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十年后最有可能排名中国大学前十的院校会是哪些,具体理由是什么?

陶东君


十年后中国大学前10名:1.北大,2.清华,3.浙大,4.复旦,5.南大,6.上交,7.武大,8.中科大,9.中山,10.华科大。


南华壹君


十年之后中国大学排名及理由

第一名 清华大学

优势,工科大幅领先,经费充足, 牌子有号召力。

短板,缺医科。

第二名 上海交通大学

优势,工科、医科较强,学科发展比较全面均衡。经费充足。

短板,绝对拔尖学科稀少。

第三名 北京大学

优势,理科领先,文科医科较强。

短板,工科较弱。

第四名 浙江大学

优势 工科农科较强,医科还行,学科全面。经费充足。

短板 拔尖学科稀少。

第五名 华中科技大学

优势 工科较强,医科还行,三大奖稳定

短板 生源不是最强,区位没优势

第六名 复旦大学

优势 文科理科医科较强

短板 工科较弱

第七名 中国科技大学

优势 理科领先

短板 学科明显短缺

第八名 同济大学

优势 多个拔尖学科 工程能力强 经费充足

短板 学科发展不均衡

第九名 南京大学

优势 文科 理科较强

短板 学科明显短缺

第十名 哈尔滨工业大学

优势 工科较强

短板 学科明显短缺


记图馆书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

这是2019年各大学理科提档线国内各省市综合排名前十的院校,他们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

我相信分数,不要说京沪地域优势,没办法,谁叫人家在京沪呢?但这里面也有在杭州的浙大、在合肥的中科大、在南京的南大等名校。我想,十年后,这个排名还是基本不会变的,考生和家长会用他们的考分、他们的高考志愿进行投票排名的,你学校也好、个人爱好也好,轻易是左右、改变不了这一事实的!







sp语文教育


我认为十年以后最有可能进入中国排在前十名的大学是;

  1. 清华大学
  2. 浙江大学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 北京大学
  5. 上海交通大学
  6. 复旦大学
  7. 南京大学
  8. 武汉大学
  9. 同济大学
  10. 中山大学

因为从中国高等院校的综合实力提升的空间和发展的趋势来看,浙江大学的综合实力提升最为迅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随着中国科技和经济实力的崛起,它的学术型的专业的实力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特别是在量子通信专业在世界前沿的岀色表现,更是为它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随着双一流建设工程的不断推进,高等层次的院校的竞争将更为激烈,表现将更加非凡,现有的综合实力排名的结构肯定会出现重大的调整,让我们到时候拭目以待吧。!


金牌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随着我国“新工科”重大建设工程的逐步布局,我个人认为,未来十年高等教育发展会更加向理工科倾斜,突出学科交融,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互联网家+、云计算等前沿学科。我认为十年后高校前十强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我们先看下目前我国高校前二十强榜单:(综合国际排名和国内诸多版本)

我们看下2018最新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国内地高校排行榜:

哈尔滨工业大学跻身前十强世界排名151-200,武汉大学排名201-300。

我们看下2019最新QS世界大学排名(内陆高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是名次晋升最多的高校,由2018年世界325名,晋升到2019年的世界285名。

我们看下2017年高校经费投入排行榜

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经费


投入25.547亿位列第8,人均经费位列前10。

由此可见,未来十年,哈工大最有可能跻身前10。

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清爽自然高考和考研


按照目前国家对各大学的重视程度,各大学的办学理念及区位优势,未来10年内大陆大学排名如下:

1.清华,北大前二应该不会变。原因:1)国家对这两校的定位;2)位于首都的区位优势;3)目前已经具有的科教实力;4)目前已经具有的人才优势;5)人脉资源,这个大家都明白的。

2.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未来10年最有可能成为大陆第三的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的优势:1)中科院是它最大的资源,原来这些资源都给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今后就大部分会给中国科学院大学,这个资源其它任何学校都没有;2)位于首都的地域优势;3)背靠中科院的人才优势;4)科研项目优势。

