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唐山有三月不做酱,四月不搭炕的说法,有人知道有什么典故吗?为什么这么说?

唐山电工老康


我们这是有讲道说,作酱讲三月不炒,四月不调,也就是说炒豆子要在二月初,炒好磨成豆面,加水丸成酱球,在透风处晾多半干,捂起来发酵到三月底,再磨成面加盐发三天即可,农家酱不同酱油,倒也别有一番风味儿,越沉越香,三月正是发物季节,太晚了恐怕是温度不合适作酱吧。至于四月不搭炕,早先盘炕用土坯,那可是卖力气活,大热天又累又热,不好受哇,老天再爱下雨,好容易打好的坯,最怕雨淋,就是盘好炕了,大热天你也不须要烧火取暖呀,我是个人看法,对不对我也不知道,听懂行的怎么说吧。


我爱我家幸福永驻


我是唐山人,我们这的说法是3月不揍酱穷的下不去炕,正月过完后,转眼就到了2月,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每家每户都会准备点馒头,放在阴凉的地方,等待馒头长出一层层绿色的毛,叫做馒头菌,馒头发酵大半个月就到了3月了,准备好黄豆泡一个晚上,第二天用大铁锅放上大料包煮黄豆,黄豆煮到大概手可以捏碎就可以了,倒进大缸中放凉,把馒头菌捏碎,再放进放凉的黄豆中发酵,就成了酱,天气逐渐变暖,地里的蔬菜渐渐露出了嫩绿的小芽,酱发酵好后就可以拌蔬菜了,清爽可口,以前的农民很困难,家里做上一缸酱就是一家人的下饭菜,所以就有了3月不做酱,穷的下不去炕一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