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档案故事」︳第四期:抗战中的一门三忠烈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白水)县政府为了缅怀先烈,不忘国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一次搜集整理抗战老兵英雄事迹的活动,並计划出一本抗战书藉,让先烈的抗战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当时,我也参与了这本书的搜集编写工作。

为了搜集抗战人员的材料,我走进档案局的大门。

「讲述档案故事」︳第四期:抗战中的一门三忠烈

在工作人员的热情帮助下,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辛勤努力,我们终於在一份档案卷中找到了我所急需的材料。尽管上边只有"刘三堂、尧禾五峰村人"短短的几个字,但这给我的搜集整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根据档案材料上的介绍,我来到五峰村刘三堂的侄子85岁高龄的刘振元老人家里。当他听说我来搜集他三伯父刘三堂的抗战事迹后,激动之余又拿出两张珍藏了多年的老照片。


「讲述档案故事」︳第四期:抗战中的一门三忠烈


一张是他三伯父刘三堂1935年在部队上照的,另一张老照片上共有三个人,他指着中间那位上了岁数的老人说:“这位是我大伯,左边这位年轻人是我大伯的儿子刘进元,右边的年轻人是我二伯的儿子刘忠元。”

指着面前这两张珍藏了70多年的老照片,刘振元老人给我讲述了他家一门三忠烈的悲壮故事。

1931年日本鬼子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由于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使得东三省很快就沦陷在敌人的铁蹄之下。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空前高涨。许多有志青年纷纷加入到抗战的行列中去。年轻的尧禾乡五峰村青年刘三堂,也辞别家人满怀杀敌报国之志参加了杨虎城将军領导的西北軍,由于好学上进,做战英勇,便很快由一名普通士兵提升为连长。

“七七事变”后,日本鬼子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在短时间内就战领了华北及山西全境,进而枉想渡过黄河,打入潼关占领陕西,占领大西北,以达到他们占领全中国的罪恶目的。为了拒敌於国门之外,1938年,赵寿山将军率领的国民38军决定东渡黄河与敌抗战。在38军任连长的刘三堂接到命令后便写了封家信把这件事告诉了家里的大哥二哥,並表明了自己上阵杀敌与国共存亡的抗战决心。

「讲述档案故事」︳第四期:抗战中的一门三忠烈

刘高友参加渭南市“兰台宝藏 解读档案”电视分享直播活动

他大哥、二哥看信后,隨即决定把自己的儿子也送到部队与刘三堂一起上阵杀敌,报效祖国。于是,他大哥刘三甲便带着儿子刘进元和侄子刘忠元来到西安刘三堂所在的38軍。老人送子参军的精神让部队领导深受感动,於是就让随军记者拍下了这张三人合影照。

刘进元,刘忠元兄弟俩在三叔父刘三堂的连队里训练了数月后便随部队走出潼关,东渡黄河,来到山西南部的中条山下与日寇浴血奋战。


1939年6月,日本鬼子调集了两万多人的兵力,野炮50门,战车40辆,向只有七、八千人的38軍驻防阵地开始了大规模的进攻。敌人枉想消灭防守在中条山的中国军队,为他们西进潼关,占领陕西扫平道路。38军的全体将士临危不惧和侵略者展开了一场殊死之战。刘三堂带领的连队在敌人优势兵力进攻下伤亡惨重。

激烈的战斗从清早-直进行到黃昏。全连战士所剩无几,为了抢占有利地形,狠狠的打击敌人,刘三堂和侄子刘进元,刘忠元便退守到山坡上一个土窑洞里与敌人继续战斗,鬼子组织了一次又-次的冲锋,都被他们打退了,穷凶恶急的鬼子忙调来两挺机枪向窑洞内疯狂扫射,在敌人强大的的火力攻击下,三人弹尽粮绝,全部壮烈牺牲。那一年,刘三堂30岁,刘进元22岁,刘忠元才19岁。

他们的青春的年华永远定格在1940年这个阴风惨淡的黃昏,他们的一身忠骨永远长眠在中条山下的这片泥土之中。'

一门三忠烈的悲壮故事传响在三秦大地的上空,也永远铭刻在30万白水儿女的心中。

「讲述档案故事」︳第四期:抗战中的一门三忠烈

刘高友荣获渭南市首届“兰台宝藏 解读档案”电视分享活动一等奖,省档案局局长明平英为其颁发荣誉证书

我的故事解读完了,带着对抗战英烈的崇敬心情我同时要感谢那些坚守在“兰台”工作岗位上的档案人员,是你们为我提供了抗战英烈的档案材料,才让尘封了70多年的英雄事迹重见天日,让他们的抗战精神发扬光大、激励后世。



作者简介:刘高友, 白水县尧禾镇满义村人。渭南市作协会员,渭南市曲艺家协会理事,白水县作协理事。常年进行现代剧剧本、小品剧本等创作,多部作品获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