浙江大学的优势:1)海纳百川的开放式办学理念,严谨的求是校风;2)背靠长三角的区位优势;3)目前已经具有的科教实力;4)浙江省活跃的经济环境和雄厚的财政实力,并鼎力支持浙江大学;5)青年人才储备和对人才的吸引力;

3.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竞争第五第六。

上海交通大学的优势:1)包容的办学理念;2)上海的区域优势;3)在长三角的人脉资源;4)对人才的吸引力;5)上海市的支持;

复旦大学的优势:1)广泛的国际交往,较大的国际影响力;2)上海的区域优势;3)上海市的支持;4)自由的办学理念;

4.武汉大学和中山大学竞争第七第八。

武汉大学的优势:1)开放包容的办学理念;2)九省通衢的地域优势,而且是未来国家重点投资发展的区域;3)已经具有的人脉资源,武汉大学的毕业生是非常支持母校建设的;

中山大学的优势:1)开放的办学理念;2)广东省雄厚的经济实力,及对中山大学的大力支持;3)在粤港澳的人脉资源;

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南京大学竞争第九第十,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如果不改变办学理念很可能被华中科技大学挤出前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优势:1)强大的理科实力;2)已有的科研基础设施;3)已有的人才资源;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劣势是:1)失去中科院的资源;2)保守的办学理念;3)培养的大部分学生出国了,在国内缺少人脉资源;

南京大学的优势:1)南京的区域优势,江苏省雄厚的经济实力;2)已有的人脉资源;3)江苏省优秀的生源;但南京大学的致命弱点是优势学科基本都是冷门学科和夕阳学科,而且办学理念保守;


它山之石81857968


我是学经济类专业的,对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学基本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乐意以前瞻性的眼光谈谈个人看法。

大学要发展,从大学本身的角度来看,需要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不断的进步,需要在师资力量、生源质量、培养制度、学习风气、科研精神等软硬件方面都不断获得提升,不断取得成果,才能逐渐成长起来。纵观国内外名校,概莫能外。

但如果把眼界拓宽一点来看,大学要不断发展,实际上最脱离不开的是强大的经济支持。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如果经济能迅速发展并且逐渐强大,当地的高等教育事业也往往能欣欣向荣,出现一流名校也往往顺理成章。比如英国当年在“日不落帝国”时代,牛津剑桥冠绝全球,而经济领先的欧洲名校云集;而后美国逐渐崛起,今日享誉世界的一流大学,美国占了很大一部分。像弹丸之地的香港和新加坡,由于经济迅速发达起来,都能产生在亚洲顶尖,世界范围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学。

从这个角度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内地很快会产生一批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一流名校,无疑,这批学校在国内是顶尖的,特别是内地排名前十的大学。

那么,十年后内地排名前十的大学可能是哪些呢?

候选目标可以包括北大清华、华东五校、中坚九校这些当前内地最优秀的大学。

从现实看,首先,北大清华得到国家层面的多种支持,而且实力无可争议,十年内会继续发展,会继续领衔内地大学,这应该没什么争议。

其次,华东五校和中坚九校则可能会在十年内发生分化。正如上面所说,大学的发展,需要强大的经济支持,从这个角度看,大学所处的地域就很重要了。

从中国经济的发展格局来看,目前是东部、南方发达,而中部、西部、东北等地相对落后。所以华东五校迅速发展成为内地除北大清华之外最优秀的大学,其实也并不太意外。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勃兴,高铁的大发展,内地经济发展的格局将会出现变化。我国高铁历程占了全球的70%,互联网技术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高铁的发达,将改变人流、商品流、资本流的状况,把城市之间的距离、物流的距离、人口流动的距离大大压缩;而互联网抹平了不同地区信息快捷的差距。所以,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格局将很可能是东部、南方继续发展,中部经济将会迅速崛起,而西部、东北的经济在短期内可能很难迅速崛起。

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十年,东部的华东五校依然会有较大发展,特别是位于魔都的复旦交大,极可能在魔都向亚洲金融中心的发展历程中获得进一步的迅速进步,逐渐领衔华东五校。事实上,目前已经有了这种迹象。而中科大、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也会继续发展,但能否在十年后依然牢牢占据内地前七,则犹未可知。

