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之後,影響東吳的人是誰?從東吳權臣位置的變化看吳國的興亡

導言:

公元252年(神鳳元年),七十一歲的孫權病逝,諡號大皇帝。

孫權在位時,作為一位相對睿智的君主,一直能牢牢把控東吳局勢。但其晚年在東吳繼承者的選立上,卻始終持搖擺不定的態度,導致朝中黨爭激烈,東吳政局不穩。關於孫權晚年的作為,後世史家眾說紛紜。有人說他晚年昏聵,為政不當;有人說他此舉是為削弱吳國宗室及重臣的勢力,維護皇權的統一。

無論真相如何,孫權死前東吳大權始終掌握在皇室手中,吳國內部也未出現危及國體的大動盪。

孫權死後,權力出現短暫真空,其所委任的五位託孤大臣為爭權奪利,彼此間自相殘殺,內鬥不止。短短七年間,風雲激變,吳國先後出現諸葛恪、孫峻、孫綝三位把持朝政的權臣。

封建時代,國之重器,牽一髮而動全身。大權操控在一人手中,如果其人忠君愛國,能力智慧足以駕馭大局,短時間倒也不會有大的變故發生。若是操控在能力不足的野心家手中,所造成的後果,對國家前途的發展可想而知。

自公元252年少帝孫亮登基,至公元259年孫綝被殺,這三位權臣是如何影響吳國最終命運走向的呢?其中的緣由值得我們深入探究一番。

一、諸葛恪:不顧國情,伐魏求勝心切,導致吳國上下離心,吳國進入混亂時期

神鳳元年,吳主孫權病危,臨終前託付諸葛恪、孫弘、滕胤、呂據、孫峻五人共同輔佐少帝孫亮。先看一下五人所屬的成分,有朝中重臣(諸葛恪、孫弘、滕胤),有吳國宗室(孫峻),有戍邊大將(呂據)。他們背後所代表的勢力各不相同,決定了彼此間的政治訴求存在先天矛盾(甚至同勢力之間也存在巨大隔閡)。如此錯綜複雜的關係,不知孫權考慮託孤大臣人選時,是怎樣的一種打算,總之隱患已經埋下。


孫權之後,影響東吳的人是誰?從東吳權臣位置的變化看吳國的興亡

孫權託孤五大臣


其時主少國疑,大臣未附,作為第一託孤大臣的太傅諸葛恪,與少傅孫弘素有嫌隙。孫弘怕諸葛恪掌權後報復自己,於是矯詔陷害諸葛恪,被諸葛恪和孫峻聯手除掉。

新帝繼位後,諸葛恪掌權,初期他勵精圖治,一系列舉措得到朝中及百姓的認可:

恪乃命罷視聽,息校官,原逋責,除關稅,崇恩澤,眾莫不悅。恪每出入,百姓延頸思見其狀

為防宗室勢力危害社稷,還把齊王孫奮和琅邪王孫休調離了兵馬重地。

恪不欲諸王處濱江兵馬之地,乃徙齊王奮於豫章,琅邪王休于丹楊

筆者猜測諸葛恪有心清除宗室勢力,此舉是為試探吳國宗室的反應。他當時勢大,宗室無法反對,卻也為後期兩派的鬥爭結下了樑子。


孫權之後,影響東吳的人是誰?從東吳權臣位置的變化看吳國的興亡

諸葛恪


其後,魏國司馬師不聽尚書傅嘏的勸告,分三路兵攻打吳國,其中一路攻擊東興。魏軍勞師以遠,過於輕敵,被諸葛恪手下大將丁奉大破之。

來看看戰後打贏的諸葛恪和戰敗的司馬師各有什麼表現(其間司馬師運氣夠背,又吃了北方胡人的一場敗仗):

得勝的諸葛恪:

恪遂有輕敵之心,復欲出軍。諸大臣以為數出罷勞,同辭諫恪,恪不聽

光祿大夫張緝言於師曰:“恪雖克捷,見誅不久。”師曰:“何故?”緝曰:“威震其主,功蓋一國,求不得死乎!”

