件錢包,也就是說,你甚至可以什麼都自己搞定,完全不依賴硬件錢包項目方,這就是開源的意義之所在。

對於那些看不懂代碼的人也沒關係,因為這世上畢竟還是有會看代碼的人,他們會替你看的,不需要你自己看。我說完這句,一些人可能又要說了,“會看代碼的人也不一定肯去看啊”。放心吧,會有人去看的,這世上有一種關係叫“競爭對手”,Ledger 不就天天盯著 Trezor 的代碼嗎?要是有代碼級別的漏洞,Ledger 不得拿著大喇叭對著全世界喊啊...

好了,說到這裡,你應該能明白了,我為什麼會說“開源就是為了自證清白”,而上面說的那些內容,閉源的連聊一下的資格都沒有。

現在我們繼續進一步討論“自證清白”,針對於我們的上一篇文章,又有一些人跳出來說“安全芯片也可以做到部分開源,那不是也就能自證清白了嗎?”

關於這一點,我的回答很簡單,“說那麼多廢話幹什麼?那你倒是開啊!”。自己不開源,然後整天鼓吹 “安全芯片以外的部分都開源之後就能自證清白”之類的幹嘛呢?

所 以 ,你 倒 是 開 源 啊 !

這裡我可以給大家說說 Ledger 是怎麼做的,Ledger 的做法是用了雙芯片,主芯片裡是錢包功能,安全芯片只幹密碼學的活兒,然後主芯片裡的固件是開源的,通過這種方式一定程度上做到了“自證清白”(不是100%,但也比閉源的強上十萬八千里了)。也就是說,如果你有興趣,也可以自己做一個,用相同的主芯片和相同的安全芯片,然後呢,用 Ledger 開源出來的主芯片代碼,也能基本上做出個自己版本的硬件錢包。也就是說,使用這類方案,你至少可以做到不用完全信任硬件錢包廠商這個第三方,當然還得信任一個安全芯片廠商,由於的安全芯片可能要銷售到很多行業,幣圈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因此第三方信任的問題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嚴重罷了。

說到這裡,大家就明白了吧,一個硬件錢包廠商如果做不到100%開源,起碼也應該要往“自證清白”這四個字上努力,做到基本上能自證清白。如果不能自證清白,不能解決需要信任第三方的問題,那把幣存在你的硬件錢包裡和把幣存在交易所裡,有啥區別?反正信誰不是信呢?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跟我們爭論“開源還是安全芯片”這個話題,至少,請麻煩你先做到 Ledger 程度的開源,否則真沒啥好聊的,回答你的只有一句“你倒是開源啊!”

說完自證清白之後,我們再來聊聊“安全”。開源是硬件錢包的前提,那安全就是硬件錢包的重中之重。在這一點上,Bitcoin.org 上的各類冷錢包做出過非常多的貢獻,像 Trezor 貢獻了首個完善的硬件錢包方案,比太發明了二維碼冷錢包和極隨機這一 TRNG 真隨機數解決方案,Ledger 則是創新的設計了雙芯片架構,所有的這些貢獻都在努力幫助用戶更安全的保護資產。

在我們設計 BITHD 的過程中,也充分學習和借鑑了這些優秀的方案,為了能讓用戶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輕鬆使用硬件冷錢包,我們做了非常多有意義的優化,開發了非常多有價值的功能。

再谈“开源还是安全芯片?”

Trezor 的方案從13年到現在已經有了近七年的時間,Bithd 從誕生至今也有了三年多的安全史,在這些年裡,這套架構到今天一直都沒有出現過任何一次的安全事故,幫助無數用戶保管了天量的數字貨幣資產,這才是真正的“安全”,而且,這麼多年的安全史還都是在完全開源的情況下做到的,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無需信任的安全。

最後,欣聞業內某老牌兄弟企業也將開發一款新的硬件錢包,該錢包也將基於 Trezor 的架構二次開發,這就是開源除了“自證清白”以外的第二個意義了,這也是為什麼 Bithd 官網上會專門感謝 Trezor 和幣定行的原因。正是因為 Trezor 和幣定行們的開源,我們才能更快更好的開發出更安全、更好體驗、更多功能的 Bithd 硬件錢包,到今天,大家可以看看 Bithd 上原生支持了多少個幣種和 Token 的多重簽名功能(BTC、ETH、USDT-ERC20、USDT-Omni、EOS、BCH、LTC、All ERC20 Tokens 等等),如果沒有開源,我們是很難做到這些的。

再次感謝TREZOR、幣定行以及整個開源社區。

開源會讓生態更繁榮、讓產品和服務更開放。

讓開源來的更猛烈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