随着中部经济的崛起,中部实力最强的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极可能获得迅速发展,十年后,赶上或者超越华东五校的部分学校也是完全可能的。

而南方的中山大学由于在珠三角一带一家独大,而且南方经济保持强劲势头,所以它也会在十年内获得较大发展,成为内地前十的有力争夺者。

至于中坚九校的其他成员,由于地域不太给力,相对缺乏足够强大的经济支持,虽然也能获得一定发展,但从前瞻性的眼光看,不太可能成为内地前十的有力竞争者。

综合上述,着眼现在,放眼未来,十年内,中国经济可能面临中部崛起的格局,相应地,内地大学也可能面临重新洗牌。在我看来,十年后,内地前十的大学最可能是北大清华、华东五校、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后面三所学校有可能赶上或者超越部分华东五校成员,很可能把华五中发展相对最慢的学校挤到第十。


博雅燕园


十年后排名中国大学前十是哪些大学?算命先生会出來说话,灵验吗?预测学家可出來说话?有多少预测学家研究过此类问题?十年前有多少周易研究者预测出今天的中国大学排名?如果有人真能预测正确,教育部何须几年后來一次学科评估?只需請教预测大师或算命先生即可,何必劳民伤财?

再说,大学排名有各种版本,各种机构看法不一,排名前十的多个版本中,你认为哪个版本正确?理由何在?说得清楚吗?现今的各大学排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连教育部学科评估也不放在眼里,誰能当法官?谁能做裁判员?

十年后,会不会有人沿用现在的大学排名呢?誰敢保证不会有此类怪事发生?20年前的C9不是常有人用來评价学校吗?他仍振振有词,你能怎样?

还是回到現实吧!任何排名都有它的局限性,用排名均值取众家之长补各家之短,较为公平!若不符合你的需要,只能是信不信由你!

学科评估

国外机构排名均值

国内外机构排名均值

十年后的排名如何?让历史去回答吧!


亭亭玉立104648451


现在的排名为基础,加上各省市可能的资金投入,重点在北京、上海、淅江、广东、江苏和湖北。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备选中国科技大学、同济大学、人民大学、四川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Linderson


高校重要的是:钱多、人多。

要办高校,尤其是一流高校,要花很多钱,没钱办不成事儿,所以必须得到充足的财政支持。

但光有钱还不行,教育毕竟是个知识密集行业,没有长期的积累和历史底蕴,没有大师级人物并做出卓越贡献,光靠砸钱,也许会是所好学校,但不会是“名校”。(所以什么西湖大学之流的可以歇歇了。)

先说结论: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中科大、国科大、浙大、人大、中山,南京。

1.清华、北大。

不解释。

2.复旦、交大。

“清北交复”,是被国人广泛认同的,传统名校,又地处上海,经济支持力度大。

3.中国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一个在合肥,一个在长沙,虽然当地经济不算发达,但由于是两所“国”字号高校,承接最多的国家级重要任务,背后有国家的鼎力支持,自然不再话下。

4.浙江大学、中山大学。

一个在中国最富的省,一个是中国经济第一的省,都是当地当仁不让的第一高校,财务资源充足,况且本身就实力雄厚——浙大A级学科数量超清北,中山被称为南中国第一学府,两个入围不奇怪。

5.中国人民大学。

作为理论上最好的文科大学,如果不入围,广大文科生也不干呀。

以上9所应该没有异议。

关键是第10所。

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大、哈尔滨工业大学……都有机会争一下,但优势又不明显。

江苏经济发达,但211高达11所(相比浙江只有一所),有限的财政资源被这么多学校分,到手的就少了——不就有不少南京大学的老师被浙大挖走了吗。

湖北的211高校也不少,经济还不如江苏,所以财政支持也不理想。

西交和哈工实力雄厚,但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上也不乐观。

至于深圳大学、苏州大学,经济支持力度大,但底蕴不够。

综合起来,南京大学的可能性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