連敗兩仗的司馬師:

司馬大將軍引二敗以為己過,過消而業隆,可謂智矣。若乃諱敗推過,歸咎萬物,常執其功而隱其喪,上下離心,賢愚解體,謬之甚矣!君人者,苟統斯理而以御國,行失而名揚,兵挫而戰勝,雖百敗可也,況於再乎

一個功高震主,不聽善言,導致同僚離心,上下猜忌;

一個戰敗自咎,國人敬服,上下知恥,勠力同心。兩方對比鮮明,起到的效果截然不同。

須知治大國如烹小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單靠一人之智絕不能持久。


孫權之後,影響東吳的人是誰?從東吳權臣位置的變化看吳國的興亡

司馬師


公元253年5月,諸葛恪強行出兵攻打新城,耗時百天城池未下,兵士疲敝,瘟疫橫行,最終無功而返。

而恪晏然自若,由此眾庶失望,怨讟興矣

此時諸葛恪在朝中和民間都已失去威望,仍然想要出兵攻打魏國的青州和徐州。孫峻(宗室勢力)趁機在吳主孫亮面前構陷他,聯手誅殺了諸葛恪,第一位權臣落得橫死的下場。

縱觀諸葛恪執政的兩年,也不乏鮮明有效的政治舉措,其執政能力值得肯定。

可是在前帝剛死,新帝年齡尚幼,且舉國上下一片不安,人心彷徨的特殊時期,此時正是穩固國基的關鍵時刻。諸葛恪違背民願,不恤國力,強行對外大舉用兵,正中朝中反對勢力的下懷。大的方略上已經偏離正軌,就算取得一時的勝利,也無法持久了。

孫權晚年所留下的隱患仍然存在,吳國新生的機會被白白浪費,從此進入權臣傾軋、黨同伐異的混亂時期。

二、孫峻、孫綝:把持朝政,皇權形同虛設,公器私用,國體崩壞,吳國大勢已去

除掉政敵諸葛恪後,孫峻在群臣的擁護下掌管東吳實權

有媚峻者言曰:“萬機宜在公族,若承嗣為亞公,聲名素重,眾心所附,不可量也。”乃表峻為丞相、大將軍,督中外諸軍事,又不置御史大夫;由是士人失望


孫權之後,影響東吳的人是誰?從東吳權臣位置的變化看吳國的興亡

孫峻


宗室、外戚、宦官干政在東漢末年是普遍現象,可是在一上來就馬上脅迫皇帝,把自己拔高到“亞公”地位的,孫峻可謂是頭一份。

其後孫峻殺孫和(前廢太子)、殺長公主孫魯育、殺孫儀、張怡等,搞得人人自危,不敢進言,宗室勢力一家獨大。

如果說孫峻掌權時期尚算顧及面子工程的話,那麼其堂弟孫綝掌權時期,則完全是對吳國上下任意施為了。

公元256年,孫峻病逝,孫綝掌權。其先後殺死滕胤、呂據兩位顧命大臣,壽春之戰殺死吳國重要將領朱異,後又廢少帝孫亮,改立孫休為帝。公元259年被孫休用計捕殺。


孫權之後,影響東吳的人是誰?從東吳權臣位置的變化看吳國的興亡

孫綝

觀其幾年作為,自毀吳國長城,弄得舉國上下綱常離亂。對外用兵頻頻失利,吳國民心盡喪,銳氣盡失。

在此期間,曹魏司馬氏已基本穩固住本族對魏國的掌控,吳國在對曹魏的爭鬥中,已經失去了先機。如同棋手對弈,取得決定性優勢的一方,只要不犯大錯,就立於不敗之地了。劣勢一方指望優勢一方出昏招犯錯,幾無可能。

峻、綝凶豎盈溢,固無足論者。曹氏以爽敗,孫以峻、綝敗。

在此之後,吳國雖有名將陸抗,也僅能憑藉長江天險,在有限的空間裡耗盡心血,維持原狀,為吳國多續幾年命。


孫權之後,影響東吳的人是誰?從東吳權臣位置的變化看吳國的興亡

吳國最後的名將:陸抗


結語:

公元252年前後,是吳國政局轉折的重要節點。吳大帝孫權晚年所遺留的政局動盪和諸多隱患,一直沒能有一個強有力的重臣來撥亂反正,蕩清時局。歷經諸葛恪、孫峻、孫綝三大權臣掌權,各派勢力互相爭鬥,你來我往,導致吳國一盤散沙。

加之對外政策的失誤,內憂外患夾擊之下,耗盡吳國國力民心。吳國在魏蜀吳三足鼎立的局面中,逐漸處於完全的下風,最終喪失話語權。三家歸晉已成定局,吳國雖亡於蜀國之後,也和亡國沒有區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