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强县党员干部演绎扶贫版“一网情深”

武强县党员干部演绎扶贫版“一网情深”

武强县何村村主任何永赞在帮助贫困户家孩子打印试题。孟卫力/提供

武强县党员干部演绎扶贫版“一网情深”

何村村主任何永赞在村委会照看孩子们上网课。孟卫力/提供

河北共产党员网讯(通讯员 孟卫力 张燕 记者 扈炜)我家闺女和儿子终于不再因为上网课发愁了!‘赠网行动’帮了我家大忙!”武强县武强镇何村贫困户何秋成激动地说。能“赠网”说起来,得归功于武强县法院驻何村工作队和村干部。

何秋成说的“赠网行动”,是该县为帮助家里没装互联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孩子上网课,所开展的一项精准帮扶活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为让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不受疫情影响,很多学校采取“停课不停学、网上授课”教学方式。但这对于一些贫困家庭孩子来说,联网听课却成为了一件困难事。

何秋成的爱人是精神残疾一级,没有自理能力,他的弟弟何秋林是聋哑人,也跟着他们一起生活,全家都靠着扶贫项目和政府补贴过日子,一直没有安装互联网。延期开学以来,上初二的女儿和上初一的儿子只能靠着何秋成的一部手机来轮流听课,两人上课时间重叠了,也只能先顾一个人。

武强县法院驻何村工作队队员李志栋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与何村村主任何永赞取得了联系,在村委会架设了无线网,收拾出桌子椅子,方便何秋成家孩子其他家里没网的孩子就近上网学习。何永赞还主动承担起困难学生“打卷子”的任务,做起了村里学子们的“班主任”。“现在秋成家两个孩子每天在这里学习,他们每人一个桌子,村里还给孩子们配发了口罩,村委会每天都会做消毒防疫。”何永赞说。“这样一来,孩子们既能在这里安心的学习,他们的家长也会比较放心。”何永赞还把家里的备用手机拿到了村委会,便于姐弟二人同时上网课。

问题自下而上发现,解决方案自上而下推进。针对贫困家庭学生网上学习难的现实情况,武强镇党委率先落实“扶贫先扶智”政策,在农村发起教育扶贫“赠网行动”,对辖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及边缘户逐户做好排查,逐个逐项摸清困难学子家庭情况,一看贫困群众家中有没有网,二看有没有电脑或智能手机,三看网速快慢,让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将“掉线失学学生”认领回“家”,组织到村委会办公室进行学习,确保困难学生在网课学习中一个都不少。所有村两委办公室WiFi免费向贫困学生开放,就近安排党员、积极分子对贫困学生分享WLAN个人热点;号召有条件的村,在保障“掉线学生”安全距离的前提下,将没有会议任务的办公室改为“网课教室”,并重点进行打扫、消毒,为孩子营造安全学习环境;对部分网络信号差的村两委办公室,及时协调网络管理部门升级改造。同时为缺少智能机的孩子开通捐助“绿色通道”。

该县县委组织部则会同团委等部门,因势利导,动员全县112支驻村工作队伍、238个村两委班子把“赠网行动”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开来。目前,该县各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共筛查出28名上网困难的贫困家庭子女,帮助17名孩子在严密防控措施情况下到村委会集中上网课,为近200名贫困家庭孩子免费打印学习资料2000余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